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下庄矿田是华南重要的热液铀矿产区,区内控矿条件复杂.本文选取下庄矿田部分矿床内热液碳酸盐样品并测定其碳、氧同位素组成,测得与成矿有关的碳酸盐的δ13CPDB值为-3.1‰~-8.8‰.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矿化剂∑CO2主要来源于中新生代与区域深大断裂有关的幔源脱气作用,同时伴有壳源有机碳来源;成矿同时期伴随的强烈流体脱气(CO2)作用对矿质沉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硫同位素研究是推断矿床硫源,进而划分成矿类型的常用工具.以往多采用简单的统计类比法.该法以假设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δS~(34)等同于成矿热液硫同位素组成δS_(∑S)~(34)为前提,将未知成因矿床的硫化物δS~(34)值与自然界各地质体δS~(34)的统计分布进行简单比较,凡δS~(34)变化小且近零值的矿床,为岩浆热液矿床;凡δS~(34)值变化大且偏离零值的矿床,则为生物或沉积成因.然而,实际上常出现令人困扰的情况:有些类型相同的矿床,其δS~(34)值却大不相同;相反,类型各异,δS~(34)值又相同;此外,不少矿床δS~(34)值范围介于上述不同类型矿床之间,似乎并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3.
方解石是若尔盖铀矿田与成矿最为密切的脉石矿物之一。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产于地层中的方解石、矿区中的方解石和含矿方解石具有明显不同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分别具有轻稀土富集右倾型、重稀土富集左倾型和相对平坦型的3种稀土配分模式。其中产于地层中的方解石明显继承了地层中岩石的稀土元素特征,而含矿方解石表现出与矿石稀土元素相似的特征。碳氧同位素显示地层中的方解石为海洋沉积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矿区方解石脉、含矿方解石脉的碳同位素组成明显表现为地幔来源的特点;而矿区方解石脉的氧同位素组成具明显的深部来源特征,含矿方解石脉的氧同位素组成表明在成矿过程中有大气降水的混入。若尔盖铀矿田的方解石主要为热液成因,其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典型的热液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幔。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阶段加热爆裂法测定了不同成因热液矿床脉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氩同位素,计算出各温度段内大气氩的相对含量,从而,总结出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等成矿流体的氩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典型的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其成矿流体以具有高大气Ar组分(约95%-100%)为特征;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的Ar同位素组成特征取决于与其有成因关系的初始岩浆水的Ar同位素组成及矿源层和围岩的性质,产于古老变质岩中的,一般以具有低大气Ar组分(约6%-20%)为特征,其它的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在主成矿温度范围内一般为50%-60%左右。  相似文献   

5.
刘敬秀 《地质科学》1998,33(3):349-358
采用分阶段加热爆裂法测定了不同成因热液矿床脉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氩同位素,计算出各温度段内大气氩的相对含量,从而,总结出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等成矿流体的氩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典型的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其成矿流体以具有高大气Ar组分(约95%-100%)为特征;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的Ar同位素组成特征取决于与其有成因关系的初始岩浆水的Ar同位素组成及矿源层和围岩的性质,产于古老变质岩中的,一般以具有低大气Ar组分(约6%-20%)为特征,其它的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在主成矿温度范围内一般为50%-60%左右。  相似文献   

6.
下庄矿田是华南重要的热液铀矿产区,区内控矿条件复杂。研究选取下庄矿田部分矿床内热液碳酸盐样品并测定其C,O同位素组成:测定矿田北部的1δ3CPDB为-7.6‰~-8.4‰,1δ8CSMOW为12.1‰~13.2‰,而矿田南部测波动范围较大1δ3CPDB则为-3.1‰~-8.5‰,δOSMOW为10.4‰~14.1‰。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矿化剂ΣCO2主要来源于中新生代与区域深大断裂有关的幔源脱气作用,同时伴有壳源有机碳来源;成矿同时期伴随的强烈流体脱气(CO2)作用对矿质沉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1220铀矿田成矿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220铀矿田位于破火山口中。本文对流体包体和硫、氧、碳同位素进行了研究,对成矿模式和钍在热液中的地球化学特点进行了讨论。成矿温度在矿前期、成矿期和矿后期分别为271-330℃,115-275℃和室温-194℃。成矿压力约为500巴。流体包体分析表明,气相中以H_2O为主,其次为CO_2和N_(23)液相中阳离子Na~+>K~+,Ca~(2+)>Mg~(2+),阴离子在矿前期和矿后期以HCO_3~-为主,成矿期以SO_4~(2-)为主。pH_(50℃)矿前期为9.36-9.41,成矿期为7.91,矿后期为8.57-8.87。成矿期热液的盐度为15wt%,密度为0.993克/厘米~3。矿床中硫化物的δ~(34)S为-3.1-+17.3‰,δ~(18)OH_2O的平均值在矿前期、成矿期和矿后期分别为4.51,-2.08和-2.96‰,δ~(13)C的平均值在矿前期、成矿期和矿后期分别为-4.42,-2.10和-6.49‰。上述同位素资料表明,含矿溶液可能为岩浆成因的溶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但据δ~(18)OH_2O资料,矿前期主要为岩浆热液,成矿期和矿后期主要为渗流热液。本文还讨论了铀、钍的来源、搬运形式和沉淀机理。作者指出,钍可以在强碱性热液条件下迁移富集,并对它作了某些解释。同时作者提出该类矿床的有利地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根据矿床地质背景、热液蚀变组合、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别是根据浅成岩浆热液环境中特征矿物明矾石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岩浆成矿流体的来源、动态与化成矿机理,获得了许多新认识;根据δ^14S和δ^18O可将明矾石划分出两种不同的成因类型;岩浆成矿热液在时间上从早期的气相流体向主成矿期的液相流体演化,而岩浆热液矿床在空间上主要定位于脆性-延性过渡带。  相似文献   

9.
陕南镇旬矿田铅锌矿化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镇旬矿田属秦岭泥盆系铅锌一菱铁矿带,矿化在空间上分布于乾佑河南北向古断陷的两侧,产生于泥盆纪.铅锌矿化特征与凤太矿田的诸矿床及西成矿田的毕家山、邓家山等矿床相似.铅同位素组成是均匀的,模式年令略老于含矿地层年令,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为海水硫酸盐型.矿体有沉积似层状和交代不规则状两种形态,主要围岩蚀变为硅化和铁白云石化.矿化与生物灰岩有密切空间和成因联系.因而说镇旬矿田与矿带中其余三个矿田的铅锌矿有相同的成因,成矿模式类似于E. D. Large(1981)和M. J. Russell(1983)提出的喷流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会泽铅锌矿田成矿流体总硫同位素组成、成矿温度、硫源及还原硫的形成机制,在分析前人的硫同位素数据基础上对麒麟厂矿床上部原生矿体硫化物(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及麒麟厂和矿山厂矿床外围新发现的硫酸盐矿物(重晶石)进行了硫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原生矿体中的硫化物的δ34S变化为8.0‰~17.68‰,成矿流体中硫同位素已达分馏平衡;矿床外围的硫酸盐δ34S变化为17.95‰~24.30‰。利用共生矿物对Pinckney法,估算获得成矿流体的δ34SΣS为14.44‰,与海相硫酸盐的δ34S相近;通过同位素地质温度计,估算获得成矿温度为134~388℃;包裹体测温发现,重晶石为热液成因,暗示成矿流体中的硫可能来自矿区及矿区外围各个地层的海相硫酸盐或是矿区发现的热液重晶石。硫酸盐的还原机制应为热化学还原作用(TSR)。  相似文献   

11.
良通铅锌矿产于印支期石英闪长岩(δο15)内部裂隙、破碎带内,控矿因素为岩浆岩、岩浆岩侵位的地层、构造等,中低温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区及外围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云南迪庆春都铜矿控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矿体赋存于印支期浅成-超浅成相的石英二长玢岩体内,具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特征,主要控矿因素为岩浆岩、岩浆侵位的地层、热液蚀变作用和构造裂隙等。是印支期甘孜-理塘洋向西俯冲造山晚期与超浅成斑(玢)岩密切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床,矿区及外围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王旭阳  王方里  王宏阳 《云南地质》2014,(1):130-132,137
锦丰(烂泥沟)金矿由磺厂沟复式向斜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分布,发育于磺厂沟复式向斜中的一系列断裂控制了矿床的产出位置,不同的岩性组合控制了矿体的具体产出层位.在矿床的形成过程中F3断裂不仅是矿区的主要导矿构造也是矿区的主要容矿构造,在矿床的形成过程中由于不同断块的差异运动导致了磺厂沟向斜不同的变形部位出露在同一水平的现象,为今后的矿床预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徐东  孙柱兵 《云南地质》2010,29(2):138-140
丹梯铜铁矿是澜沧江中段铜多金属成矿集中区主要矿床之一,赋矿层位为古生界第二段绢云板岩、砂质钙质板岩。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的研究,有助于该矿区的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15.
云南保山珑阳矿集区矿床分带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矿集区典型矿床具有明显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水平分带表现为矿化中心为铁矿,向外依次出现铜铁(局部)、铜、铅锌、金矿体(局部);垂直分带表现为地表及浅部为金或金铅锌矿体,向下依次出现铅锌、铜、铜铁(局部)、铁矿体。研究矿床分带特征,对该矿区开展进一步找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遵义黄家湾镍钼多金属矿成矿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遵义地区黄家湾镍钼多金属矿是寒武系底部的黑色页岩型矿床。黑色岩系中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镍钼多金属矿层的Ni,Mo,Cd,V,Cu,Zn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Th,Hf,Zr,Ti亏损。稀土元素显示多金属矿层的艿(Eu)呈正异常,中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结合镜下观察发现的有机质、红藻囊果与金属硫化物之间密切的共生关系和前人研究结果,分析了黑色岩系镍钼多金属矿的成因,认为镍、钼、铜、锌等金属元素的来源与热液有关,通过生物作用聚集并在缺氧的还原沉积环境下大量堆积,富集形成Ni—Mo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7.
湘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湘西北铅锌矿带属于中国16个重点成矿区带之湘西-鄂西成矿带的南西段,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形成保靖、洛塔、花垣渔塘、凤凰4个矿田。文章在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以洛塔矿田中的下光荣、江家垭等铅锌矿床、花垣渔塘矿田中的李梅铅锌矿床为例,从地层、岩性、构造等分析入手,采用同位素测试、包裹体分析等手段,对湘西北铅锌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寒武纪地层,成矿作用过程中,油田卤水在构造作用下的大规模运移、循环,导致了成矿物质的富集和沉淀,主要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  相似文献   

18.
冯守忠 《地质与资源》1993,2(4):270-276
西岔、金厂沟金矿床是层控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其成矿时代为印支期至燕山早期。地层岩石中元素丰度及其演化资料表明,本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具双重性,即有来源于地层,也可能有部分来自岩浆岩。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西岔金矿床δ34S=1.9‰-7.4‰;黑厂沟金矿床δ34S=3.3‰-5.1‰,二矿床疏同位素组成基本相近,表明硫源相似。δ34SH2o值=5.3‰-6.4‰;δ13C=-6.1‰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氯化物水型。成矿温度集中于142-290℃。由此推断矿液水可能是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矿液中碱可能来源于地层。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白兴吐铀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白兴吐铀矿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岭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水云母化、绢云母化和赤铁矿化等低温热液蚀变发育,铀矿物与热液成因的胶状-团块状和莓状黄铁矿、铁白云石、赤铁矿等共生;(2)工业铀矿化呈脉状,铀矿物组合以铀石为主,少量为沥青铀矿和含钛铀矿物;(3)碳(δ13C为-2.68‰~-10.49‰)、氧(δ18 O为-10.74‰~-17.1‰)、硫(δ34S为12.24‰~14.33‰和-33.06‰)等同位素特征呈现出与大气成因水、岩浆热作用、生物改造和硫酸盐、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关系密切。因此,认为矿床的成因具有明显的氧化作用和热液作用双重特征,铀矿化是浅部氧化作用和深部流体作用的综合结果,即矿床具有渗入型与渗出型"双开放成矿系统"的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20.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多金属矿之一,通过数十年的勘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出诸多对找矿行之有效的成矿规律:成矿分带、构造控矿、矿床的层控和时控等规律,指导着大厂矿田的找矿工作,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黑水沟—大树脚和羊角尖2个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运用大厂矿田矽卡岩型锌铜矿成矿规律,作者对主要赋矿地层特征和层内破碎带等容矿构造以及控矿构造和岩体控矿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了与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和物化探异常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钻探工程验证。目前,在两区探获大、中型锌铜矿床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