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区天文夜晴空概率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1997年静止气象卫星(GMS)红外通道的数据,采用综合了时间判断法、空间判断法和红外阈值法等特征的一种综合判断有云无云的方法,统计分析了中国地区较高空间分辨率(优于20km)和时间分辨率(优于1h)的晴空概率和天文夜晴空概率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天文夜晴空概率的极值出现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冬半年的最大天文夜晴空概率值大于夏半年.其中西藏地区12月的天文夜晴空概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2.
收集连续三年每小时的静止卫星红外云图,用温度阈值法判断有云或晴空,从而统计出我国全国范围中20×20km2网格上晴天和云量分布概率,以供天文台选址参考。  相似文献   

3.
MSRT的太阳观测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MSRT) 是一架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大型设备,工作频率在232 MHz。使用该望远镜能得到太阳爆发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丰富信息,所得数据将填补我国具有空间分辨率的太阳射电数据的空白。在国际太阳活动监测中,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也是其它同类设备不可取代的。可以期待在第23 周太阳峰年的观测与研究中,得到新的有意义的数据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BATC巡天组近十年的观测值班记录,统计了兴隆观测站可观测时间随月份的变化,结果表明平均每年大约有195个可观测夜(约1986小时),其中大约有87个观测夜(约918小时)用来巡天,约有18个观测夜用来测光.另外还统计了兴隆观测站施密特望远镜十年来北极天区的观测图像中星像的半高全宽(FWHM)随月份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年内平均星像的半高全宽约为2.3像元(老CCD)或2.2像元(新CCD).一般来说,夏季的星像要好于冬季,这与刘颖(Liu)等人2003年[1]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上一期我们讲了红外天文卫星(IRAS)和它巨大的科学成就。这一期我们将要介绍的是IRAS之后另一个重要的红外空间项目——欧洲空间局(ESA)的红外空间天文台(Infrared Space Observatory,简称ISO).  相似文献   

6.
与前几期所介绍的那些大个头空间望远镜相比,今天将要出场的主人公无疑是一个小字辈,它是日本的第一个空间红外设备——空间红外望远镜(Infrared Telescope in Space,IRTS)。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很多空间设备的名字都很相似,比如先前讲过的红外天文卫星(IRAS)、红外空间天文台(ISO)以及今天将要提到的空间红外望远镜(IRTS),它们的名字都是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7.
收集了我国1978─1986年和1990年,共10年时间的192个地面气象站每天四次总云量的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北京时间08h,02h和08h以及20h,02h和08h的无云概率。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所处的天文气候条件的大环境并非是世界上最好的,但在国内相对较好的区域里,精心挑选出受局部地形影响形成的较好台址还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云对天文观测具有重要影响,云量是衡量天文台址质量的重要指标.位于姚安天文观测站的红外云量仪,用于获取实时的全天高空间分辨率云图.结合空间碎片的实际观测,严格按照天文夜对累积1yr(2015-08-01—2016-07-31)的夜间云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姚安站的年平均夜间云量为4.42成,年天文可用夜为236个,其中测光夜98个,半测光夜44个,光谱夜94个.云量具有明显的两季特征:5月至10月间为雨季,云量显著增多,其中7月份观测条件最差;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云量较少,每月的天文可用夜均在23个以上,其中1月份的测光夜最多,3月份的天文可用夜最多.结合云层对天文观测的威胁程度,统计不同云量的总时间和每月的云量分布情况,评估观测站的气象条件,为合理安排观测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天文气候特点及潜在(光学/红外)优良台址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了我国1978-1986年和1990年,共10年时间的192个地面气象站每天四次总云量的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北京时间08h,02h和08h以及20h,02h和08h的无云概率,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所处的天文气候条件的大环境并非是世界上最好的,但在国内相对较好的区域里,精心挑同受叶形得影响形成的较好台址还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简介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缩写为CXO),是美国宇航局(NASA)于1999年7月23日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运载升空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是NASA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第三颗卫星,它是以美籍印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命名的。这颗卫星的特点是兼具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能谱分辨率,被认为是X射线天文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间望远镜,标志着X射线天文学从测光时代正式进入了光谱时代。  相似文献   

11.
赤(红)外线天文卫星AKARI(日语的意思就是“光”)是日本的第二代空间红外设备,相比之前实验用的小型设备“空间红外望远镜”IRTS,AKARI也是日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红外卫星。其实。AKARI是一个多国合作的项目。除了日本,其他一些参与到该项目的国家或组织还包括英国、荷兰、韩国,以及欧洲空间局ESA。相应的,它们也都分到了一部分观测时间。而且,由于AKARI的首要目的是巡天观测。所以它还有为ESA今年五月发射的赫歇尔、普朗克两颗卫星选择观测目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斯皮策空间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SST)是现役口径最大的红外望远镜之一。可能是出于担心与我们国家的空间太阳望远镜混淆(Space Solar Telescope),所以在国内一般简称其为Spitzer,我们下面也将这样称呼它。它是继红外天文卫星(IRAS)之后美国宇航局(NASA)的又一个红外线望远镜。  相似文献   

13.
本使用红外天卫星(IRAS)巡天数据的最新版本IRAS天空巡天图(ISSA),经过进一步处理,得到了S140,S141和S142SharplessHII区一分子云复合体的红外发射强度,温度及其光深的分布。在此基础上以HII区的一些物理参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分子云复合体的红外发射总光度以及复合体中尘埃的分布情况,对小尺度法埃(VSG)的丰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各恒星形成区中的致密团块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天文爱好者》2012,(6):93-93
完成答题的时间为55分钟。 高年组和低年组 1、阿克托别的星空。 已给你一张阿克托别的星图(图1),南半部分,是今晚当地地方时间23点的星空。在星图上标出各个星座的名字,需写出拉丁文简称(只有三个字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月和满月夜期间测光夜数和云量统计数的比较, 高美古的天文测光夜数和可用夜数与丽江县的气象晴日数的比较, 以及在同样的观测时间高美古和丽江县云量观测值的比较, 本文对高美古选址云量观测可靠性的有关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对高美古选址云量观测可靠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月和满月和夜期间测光夜数和云量统计数的比较,高美古的天文测光夜数和可用夜数与丽江县的气象晴日数的比较,以及在同样的以观测时间高美古和丽江县云量观测值的比较,本文对高美古选址云量观测可靠性的有关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1950年以来我国大地震与天文相关的一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统计了近四十年来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M≥7级)与天文相关的一些特征、并得出一些结论:(1)大地震在太阳黑子活动周谷年及这之前三年易发生、其发生的概率高于太阳活动蜂年及附近年份发生地震的概率。(2)在太阳黑子活动周的偶数周期大地震发生的次数高于在奇数周期发生的次数。(3)大地震在一年中的第一。第三季度发生的概率高于在第二,第四季度发生的概率。(4)大地震在节气日及其前二天和节气日后第五至第七天发生的概率较高。文章对产生这些相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点彗台     
最新发现 2010年2月下旬至2010年3月上句里发现并命名了10颗彗星,其中有5颗是美国广角红外巡天探测卫星(WISE)发现的。  相似文献   

19.
布朗族使用傣历(祖葛历),以月份结合物候变化指导生产,生活中使用7d(天)为1轮的纪日制度,并将7个日名赋予不同寓意。这种状况可能距今只有200余年的历史,在此以前的历法,由于没有文字记录而被完全淡忘了,但从其先民的崖画和口头流传的传说中,有阴阳并重、同时崇拜太阳和月亮的内容看,是处于阴阳合历初期的“物候历”,其内容应与佤族(清朝时分化)的阴阳历相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稀疏矩阵的四种常见形式以及稀疏矩阵技术在天测与测地VLBI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推演了天测与测地VLBI数据综合解算中所用稀疏矩阵形式下待估参数求解和协方差矩阵估算的算法。通过对是否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时方程求解(乘法和加法)运算对数的估算和比较,表明普通最小二乘方法的运算对数约为参数总数的3次方,而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时的运算对数近似与参数总数成线性关系,从而能够在现代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大样本数据处理中显著缩短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