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何宝庭 《地球》2014,(8):27-29
所谓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形式的能源。1981年8月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将新能源分为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现代生物质能、海洋能;传统生物质能。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三个阶段的不断发展,取得了积极的进步,近年来,新能源产业更是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在当前国际能源形势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家《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政策指引下稳步发展,在未来将与传统能源进行互补,成为我国能源有力的支撑点。但在我国新能源繁荣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对新能源发展要保持清醒的发展头脑与长远的战略眼光,才能使我国新能源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6,(5)
正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等。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形态和发展方向。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低碳经济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新能源将迎来怎样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新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巨增,而且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基于对能源安全和环境承受的力度,在发展进程中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的配置,即在广为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和氢能,而新能源则主要包括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和核能.预计到2050年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会由现在的3%左右上升到40%以上,化石能源的比重将会由现在的80%降至50%左右,之后还将会降低于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水平.应当说此乃人类未来可利用能源的潜在效能.然而在这种发展进程中人类则又必须对生态平衡、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冰山熔化与全球变化及对营造人类良好生活与生存空间给予切实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金星宇 《地球》2014,(8):43-45
金庸小说中有一位天下无敌的剑客,一生求一败而不得,故名独孤求败。他有两句话颇为豪迈:“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中国经济和能源产业发展的历程同独孤求败相似,高耗能、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就像“大巧不工”的重剑,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也极大浪费了能源、破坏了环境。如今的中国正如四十岁的独孤求败一样,进入了能源的战略转型期,正大步奔向“不拘于物”的境界,日光、地热、潮汐、风、雷、水等皆为所用,用环保节能的新能源逐步替代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能源,是我国走向“武林之巅”的必由之路。“独孤九剑”是独孤求败的绝学。在7月26日至27日北京举行的中西部节能环保产业国际促进大会上,多家企业代表纷纷发言,亮出各自的绝招,经本刊记者整理,汇编成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的“独孤九剑”,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侠仁 《地球》2011,(2):49-51
中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开发新能源、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6.
韩朝 《地球》2014,(6):56-5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对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从目前的情势来看,未来全球能源供应艰巨的局面将长期存在,能源、资源之间的政府博弈更加错综复杂,国际能源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我国能源安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在2014中国国际煤化工展览会暨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上表示,。我国是富煤缺油少汽的国家,根据这样的能源禀赋特点,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由其是现代化工产业,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实现能源获取渠道多元化、化工原料多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5,(10)
<正>清洁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大势所趋,这给中国电力和新能源产业"走出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不久前举行的"2015中国国际电力及清洁能源合作论坛"中,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专家学者的热议话题。原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胡卫平介绍,目前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电网总规模均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水电、风电装机容量和核电在建规模也均为世界首位,电力绿色发展成为发展主流。"经过数  相似文献   

8.
蓝颖春 《地球》2012,(9):32-35
能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能源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还关乎地缘政治、国际外交乃至军事格局变化。鉴于此,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无不把能源问题的解决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均积极致力于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开发,以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页岩气,因其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且碳  相似文献   

9.
刘奎峰 《地球》2011,(10):29-32
欧美专家预测,在本世纪末,大量待利用的“后院能源”——分布式能源将全面取代集中式能源。我国在“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那么,什么是分布式能源,它与传统大电厂相比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0.
高芯蕊 《地球》2010,(1):36-37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把人类推向了工业社会,与此同时,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低碳经济”由此应运而生。新能源在低碳经济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当前国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面临能源、环保危机,正在发展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代替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但当前各项新能源都受到各自的自然条件、科技理论实践、成本等多方面制约,还不能满足需求.为拯救当前危机,寻找低碳、无碳水溶气能源应召而出.本科研组应用经典的地质、物化探和自主创新的卫星应力遥感、生物化学综合法勘探海西陆缘连江盆地水溶气能源,获得中温型水溶气能源(已用多年),并继续深入研究开发高温、低温型水溶气能源.其实验报告,文内阐明.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武强 《地球》2020,(2):1-1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能源生产不断攻坚克难,实现了跨跃式发展。根据中国自身能源禀赋特征,如何解决在环境、生态、全球气候变化等约束条件下我国未来宏伟发展目标与能源支撑不足的矛盾,是能否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的关键。我们认为,开源、节流和打造中国主体能源—煤炭工业升级版是破解上述矛盾和困局的三把利剑。  相似文献   

13.
段雯娟 《地球》2014,(5):62-65
雾霾是当下一个沉重的话题,它的产生与我国过去粗放型经济和能源发展方式关系紧密,是问题长期积累的综合体现。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大力加快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用户侧节能等已成为应对雾霾的有效举措。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华电分布式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显明。  相似文献   

14.
段雯娟 《地球》2015,(3):70-72
<正>在能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下,汽车业寻找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已经历很长时间。近年来动力电池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在新能源汽车多种技术路线中,"汽车电动技术"脱颖而出。汽车电动化是涉及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问题。在中国汽车业产销两旺的时候,令我们长期甩不掉的一个隐忧就是:在13亿人口的大国,轿车进入家庭方兴未艾,但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为我国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6,(9)
正6月30日,《地球》记者受邀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智能电网建设及分布式能源展览会",在分论坛"一带一路新能源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孔涛探讨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走出去的成绩和挑战。孔涛指出,国家自从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在规模、质量和价格上都有了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可再生能源走出去的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闫玉奎 《地球》2011,(6):76-7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传统资源不断被消耗。面对传统能源的不断减少,加快能源战略转型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段雯娟 《地球》2015,(2):58-60
<正>作为新能源产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光伏正处于蓄势待发的当口。一方面,国家对光伏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各省市也陆续出台地方政策为光伏产业的发展铺就康庄大道;但另一方面,国外的垄断调查悬而未决,光伏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可以说,光伏的机会与风险并存。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迫使我国不得不加速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100吉瓦以上,也就是今后6年每年约12吉瓦的装机量。传统  相似文献   

18.
王国起 《地球》2015,(2):56-57
<正>在近日举办的"2014北京能源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做了专题报告,介绍了世界能源技术的最新成果,并对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进行了展望。他认为,目前,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它是以低碳、智能为标志,和工业革命相辅相成。新一轮的能源革命主要通过新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以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6,(10)
正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EEE标准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德维斯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智能电网建设及分布式能源展览会(简称:德维斯智电展),不久前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展会同期举办了第六届全球智能电网(中国)峰会、世界未来能源论坛、第六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及储能峰会、一带一路新能源高峰论坛等高品质活动,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瑞士、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的上百位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以及分布式能源发电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刘锴 《地球》2010,(5):57-59
近日,记者就我国新能源战略发展及国资委牵头央企成立“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等焦点问题,专访了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继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