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介绍了周至深井概况和水位高速采样技术系统的仪器设备配置。通过对该井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震及强余震的50Hz采样率水震波数字化记录进行分析,与同一台站的测震和强震动记录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周至深井动水位对全球中强地震具有良好的观测效果,相当于一台深井宽带地震仪。  相似文献   

2.
周至深井水震波数字化记录与地震波记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介绍了周至深井井孔概况和水位观测的仪器设备配置,通过对2000年10月6日日本本州7.3级地震的水震波数字化记录的频谱分析,与陕西数字地震台网同一地震事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周至深井可以记录到周期大于2s的水震波,对地动位移的放大倍率约为200倍,带宽大于DK-1地震仪和FBS-3地震计,相当于一台深井宽带地震仪。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26日和2005年3月29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海域相继发生8.7和8.5级地震。通过对这两次地震与云南地震活动关系和地下流体记录异常变化的分析,认为:印尼两次8级地震的发生可能会使云南提前进入新一轮强震活跃期;远震对云南地区小震的激发和导致地下流体记录出现异常变化的因素虽然都与大地震面波的强弱、地质构造环境等有关,但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4日新疆伽师5.4级地震的强震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4日新疆伽师县发生了5.4级地震,其宏观烈度为Ⅵ度。布设在伽师县城的强震固定台记录到5.4级主震及1次4.2级余震的加速度,其中一个地震的最大加速度值(水平分量)为66.12gal。初步分析这次强地震运动特性,得出两点结论:(1)强运动记录检验了投入使用的GDQJ-1A型仪器性能良好;(2)加速度时程记录表明垂直向P波初动尖锐、强震持时较长,最长约达7.5s,而水平向P波初动弱、强震持时较短,仅约2.5s。  相似文献   

5.
新疆乌恰2次5.1级地震加速度记录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新疆乌恰两次5.1级地震4个强震台的强震动记录,第1次地震4个台记录卓越频率在4.25 Hz-13.59 Hz;第2次地震4个台记录卓越频率为2.45 Hz-3.61 Hz.从谱比曲线可以看出,2次地震在同一观测场地的场地效应基本相似,基岩台场地效应在高频部分有明显放大作用,土层场地在高频部分有明显的减小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大理州的23个强震动台2007年以来记录的11组3.5级以上近场地震共51条强震记录,根据数字地震仪台网系统测定地震参数的基本原理,讨论了通过强震动台网测定近场地震参数的方法,并对测定近场地震参数的计算机软件MDEPS系统的编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2012年11月20日10时24分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发生M4.6级地震,宁夏强震动台网共有33个强震台站记录到了该次地震的地面运动,记录的最大加速度峰值为303.2cm/s2。这是宁夏“十五”数字强震动台网投入使用以来记录到的最大、获取强震记录最多的一次省内地震。本文通过对此次强震记录的地震波频谱特征、衰减关系、震源机制、发震构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震源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翠萍  夏爱国 《内陆地震》2003,17(2):182-189
利用喀什国家数字地震台记录的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资料,通过恢复震源位移谱,跟踪分析了序列中3级以上地震的应力降,同时与1997年强震群结果进行对比,讨论了本次地震的应力释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本次6.8级地震序列与1997年强震群序列相比,地震的应力释放为高应力释放,地震发展成为强震群型的可能性较小。还结合S波偏振分析方法尝试判断了震区几次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的相对变化以及目前的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9.
赖敏  黎大虎  朱建钢 《四川地震》2003,(1):29-32,11
为了论证12位数字强震仪在性能和价格上具有优势,在一个水库大坝内安放了3台12位数字强震仪。期间记录到云南永胜ML6.1级地震和盐源宁蒗ML5.8级地震,结果仪器观测到的谱峰值都在0.80-0.86之间;最大加速度为1.14(伽)。12位数字强震仪能够满足大坝监测要求,而且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0.
1998年至今云南及川滇交界一带共发生了7次(组)Ms≥6地震,均为6级地震,利用云南地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追踪云南地区的7次6级强震前波速比的空间图像变化,寻求云南近期强震前波速比的变化异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嘉山地震台测震模拟与数字观测系统并行运行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阐述了测震台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在区域地震台网速报和观测资料应用研究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也对嘉山地震台的台基地动噪声水平进行了基本评估,提出了改善嘉山地震台地震检测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北京地震台1990-2008年间63个极远震记录的分析,简要讨论Pdif震相在CDSN 宽频带数字仪器上的记录特征.目前,北京地震台观测到的Pdif震相的记录范围约101.87°—172.18°,最小震级为6.0级,最浅震源深度为9 km,最深为631.3 km.所得结果有助于提高地震速报能力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  相似文献   

13.
对洛阳地震台数字与模拟地震记录并行观测27个月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数字观测具有记录频带宽、获取的地震信息量更丰富、地震波到时的量取更准确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数字记录的初至波早于模拟记录,且持续时间较长,大部分的数字地震震级比模拟记录、标准震级小。  相似文献   

14.
由于安庆地震台数字化测震仪及分析软件所测定的地震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所测定的地震震级偏差较大,选用安庆地震台9个月的观测资料从MB震级与MS震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相关性较好的基础上,得出单台定位的台基校正值,并分析了偏差产生的原因,为安庆地震台单台地震分析工作提高准确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兰州台数字记录速报震级偏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震级是大震速报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震级偏差的大小直接影响资料的使用及台站的速报质量。本文根据兰州地震台测震数字化记录3年的资料,对此期间所发生的158例中强地震的震级进行统计,与《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提供的标准震级进行对比,对其偏差形成的几种因素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校正值,有利于提高兰州台速报地震震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周至地震台电阻率观测与汶川地震对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陕西省周至地电阻率台址及地电观测环境和观测系统运行情况,分析汶川大震及强余震前地电阻率出现的短临异常变化;记录到显著的地电阻率下降异常、地电阻率日均值均方差增大和差分能量增大的显著异常,认为周至地电台具有良好的监测地震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M_S8.0地震,之后,发生了诸多震级大小不同的余震,昆明地震台记录余震震级一般为4.2级以上,如:汶川、北川、青川乃至甘肃的武都区、陕西的宁强县等余震,至昆明地震台的距离从5.5°—8.7°左右。汶川地震主震难分,震相特点不突出,各种震相不易分辨。经过几个余震分析之后发现,主震之后的余震波形特征则较为明显,利用这些特征,在之后大震速报的分析中算出的发震时刻和中国地震台网大震速报公布的发震时刻非常接近。这些特征与往常分析地震图时分过的在相同距离范围内,近震波形出现的规律有些不同。此外,若发生近震时,在初动不清的情况下,这样的震中距范围内,需区分它是汶川余震还是其他地方的地震。  相似文献   

18.
震级是大震速报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震级差异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资料的使用及台站的速报质量。本文根据琼中地震台近8年的记录资料中260例地震进行精确分析,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所发布的地震震级进行对比,对震级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初步得出琼中地震台的震级校正值,有利于提高琼中地震台速报地震震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