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满意决策支持系统的地下水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地下水管理的特点,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提出了地下水管理决策可以按照多层次满意决策支持系统的总思路进行,并以河北景县王瞳咸淡水分布区地下水管理为例,着重探讨了地下水管理中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地下水系统决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地下水系统决策中的时序性、多层次性和模糊性,将地下水系统决策概化为时序多层次多目标模糊决策问题,以单元系统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模型为基础,构造了地下水系统管理的多时段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王海涛  赵本龙  李丽芳 《地下水》2019,(1):51-51,78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而地下水是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地下水开采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通过对雄安新区近年地下水埋深资料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地下水动态类型、地下水动态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雄安新区的地下水动态类型主要是降水入渗—开采型、河湖影响水文型、地下水动态年内变化1-3月降水虽少,为地下水位上升期4-7月为下降期,8-12月为稳定期,年际变化持续下降趋势,影响因素主要为降雨和开采量。从远期看,应防止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提高用水效率的措施,切实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针对现状,从地表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的构成和邢台市的供用水状况进行分析找原因,并对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引发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优化水资源配置、防止水质污染和开发涵养水源等措施遏制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邢台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柴时光 《广东地质》2012,(1):222-225
旨在建立地下水资源调查地质专业领域数据库,以满足地下水资源动态评价需求为目标,重点考虑描述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资源量分布、地下水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运用数据库技术对地下水资源用户进行需求分析,通过分析建立数据库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完成对地下水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从而实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的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为政府部门相关决策提供信息化保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松嫩平原地下水超采形势分析,掌握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及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情况,为监测、监督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污染、保护、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依据近10年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采用超采系数法、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法,结合地下水资源均衡和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数理统计、条件类比、地质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水超采形势。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6)
结合地下水动态分析得出呼和浩特地区地下水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大气降水和人工开采地下水,在平原区南部潜水埋藏较浅的区域,气温变化和蒸发作用对潜水动态有一定的影响;该地区潜水水位总的呈现出区域性的下降趋势,且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及地区性时段差异,迳流开采型和渗入开采型为目前该地区主要的地下水动态类型;承压水水位呈现多年持续下降状态,年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地下水流向也由原来的由北向南改变为由北东向西南。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年地下水水位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了基于BP网络的地下水水位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地下水水位将持续下降,承压水下降速率远大于潜水的下降速率。  相似文献   

9.
在论述松嫩平原(吉林)地下水含水层系统、水位下降及地下水水质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变化的原因,从而为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静宁县庙堡水源地水位严重下降的现状,从气候、含水层破坏、地下水开采等方面分析了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遏制地下水持续下降、加强地下水监测、缓解供水压力的对策与措施,为甘渭子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合理配置、可持续性开发利用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1990,(3)
河南省商丘市地表水资源奇缺,地下水是唯一资源。目前地下水的开采量为4000万m~3,而实际可采量仅1000万m~3左右,超采4倍,过量开采地下水已引起了严重后果。 1、地下水位急据下降。早在60年代因地下水位下降而三次更换提水工具;1971年形成地下水下降漏斗,漏斗面积26.28km~2,漏斗中心水位11.5m;1974年漏斗范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3)
运城市位于山西境内,生活及工业水全部为地下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各地区用水量大幅度增长。历年来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出现地下水漏斗现象,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问题。本文对运城市地下水下降规律、地下水漏斗区范围、漏斗区中心水位及面积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地表水源替代、增加地下水补给量、节水灌溉和加强漏斗区日常管理等措施,减小地面沉降,保护地面建筑,保证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3.
周玉红  王颖  李洋 《地下水》2009,31(3):38-40,7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区用水量大幅度上升.临清市城区生活及工业用水全部为地下水,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位埋深大幅度下降,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势必引起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因此摸清临清城区地下水的下降规律及地质状况、漏斗区的范围、地面沉降的状况并提出阻止地面沉降的措施,对地上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保护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娟 《地下水》2012,(4):71-73
对阜康市平原区地下水埋藏与分布条件进行分析。根据近10 a地下水监测井监测数据,从砾质平原区、冲洪积平原中上部、冲洪积平原下部三个区域,结果得出阜康市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年际变化呈逐年下降的变化特征;总结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原因,分析了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引发如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灌区盐碱地面积增大等一系列自然环境问题;针对如何控制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建卓  王海英  王明绪 《地下水》2004,26(4):255-259
冀北高原资源评估工作是澳大利亚发展计划暑援助的河北省水及农业管理项目中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地下水模型是资源评估中的一项主要工作.地下水模型以静态校准的现状地下水水位为基础,结合项目区近几年用水特别是农业用水增长速率,考虑国民经济近期发展规划和农业节水规划,预测了项目区未来10年地下水变化趋势.模型预测图显示出地下水下降范围、地下水位下降的中心区地下水下降幅度,从而揭示出节水灌溉和地下水开采潜力区、限采区、禁采区,为灌溉适应性分析提供了水资源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凤春  雷迎春 《地下水》1993,15(3):134-135
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地下水已成为主要的供水水源,勿庸置疑,地下水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对于掌握地下水运动规律,及时为工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石家庄地区为例,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指出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5,(6)
根据河北平原地下水开发利用及水位监测资料,对区内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长期过度开发地下水资源与气候变暖、降水减少两大因素相关,控制了河北平原地下水动态特征。为解决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及其相关的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洛阳市地下水位下降及防降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现国  王建力 《河南地质》2000,18(3):205-210
因大量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开采降落漏斗。诱发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枯竭,造成地质灾害发生。本文在论述了洛阳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地下水下降的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曹锋 《地下水》2022,(3):82-84+240
为量化超采治理效果,发现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就需要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评价,来提高投入资金效益和治理实际效益,为治理工作长期有效的推进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单县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进行研究,根据过程化评价模式的特点,构建适用于单县超采区地下水治理效果的主题评价指标体系,为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提供在线评价以及决策服务,完成对地下水资源和治理工作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唐书平  王志刚 《河南地质》2000,18(3):211-216
地下水水位的连年持续下降,必将引发地下水水源枯竭、地面学降、水质污染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这是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防患于未然,使地下水资源良性循环是城市供水工作的重点。开发新的水源地,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调减开采地下水,是防治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