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两广云开地区基底深变质岩的形成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广云开地区出露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主要是以天堂山岩群为代表的深变质岩系和以云开群为代表的浅变质岩系。对天堂山岩群的副片麻岩中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其主要由新元古代(651~760Ma)、Grenvill期(939~1206Ma)的碎屑物质组成,其中还包括一定数量早中元古代-早元古代(1439~2369Ma)、新太古代(2540Ma)碎屑物质,天堂山岩群中部分深变质岩的原岩是新元古代形成的沉积岩,与粤北、粤东北及闽西地区基底变质岩原岩的形成时代是基本一致的。云开群的形成时代晚于天堂山岩群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2.
阿尔泰造山带喀纳斯群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套变质岩的原岩主要为泥质沉积岩,个别为砂质沉积岩,源区物质主要为中—酸性大陆岛弧火山岩,并夹杂少量其他碎屑物。尽管16个样品间岩性有差异,但其化学蚀变指数(CIA)几乎全部小于75,成分变异指数(ICV)接近或大于1,指示源区物质绝大多数经历了温暖、湿润条件下的中等化学风化作用,且成熟度较差,为活动大陆边缘首次沉积的产物。该套变质岩中的La、Ce、∑REE、δEu、LREE/HREE的值显示其原岩主体形成于大陆岛弧背景。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喀纳斯群变质岩很可能沉积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大陆岛弧相关环境,推测喀纳斯群发生沉积作用与变质作用的时间在(550±18)Ma至430 Ma之间;并根据相关对应时间,推测喀纳斯群变质期次为加里东期。  相似文献   

3.
内蒙集宁群麻粒岩相中石榴石的稀土元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现代高精度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内蒙集宁群麻粒岩相中石榴石的痕量稀土,原岩为火山质岩石和原岩为正常沉积岩中的石榴石显示出完全不同的稀土配分型式,认为变质岩中的石榴石,其稀土元素特征可用来判别深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区分正副变质岩。  相似文献   

4.
牛头沟金矿区位于华北陆块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贺兰山北段之基底杂岩带,赋矿地层为一套古元古界宗别立群第二亚群(Pt1Z2)中-深程度变质岩系,主要岩石类型是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变粒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原岩恢复说明,蚀变岩型金矿体的围岩由正、副变质岩类共同组成,其中变粒岩的原岩为沉积碎屑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花岗闪长质侵入岩。离子探针锆石U-Pb定年表明,表壳岩的形成时代小于2120Ma,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1950±8.9Ma,辉绿岩脉的侵入与花岗闪长岩属同期。综合研究表明,矿区变质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不是前人认为的晚太古代,而是古元古代。同时应将属于正变质岩类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花岗闪长岩)从宗别立群(Pt1Z)地层中分离出来,作为侵入岩单元考虑。  相似文献   

5.
徐磊  姜锡  董茜 《江苏地质》2016,40(1):47-56
对江苏沛县田祖庙地区泰山(岩)群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统计,发现岩性以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其次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再其次为黑云(角闪)二长片麻岩,局部见混合岩化片麻岩。研究区泰山(岩)群主要元素地球化学成分特征整体表现为富Fe、Mg、Ca,w(Na)w(K),含一定量Al、Si。根据岩石全分析和微量元素,经原岩恢复,初步认为研究区太古代泰山(岩)群变质岩的原岩为中性—基性火山岩,推测为安山岩、玄武安山岩。  相似文献   

6.
江苏中元古界海州群自下而上分锦屏组和云台组.云台组变质岩主要分布于前云台山、连云港、东西连岛以及灌云县等地.对于这套区域变质岩系前人先后称之为结晶片岩和片麻岩,并认为其原岩像一套连续沉积的副变质岩.由于露头零星,变质较深,又受方法、手段的限制,几乎无人再对这套变质岩系的原岩问题作过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东缘的昌都地块是连接青藏高原腹地和藏东南三江-印支地区的关键区域,发育有较完整的晚古生界,以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广泛分布为特色;但其前寒武纪基底岩系出露较少,主要以宁多岩群(Pt_(1-2)Nd.)和草曲群(Pt_(3)C)为代表。本文针对昌都地块东南缘贡觉地区出露的一套被前人称为“宁多岩群”的中深变质岩系,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显微薄片分析、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工作,认为该套中深变质岩系属于一套变质杂岩,其岩石组合既包括了原岩沉积时代不早于奥陶纪的片麻岩、变粒岩和大理岩等副变质岩,又包含了原岩时代分别为中二叠世的斜长角闪岩和中三叠世花岗质片麻岩等正变质岩。其原岩时代特征与昌都地块北缘的宁多岩群有较大差别,不应当归属为昌都地块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结合片麻岩的变质新生云母类矿物Ar-Ar测年数据和变质后期侵入的闪长玢岩脉锆石U-Pb年龄,认为贡觉地区出露的中深变质岩的变质时代为ca.260~244Ma(P_(2)-T_(2))。该期发生在昌都地块东南缘的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是金沙江古特提斯洋向西俯冲-碰撞的构造响应。  相似文献   

8.
喀纳斯群为一套巨厚的中低压型浅变质碎屑岩系,主要由片岩、片麻岩、变质砂岩等组成,其形成时代未有统一的认识,致使阿尔泰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过程争议较大。对喀纳斯群变质岩进行原岩恢复,认为该套变质岩为副变质岩,考虑到变质碎屑岩的成岩物质继承母岩特征和变质程度的影响,利用碎屑岩研究方法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显示出喀纳斯群变质碎屑岩原岩形成环境以大陆岛弧为主,兼有活动大陆边缘的特征,CIA、ICV指数反应出原岩经历了相对温暖、湿润的风化作用,成熟度较低。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最年轻的锆石年龄集中在(500±3.0)Ma,代表喀纳斯群的上限年龄,认为该套地层形成于晚寒武世晚期之前,为一套形成于大陆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复理石建造。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初期基底裂解事件,暗示着阿尔泰构造带存在前寒武纪大陆地壳基底。  相似文献   

9.
地质概况清原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部边缘,地处辽东台背斜及铁岭至靖宇古隆起带上,是我国东北铜矿重要产地。太古代鞍山群变质岩广泛分布于本区,主要为各类角闪质和黑云质片麻岩、混合岩。经原岩恢复,其原岩都具有火成岩和正常沉积岩的双重性质。角闪质岩类的原岩是一套正常沉积岩(泥质灰岩或钙质泥砂  相似文献   

10.
内蒙集宁群变质岩系U-Pb和Rb-Sr协同位素年龄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宁群变质岩系按其岩性共分上、下二个岩组;下岩组以二辉斜长麻粒岩,紫苏斜长片麻岩为主,原岩为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建造;上岩组主要由硅线石榴钾长片麻岩,透辉石大理岩等组成,原岩为含碳半粘土质岩及碳酸盐建造。变质程度已达麻粒岩相,形成温度800—900℃,压力(8-10)×108Pa。采用锆石U-Pb法和全岩Rb-Sr法进行变质岩的年龄测定文中介绍了集宁群上、下岩组锆石原岩样和锆石的特征以及年龄的测定方法、测定的原始数据并对测得结果进行了讨论。得出集宁群的最大年龄值为2467±2554Ma(下岩组),经  相似文献   

11.
喀拉塔格南变质核杂岩位于东天山地区中天山古陆中,为大陆边缘型变质核杂岩构造.该核杂岩原为EW长椭圆形,后被断裂破坏现呈半圆形.变质核杂岩由内核、滑脱系、盖层三单元构成,内圈为内核,由喀拉塔格岩群片麻岩和同构造侵入体组成;中圈为滑脱系,由喀拉塔格岩群片麻岩、兴地塔格岩组片岩和长城系星星峡岩群变碎屑岩组成,发育叠瓦状剥离正断层,与内核之间为主剥离断裂;外圈为盖层,由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组成.喀拉塔格变质核杂岩构造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相似文献   

12.
下二台群是出露于辽宁省北部、吉林省南部的一套变质岩系,位于吉黑造山带南缘.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运用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理论、构造解析及韧性变形带研究方法,对其构造变形进行系统研究,划分出3期构造变形作用,并进行了同位素测年.据此从原下二台群地层中剥离出太古宙变质表壳岩组合,并依据此套变质岩系的构造变形特征将原下二台群地层改建为下二台岩群.  相似文献   

13.
滇东南南温河地区深变质岩中似层状白钨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东南老君山花岗岩体以东的变质岩分布区(南温河地区)产出似层状白钨矿床,赋存在猛洞岩群南秧田岩组及洒西岩组的变质岩中。矿化与南温河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形成、发展、演化关系密切,矿床受核部南温河序列、都龙超单元酸性侵入体及猛洞岩群钙硅酸盐岩(矽卡岩)的控制,具有极好的白钨矿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4.
河南方城柏树岗金红石矿床含矿岩系主要由角闪(片)岩、变粒岩、斜长片岩、石英(片)岩及云母片岩组成、前者是主要含矿岩石。分为石英(片)岩、角闪(片)岩-云母斜长片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三个岩性段,二段是主要含矿岩段。原岩为一套火山岩、正常沉积岩岩性组合。经历了两次变质作用,变质温压400~485℃、200~700MPa,变质时间416.1±0.5Ma,变质热液产生了少量细脉及脉岩。含矿岩系的形成变化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基性岩及基性岩质凝灰岩是钛的主要来源,变质作用是主要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韩西丁 《陕西地质》2000,18(2):16-29
根据对小秦岭地区大地构造位置的最新认识,在对一系列野外地质矿产信息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板内A型俯机制下变质核杂岩内岩浆热穹窿金成矿地质模型”。认为小秦岭地区金矿的矿质来源于华北陆块南缘上地慢,成矿介质为下渗的地表水,成矿机制是以燕山斯花岗岩基熔体为中心的热穹窿所形成的热力系统。热穹窿的成生、演化,消亡过程不仅从时间上决定了矿化发生的有序性及叠加规律。并且通过对变质核杂岩构造的改造,利用,决定  相似文献   

16.
西藏东部的南迦巴瓦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地体、中缅地块和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一部分。根据区内构造特点、变质岩共生组合、时空分布、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反应关系的研究,揭示了本区变质作用特征。南迦巴瓦群发育了一套较完整的递增变质带,经历了先升压后升温的演化过程;雅鲁藏布江变质岩带经历了一次高压低温变质作用;帕隆群变质作用为一个先升温后升压,温压同时达到高峰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早前寒武纪变质岩中的白云母属二八面体的2M型多型变体,其中五台群中的白云母为富含绿鳞石分子的普通白云母,滹沱群为多硅白云母。通过对这些白云母化学成分和b_0值测定,确定五台群变质条件属中低压相系,滹沱群属中高压相系。五台群绿片岩相的变质压力为0.3—0.5 GPa,滹沱群为0.5—0.6 GPa。基于白云母成分和b_0值的研究,对划分变质级别、变质类型;确定变质作用期次;进行地层对比和构造分析等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落家河矿田位于中条三叉裂谷南东支的落家河构造剥蚀天窗内,该区域位于线性构造和弧形构造的交叉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落家河矿区赋矿岩性为新太古界绛县群宋家山组绿泥片岩和变细碧岩.宋家山组一套钠质中基—中酸性火山凝灰岩夹正常沉积钙质副变质岩组成.经变质后的绿片岩层是主要找矿层位,特别是该岩层沿走向或倾向变化大和膨胀部位.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