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吉林浑江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浑江金矿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的重要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化严格受控于大横路断裂下盘富含有机质的碳酸盐岩地层,包裹体研究和热力这计算表明,成矿温度为182~230℃,压力为5.66×10^7~6.16×10^7Pa,形成深度小于2.5km,成矿流体具有中-弱碱性,强还原性等地下热卤水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实含矿碳酸盐建造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矿源层中的金以(Au(HS)2)形式活化进入  相似文献   

2.
新类型金矿—萤石型金矿的矿石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东南萤石型金矿赋存于萤石矿田中,是一个受陈蔡群层位控制的新类型金矿。矿石中金属最高含量为54×10^-6,一般5×10^-6-25×10^-6,主要工业矿物的银金矿。成矿有多期次的特性。矿石中还含Se.  相似文献   

3.
湖南万古金矿床地幔流体成矿的氦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毛景文  李延河 《地质论评》1997,43(6):646-649
从湖南万古金矿区采集4件石英样品进行了氦同位素测定,获得了^3He/^4He值231×10^-6-1460×10^-6的数据,该数据反映了在万古金矿床形成时富^3He流体与成矿作用。而这种富^3He流体可能是受构造活动影响,由地幔岩石减压部分脱气造成动力学分馏而形成。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台北缘的工产辽和南缘的东秦岭两个钼矿带闻名遐迩。本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了燕辽钼矿带中兰家沟钼矿床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86.5±0.7)×10^6a,杨家杖和肖家营子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87±2)×10^6d-(d191±6)×d10^6a和(177±5)×10^6a,小寺沟和寿王坟铜矿床的Re-Os模式为DD(134±3)×10^4a和(148±4)×  相似文献   

5.
胶东地区地质体的含金性与金成矿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新近的测试分析资料为基础,较系统地论述了胶东金矿集中区地质体的含金性。大量的测试资料表明:变质岩和地层中金的丰度并非很高(ω(Au)1.9×10^-9 ̄4.5×10^-9,而与金矿有关的花岗岩金的量更低(ω(Au)0.27×10^-9 ̄1.83×10^-9。地质体的成因、演化与金矿化的相互关系,表现随岩石成分向酸性变化和碱交代程度增加过程,金及相关成矿元素的含量降低;花岗岩形成过程和碱交代作  相似文献   

6.
元古宙爆破角砾岩型店切坊金矿床中的黄铁矿是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多为(100),属硫亏损型(Fe1.0000S1.8775-1.9821)Co/Ni〉1(1.5-5.875),热电系数导型为N型,δ^34S=4.8‰~6.8‰,形成于温度较同(220~438℃),氧逸度为logfo2〈-37×10^5Pa硫逸度为lgfs2=-39.85×10^5~-35.65×10^5Pa,氧化还原条件发生变化的开  相似文献   

7.
浙江毫石银矿床成矿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步台  陈好寿 《矿床地质》1994,13(3):271-281
文章通过矿脉中蚀变绢云母的K-Ar年龄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的Rb-Sr等时年龄测定,得出毫石银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00×10^6a。该成矿年龄相对于本区上侏罗统火山岩的成岩年龄要滞后≥30×10^a。同时,对该银矿床进行了较系统的H、O、S及Pb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判别其成矿热液来自中生代大气降水成因的环流地热水,通过淋滤作用汲取岩石中的成矿物质,形成了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银矿床。  相似文献   

8.
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概念,系指产于中、深变质岩中或与变质岩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组合。形成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核心是原始含金建造。中国主要变质岩分布区,如胶东、秦岭、乌拉山、大青山、燕山、辽东,都有含金建造存在,含金丰度5×10-9~600×10-9,高于地壳或上地幔的平均克拉克值(4×10-9~5×10-9)。目前这些地区已发现了一系列金矿,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含金建造。变质富集作用包括区域高温高压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构造剪切作用,甚至于部分熔融作用、重熔岩浆的形成作用,所有这些地质活动可以导致含金建造中金矿物质的富集或贫化再分配。这一过程中碱性组分的溶出与再交代对金的活化带出与再沉淀成矿起到重要作用。金矿化总是与钾化、硅化交代或碱性花岗岩共生。成矿变质流体中K+,SiO2含量较高,x(Na+)/x(K+)值接近1,进一步表明碱性组分,尤其是钾碱组分在金矿形成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金元素的化学稳定性,在表生条件下,原生金矿的风化、破坏与再生富集是同时进行的,追踪整个的演化过程,可建立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9.
河北牛圈热泉型银(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牛圈银(金)矿床是冀北地区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银矿床之一。本文从硅质角砾岩成因,成矿的阶段划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矿物包裹体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该矿床成因并提出了成矿模式,该矿床成矿温度稍高(220-350℃),成矿压力很低(小于260×10^5Pa)形成深度为0.42-0.86km亚地表环境,成矿流体以低盐度(小于3.35wt%NaCl)富K^+,Cl^-,F^-,SO^2-4,贫Na^+,Ca^2  相似文献   

10.
薛光 《黄金地质》1995,1(1):68-72
研究了利用二苯硫脲-甲基异丁酮泡塑振荡吸附富集Au,Ag的条件,并采用金试剂-TBP液珠萃取比色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金,银,方法的检出限:Au为0.5×10^-9,Ag为5×10^-9。  相似文献   

11.
成矿动力学刍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李德威 《地球科学》1993,18(4):407-413
  相似文献   

12.
龙首山成矿带查明有两个重要的铀成矿系列:与中条期混合岩化、岩浆作用有关的多阶段、多来源、复成因铀成矿系列,及与加里东晚期花岗岩浆演化有关的铀成矿系列。前者产出伟晶白岗岩型铀矿床,后者产出钠交代型和硅质脉型铀矿床。它们是该区地壳发展演化特定阶段的产物,成矿作用与花岗岩浆、热液演化及围岩条件关系密切,矿化在空间上受不同级别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3.
阿尔金成矿带主要成矿系列及其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阿尔金地区是我国少数几个地质矿产调查程度极低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国土资源大调查在此投入了大量工作,初步查明了区内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主要矿床类型和找矿潜力。研究表明,具有漫长地质演化历史的阿尔金成矿带发育类型较为齐全的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矿床,其中金、铜、铅、锌等矿种具有较大的成矿远景。重点介绍了该地区主要成矿系列的地质特征和典型矿床,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该区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辽宁是国内萤石重要产地之一,分布着阜新哈尔套-义县地藏寺、辽阳隆昌—金州杏树屯两个萤石成矿带,带内已发现大中型矿床7处、中小型矿床和矿(化)点60余处。通过对辽宁萤石成矿特征和地层、侵入岩、构造等控矿条件与成矿关系的分析,认为萤石成矿类型为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围岩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萤石成矿时期为燕山期、印支期和华力西期,且以燕山期为主;萤石矿体多赋存在花岗岩岩体内部断裂带或与围岩外接触带的断裂带位置。依据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结合构造、岩石与围岩、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找矿标志,圈定出6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论成矿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和金 《湖南地质》2001,20(3):161-167
成矿台阶系指同一成矿区,同一成矿系列的同一类型矿床的主要矿体赋存在相应的标高范围内,湘南-粤北地区,铌钽矿床的成矿台阶为640-980m;石英脉-黑钨矿床600-1400m,石英脉一白钨矿床100-400m,矽卡岩型白钨矿床100-860m;浅源重熔岩浆系列铅锌矿床600-1100m,深源同熔岩浆系列铅锌矿床-200-100m,最深可达-700m;石英脉型锡石矿床650-1400m,锡石-硫化物,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锡矿床450-650m,香花岭,界牌岭锡多金属矿床-200-270m,利用成矿台阶新理念,指导上述矿床的勘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探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东坪金矿区成矿特点进行了成矿构造的形成及应力分析,总结出一些成矿规律,并进一步对矿区一睦工作程度较低的区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冕西稀土成矿带成矿条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区之南河断裂及雅龙江断裂是成岩成矿流体的通道,控制了矿带的展布。哈哈、棉沙湾次级断裂带的有利部位直接控制了矿床的产出,更次级的断层、节理为矿脉、矿体提供了良好的赋存空间;霓石碱性花岗岩是稀土成矿的直接母岩,矿床与之紧密共生。含矿杂岩体的生成过程就是稀土成矿的过程,它的发育程度,决定矿床规模和价值,成矿带内已发现的稀土矿床均为充填断裂带的脉型矿床。深部构造+北北东走向地壳深断裂带+幔质碱性杂岩体“三位一体”是基本的成矿条件和模式。区内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8.
桃江式锰矿成矿期岩相古地理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江式锰矿是优质锰矿。矿层产于中奥隐统磨刀溪组,矿体受海底扇控制,根据同层矿体沉积环境。钙屑浊积岩相,沉积层序和沉积构造,海底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中扇是碳酸锰矿有利赋存部位。据此,进行了成矿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良根  蒋科  黄什 《安徽地质》2014,(3):197-201
秘鲁国金属成矿带划分依据为秘鲁境内的主要断层系统、有利成矿作用的岩性及矿化年代、已发现226个矿床(点)的地质特征和空间分布,共划分为24个成矿带。本文对每个成矿带的名称、分布、控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成矿时间逐一进行论述,并列出成矿带里典型矿床名称、资源量及品位情况。  相似文献   

20.
吉南地区斑岩—热液脉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四个典型矿床(二密,西岔-金厂沟,正岔,荒沟山)的地质,地球化学等综合信息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斑岩-热液成矿系统。该系统包括“三大”成矿体系,即:幔源岩浆体系,深穿透断裂构造体系,含矿气液流体体系。其中,二密铜矿产于中生代塌陷式火山机构内的斑岩体内外接触带,为斑岩型矿床,西岔-金厂沟金矿产于深穿透性构造控制的斑岩体边部,属斑岩-热液脉型金矿,正岔铅锌矿产于中生代斑岩体与早元古宙地层的外接触带,属热液矽卡岩型多金属矿,而荒沟山金矿则受控于北东向鸭绿江断裂体系与中生代斑岩共存的构造带中,属热液脉型金矿,在区域成矿上构成斑岩型,斑岩-浅成热液脉型和浅成热液脉型多金属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