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宁津生 《测绘学报》2002,31(Z1):7-11
概述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的定义及不同参考系统之间的关系.主要讨论我国当代大地测量界常使用的3种用以表示几何位置的参考系统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全球大地测量系统 1984 (WGS 84)、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TRS),和一种用以表示物理位置,高程的参考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并讨论大地测量中框架和基准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正> 这次讨论会由波兰科学院—大地测量委员会、克拉克夫市Stanislaw Staszic采矿与冶金大学和华沙大地测量与制图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并得到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的支持。会议将于1985年6月18—21日在克拉克夫市S.Staszic采矿与冶金大学举行。讨论会的主要目的是邀集专家们汇聚一堂交流自1981年慕尼黑第六届国际大地测量计算讨论会以后几年来所获得的富有成果的资料。会议将着重讨论有关大地测量计算技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概述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的定义及不同参考系统之间的关系。主要讨论我国当代大地测量界常使用的3种用以表示几何位置的参考系统-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全球大地测量系统1984(WGS84)、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TRS),和一种用以表示物理位置,高程的参考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并讨论大地测量中框架和基准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了常规大地测量学术讨论会。根据我国常规大地测量发展的实际,会议确定了以下中心议题:①国家大地网的现状和作用;②我国常规大地测量当前的任务和今后的发展方向;③高程基准和高程测量;④外业测量和平差计算。  相似文献   

5.
第七届国际大地测量计算科学讨论会于1985年6月18日至21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市举行。会议由波兰科学院大地测量委员会、克拉科夫市斯坦尼斯拉夫——斯坦斯科采矿与冶金大学和华沙测绘研究所联合主办,并得到IAG的支持。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邀集有关专家在一起交流和讨论1981年慕尼黑第六届国际大地测量计算讨论会以来所获得的有关科学成果和富有成效的资料。会议的地点设在克拉科夫市斯坦尼斯拉夫——斯坦斯科采矿与冶金大学内。  相似文献   

6.
第七届国际大地测量计算讨论会,于1985年6月18日至21日,在波兰的克拉克夫市举行。这次讨论会,在IAG支持下,由波兰科学院大地测量委员会、克拉克夫市Stanislaw staszic采矿与冶金大学和华沙测绘研究所联合举办,组织委员会主席是华沙测绘研究所所长Bogdan Ney教授。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32个国家的232名代表,我国出席会议的代表团由冯浩褴(国家测绘  相似文献   

7.
张顺卿 《地图》1993,(1):32-36
一、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介 1990年5月,国家测绘局在成都召开1:5万地形图更新会议。会议决定,更新的1:5万地形图采用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此次会议之前,我国测制的地形图,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1956年黄海高程系差值为2.89厘米,在地形图规定限差之内,可直接将旧图中的1956年黄海高程系转  相似文献   

8.
李建成  褚永海  徐新禹 《测绘学报》2017,46(10):1262-1273
全球高程基准统一是继全球大地测量坐标系及其参考基准统一之后,大地测量学科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全球空间信息共享与交换的基础。本文针对区域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间基准差异确定的理论、方法及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利用物理大地测量高程系统的经典理论方法,给出了高程基准差异的定义,并推导了计算基准差异的严密公式,该公式可将高程基准差异确定的现有3种方法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分析顾及了不同椭球参数对于计算基准差异的影响及量级,同时,高程异常差法还需考虑全球高程基准重力位与模型计算大地水准面位值不一致引起的零阶项改正。利用青岛原点附近152个GPS水准点数据,分别选择GRS80、WGS-84、CGCS2000参考椭球以及EGM2008、EIGEN-6C4、SGG-UGM-1模型,采用位差法和高程异常差法,确定了我国1985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的差异。其中,EIGEN-6C4模型计算的我国高程基准与WGS-84参考椭球正常重力位U0定义的全球高程基准之间的差异约为-23.1cm。也就是说,我国高程基准低于采用WGS-84参考椭球正常重力位U0定义的全球高程基准,当选取基于平均海面确定的Gauss-Listing大地水准面作为全球高程基准时,我国1985高程基准高于全球基准约21.0cm。从计算结果还可看出,当前重力场模型在青岛周边不同GPS/水准点的精度差别依然较大,这会导致选择不同数据对确定我国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基准之间的差异影响较大,因此,若要实现厘米级精度区域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的统一,全球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CH20023004 1985国家高程基准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焦文海,魏子卿,马欣,孙中苗,李迎春∥测绘学报.—2002,31(3).—196~200 提出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和GPS/水准资料计算局部高程基准相对全球大地水准面垂直偏差的2种不同方法。我国目前采用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青岛验潮站所处黄海平均海面1952—1979年的验潮记录计算得到。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和分布全国大陆范围的GPS/水准数据,计算了1985高程基准与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结果表明:1985国家高程基准点的重力位值为(62636853.40±0.13)m~2s~(-1),这比重力位W_0=(62636856.0±0.5)m~2s~(-2)隐含的大地水准面高(0.26±0.05)m。图1表2参5 CH20023005 全国高分辨率格网地形和均衡改正的确定/郭春喜,王惠民,王斌(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测绘学报.—2002,31(3).—201~205  相似文献   

10.
国际卫星多普勒大地测量讨论会曾经开过两次,第一次于1976年,第二次于1979年。第三次于1982年2月7日至12日,在美国克鲁塞斯(Las Cruces)的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召开。它由美国国防制图局和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国家海洋测量局共同发起,经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和美国测量与制图学会赞助。会议总主席为美国国防制图局水文地形测量中心大地测量处的理查德·彼特(Peat),技术主席为国家海洋测量局属大地测量处的威廉姆·斯脱郎基(Strange)。  相似文献   

11.
<正>快速推进,江西测绘基准迈向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江西省测绘基准体系不断完善,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原来的天文大地测量布网方式全面转变为使用卫星定位技术布网。1.江西省现代大地基准完善启动江西省现代大地基准完善项目,在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大地测量的高新技术手段,在江西省原有的平面资料、高程资料、重力资料等传统测绘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改造、新建和复测等途径,按照统一规  相似文献   

12.
将由大地高和正常高导出的几何高程异常与由位系数模型计算得到的物理高程异常进行比较,求出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系统差,并分析其分布特性.为抵制异常值的影响,引入"抗差等价权".利用分布全国大陆范围的GPS网949个点的GPS/水准数据和地球重力场模型EGM96、DQM99A,求出1985国家高程基准点与WGS84定义的似大地水准面之间有35.7 cm的垂直偏差,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的系统差自东向西、自南向北明显增大,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正> 1.关于“大地测量在工程测最中的应用”的国际专题讨论会,将于1990年9月17—21日在联邦德国斯图加特举行。2.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第七委员会,将于1990年9月17—21日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召开会议,讨论的题目是“全球与环境监测的技术与效果”。3.1990年10月17—19日,德国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地测量学发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概述了大地测量学作为测绘基准提供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框架作用。回顾了我国大地测量在建立国家平面基准、国家高程基准、国家重力基准等方面的实践,介绍了大地测量学当前发展的国际背景,提出了我国大地测量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如建立现代大地坐标框架和现代重力基准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改善国家高程基准等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15.
<正> I.A.G.将于1982年5月7日—2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全体会议,会议期间将举行下列学术讨论会: No.1关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大地测量问题的策略讨论会。讨论的议题为:  相似文献   

16.
199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大会学术讨论会的最新消息陈俊勇1994年3月28日~30日在巴黎举行了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的执行委员会和执行局会议,第三次详细讨论了将于1995年7月2日~14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波尔多市(Bou...  相似文献   

17.
建立统一的全球高程基准是国际大地测量科学界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全球尺度地球科学研究、跨境工程应用等的必要基础设施。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nternational geodesy association,IAG)2015年发布了国际高程参考系统的定义,并于2019年提出了建立国际高程参考框架的目标。从全球高程参考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定义出发,对国际高程参考系统与框架的理论、方法和实际问题开展论述与研究,主要包括全球大地水准面重力位W0的确定、基于高阶重力场模型的重力位确定、基于区域重力场建模的重力位确定,并重点论述和分析了IAG组织的科罗拉多大地水准面建模试验和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实现国际高程参考系统2项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坦地区和一般山区,重力大地水准面模型精度能达到1 cm(重力位0.1 m2/s2),即使在珠穆朗玛峰这样的特大山区,也有望达到2~3 cm精度(重力位0.2~0.3 m2/s2)。综合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观测技术、数据资源和区域分布等因素,提出了建立国际高程参考框架的初步策略,包括IHRF参考站布设、重力位确定方法、数据要求、应遵循的标准/约定和预期精度指标等,展望了光学原子钟与相对论大地测量对于全球高程基准统一的潜在贡献。  相似文献   

18.
第五届国际卫星定位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3月13—17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LasCruces举行。会议由美国国防部制图局(DAM)、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NGS)和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联合主办。来自全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名卫星大地测量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世界上几乎主要从事卫星定位工作的机构、大学、研究所、天文台、仪器公司均派代表出  相似文献   

19.
对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1976-1990年)与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1991-1997年)高程变化进行了分析,以陕西省为例,阐述了基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几期成果,由于几期成果所采用的起算点为不同期,形成一个水准点有多个高程的情况,所以使用者在利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时,应注意配套使用,以免用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本书由党亚民、章传银、陈俊勇、张鹏、薛树强著。主要介绍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理论和现代大地测量基准建立与维持方法,涵盖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特点及地球动力学影响因素、地球参考系统与参考框架、地球重力场基本理论、高程基准与深度基准、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垂直参考系统、垂直参考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