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宋凯  钟若飞  杜黎明  吴琼  郭姣 《测绘科学》2019,44(5):126-131
针对室内移动测图中GPS信号缺失,导致无法获取精确定位坐标与导航的问题,该文研发了一套室内背包式移动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够利用三维激光定位与测图的方法实现快速同步定位及地图创建和室内三维激光点云获取,可以应用在室内或地下的环境中进行数据采集,在不损失作业效率的前提下获取系统作业轨迹、高精度点云等多种数据结果。为了对系统的精度进行验证,使用该系统在实验室大楼走廊中进行实验获取室内三维激光点云,并将实验结果与采用常规测量手段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表明,此系统的相对精度和绝对精度分别能够达到0.048和0.047m,在室内三维信息获取过程中相比较于传统作业方式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数据质量,能够满足室内建模与测图要求。  相似文献   

2.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在机器人、自动驾驶和移动测量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系统精度的测试方法尚不完善。针对SLAM系统精度测试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SLAM高精度测试场的建立方法。首先建立三维控制网,然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环境信息进行采集,最终构建出用于测试SLAM系统精度的高精度三维点云特征库。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三维点云特征库包含丰富的特征信息,具有真实地理坐标,精度达到毫米级,可以较好地满足SLAM精度测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农村房地一体化测绘作业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等弊端,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农村房地一体化快速生产作业。首先,对倾斜摄影测量原理、技术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利用广东某地区农村房地一体化测绘项目对倾斜摄影技术方法进行应用研究,获取研究区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然后利用EPS软件在三维模型上进行内业数据采集,获取农村房地一体化测绘成果,并利用检核点中误差和界址边中误差对倾斜摄影生产成果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倾斜摄影测量检核点及界址边均满足规范限差要求,数据成果精度较高,且大大提升了农村房地一体测绘成果生产更新效率。  相似文献   

4.
房屋一体测量通常采用GPS-RTK、全站仪的实地测量方法,本文分析了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优点,提出将该技术应用到房地一体项目中,以实际应用为例,研究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房地一体测量中的技术流程,并对获取的数据成果精度进行详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图精度能够满足房地一体大比例尺矢量测图的精度要求,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可减少投入,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5.
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量测精度决定了其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因此,移动测量系统的精度评定具有重要意义。采用Trimble MX7移动测量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对相关实验进行精度分析,包括:1)相同环境下道路直线和拐弯处的地物点,以及在不同环境下(植被覆盖不同)直线道路的地物点精度分析; 2)环境差异对高程地物点的高程精度分析; 3)斑马线、广告牌等地物的相对精度分析。以实测CORS RTK测量值作为参考值,与采集数据进行对比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拐弯处的误差高于直行道路上的误差,其平面平均偏差8 cm;通过植被覆盖程度不同实验发现遮挡对平面精度影响不大,对高程精度影响较大等。本实验结果可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设计开发了基于MySQL的测量标志点可视化管理及导航寻点系统,给出了系统总体构架和服务端与移动端的数据交互方式,阐述了系统中测量标志点可视化和信息化管理、移动端导航寻点和信息采集、导航轨迹测量与简化、多控制点的导航寻找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系统运行表明,服务端地图显示测量标志点和查询结果,界面直观、友好,实现了测量标志点可视化信息化管理;移动端的导航寻点功能可以提高外业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7.
移动测量中定位定姿系统的精度决定了整个系统的精度,为了获得激光扫描仪采样时对应测量系统时间点处的轨迹数据,需要进行插值。本文介绍了移动测量系统和直接地理参考,给出了典型的插值算法,以笔者所在学校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实测数据进行轨迹插值测试,对各种插值算法在不同移动速度下的轨迹插值结果的精度和效率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对激光脚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位置进行移动线性插值,对姿态进行移动自然样条插值可以取得较好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无人平台对复杂环境的自主认知能力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已成为当前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地图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机器地图的概念模型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实现机器地图信息存储、处理、交互与学习的形式化表达,从人机优势融合的视角提出了机器地图信息加工模型;构建了包括感知地图、工作地图和长时地图的环境表达模型,从观测视角、参考系、信息抽象度、数据结构、描述精度和准确度等方面分析了表达模型结构;提出了测制用一体信息交互过程,分析了包括环境感知、制图、推理和决策为一体的持续迭代环境信息处理过程;建立了持续自主学习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在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持续机制方面的特点。开展了两组实验,对信息加工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一是通过模拟测制用一体交互过程,提高了基准模型的长距离自主导航能力;二是通过模拟任务驱动的工作地图建图过程,强化环境要素与任务的相关性,提高了任务决策的效率。信息加工模型的研究能够为机器地图技术体系和系统架构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指导机器地图应用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人工全野外测量模式在农村房地一体调查工作中存在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以1∶2 000基础地理数据作为工作底图,采用室内判图为主、外业采集为辅的全新的农村房地一体调查方法。并结合湖南省工作实际,通过浏阳、澧县、芷江等试点地区的实践应用,得出该方法在精度上完全满足湖南省农村房地一体调查工作要求。该方法操作便捷、技术难度低,改变了以往只能依靠专业测量队伍开展外业调查工作的被动局面,是加快推进湖南省农村房地一体调查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测距传感器不断轻量化、小型化以及室内外地图一体化导航应用的驱动下,三维(3D)室内移动测量成为当今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在室内建模、室内定位等新兴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D室内移动测量系统通常配备激光扫描仪、全景相机、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系统和里程计等传感器,虽能实现3D室内点云数据的采集,但其距离传感器-激光扫描仪价格昂贵且便携性较差。彩色深度(RGB depth,RGB-D)相机为低成本3D室内移动测量系统构建提供了新的距离成像传感器选择,但主流型号RGB-D相机视场角小,继而导致数据采集效率远低于传统激光扫描仪,难以做到点云数据的完整覆盖与稳健采集,且易造成同时定位与制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过程中跟踪失败。针对以上问题,构建了一种低成本室内3D移动测量系统采集设备,通过组合多台消费级RGB-D相机构成大视场RGB-D相机阵列,提出了一种阵列RGB-D相机内外参数标定方法,并通过实验检验了设计系统采集的点云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室内移动测量系统在北京市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空间实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室内移动测量系统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空间实体建设中的技术框架,该框架包括室内外数据采集、处理流程与方法、多源点云数据拼接与融合及一体化点云和全景影像数据在全要素三维建模中的应用。并以NavVis M6室内移动测量系统为试验设备,选取怀柔区金隅水泥厂地区作为开展北京市新型基础测绘的试点区域。结果表明,本文室内移动测量系统作业流程可满足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空间实体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高精度、无缝陆海一体化地形测绘系统。该系统以后处理差分组合导航技术为基础,以定制化的八轮车和稻田车为测绘平台,集成了红外激光扫描技术、拖曳测量技术、单波束测深技术等测绘手段,保证了测绘结果的精度和覆盖度。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集成度高、获取数据精度高、数据采集效率快、设备操作简易等特点,可为浅海、粉砂淤泥质岸滩、基岩岸滩、砂质岸滩等在内的大片陆海过渡带的测绘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基于SLAM、点云配准的背包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发展迅猛。不同于基于GNSS的移动扫描测量系统,该类设备可在复杂环境中便捷地获取目标的三维点云数据。本文利用基于IMU结合点云配准算法定位方式的Heron移动背包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进行1∶500大比例尺测图生产试验,并对其精度进行评价,对其效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该移动背包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大比例尺测图中的精度和效率均不亚于传统测量手段,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结合车载移动测量技术特点和测区实际情况,对外业扫描和内业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并详细阐述了利用点云和影像数据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制作与检查的方法,最后与传统测图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可以满足1:1000地形图测绘的精度要求,而且地形图制作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数倍。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今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朱磊  张杰  李然  赵菲  刘阳 《测绘通报》2022,(12):170-173
地形级地理场景生产是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在山东试点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地形级地理场景的主要组成部分,DEM一般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制作。笔者所在单位选择高密市作为试点区域,采用徕卡CityMapper混合航摄仪获取了试验区优于1 m间隔的点云数据,并对飞行质量和点云质量进行检验,对点云高程和平面位置精度进行检核。试验验证了徕卡CityMapper混合航摄仪数据获取的精准和高效性,为即将全面实施的山东省陆域1 m间隔点云数据获取处理项目提供了技术方案,且为DEM制作和地形级地理场景的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张立  宋莉 《测绘通报》2019,(9):152-154
针对传统建筑立面测量方法作业效率低下问题,笔者探索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实现建筑立面测绘的应用方案。本文结合实际场景,通过天宝TX8激光扫描仪获取建筑点云数据,利用Trimble RealWorks软件进行点云绘图。结果表明,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可以高效地实现建筑立面测绘,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地下管廊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檀继猛  张鹏飞  邵士成  刘秀涵 《测绘通报》2019,(12):156-158,162
针对传统地下管廊测量方法中存在的作业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笔者试验了一种基于移动手持扫描技术的地下管廊测量新方法。本文以济南市福地街旁某地下管廊为例,制定了可行的测量方案,通过GEOSLAM ZEB-REVO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采用Trimble Realworks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并与全站仪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地下管廊测量中可以明显提高作业效率且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是国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房地一体测量成果是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的基础数据,如何快速有效地采集大比例尺农村地籍及房屋数据,提高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的效率,降低数据采集的成本,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使命和挑战.本文通过在广东、江苏的实际项目中使用手持激光雷达扫描采集农村房屋及附属的地籍空...  相似文献   

19.
张爱明  胡平昌  彭树标 《东北测绘》2012,(10):184-186,189
基于实时动态测量技术(RTK)、地理信息技术(GIS),以及移动网络技术(Mobile)研究并建立了像片控制测量移动平台,着重阐述平台的建设思路和实现方法。与传统的像片控制测量方法比较,该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像片控制测量的精度、效率,节约了成本,高效地管理像片控制测量的成果,方便了后期像片校准的处理,促进了测绘地理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需要对小区建筑的外部、内部结构面等信息数据进行提取。针对传统测绘方法工作量大、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州某海关住宿楼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例,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点云数据,对建筑物的外立面、楼梯内部结构和楼顶面进行了扫描。基于Leica Cyclone软件进行了点云数据配准、滤波去噪、数据分层管理等试验研究,整合点云数据后采用CAD软件绘制了该老旧建筑的外立面、剖面和平面的图,并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等传统测量手段对本次扫描成果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进行了检查评价,二维制图的平均精度可以达到1.54 cm。试验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得到现场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高密度、高精度、高质量的点云数据可完整地记录现场所有数据形态,其对于后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数据获取及成图拥有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