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鱼类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是了解鱼类消化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鱼类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鱼类消化酶已有较多的研究[1-9]。鳗鱼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由于日本鳗苗严重匮乏,我国于1992年、1996年2005年先后分别引进了欧洲鳗、美洲鳗和澳洲鳗(Anguillaaustralia Australia)。由于澳洲鳗是新引进种,在饵料配比方面还不很清楚,而日本鳗和欧洲鳗在我国已养殖多年,在日本鳗和欧洲鳗养殖方面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在配制日本鳗料方面,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如果能将日本鳗的养殖经验运用于澳洲鳗的养殖,将使这一…  相似文献   

2.
研究鱼类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是了解鱼类消化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鱼类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鱼类消化酶已有较多的研究。鳗鱼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由于日本鳗苗严重匮乏,我国于1992年、1996年2005年先后分别引进了欧洲鳗、美洲鳗和澳洲鳗(Anguilla australia Australia)。由于澳洲鳗是新引进种,在饵料配比方面还不很清楚。而日本鳗和欧洲鳗在我国已养殖多年,在日本鳗和欧洲鳗养殖方面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在配制日本鳗料方面,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如果能将日本鳗的养殖经验运用于澳洲鳗的养殖,将使这一鳗鱼养殖新品种在我国得到较快地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在消化酶方面将澳洲鳗与日本鳗和欧洲鳗进行了初步地对比研究,旨在了解澳洲鳗的消化生理及特性,为澳洲鳗的健康养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隶属于软体动物的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为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暖水性种类。其经济价值高,有很好的增养殖开发前景。对东风螺的研究,已报道的主要为繁殖生物学及成体摄食生理生态等方面。笔者对方斑东风螺苗种中间培育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人工育苗和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内陆水体的渔业,如水库渔业,基本属于封闭式的淡水渔业范畴。其主要特征是人工放养。其经营方式和要求是;选择一定的经济鱼类作为养殖的品种,每年在养殖水体中,人工投放一定规格和一定数量的鱼种,保证水体中能形成相当的养殖鱼类群体,全部或主要依靠天然饵料生长,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获得成鱼的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5.
方斑东风螺苗种中间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隶属于软体动物的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为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暖水性种类.其经济价值高,有很好的增养殖开发前景.对东风螺的研究,已报道的主要为繁殖生物学[1~3]及成体摄食生理生态[4,5]等方面.笔者对方斑东风螺苗种中间培育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人工育苗和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我国内陆水体的渔业,如水库渔业,基本属于封闭式的淡水渔业范畴。其主要特征是人工放养。其经营方式和要求是:选择一定的经济鱼类作为养殖的品种,每年在养殖水体中,人工投放一定规格和一定数量的鱼种,保证水体中能形成相当的养殖鱼类群体,全部或主要依靠天然饵料生长,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获得成鱼的持续高产。根据E.S.Russell水产资源变动规律所提出的最基本模式和对中国水产养殖基本原理的分析,放养足够数量的大规格鱼种,是  相似文献   

7.
对虾病毒性疾病及其防治对策陈毕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鱼病中心,广州510300)近年来,对虾病毒性疾病席卷东西两半球的对虾养殖区,养殖的苗种、成虾先后出现暴发性死亡,造成世界对虾养殖业的空前劫难,对虾养殖产量下降。我国是世界对虾养殖大国...  相似文献   

8.
日本囊对虾是我国优质对虾资源。综述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种质资源、选择育种、多倍体诱导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虾类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研究现状,对日本囊对虾相关研究进行展望;针对当前日本囊对虾遗传育种研究落后、数量遗传学应用不够、育种工艺不足的现状,认为在日本囊对虾遗传改良时,应用高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与传统选择育种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是良种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海产珍珠养殖发展概况我国养殖淡水产珍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海产珍珠养殖的试验直到1958年才正式开始,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63年由试验转入生产阶段,首批建立了合浦、东山、沃头三个珍珠养殖场。新中国第一代的珍珠养殖工人意气风发、勤学苦练、忘我劳动,很快地掌握了生产技术,生产逐步走上正轨。1965年马氏珠母贝人工孵化的成功,为在没有自然资源分布的海区解决苗种来源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水产学会发布的第四届亚洲水产学术讨论会第一次稿件征集公告消息,中国水产学会将承办第四届亚洲水产学术讨论会。会议定于1995年10月16日至20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题包括:养殖和环境,冷水性鱼类养殖,鳗鲡养殖,观赏鱼类生物学和养殖,  相似文献   

11.
鲟鱼类个体大且生长较快,属高值名贵鱼类,富有养殖前景。我国鲟鱼类的主要养殖对象是史氏鲟和中华鲟。九十年代末我国在鲟类养殖研究方面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措施,逐步趋向规模性生产。随着我国鲟类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仔稚鱼的成活率及研究其适口的最佳配合饲料无疑将成为今后鲟类养殖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就近年我国鲟类养殖技术的主要研究结果综述如下。1 史氏鲟养殖技术研究现状1.1 史氏鲟的人工繁殖技术1.1.1 亲鱼暂养 史氏鲟养殖放流试验站在黑龙江勤得利农场江段用流剌网共捕亲鱼12尾,暂养于催产池。鱼…  相似文献   

12.
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在性别决定机制上是极其多样的,大多数鱼雌雄异体,还有雌雄同体鱼,有些鱼能自然发生性逆转(如黄鳝等),有些能发生天然的雌核发育(如银鲫).鱼类性别的可塑性也很强,可以通过激素进行性转.有些鱼类的生长特性与性别有着很大的关系,如雄性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就比雌性快,雌性鲤鱼、草鱼的生长比雄性快,通过养殖单性鱼可以大幅度提高养殖产量.因此需要对鱼类性别决定和分化的机制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性别分化来研究动物的进化过程,而且可以利用性别差异来改善鱼类的养殖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水产养殖上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 ,但其苗种供应和成蟹产量仍不稳定 ,特别是大规格成蟹产量非常低 ,这成为河蟹养殖的一个制约因素。对河蟹消化酶的研究 ,有助于揭示河蟹在各个养殖阶段和环境下的营养需求特点。关于蟹类消化酶的研究 ,仅在幼体方面有些报道 ,如Hirche和 Anger测定了蛛形蛤蟆蟹各期幼体消化酶活力 [1] ;国内学者潘鲁青等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消化酶活性与氨基酸组成[2 ] ;汤鸿等研究了锯缘青蟹幼体消化酶活力。本文测定了中华绒螯蟹幼体及成蟹的消化酶活性 ,试图从消化酶角度探讨中华绒螯蟹的营养需求以及…  相似文献   

14.
马氏珠母贝人工繁殖贝苗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东兴珍珠养殖场的努力协作下,于1965年试验成功之后就迅速推广开来,马氏珠母贝人工繁殖贝苗技术已为绝大多数珍珠养殖场的工人和社员所掌握,每年生产数千万的贝苗,解决了苗种的来源问题,使许多没有天然苗种发生的海区,都有养殖珍珠的可能,为珍珠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5.
华贵栉孔扇贝的人工育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Mimachlamys)nobilis(Reeve)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日本部分海域以及我国南海等地[1],我国福建、广东沿海曾形成规模化养殖,后来发生爆发性大面积死亡,给养殖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导致其养殖生产陷入低谷.自我国政府与越南政府解决北部湾海域划界以来,广东雷州市大量转产转业渔民兴起了养殖扇贝的热潮.华贵栉孔扇贝因壳面色泽好、生长快、价格高,成为养殖户首选养殖对象.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其育苗生产不稳定甚至失败.为此,笔者于2003年4月至8月在湛江市雷州珍珠一场进行了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试验,为苗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华贵栉孔扇贝的人工育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Mimachlamys)nobilis(Reeve)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日本部分海域以及我国南海等地,我国福建、广东沿海曾形成规模化养殖,后来发生爆发性大面积死亡,给养殖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导致其养殖生产陷入低谷。自我国政府与越南政府解决北部湾海域划界以来,广东雷州市大量转产转业渔民兴起了养殖扇贝的热潮。华贵栉孔扇贝因壳面色泽好、生长快、价格高,成为养殖户首选养殖对象。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其育苗生产不稳定甚至失败。为此,笔者于2003年4月至8月在湛江市雷州珍珠一场进行了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试验,为苗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冬春季低水温期,海水网箱养殖的鱼类大批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低水温环境下,这些鱼类虽然因冻伤而造成局部坏死,但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的机能仍处于基本正常状态;而患鱼继发感染细菌致病才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采取适当的越冬防寒措施可提高养殖海鱼在越冬期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水泥池及活饵培育配套技术进行尖吻鲈苗种阶段工厂化育苗。投放刚孵化出膜的仔鱼160万尾,经室内池8d的培育,成活率为90%;以13d的培育其规格超过1cm,成活率为56.9%,经24d的培育平均规格达2cm左右,平均成活率为50%,共育出80万尾。苗种生长快,体质健壮,成活率高,关键技术是:基础设施配套;采用不同活饵,做到适口、及时转化、足量;定期过筛分级培育;水质良好;注意防病。2cm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水泥池及活饵培育配套技术进行尖吻鲈苗种阶段工厂化育苗。投放刚孵化出膜的仔鱼160万尾,经室内池8d的培育,成活率为90%;经13d的培育其规格超过1cm,成活率为56.9%;经24d的培育平均规格达2cm左右,平均成活率为50%,共育出80万尾。苗种生长快,体质健壮,成活率高。关键技术是:基础设施配套;采用不同活饵,做到适口、及时转化、足量;定期过筛分级培育;水质控制良好;注意防病。2cm以上鱼种阶段采用多种方式培育,经15~20d的饲养,规格达3~4cm,平均成活率为65%~75%。  相似文献   

20.
牡蛎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世界重要海水贝类养殖对象之一.随着各种生物技术在水产领域的广泛应用,牡蛎的遗传育种工作也备受重视,尤其自Stanley[1]首次人工诱导美洲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三倍体成功以来,大大加快了对牡蛎的遗传学背景和育种进程的研究步伐.笔者就牡蛎遗传育种研究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