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摘要:后工业时代,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正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引导城市更新、城市转型的重要手段。上海也积极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来塑造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形象。论文在回顾上海文化战略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战略导向下上海对演出场馆资源的五种开发利用模式,并重点剖析了城市文化战略的实施对上海演出空间的塑造作用。在当前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进程中,演出场馆的空间分布格局正日趋成形,同时,这种文化符号效力也带来了显著的空间效应,包括全球文化消费引领地的形成,艺术表演集聚区的初现以及演出空间的专业化拓展等。塑造与提升上海演艺文化空间格局成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兼顾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导向,提升城市文化旅游竞争力是实现旅游转型发展与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城市文化旅游竞争力理论,构建城市文化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从动态演变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2009年~2015年的文化旅游竞争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城市文化旅游竞争力总体上有所提高,位序较为稳定;苏州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竞争力排名第一,其余指标上海均排名第一;上海、杭州、苏州和南京四地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城市文化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何金廖  黄贤金  司月芳 《地理研究》2018,37(7):1447-1459
以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再现了上海创意产业集群在地方—区域—全球三个不同地理维度的产业链接网络结构和联系强度,运用三角坐标法分别考察上海创意产业在劳动力市场、外部供给、消费市场、合作关系四个产业链环节的地方嵌入性和全球链接性,探讨学习和创新网络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上海创意产业集群在各个产业链环节都表现出很强的地方黏性,尤其是在地方劳动力市场方面,上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地方嵌入性最为显著。其次,上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外部链接存在异质性,其中技术类创意部门与文化类创意部门在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和合作关系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大差异,本文从知识分化视角出发对以上异质性进行了解释。最后,总结了上海创意产业集群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特征及其地方—全球互动关系,为揭示中国大都市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地方嵌入和全球网络形成机理提供了详实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08,(4):46-47
昨天,上海社科院举办“2008年上海蓝皮书”发布会。该套蓝皮书收录了上海社会、文化、资源环境发展报告,主要反映2007年以来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和绩效评估。报告显示,上海正致力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着力打造“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7000年来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强  朱诚  刘春玲  姜彤 《地理学报》2004,59(4):534-542
上海马桥遗址14C测年、环境地球化学、孢粉与环境磁学分析,结合搜集的研究区部分考古地层与自然地层分析,结果表明,7 200 aBP~5 300 aBP研究区经历一次海退过程,大面积土地裸露,为良渚时期人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该期适宜的气候使当时人类活动频繁,文化发达,出现前所未有的玉器文化。良渚文化后期气候向干冷转化,导致一次大范围的洪泛期,使良渚文化衰落。考古地层、自然洪积层以及与建湖庆丰剖面气候曲线分析表明,研究区洪泛期与气候转型期相一致。考古地层与自然地层对比研究认为,洪水事件是研究区存在多期文化断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田超 《地理教学》2020,(8):39-42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本文立足于"区域分析"概念,以上海高一地理"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案例,研究区域分析法的应用。案例教学中选取了"江南"和"巴蜀"两个区域,由浅到深、由点到面对比分析两个区域的文化现象、环境特征和开发方式。本文提供了一种学习地域文化的新方法,以期拓展区域分析的思维深度。  相似文献   

7.
黄琳 《世界地理研究》2011,20(1):142-150
产业集群是空间上的一种集聚现象,是带动地方积极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结合实际调研资料,作者对上海LED产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作者认为:上海的LED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并呈轮轴式形态;上海的LED企业大多集中在近郊的开发区内,且集群效应显著。在集群的发育过程中,上海的LED产业集群还存在着产业价值链各环节发育不平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应该优化上海LED产业结构、合理资源配置,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鼓励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0月24-25日,"都市文化空间的情感与认同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办。都市文化空间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城市科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命题。为推进对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空间形成和演变机理的深入探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与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了这次会议。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宁越敏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演讲。  相似文献   

9.
雷同千城一面相同千城借用趋同千城仿造基因拷贝,城市克隆。短短二三十年,中国的城市街路名称呈现出"千城一面"、街路名严重趋同的现象。"现代化"仿佛一股巨浪冲击着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地名也在所难免。城市面目相似,地名变得平庸雷同,南京路、云南路、福州路、西藏路……上海把全国各地的名称叫了个遍。其他城市也不甘落后,于是,"南京、上海、杭州、  相似文献   

10.
弄堂沿革     
弄堂,这一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曾经与千千万万上海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多少个故事,多少个典故,多少个名人,多少个记忆,与石库门,与亭子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弄堂,上海人对里弄的称呼,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江南民居,也不同于任何一种西方的建筑形式。然而,它又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痕迹,又或多或少地带有外来建筑的影响。它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它也是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11.
姚华松  胡蓉  邵小文 《热带地理》2019,39(5):671-677
从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到粤港澳大湾区的转变,本质上是从经济发展导向的增长主义模式向生活质量导向的后增长主义模式的转型。后增长主义时期,公共性建设成为重要话题。文章简要回顾了公共性的基本内涵,重点从后增长主义时期的发展需求、区域文化的反思、区域舆论氛围的倒逼等3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性建设的必要性展开分析,然后聚焦香港和上海在公共性建设方面的主要经验,香港经验包括香港的社会组织具有相对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香港的社区建设具有多元参与、专业引领的基本特征。上海经验包括:在实体公共空间方面,上海强调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在虚拟公共空间方面,上海注重搭建议题广泛、宽容理性的公共舆论平台环境。最后,文章认为步入后增长主义时期的粤港澳大湾区要学习和借鉴香港和上海的公共性建设思路,即香港社会导向的公共性建设和上海政府导向的公共性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一、加强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地名文化建设是地名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地名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做好地名文化理论研究工作是推进地名文化建设,提高地名管理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深入访谈与田野调查方式,藉由城市区域上海之田子坊与M50等案例,突显结合文化创意与在地空间文化的环境规划概念之“软实力”的崛起,改变了传统城市规划忽略了地方特质,而单以振兴经济、整齐化与现代化为主的空间发展“硬实力”来治理城市。本文个案所强调的是,不同于北美、台湾或日本等资本主义社会的市民参与小区改造过程,同时也回异于传统城市规划之静态的、单以目标导向为主的旧区改造或分区计划。研究成果在于例证了,上海另类的城市规划的伙伴关系与地方结盟,更能弹性的调节空间文化资产保存,并扣连创意阶级和普罗大众消费习性,带来区域城市上海的创意、创新的空间产业的效率化与特色化集聚现象。  相似文献   

14.
全球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下,产业结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上海产业结构处在重要转型期,创意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上海75个创意产业集聚区部分创意产业开发商、管理人员、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3个方面:(1)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前瞻性;(2)发展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3)发展创意产业的环境配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创意产业具有很强优势,在重要产业发展方面应采取不同措施,空间布局和环境配套需要完善。旨在探讨产业结构调整形势下,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应采取的主要策略,为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其他地区发展创意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周晶  王辉 《地理教学》2023,(22):17-20
课程思政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相比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思政研究亟待加强。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上海版高中地理教材蕴含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融入思政元素的高中地理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国土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等,在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本文挖掘并梳理了上海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地理1》、必修《地理2》中的思政教学资源,以期为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以及发挥高中地理课程的立德树人作用提供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看电影一族”的补课经历 1968年的夏秋之交,北影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样板戏筹拍组——京剧《智取威虎山》摄制取,由谢铁骊、钱江(摄影)、李文化等人筹备摄制事宜。 1968年11月,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由该团负责人于会泳挂帅从上海进京。样板戏影片即将开拍,可是,江青却对摄制组这些深受“修正主义文艺黑线”毒害的人放心不下,频频接见,为了保证样板戏影片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范围界定方法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伟  闫东升  吴加伟 《地理研究》2018,37(10):1957-1970
城市群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单元,因而关于其范围界定研究一直是地理学关注的重要议题。突出地理学自然—人文要素融合研究优势,在改进传统万有引力模型、交通可达性、金融联系网络等定量分析方法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语言—文化地理和国家战略等定性方法,集成构建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综合方法,据此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内遴选出26个城市,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组成范围。尝试为城市群范围界定方法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也希望能够为相关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洋山深水港     
正洋山深水港是位于中国上海外海、杭州湾口的浙江嵊泗崎岖列岛上的一个大型深水海港,是上海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部分位于大、小洋山岛上。洋山港通过东海大桥与上海交通运输网络连接,充分发挥上海港经济腹地广阔、箱源充足的优势,对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洋山深水港港区规划总面积超过25平方千米,共包括东、西、南、北四个港区。  相似文献   

19.
论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体系的互动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就形成了紧密地地缘经济关系,上海依靠市场的力量,对这一地区发挥着重要的地缘经济整合功能。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实现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尽管目前整个稀薄工三角洲地区的市场体系发育已相对寒带,但仍角要推动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更深层次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德宏宗教文化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文化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古今中外,人文旅游景观中的宗教文化内容都是游客为之注目的亮点。在新阶段,德宏州的旅游业要得到较大发展,就不能忽视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在挖掘德宏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如何对德宏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问题,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从而提出了建设德宏孔雀湖宗教园,将宗教文化打造为德宏旅游特有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