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16,(1)
正为了对抗雾霾和加快治理环境污染,2015年从中央到地方都频频发力,尤其是各项政策密集出台,堪称治霾及环保领域的"政策年"。以下是中央及各部委在2015年发布的与治霾密切相关的主要全国性政策,可谓是轰击雾霾的一发发重型炮弹。新《环境保护法》出台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保法。在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于2015年1月1日施行。新环保法还被称作"史上最严"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6,(2)
正《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水十条》,是继环保法之后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重大政策文件,为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而制定,旨在把政府、企业、公众攥成拳头,向水污染宣战。《水十条》中有哪些亮点?后续又有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地球》记者采访了环保部污染防治司饮用水处处长石效卷。  相似文献   

3.
段雯娟 《地球》2015,(2):44-47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议案,这是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27年来的第三次修订,也是首次大规模修订。从《大气污染法(修订草案)》来看,新增条款超过原法的一半。最新一次修法过程从2006年起步,至今已历时八年。修法工作曾经在2010年前停滞,但此后因愈发严重的区域大气污染和频发的雾霾而被重启。新"大气法"的修订,必须面对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大气十条"和新《环保法》的重要现实和依据。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是《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技术组负责人,从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5,(6)
<正>1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微小个人,在度过每一天的时候,也许从未想过,中国人均排放超过7.2吨,是全世界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年初刚刚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被誉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其中明确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最近环保部也公布了201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5,(5)
<正>今年1月,新修订的、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许多前所未有的"重整山河"的新规定令人振奋。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依法反污、依法治污、推动环保,成为新法的要旨,那么,新环保法实施到现在,能否铸就人们期待已久的"环保铁拳",有效整治各地污染之源呢?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5,(5)
<正>被称为"史上最严"和"长了牙齿"的新环保法在2015年初正式实施。新法赋予了环保部门"按日计罚上不封顶"、"企业违法可拘留责任人"、"环保部门可直接查封查扣设备"等"要命的"权限。在史上最严的环保法面前,各行各业都忙着转型,这是挑战还是机遇?这是一部能对民怨极大的污染现象打出硬拳头的法律,但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看来,新环保法虽然实施见效,仍存在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7.
张博庭 《地球》2015,(3):52-57
<正>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保护生态就是生态文明。不可否认,发展和保护历来都是一对矛盾,即使是科学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同样不可避免。但是,在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之间,因为有了"以人为本"的共同原则,则往往达到相辅相成的最佳平衡。因此,要想真正落实好积极发展水电的能源政策,调整好我国的能源结构,亟需根据《环保法》的变化,在"十三五"规划中用"生态文明"取代"保护生态"的口号。  相似文献   

8.
从2011年12月开始,“90后”女孩郑爽主演的电视剧接连占领了黄金档,在《武则天秘史》和《太平公主秘史》中出演太平公主,被网友们称为“最清新的太平公主”;而在正热播的《凰图腾》中,她和张翰第4次搭档,2009年。两人首度合作拍摄《一起来看流星雨》。擦出了爱的火花后,率真的郑爽并不避讳“情侣档”,享受着纯真的爱情甜蜜,被誉为“纯爱代言人”。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5,(6)
<正>专家简介:石元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农学通报》主编。。1949年毕业于湖北武昌文华中学,当年考入清华大学农学院,后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于该校农学系,1956年土壤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1985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87~1995年任校长。著有《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和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盐渍土的水盐运动》《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10.
《地震科学进展》创建于1971年5月,原为内部赠阅的不定期刊物《国外地震消息》,1978年8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改为正式出版的期刊《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9月经本刊主办单位申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更改刊名为《地震科学进展》。1971年5月—1975年12月,《国外地震消息》油印出版了共30期;1976年1月—1978年6月,《国外地震消息》又铅印出版了共30期;1978年11月以《国际地震动态》出版一期“试刊号”,《国际地震动态》从1979年起定为月刊,正式出版发行,由《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编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和发行。1978年9月—2019年12月,《国际地震动态》共出版了492期。从2020年第1期起,正式以《地震科学进展》刊名出版发行。为保持延续性且便于期刊文章被引用,自本期开始更改期刊编号形式,由年份与期更改为卷与期,本期编号确定为第50卷第1期。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地震杂志》主编力武常次因年事已高 ,于 2 0 0 1年 1月主编了第 3 0期《地震杂志》后卸任 ,从 2 0 0 1年 6月的第 3 1期开始 ,由原幸男教授担任主编。1 986年 ,《地震杂志》作为地震预报综合研究振兴会的定期杂志首次发行 ,已故的原尊礼会长任命力武常次为该杂志主编。《地震杂志》每年 1月和 6月出版发行 2次 ,1 986~ 2 0 0 1年 1月共出版发行了 3 0期。力武先生办刊的指导思想是 :不仅只涉及高深难懂的地震学 ,还要登载趣味性文章 ,并且还力求更多的女性参与投稿。力武辞任主编时说 :“《地震杂志》不同于岩波的‘科学’,希望…  相似文献   

12.
籍踪杰 《地球》2011,(8):57-58
2010年9月2日,《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会上通过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方案》,正式启动了全国国土规划前期研究和纲要编制工作。按照计划,2010至2011年第一季度完成重大专题研究,形成《纲要》基本思路。2011年底,完成《纲要》(送审稿)并报国务院审批。2012年,《纲要》将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13.
宗雯 《地球》2009,(6):8-10
当地时间12月7日10时40分许(北京时间7日17时40分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本次会议的正式名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安排。  相似文献   

14.
正《地震科学进展》创建于1971年5月,原为内部赠阅的不定期刊物《国外地震消息》,1978年8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改为正式出版的期刊《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9月经本刊主办单位申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更改刊名为《地震科学进展》。1971年5月—1975年12月,《国外地震消息》油印出版了共30期;1976年1月—1978年6月,《国外地震消息》又铅印出版了共30期;1978年11月以《国际地震动态》出版一期"试刊号",《国际地震动态》从  相似文献   

15.
主编寄语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使期刊更加贴近读者、贴近科研,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从2021年第一期起,《世界地震译丛》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该刊于1970年5月由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顾功叙教授倡议创办、并任第一届主编,原名《科学技术参考资料·国外地震资料》。1974年更名为《国外地震》,1982年更名为《世界地震译丛》,陈运泰院士担任主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震》2012,(2):231
《中国地震》(季刊)是由中国地震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该刊多年来一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认定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2004年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被美国《地质文摘》收录。被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服务资料库(台湾)》收录。《中国地震》于199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年入围"中国期刊方阵"并  相似文献   

17.
《华南地震》2001,21(4)
《华南地震》编辑部 :欣悉贵刊创刊 2 0周年 ,祝贵刊越办越好 ,在新世纪里取得更大成就 !并表示热烈祝贺 !《地震研究》编辑部2 0 0 1年 11月 2 6日《华南地震》编辑部 :值《华南地震》创刊 2 0周年之际 ,我《西北地震学报》编辑部全体同仁向贵刊表示热烈祝贺。《西北地震学报》编辑部2 0 0 1年 11月 2 2日《华南地震》编辑部 :首先祝贺《华南地震》创刊 2 0周年 ,预祝庆祝活动圆满成功。《世界地震译丛》编辑部2 0 0 1年 11月 15日《华南地震》编辑部 :在《华南地震》创刊 2 0周年之际 ,《内陆地震》编辑部全体同仁向贵刊表示衷心祝贺。 2 …  相似文献   

18.
名词解释     
[天象异变地动说]我国古代的地震成因观点之一。认为天象异变会造成地震、山崩、洪水等自然灾害。《竹书纪年》有夏桀“十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地震,伊、洛竭”的描述;《晏子春秋》有“钩星在驷、心之间”将地动的见解;《易经》有“日蚀乍青乍黑乍赤,明日大雨,发蒙而寒,地震动”;《春秋潜潭巴》有“昂主八月,二月朔日日蚀,后百二十日,地必大动”;《董仲舒兵异占》有“日黄无光,各山崩、地动”《黄帝  相似文献   

19.
历史地震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为各国学者所公认。苏联学者于1977年出版了质量较高的《新编苏联强震目录》。日、美、英、印、菲等国的学者在历史地震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1983年召开的欧洲历史地震活动性专题讨论会,提出了从发掘史料到服务于工程建设的一套处理宏观地震资料的方法的建议。我国的地震史料在质和量方面都居世界前列。1956年编辑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50年代后期,在李善邦教授主持下,编出了《中国地震目录》,1971年和1983年又经两次修订。1976年唐山地震后,组织有关领域一千余人编纂更为详备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五卷,从1983年至1987年陆续出版。近年,我国学者正在大力开展地震史料的地震学分析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2,(Z1):17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地球》杂志是我国唯一一份历史悠久的地质学科普期刊,创刊于1981年,至今已有30年的出版历史。在地球杂志创刊三十年之际,我首先代表国土资源部对《地球》杂志创刊三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三十年来在《地球》杂志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