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大洋二氧化碳源汇分布及其海-气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1 999年 1 2月 - 2 0 0 0年 2月“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往返于中山站和长城站期间 ,进行了大气及海表层 CO2 分压的连续测量。研究结果表明 ,在 80°W- 0°- 80°E之间 ,南大洋基本上是大气 CO2 的汇 ,尤其在 45°W- 3 0°W及 1 0°W- 1 0°E之间 ,是 CO2 的强汇区 ,往返的两次观测结果十分相似。观测发现 ,南大洋 1月份吸收大气 CO2 的能力近两倍于 1 2月份 ,这是由于该海域1月的生产力比 1 2月份高 ,因而反映了初级生产对大气 CO2 吸收的显著影响。利用最新的 K值计算方法表明 ,1月份二氧化碳的入海通量为 3 .98mol/(m2 · a) ,1 2月份的为2 .1 3 mol/(m2 · a) ,综合两个月的值平均 ,南大洋夏季 CO2 的平均通量为 3 .0 6 mol/(m2 · a) ,是南半球夏季一个重要的汇区  相似文献   

2.
南大洋二氧化碳源汇分布及其海-气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1 999年 1 2月 - 2 0 0 0年 2月“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往返于中山站和长城站期间 ,进行了大气及海表层 CO2 分压的连续测量。研究结果表明 ,在 80°W- 0°- 80°E之间 ,南大洋基本上是大气 CO2 的汇 ,尤其在 45°W- 3 0°W及 1 0°W- 1 0°E之间 ,是 CO2 的强汇区 ,往返的两次观测结果十分相似。观测发现 ,南大洋 1月份吸收大气 CO2 的能力近两倍于 1 2月份 ,这是由于该海域1月的生产力比 1 2月份高 ,因而反映了初级生产对大气 CO2 吸收的显著影响。利用最新的 K值计算方法表明 ,1月份二氧化碳的入海通量为 3 .98mol/(m2 · a) ,1 2月份的为2 .1 3 mol/(m2 · a) ,综合两个月的值平均 ,南大洋夏季 CO2 的平均通量为 3 .0 6 mol/(m2 · a) ,是南半球夏季一个重要的汇区  相似文献   

3.
施肥及刈割对干旱地区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黄土高原中部干旱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个施氮水平(0、51.75、103.5 kg·hm-2)和3个磷水平(0、126、252 kg·hm-2)下不同刈割次数(3、4次)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植当年和第2年产量、株高、再生速度及品质的影响,并对紫花苜蓿生长两年中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旱地区“甘农3号”紫花苜蓿在具备灌溉条件下,种植当年施肥可显著提高产量、株高和再生速度,且4次刈割下显著高于3次刈割;施肥也能增加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4次刈割下品质更好;高氮低磷处理(N 103.5 kg·hm-2+P2O5 126 kg·hm-2)下效果最好,单施氮肥较单施磷肥效果好.同时,第2年紫花苜蓿产量显著高于第1年,第1年增幅较第2年明显,说明在试验地区,“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植当年施肥更有效,第2年施肥仍有益;在灌溉和配施N103.5 kg·hm-2+P2O5 126 kg·hm-2条件下,种植当年即可实现4次刈割.  相似文献   

4.
第1期发刊词“”····一”~······””·~·一”“······一··””·······~··”··”··”····”·····“··“”“·······”···”“““”“””《地理研究》编辑部(1)生态平衡与农业地理研究(l)..~····”·”··”一······”··”“·····“···””··“···“········”·”·””···一,’’”··”一黄秉维(3)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的若干问题·“·“··“~·~········一··“”·~·一·······”·······,.“““·“·“····…  相似文献   

5.
WeinopsapnTnTnsnoe uswelll’e no invaruuecxouy paBosnposaHnro Karaa nollpllallaxy ysnaatHeaHa……””””’“’”“””“”’““”’·“‘””“”““…·”·”·””…’…·’··”·”··’……··‘………·”……………·qsa Tnmass,刀un ltu-ryan(1)比ylzntzz.n ac cyXnM u arajl’lluu eau " sereerleztnro cyXar u samnux伙如acTe"地Tas··。··-,,,,…··”””””“’‘”’“”’”“”“”··’··””··’…··”…’………·”··’…’………··0yqH-H,B哺刀M,贝yuyH-H人刀HHugH·e(1…  相似文献   

6.
WeinopsapnTnTnsnoe uswelll’e no invaruuecxouy paBosnposaHnro Karaa nollpllallaxy ysnaatHeaHa……””””’“’”“””“”’““”’·“‘””“”““…·”·”·””…’…·’··”·”··’……··‘………·”……………·qsa Tnmass,刀un ltu-ryan(1)比ylzntzz.n ac cyXnM u arajl’lluu eau " sereerleztnro cyXar u samnux伙如acTe"地Tas··。··-,,,,…··”””””“’‘”’“”’”“”“”··’··””··’…··”…’………·”··’…’………··0yqH-H,B哺刀M,贝yuyH-H人刀HHugH·e(1…  相似文献   

7.
第1期纪念竺可祯同志逝世十周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工作方向和任务的初步设想 一在1965年中国科学院地理工作会议上报告~”·~···········”·················~··”“········”··“··”“”一竺可祯(1)竺可祯同志与我国热带和海南岛的科学研究(一) 我国热带、亚热带界线问题·····”·一············”··········”·”···”4··,一··一~············~··,·~”····”······~·“··一黄秉维(8)竺可祯先生对气候变迁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Interna1Dy.,amic Causes ofDesertiflcatlollDeveloPmentin SemiaridZ。Je··,…·,………………………………………………。………………‘··Liu shu(二)APPlying Grey Relational Garde for AnalJsc tbe SuPPly of Runoff inTacheng AUUa…·‘·‘·’……。”·’··’·‘·‘·”…‘。、…TUng Q3ch*ng Zho0 DeZqqan(9)The Study of Siind SahaNon MovemeiiZ w八hPhgh Vebc八yClnecaUera·’…’…’··“”“·”‘“·’‘“’”“·””·”‘·”““·‘··’·He Da1Ja了lg Gao YOOggang(18)D6ydo…  相似文献   

9.
港口·城市·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山东日照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城市·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山东日照举行由山东日照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计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主持,在1995年8月14—16日举行了一次“港口·城市·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加、澳、日、韩、香港等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10.
《福建地理》2006,21(1):F0003-F0003
欢迎国内外地学工作者将自己调查、研究的成果写成稿件,投寄本刊。来稿要求如下:1·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准确,材料可靠,条理清晰,语句通顺,注意保密。全文一般不超过6 000字。2·来稿应附:题名(加英文),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作者姓名(加汉语拼音)、单位全称(加英文)、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或E-mail。作者署名应实事求是,保证无署名争议。3·文中1、2、3级标题一律按“1”、“1·1”、“1·1·1”编码,居左书写,后空一格再写标题。4·希望作者采用软盘或网上投稿,并附电脑打印稿一份,不受理复写稿。5·外文字母,要分清…  相似文献   

11.
西藏高原汛期降水日数和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藏高原38个气象站自建站以来至200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西藏高原汛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降水日数和小雨日数呈现北增南减的趋势,中雨日数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昌都地区东南部一线增加。1961-2007年总降水日数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小雨日数下降和贡献率减少,而中雨的日数和贡献率增加;降水强度表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体现为小雨和大雨强度的增加。20世纪80年代前多小雨,80年代至90年代多中雨以上强度的降水,21世纪前7年多小雨,而大雨主要在90年代对降水量的贡献率较大。西藏高原降水有向不均衡、极端化发展的趋势,这对西藏高原旱涝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丽江地区常规观测资料,对丽江地区近51年来暴雨事件发生的频次及强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丽江地区暴雨事件全部发生在汛期内(5~10月),呈单峰型分布,7月、8月为暴雨集中发生时期,连续性暴雨事件在丽江地区属于极小概率事件.(2)暴雨事件发生频次与降水量均呈现一致上升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具有3~5年的周期性.(3)丽江地区小雨发生频次最多,占总降水频次比率超过63%.暴雨频次所占比率较小,最高发生在7月,仅为2.69%.大雨与暴雨的频次占总降水频次不足9%,但由极端降水事件产生的降水量却占总降水量超过35%.(4)小雨、中雨的降水量年际变化稍小,呈下降的趋势;大雨、暴雨的降水量年际变化明显,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cid rai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endanger human health. Being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acid rain are of increasing concern with the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Recently, many researchers have focused on acid rai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acid rain in China, the monitoring data on acid rain from 1998 to 2018 were studied using ArcGIS 10.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acid rain cities, the frequency, and the area of acid rain were decreasing, however, the situation still remains serious. Overall, the chemical type of acid rain was mainly sulfuric acid rain. However,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SO4 2-/NO3 - decreased by 81.90% in 2018 compared with 1998, and presented a decreasing tren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nitrate to precipitation acidity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is research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acid rain in China, and it may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cid rai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1991-2010年降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91—2010年5—9月乌鲁木齐市气象站降水量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近20 a降雨特征。结果表明,逐小时降水量和降水频次呈现较为一致的日变化特征,均以20时以后至翌日11时左右为高值区,在下午16时达最低值;1 h降水频次最多的是量级≤1.0 mm的降水,其次是1.1 mm≤R1≤3.0 mm,但1.1 mm≤R1≤3.0 mm量级的降水贡献率最高,其次是R1≤1.0 mm。不同量级降水过程均有较为明显的年际差异,小雨过程发生的频次最多,其次为中雨、大雨和暴雨过程。前半夜为小雨、中雨和大雨过程最易发生时段,下午为暴雨过程最易发生时段。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过程发生最多的时段分别为7月中旬、5月中旬、5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与7月中旬及8月下旬。短时性降水(1~3 h)主要集中在前半夜,持续4~6 h和7~9 h降水多集中在前半夜到后半夜,持续10~12 h及以上的降水多发生在下午至后半夜。20 a来雨日年际变化不明显,后10 a和前10 a相比,暴雨日数有所增加,而其他量级及总雨日均减少。  相似文献   

15.
近50 年来祁连山及河西走廊降水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贾文雄 《地理学报》2012,67(5):631-644
利用1960-2009 年的日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5 年趋势滑动、IDW 空间插值、Morlet 小波分析、Mann-Kendall 突变检验等方法,对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区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多年平均在空间上既表现出东西分异,也表现出南北分异;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年际变化在绝大部分区域呈增多趋势,且自东向西增幅减小,大雨强度的年际变化在绝大部分区域呈增大趋势,其它等级降水强度为部分区域呈增大趋势,部分区域呈减小趋势;小雨、中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呈显著增多趋势,大雨日数呈明显增多趋势,暴雨日数呈不明显增多趋势,小雨、大雨强度的年际变化呈不明显减小趋势,中雨、暴雨强度呈不明显增大趋势;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变化的周期集中在2a、5a、8a、11a、19a,不同等级降水强度变化的周期集中在2a、5a、11a、15a、25a;除小雨强度突变减小外,其它等级降水日数均突变增多,降水强度均突变增大,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是降水日数的增多造成的,其中小雨、中雨日数的增多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6.
1961—2017年华北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华北地区1961—2017年的均一化降水数据,从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日数和降水量贡献率等方面揭示了华北地区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7年华北地区年降水量以3.2 mm/10a的速率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夏季降水的减少。空间上,降水量大值区的降水趋势变化呈减少特征;降水强度呈增大趋势,降水的时间分布更加集中;小雨、暴雨和大暴雨及以上量级降水日数和贡献率呈减小趋势,而中雨和大雨则有所增加;分析各等级降水对华北地区空间分布的贡献率,小雨事件对华北地区西部降水的贡献最主要,大雨、暴雨和大暴雨对华北东南部地区降水量的贡献最为主要,这进一步解释了小雨、暴雨和大暴雨及以上量级降水量的减少造成了华北地区西部和东南部地区降水总量的下降。华北地区降水气候特征研究可为区域气候变化以及暴雨、干旱等灾害应对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0-2015年楚雄市城市和郊区共10个气象站点的降雨量资料,采用城市和郊区对比等方法分析楚雄市的降雨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各气象因子、人文因子与雨岛强度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楚雄市近年来雨岛效应明显,降雨中心主要位于城市及其下风方向的苍岭;当出现小雨和中雨,大尺度大气环流场比较弱的条件下,楚雄市城市雨岛强度较强;楚雄市干湿季分明,月降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城市雨岛效应在雨季更显著。影响楚雄市雨岛强度的因素中,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文因子则为城区面积,而关系最为密切的气象因子是日照时数,且人文因子占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60 a江淮流域梅雨特征量及梅雨期分级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还不明晰。论文采用江淮流域1961—2020年23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识别梅雨过程,研究梅雨入出梅日期等特征量及梅雨期不同量级的雨日数等指标的时空特征,计算城市化对梅雨期强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Ⅰ区(江南区)平均入出梅最早,Ⅱ区(长江中下游区)次之,Ⅲ区(江淮区)入出梅最晚,梅雨期长度依次为30、30和24 d,入出梅日和梅雨期长度趋势性均不明显。Ⅰ区平均梅雨雨强最大(367.6 mm),Ⅱ区次之(298.4 mm),Ⅲ区最小(253.5mm);Ⅱ区梅雨雨强显著增加、平均梅雨强度指数最大,最易发生暴力梅,Ⅲ区梅雨强度指数变化最剧烈。江淮流域梅雨量Ⅰ、Ⅱ区中部较大,Ⅰ区雨日数最多,Ⅱ区次之,Ⅲ区最少。梅雨期小雨日数最多、降水发生率最高,中雨、大雨和暴雨依次减少。绝大多数站点小雨、中雨日数趋势性不明显,Ⅱ区中东部大雨、暴雨日数显著增加。绝大多数站点大雨、暴雨降水发生率趋势性不明显,Ⅱ区较多站点小雨、中雨发生率显著下降是其东部梅雨期降水发生率显著减少的原因。暴雨量占梅雨量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是全国有名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约147mm,不到全国平均值的1/4,但暴雨造成的洪水却是新疆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新疆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型的转变,暴雨出现的频率可能会增加,暴雨带来的洪涝也有可能比以往更加严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新疆暴雨天气的分析研究。本文根据位涡理论,选取2004年7月18日~20日的一次由中亚低涡造成的盛夏暴雨过程做个例分析,对位涡与新疆地区降水和暴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十位涡能较好地反映冷暖空气的活动及天气系统的演变特征,位涡场比温度场、高度场能更清楚地示踪冷空气,这为研究冷空气的活动,特别是冷空气在触发暴雨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流层低层湿位涡与降水的强弱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当包线陡立时,易导致倾斜涡度发展,出现降水:当湿位涡MPV〈0时,在θe线陡峭密集区内易出现暴雨。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国西北地区东部59个气象台站1965-2014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将降水划分为小雨、中雨和大雨3个等级,分析和比较了该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时间演变特征,并对各等级降水对总降水贡献的时间变化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东部降水量和降水日集中在夏季。降水等级越高,降水量和降水日的集中程度越高,夏季大雨量(日)达到了全年大雨量(日)的72.15%(69.19%);(2)西北地区东部各等级降水量、降水日主要在1996年存在一个由多转少的突变,均存在较明显的2~3 a的短周期;(3)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总量与中雨等级以上降水量具有相似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相关系数高达0.8,主要受中雨和大雨量的影响,仅在东南部和甘肃中部趋于增加,在甘肃南部和内蒙古中部趋于减少。总降水日则与小雨日变化一致,主要呈减少趋势,总降水强度的增强则主要源自大雨强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