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上工区地磁数据与远端台站地磁日变资料之间的相位差(即时差)和幅值差仍然是影响海洋磁力测网精度的难点。作者依据东海两侧的台站和3个更高纬度的欧洲台站,分析和统计了日变曲线日间、夜间以及强磁扰等期间的形态特征、相位差、幅值差等要素的数值差异。结果显示:在日间,台站间的相位差(时差)是不断变化的,导致午时左右有较大的幅值差;在夜间,台站间资料具有吻合的相位,幅值差多小于4 nT;在磁暴等强磁扰活动期间,台站间的相位一致,幅值差甚至小于平静日期间的幅值差,根据大洋实测资料,磁暴期间与平静日的测线交点差的绝对值小于3.2 nT。台站间地磁日变资料的相位差和幅值差的变化特征有助于海洋地磁资料的日变改正。  相似文献   

2.
海洋磁力测量中常会投放海底日变站,但有时会因投放深度较深导致回收的海底日变站数据出现失真的情况,从而影响日变改正后磁测数据的精度。通过比较不同纬度处地磁日变数据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可近似认为地磁日变数据依纬度变化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进而引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推算某一纬度处日变数据。通过南海多个工区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回归分析法推算的日变数据可一定程度上补偿海底日变数据,从而改善磁测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海洋质子磁力梯度仪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发展的新型海洋磁测仪器,用于海洋磁力梯度测量。用它进行磁场测量时可不受地磁场日变化,磁暴的影响,不用做地磁测量的时变改正,不必设置日变站,既能节省经费又能提高测量精度,这对海洋磁力测量是很有意义的。应用磁力梯度值能更好地分辨磁异常与地质构造界面,更便于解释浅层地质构造,寻找海底埋藏的异物(沉船、海底电缆、输油管等),所以磁力梯度测量广泛应用地球物理测量和海洋地质勘探各个方面。目前国外许多海洋机构都采用此种仪器。  相似文献   

4.
提高磁测日变改正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利用高精度磁测方法进行间接寻找砂金、岩金的研究中,需探测10nT左右的弱磁异常。这对日变改正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这一需要,编制了软件,适用于IGS-2/MP-4与ENVIMAG两种型号的质子磁力仪,使其能同时投入工作做日变改正。采用一个完整的地磁平静日的日变观测数据,用分时区加权平均来确定日变改正基值。对每天测定的日变曲线先进行圆滑,降低仪器噪声对日变观测结果的影响后,再对当天各测点上的磁测值进行日变改正。这样既提高了日变改正精度,又实现了对两种型号磁力仪间观测数据的日变改正处理。  相似文献   

5.
在海洋磁测数据日变改正过程中,常会因各种因素限制,导致日变数据缺失,这时就需要结合多台站数据推算工区位置处的日变数据。通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考察相关分析结果,可以近似认为台站间日变数据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并引入统计学中常用的回归分析法拟合出某一位置日变数据的推算公式,进而得到推算数据。选取南海区域实测数据验证可知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解决日变数据缺失等问题,从而提升海洋磁测数据的精度,是一种改进的磁测数据日变改正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精度磁测日变改正中的基值(T_0)确定问题韩建平(江西省地矿局704物探队,九江332000)大家知道,高精度磁测与中、低精度磁测日变改正的区别,主要在于对日变观测精度及其改正精度的要求不同。在高精度磁测中,为确保日变改正精度,如何正确地确定日?..  相似文献   

7.
岸台日变站控制范围有限,海底日变站布放和回收困难、安全无法保证,远海区开展磁力测量面临着日变改正的技术瓶颈。研究海洋磁力梯度测量原理及梯度数据特点,首次提出同步测点的概念,建立了一套严密计算模型,可为每条测线重构日变改正。  相似文献   

8.
地面磁测数据正常场改正现行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任 《地质与勘探》2011,47(4):679-685
地面磁测数据正常场改正是地面磁测工作资料整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正常场改正的好与坏、对与错,改正的程度如何,都直接关系到磁异常的形态,以至于磁测工作的解释结果。本文通过讨论国际地磁参考场的求法、地面磁测工作正常场的改正意义,比较了国际地磁参考场与地磁图的精度,对现行的地面磁测数据正常改正的方法探讨后,通过工作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航空磁法测量过程中,有时会遇到磁暴事件发生。利用磁暴期间的航磁测量数据和非磁暴日的重复测量数据、非磁暴条件下两次测量数据以及磁日变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磁暴对航磁测量数据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磁暴期间测量的航磁数据,在非磁暴日重新测量后,数据经方向差校正、海拔高度校正、地磁正常场校正和磁日变校正,磁场变化平缓区两次测量航磁△T数据内符合精度在1nT左右,这与非磁暴期间的航空磁测重复测量数据的内符合精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海洋重磁资料内业整理是海洋重磁勘探的内容之一。重力资料内业整理包括零点位移校正、正常场改正、厄特渥斯校正、布格改正及极莱尼异常改正等,磁力资料内业整理由日变校正、方位改正和正常场改正组成。根据重磁资料整理的内容和特点,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开发出一套实用、界面友好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处理“863”东海试验剖面资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明该系统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1.
建立合理水下小目标磁探测线间距需以定量分析各种因素对其影响为基础。将水下小目标的磁场模型视为磁偶极子,建立水下小目标的磁场空间衰减规律。根据水下目标磁探测的原理及其工作背景,对目标磁距大小、仪器信噪比、地磁变化、日变影响、测船的定位误差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磁力仪在探测某一已知物时的测线间距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远海区磁力测量常因缺少测区附近的日变观测数据而使磁测结果得不到适当校正,从而导致磁力数据处理产生较大误差,影响了磁法勘探的效果。为有效解决远海区磁日变数据的观测问题,研制能够在深水区进行长时间连续观测的日变站是较好的途径之一。这种适于在远海区工作的日变站需要具有耐压高、数据存储量大及功耗低的特点,同时在探头线圈设计上还考虑了适应其方向难以控制的特性来制作全向性探头,以保证接收信号的强度。而日变站的结构还应能够保障系统良好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沙河、正定、商丘、东营四测站三天同步测量所获取的地磁日变数据,提出了三种局部地区地磁日变的拟合方法;井通过对四测站三天地磁日变曲线的分析发现了时差对日变曲线的非均衡影响以及东营日变具比较明显的海岸效应之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某地区地磁台记录的磁场,和当天另一地区地磁日变场数据,以某地的地磁台记录磁场作为参考地磁场,以另一地当天地磁日变场作为主要地磁场,采用傅立叶变换对时变地磁异常进行频谱分析。计算出二地的地磁场水平导数和某地磁响应参数及视电阻率,并对其进行了一维电磁测深反演,与在同一测深剖面施测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反演结果对比分析,效果基本一致。采取这种计算方法,可有效地提取磁异常深部信息,为危机矿山深部找矿增加一种新的解释手段。  相似文献   

15.
航磁测量系统的精度评估是磁测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内蒙古某测区开展了飞行实验,获得了航空和地面磁力测量数据,利用插值—迭代法和等效源法,将地面高精度磁力测量数据延拓到空中,通过与航空磁测数据进行比较,完成了航磁测量系统的外符合精度评估。两种延拓方法的精度评估结果均优于5 nT,真实反映了航磁测量系统的实际精度水平。本文研究方法不仅可以为航磁测量系统的外符合精度评估提供参考,也可以应用于新研航空磁力仪的尺度因子、偏差等参数的在线标定。  相似文献   

16.
面向21世纪的海洋测深(改正)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提出了随船一体化测深改正新概念及新方法。GPS的应用已使海洋测量的主要矛盾转移到高精度的测深方面。传统的方法已同精度测图的需要。为此在测深改正新技术基础上提出了研制海洋三维测量仪的新设想。这对于海洋测量由2+1维过渡到真3维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海底地形测量来说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地质矿产调查、地球物理勘探中,高精度磁测以经济、实用、快捷等特点,在寻找铁磁类矿物及构造中被广泛应用,但在磁测工作中,资料预处理正常场梯度改正比较繁琐,误差又比较大,笔者通过论述和实列对比,指出了目前磁测规范中正常场梯度改正存在的问题,并对正常场梯度改正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精度较高的正常场梯度改正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快捷的磁异常计算方法,使得磁测资料预处理更加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全球磁异常数据和中国近海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洋船磁资料,通过频率域的迭代下延方法,将两种不同分辨率的数据进行融合,得到了覆盖我国东部及近海的大面积地磁异常数据。对磁异常进行大范围变倾角化极,并进行了小波分解和频谱分析,计算、分析磁源重力异常、磁异常解析信号及倾斜角等转换场。结果显示中国东部及近海主要地质构造单元的磁异常特征,揭示了华北地块古陆块分布和扬子地块的南北边界走向,并指出浙闽火山岩带向西南可能和东沙隆起相连,都是中生代古俯冲的火山弧,南海北部NW向断裂可能是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边界断裂,对中生代古俯冲及由主动陆缘向被动陆缘转化过程都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计算并分析了2011年1月19日安徽安庆M4.8级地震前后地震震中周边主要地磁台站地磁转换函数参数变化特征,总结了安徽安庆地震前华东片主要地磁台站地磁资料垂直分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安徽安庆、江西瑞昌与湖北阳新交界发生的2次中强地震前,九峰、泾县、金寨3个地磁台的转换函数部分参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安徽安庆地震前,中国大陆东部地磁低点时间出现位移,地磁日变形态还发生了明显的畸变。进一步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地磁低点位移的产生机理主要与地下介质的电性质改变有关,与空间电磁环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大陆最新观测所得的1 302个地磁测点和32个地磁台站磁偏角D、磁倾角I、总强度F的1 334组准确数据,并结合地壳磁异常能谱变化特征,对增强地磁模型(EMM2010)在我国大陆的精度及其适用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EMM2010模型(DIF)在我国大陆的总体精度分别为10.45′、8.08′、112.85 nT  ;东北、华北与新疆地区模型的精度为13.07′、8.90′、130.89 nT ;华南、青藏高原及其东缘地区模型的精度为7.07′、6.65′、81.84 nT;其精度是受模型有限的截断阶数、各区域的磁异常状况和磁测数据的误差等因素共同影响的。EMM2010模型的精度在我国大陆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分布特征,与磁异常的分布形态及其复杂程度、梯度密切相关,异常越突出,形态越复杂,模型的精度越低。与世界地磁模型(WMM2010)、第11代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11)相比,EMM2010模型在我国大陆的总体精度平均提高了50%,主要原因是模型不仅包含了地球主磁场,同时还包含了地壳磁场。EMM2010模型应用于我国大陆的实例及精度分析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有其局限性,不能准确反映出我国大陆的地磁场信息,鉴于模型的精度,建议在EMM2010模型基础上,结合我国最新的各部门的高精度磁测数据,构建我国高精度的地磁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