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矿床中各类型矿石中的锡石、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及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各成矿阶段锡石中稀土元素的组成模式、总量和特征值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成矿物质及稀土元素具多来源性,岩浆岩及围岩中稀土酚模显示其具有同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2.
川西呷村超大黑矿型矿床成矿流体烯土元素组成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别风雷  李胜荣 《岩石学报》2000,16(4):575-580
本文用ICP-MS首次测定了呷村银多金属黑矿型矿床矿石流体包裹体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研究表明,主成矿期流体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轻稀土富集,Eu具明显正异常,通过初步对比,本区主成矿期流体与东太平洋脊、大西洋脊等现代高温酸性地热系统热液具有相似的稀土模式,反映了它们物化条件的相似性;但前者∑PEE高于后者,且两者Eu/Eu^*值不同,经过分析,本区成矿流体Eu正异常主要为T、pH、fo2控制,另外,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渗沙水锡矿点宏、微观研究,否定了原矽卡岩型锡矿的成因观点,提出锡矿化与早二叠世末碱长花岗岩侵入和热液充填交代有关,矿化受断裂破碎构造控制。以此新观点为指导,我们在南天山东段首次发现了与早二叠世末钾长花岗斑岩有关的成型锡矿床-独山锡矿床。从蚀变、矿期活动及矿石中锡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了该矿床的形成包括锡石-泥晶碳酸盐充填交代、锡石-石英-铁矿物充填及锡石-石英-硫化物充填3个成矿阶段。根据稳定同位素、稀土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安乐锡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国政 《矿床地质》1997,16(3):260-271
论述了安乐锡铜矿床的矿体,矿化分带,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确定锡的物质来源具有双重性,重稀土富集型锡石与花岗斑岩同源;轻稀土富集型锡石与次火山岩脉同源,矿床属燕山早期晚阶段构造动力一次火山岩浆-花岗岩浆同步一体成矿形成的中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东部主要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东部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差异较大,ΣREE为10.180×10-6~95.060×10-6,且随着成矿深度加深、温度升高,ΣREE呈升高趋势;轻稀土明显富集,分布曲线随成矿温度升高有趋简单之势;团结沟、平顶山金矿具铕负异常,老柞山、富强金矿具铕正异常  相似文献   

6.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及断裂构造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区大型富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研究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划分断裂构造岩类型及构造体系的基础上,提出NE构造带(华夏系)是会泽铅放离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概括了构造控矿特征,以控矿断裂带中的构造岩、矿及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方向断裂的构造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按其特征和酝酿民分模式,将构造岩(矿石)划分为7种类型:Eu富集-开阔“W”型、Ce富集-Eu弱亏损-平缓型、平缓型、HREE-LREE较富集-开阔“V”字型、Eu强亏损-下斜型,Eu亏损-下斜型、Eu亏损-平缓型、其中NE向断裂带中的Ce富集-Eu弱亏损-平缓型与Eu富集-平缓型模式的构造岩是成矿预测的微观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研究中国锡矿床含锡花岗岩、蚀变岩石和各种产状锡矿体中锡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含锡花岗岩成矿性评价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定量组合标志,探讨了主要类型锡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  相似文献   

8.
在详细论述桂东地区金矿床赋存的构造地质环境,控矿地层岩性及岩浆活动与金矿化与关系等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矿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及硫,铅,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证实,在矿物质以深源岩交为主,混有少量壳源物质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后期混有少量变持水和大气降水,矿床具有多源,多成因及多期次成矿特征,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复合叠加类型,而以后者为主。  相似文献   

9.
云龙锡矿锡石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龙锡石的晶形以双锥集合体、双锥柱状为主,结晶晶形好。锡石的颜色本质上为棕色,由于锡石中棕色条带所占比例的不同而构成了各种颜色。锡石的磁性为亚铁磁性及抗磁性两种。其形成温度以高温为主,至少有三个世代。锡石的晶形、颜色,磁性及成矿温度均与化学成分关系密切,而化学成分及成矿温度又反映了矿床成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锡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蔡宏渊 《矿产与地质》1995,9(4):227-233
系统地研究中国锡矿床含锡花岗岩、蚀变岩和各种产状锡矿体中锡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含锡花岗岩成矿性评价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定量组合标志,探讨了主要类型锡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  相似文献   

11.
柯树背岩体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柯树背岩体的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铀金成矿元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柯树背岩体F9大断裂(鹰潭-安远深大断裂)以东部分(东体)与F9大断裂以西部分(西体)在稀土分布模式,微量元素,铀金成矿元素及矿化特征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东体与寨背岩体类似,为同熔系列花岗岩,对铀成矿不利;西体为重熔再生岩浆成因的改造型花岗岩,对铀成矿有利,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2.
桂东南金银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桂东南金银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典型金银矿床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稀土元素、矿物包裹体流体组份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出了桂东南金银矿床的混合岩化-岩浆热液型和变质-岩浆热液型的成因类型,并建立了桂东南金银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地槽发展时期形成矿源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促进金银组份活化迁移与初始富集;剥离作用使金银组份再次迁移富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  相似文献   

13.
川西呷村黑矿型多金属矿床热液体系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测定了呷村黑矿矿石中流体包裹体的REE组成,计算了与含矿流纹岩系熔体平衡的岩浆热液REE含量。主成矿期流体具有轻稀土富集、Eu明显正异常的特点,但岩浆热液却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特征,结合热液体系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交换反应模拟,表明岩浆热液不是直接的成矿热液。蚀变围岩具显著的Eu正异常,其它稀土元素出现亏损。蚀变反应水/岩比值较大,蚀变岩中的REE组成反映了成矿热液REE的特点,且REE亏损  相似文献   

14.
刘腾飞 《广西地质》1997,10(3):15-22
广西云开地区属我国粤西-桂东重要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区内有金银矿床(点)近80处,受搏白-岑溪深断裂带控制,产于前寒武系变质-混合杂岩内,沿NE,NNE向呈带状展布。在论述该地区地质背景基础上,分析了构造控矿特征,赋矿地层及岩浆演化与金银矿化的关系,矿床成因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等矿床地质特征,在总结该区金银矿成矿条件,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了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5.
火山-侵入杂岩带的成岩-成矿专属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岳书仓  徐晓春 《地学前缘》1999,6(2):305-313
成岩成矿关系问题,特别是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的专属性问题,一直是矿床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粤东地区热液脉状锡、钨(多金属)矿床产于中生代花岗质火山岩、次火山岩和侵入岩组成的火山侵入杂岩带中,成岩年龄与成矿年龄一致,但矿床地质、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没有相对标准来区分这些来源于岩浆作用不同阶段、不同产出状态岩浆岩的成矿物质特征,使得人们对于区内矿床成因的认识不一。文中运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着重探讨和对比了矿床矿石、蚀变岩石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和配分型式,并进一步根据在不同压力条件下Cl-在熔体和热液间的分配系数实验数据和不同压力条件下热液与相应熔体平衡时的稀土元素分配系数实验结果,分别计算了厚婆坳锡矿床和莲花山钨矿床与矿区有关岩浆岩熔体平衡的热液中的稀土元素浓度并制出配分型式,再与矿床矿石及矿石矿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比较,从而确定成矿与侵入阶段的花岗岩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区内矿床为岩浆热液矿床。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作为热液流体来源的示踪剂能有效地确定火山侵入杂岩带的成岩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16.
墨江金矿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毕献武  胡瑞忠 《地质论评》1997,43(4):381-387
笔者利用矿物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手段,研究了墨江金矿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墨江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流体属于中性-弱碱性的钠质溶液,其中的水为大气降和岩浆水混合成因,矿化剂主要来源于深部,金主要来源于海西期超基性岩和志留系金厂组浅变质岩。  相似文献   

17.
金龙山——丘卡林型锑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龙山--丘岭卡林型Sb-Au矿床的形成受沉建造和岩相、剪切变表构造、反生成矿作用3种因素的控制,根据REE含量、组成和特征参数,即∑REE、∑VCe/∑Y、(La/Sm(N、(La/Yb)N、εEu、εCe,探讨了该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它与金龙山一丘岭矿床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赵明玉 《矿产与地质》2000,14(4):225-229
论述了张广才岭成矿带铁力-玉泉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带中的各类矿床与燕山早期、中期及印支晚期岩浆侵入作用的成因关系,指出侵入岩的控矿作用。并分析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豫西栾川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形成了一套Mo-W(Fe)-Pb-Zn-Ag多金属成矿系列。其中骆驼山硫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泥湖矿田岩体的外接触带。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ICP-MS对该矿床中闪锌矿/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的组成以富集Cd、In、Cu,亏损Ga、Tl为主要特征;Cd、In、Ga等分散元素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Co、Ni主要富集在黄铁矿中。闪锌矿/黄铁矿中的∑REE含量均明显低于近矿围岩,早阶段闪锌矿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配分曲线右倾;晚阶段闪锌矿LREE含量降低,配分曲线趋向平缓,并与晚阶段黄铁矿呈现互补性异常。闪锌矿的部分微量元素如Ga、Ge、Cd、In、Tl等能指示成矿温度、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总体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岩浆热液型矿床一致,与栾川中鱼库矿床成因相近,矿床形成于中高温环境。通过与邻区矿床对比分析,显示从成矿系列的过渡带到外围,成矿温度等特征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下简称iRee)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岭地区,浙江省虽不在南岭五省之内,但经过浙江省地勘单位三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在浙东南地区陆续发现了数个稀土矿及多个成矿远景区,填补了浙江省该类型稀土矿的找矿空白。为探究浙东南iRee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影响因素以及稀土元素运移、赋存规律,圈定成矿远景区,本文对区内出露的花岗斑岩型iRee,火山岩型iRee以及变质岩型iRee进行系统采样,通过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各类iRee剖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荷地花岗斑岩的平均∑REE为271.39×10^-6,凝灰岩围岩平均∑REE为253.36×10^-6,大柘片麻岩∑REE约为517.21×10^-6,而南岭含矿岩体的平均∑REE约为289×10^-6,表明浙东南地区iRee矿床具有较好的成矿母岩条件。此外,通过对原岩中各矿物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查明了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独立的稀土矿物及少量的副矿物中,是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通过风化壳剖面的对比,发现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主要继承原岩性质,而外生作用条件使得稀土元素发生次生富集。在此工作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总结了区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矿床成矿规律,并讨论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