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近期,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上下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彻底改变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状,让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成为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地域风貌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上下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彻底改变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状,让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成为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地域风貌的美好家园,是勘察设计行业从  相似文献   

3.
开栏的话     
<正>去年以来,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明确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这一切,对于盲目追求"新、奇、特"建筑,片面贪大、媚洋、求怪,从而步入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窘境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建筑如何能够继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不仅对我国城乡建设行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也为正在转型中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华建筑文化,从传统走向未来"专题报道,刊登住建部相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协会领导在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2016年年会上的讲话,邀请行业部分企业家及相关专家畅谈在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实践中的探索、体会与思考,以期为行业企业把脉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促力新时期传统建筑文化发展,进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5.
传统建筑分会的成立,是我国城乡建设领域的一件大喜事,是广大从业人员的一件大喜事。从今天开始,我们从事祖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广大同仁有了自己的平台。我们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征途上施展才华,大显身手,为在城乡建设领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办、国办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下发文件,这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意见》提出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的总体目标,并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等方面部署了7大重点任务。《意见》的出台,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指明了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讲明了为什么传承发展、传承发展什么、怎样传承发展,擘画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蓝图。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重塑中国建筑之魂——聚焦《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专题报道,刊登住建部相关领导对《意见》的解读,以及住建部村镇建设司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工艺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和思  相似文献   

8.
在伟大祖国成立65周年前夕,我国传统建筑领域首家行业组织——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又增添了一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传统建筑发展创新的"生力军"。分会的成立,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化与地域化的冲撞与融合、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现代与传统的冲撞与融合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为弘扬中华建筑文化,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传承城市文脉和重塑各地城镇特色,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和组织优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将正式成立传统建筑分会,并拟于2014年8月在京召开成立大会。大会还将同期举办中华建筑文化传承创新与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会上,将选举传统建筑分会第一届领导班子,并召开第一届理事会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分会工作规划与计  相似文献   

10.
正"以中华优秀建筑传统为主旨,以世界先进建筑科技为手段,古今相合,中西相融,创造有中国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建筑师的历史责任",这是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马炳坚,在《大壮营造录·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作品集》序言中写下的一段话。这位从业47年,不仅潜心钻研传统建筑技艺,更加忧心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建筑设计现状的古建专家,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界缺乏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积极思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工程的方式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阶段。《意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讲明了为什么传承发展、传承发展什么、怎样传承发展,擘画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蓝图,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为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筑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举办了中华建筑文化发展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学术交流会,探讨中国建筑如何扎根中华优秀建筑文化沃土并不断创新发展,在新时期结出新的硕果。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根据不同地域文化深入解析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及其建筑细部层面的特征,探讨了在当代建筑创作中传承优秀建筑传统的途径和手法,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推进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设中的传承、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传统,传承未来》专题报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如下意见。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1.重要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  相似文献   

15.
正云南地矿展示中心位于昆明白塔路131号地矿科技综合楼12楼,于2019年11月建成。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共分七个展区。展出各类地质标本、老物件、书籍、图片共3000余件。展示中心回顾了云南地矿历史和成就,展望了新时代地质矿产工作的美好前景,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主动融入中共中央及云南省委发展战略的一项文化工程,对于弘扬"三光荣"精神,保护和传承云南地矿文化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11,(9):86-86
为保护岭南特色传统街区和建筑,弘扬岭南建筑文化,日前,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开展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勘察设计》2014,(10):52-55
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职能作用和组织优势,弘扬创新中华建筑文化,传承城市文脉,重塑各地城镇特色,引领行业创新发展,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等协会领导发表了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名誉会长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等大师、专家进行了演讲。本期,我刊专门刊登了与会领导的讲话及参会嘉宾的演讲,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报道为了更好地弘扬湖北历史建筑文化,传承文化精神,近日,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暨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在武汉成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出席会议并为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授牌。据了解,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是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成立后设立的第一个工作委员会。王树平在讲话中强调,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和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吕俐报道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拍摄好《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5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京召开《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座谈会。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王强出席会议并讲话,财政部文化司孙广鑫处长出席会议,傅熹年院士及孙大章、朱光亚、朱良文大师等30位建筑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发言,共同探讨梳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要"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进一步激励我们做好对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的研究与保护、传承工作。我国的传统建筑、特别是传统民居蕴含了无穷的智慧,表现在以下许多方面:建筑选址适应环境风水。风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