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金矿床遥感影像模式及证据权重法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熊耳山地区为我国金矿的重要成矿区,为加速金矿资源评价和找矿勘探工作,利用遥感技术对该区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金矿找矿靶区优选。首先利用多种方法进行TM数字图像处理,以获取理想的遥感图像,然后进行遥感影像信息解译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和典型金矿床解剖研究,确立主要控矿因素(如构造、含矿地层、岩体、蚀变等).根据金矿分布规律和从遥感图像上提取的综合影像特征,建立了不同金矿床类型遥感影像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疆乌恰县花园铜矿遥感近矿找矿标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ETM+多光谱数据,通过合成、融合、校正等数据处理获得研究区基础图像。在掩模数据处理基础之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铁染、羟基矿化蚀变异常信息,并根据遥感影像进行了有关成矿控矿构造的遥感地质特征"五要素"解译。从遥感地质的角度分析了该矿床的遥感近矿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地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板块构造成矿理论认为西昆仑叶尔羌河中下游地区属于Au、Cu及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但因其野外地质条件恶劣,交通状况差,地质勘探极其困难而影响了找矿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利用航天遥感技术的优势进行了找矿有利地段预测研究。在研究中首先对区域地质遥感影像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板块构造成矿理论对矿化作用进行了空间划分和成矿条件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成矿相关影像特征信息的提取,圈定出Au、Cu及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4.
板块构造成矿理论认为西昆仑叶尔羌河中下游地区属于Au、Cu及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但因其野外地质条件恶劣,交通状况差,地质勘探极其困难而影响了找矿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利用航天遥感技术的优势进行了找矿有利地段预测研究。在研究中首先对区域地质遥感影像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板块构造成矿理论对矿化作用进行了空间划分和成矿条件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成矿相关影像特征信息的提取,圈定出Au、Cu及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
沙特阿拉伯吉达东北部地区位于非洲—阿拉伯成矿区,矿产丰富,地质构造情况复杂,岩浆热液活动明显,多金属成矿作用极为发育,成矿潜力巨大。为进一步寻找该地区多金属矿床的成矿部位,圈定找矿远景区,利用Landsat8影像对该区进行线性-环形构造解译,运用"主成分分析-最优密度分割"方法提取铁化等矿化蚀变遥感异常信息;综合分析区内7个铁化蚀变区遥感影像的地质特征并筛选有利于成矿的线性-环形构造,基于上述特征对沙特吉达东北部地区成矿有利部位进行预测,圈定出3个找矿远景区;最后通过高分二号(GF-2)和Google Earth等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所圈定的找矿远景区进行了验证,进一步证明岩浆侵入的环形构造区及断裂交汇处是该区成矿的有利场所。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进一步找矿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7的ETM+数据,进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实验研究,利用掩膜技术和去植被等综合预处理后,采用PCA和比值图像处理方法,提取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布鲁特地区遥感矿化蚀变信息,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进行试验区的成矿预测与靶区圈定,取得了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在信息提取图像上,含羟基矿物岩石主要呈蓝色,影像上呈现绿色的区域则为同时包含羟基和铁染信息的区域。在遥感影像上不同岩性地层和线性构造也有突出显示。因此,利用ETM+遥感数据,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能够提高遥感矿化蚀变提取的准确度,并对今后在遥感找矿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处东昆仑造山带的青海省都兰县阿斯哈—按纳格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成矿带之一,区内地质构造复杂,金属成矿作用极为发育,成矿潜力巨大。为了对该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建立一套矿产快速评价方法组合体系,在研究阿斯哈—按纳格地区的区域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理论,建立以遥感地质矿产信息提取为中心的找矿技术方案,对整个研究区的Quick Bird,ASTER和ETM+等不同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线-环构造解译和遥感矿化色调异常提取;在综合分析区内典型金矿床的遥感影像特征和筛选有利于成矿的线-环构造基础上,圈定出20个找矿有利部位。遥感矿化色调异常与化探异常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吻合度较高,对高效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进多重分形思想在遥感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以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为实验区,通过分析该区的成矿特点与遥感影像特征,构建分形维数谱,并将其与图像光谱特征相结合进行岩性分类与含黄铁矿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在现有矿点统计资料与专家经验知识的支撑下,确定找矿靶区.实践证明,基于遥感图像的分形理论并结合图像的光谱特征,建立相应的找矿模型和找矿标志,能更好地为区域矿产勘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高光谱遥感是当前地质遥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数据处理、矿物填图、模型构建等方面,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进行区域成矿背景的研究较少。然而,要解决好高光谱遥感找矿问题,首先必须研究区域成矿背景,特别是找矿方向和有利的找矿区段,否则构建的找矿模型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文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国家级遥感重点实验室装备的航空高光谱成像系统在甘肃柳园—方山口地区获取的可见光-近红外(CASI),短波红外(SASI)高光谱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矿物填图方法所填的区域矿物分布图,探讨了柳园—方山口地区的区域成矿条件,厘定了找矿要素,构建了区域成矿构造格架,分析了区域已知矿产的空间分布规律,探索了该区的区域找矿方向和最佳找矿地段。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立的高光谱遥感找矿预测方法,新发现了7处找矿靶区,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找矿效果。该成果不仅对指导柳园—方山口地区进一步找矿有重要作用,而且提出的一套高光谱遥感技术研究区域成矿背景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对其他地区的高光谱遥感地质应用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小秦岭地区地质构造格架为新太古界片麻岩穹窿,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密集分布区。金矿床的成矿与赋存与石英脉和蚀变糜棱岩的分布位置密切相关,在ETM+遥感图像中多表现为线性、平行线性密集带等韧性、韧-脆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因此,开展小秦岭地区遥感线性构造、特别是线性构造密集带分布特征研究对该地区金矿找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以上认识,以ETM+图像为基础图像,对小秦岭地区线性构造密集带和燕山期环形构造进行遥感解译,分析了该地区金矿床(点)的分布位置、成矿背景和找矿规律,编制了该地区金矿成矿遥感特征条件有利度图,进行了该地区金矿的遥感找矿预测,为河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小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肃北山地区基岩裸露好, 古生代的火山岩系在区内广泛发育, 这就给用遥感技术寻找和研究古火山机构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北山地区卫星MSS像片、全色航空像片的解译, 阐述了锰铁山、黑鹰山古火山机构的形态、地貌、水系等遥感影像特征以及古火山机构与构造、矿产的关系。北山地区古火山机构的发现, 对类似地区用遥感方法寻找古火山机构及与古火山机构有关的矿产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12.
西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遥感专题中典型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遥感专题通过提取各1:25万标准图幅及全区遥感异常信息和编制遥感推断地质构造图,为项目地质背景编图、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资源预测提供了基础性图件.因西藏全区面积广阔、涉及的遥感图像时相各异、图像处理软件及方法流程复杂,加之技术人员专业背景和经验等差异,在遥感专题实施中出现了4个典型问题:①对基准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种类、不同波段及不同处理方法所获得图像的分析表明, 一种卫片组合图像处理 方法, 即线性拉伸-直方圆调整-局部增强-彩色级上色所产生的图像, 对了解辽河盆地前第三 系基底起伏状况及其结构特点具有良好效果。 地质解译分析肯定了北东(含北北东)向线性构造的主导作用, 但同时遥感信息强烈地反映 了北西向线性构造对盆地构造格架的影响。地质解译还表明, 辽河盆地的环形影像具有两个明显 特点:(1)浅色影像以反映正向构造为主;(2)深色影像以反映负向构造为主, 而已知油田在 标准假彩色图像上也具有明亮的浅色圆形或块状影像特征。因此, 可结合其它地质资料的综合分 析, 以类比方法来预测新的油气田。  相似文献   

14.
陈圣波 《遥感学报》1998,2(2):131-136
应用遥感技术在大范围内预测超大型矿床尚处于探索之中。本文通过对遥感、航磁、重力、伽码能谱等多元地学信息的综合处理,提取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地质特征信息,即岩性、构造、蚀变带。在此基础上,重点将同一成矿带上的中国满洲里地区与俄罗斯、蒙古邻区的五个已知大型一超大型矿床的遥感地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控矿因素,建立了遥感像模式,提出7个找矿远景预测区.  相似文献   

15.
随着遥感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遥感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综合找矿方法已经成为现代地质矿产调查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勘测矿产资源的大概流程:以遥感物理模型为支撑,以现代成矿理论为指导,在系统收集资料和全面分析基础上,研究影像的地质成矿特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解译,遥感异常信息提取,采样化验和验证,开展地质综合分析,进行矿产资源综合评价。遥感找矿已经成为一种经济、快速、高效的勘察方式,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宁夏区地质构造与围岩蚀变遥感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为宁夏区)矿产资源潜力进行评价,以ETM+遥感数据为基础信息源,首先采用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提取了宁夏区线性、环形构造信息;然后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光谱角法提取了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最后,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综合分析总结了宁夏区线性、环形构造特征和蚀变异常的分布特征及其示矿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区域线性构造与宁夏区地质研究确立的区域构造格架展布形态基本吻合;在卫宁北山、贺兰山北段等重点找矿远景区,构造和蚀变异常信息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主要要素。根据提取的构造和蚀变异常信息圈定的找矿靶区(或称遥感最小预测区),为在以上地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和潜力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在局部地段得到了勘探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17.
PCA和布谷鸟算法优化SVM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一全  盛东慧  周杨 《遥感学报》2018,22(5):810-821
为了进一步提高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布谷鸟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通过波段比值法增强研究区遥感图像中的矿化蚀变信息,并获得比值图像;然后,对比值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而提取训练样本;接着,利用SVM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同时采用布谷鸟算法求取SVM的最优核参数及惩罚因子,构造最优SVM模型;最后,运用最优SVM模型完成矿化蚀变信息提取。选择青海省五龙沟地区为研究区,提取羟基及铁染蚀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成分分析法、基于光谱角法和SVM的方法、基于粒子群和SVM的方法及基于波段比值、PCA和粒子群优化SVM的方法等4种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获得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和已知矿点的吻合度最高,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遥感图像显示黔西南地区有两个地层区——台地相区和槽盆相区。复合内生微细浸染型金矿均产于短轴背斜、穹窿和与之伴生的断裂内,因此遥感解译的正向环形构造和环形影像对找矿有重要意义。另外,区内金矿与遥感解译推测的隐伏断裂也有一定关系。基于上述认识,以ETM+和GeoEye数据为数据源生成融合图像,进行遥感构造解译和分析,圈定了金矿找矿预测区,为进一步开展贵州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ASTER数据的光谱和空间分辨率均具有一定优势,适合于中等比例尺的矿产预普查。为了探讨ASTER数据应用于铝土矿预普查的效果,通过对ASTER图像彩色合成、地质解译及异常信息提取,对豫西渑池地区的铝土矿进行了预普查试验。结果表明,在北方基岩裸露地区,应用ASTER数据圈定"赋矿影像单元"和提取铝土矿遥感找矿信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