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LBS室内外无缝定位应用中室内定位坐标系与室外定位坐标系统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Web墨卡托坐标系为媒介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坐标集成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组点,已知室内及室外坐标系坐标,利用最小二乘方法计算得到室内外异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从而实现室内外环境切换后坐标位置的连续。  相似文献   

2.
数码城市GIS中建筑物室外与室内三维一体化表示与漫游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介绍了数码城市中室外与室内场景的数据管理及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对室外与室内场景进行了综合比较,讨论了室内外场景一体化的表示思想。  相似文献   

3.
由于室内和室外测量环境不同,现有的测绘方式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能高效地实现室内外一体化测量。本文引入基于3D SLAM移动测量技术,对一体化测量进行应用研究,通过验证分析,室内测量中误差为2cm,室外为9.7 cm,可满足10 cm精度内的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综合、对比、分析规划报建数据,发现其含大量的建筑物室内、室外三维空间信息。利用AutoCAD、GIS等技术提取这些信息,构建建筑物室内外一体化三维地理场景。着重提出室内、室外三维数据提取、构建及一体化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5.
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智慧城市、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与地图的独特分析功能出发,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对地理空间信息及其可视化的要求和技术。对智慧城市建设时期的地理空间数据而言,不仅要求内容更全面更详细、表达更直观更仿真、建模结构化或实体化,而且要求向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融合、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融合、过去数据与现在数据融合、现在数据与未来数据融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语义的多细节层次3维房产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朱庆  胡明远 《测绘学报》2008,37(4):0-520
针对2维房产管理中的产权重叠、表达不完全和建筑物室内外一体化管理难题,在综合分析3维房产数据的对象类型及其应用特性的基础上,从概念层次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多细节层次3维房产模型。该模型通过空间与产权的语义描述,对3维房产管理对象间的多细节层次关系进行一体化表达,特别是实现了对建筑物内部的房产空间关系表达,有利于明晰内部空间(户)的产权划分及各房产对象间的产权关联,为建立产权明晰与室内外综合管理的真3维房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位置信息服务的需求越发强烈,普通的室外定位导航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迫切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的室内外导航服务,特别是在大型的超市、商场、停车场、机场等公共场所,将室外和室内定位导航技术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位置和导航服务,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本文基于An-droid平台,以采集的实验区室内数据建库,利用高德地图SDK设计并实现了室内外定位导航应用,该应用实现了地图浏览、室内定位、室外定位、室内查询、室外查询、室内路径规划、室外路径规划、室内外路径规划等多种功能,方便了人们出行.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景显著性的行人室内外一体化导航数据模型,以支持基于实景的行人导航路径规划和引导研究和应用.该模型能够综合室外步行环境、公共交通网络和室内建筑等3种行人导航环境,组织实景显著性对象、全景图和步行路网等拓扑关系.以3种典型环境区域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平面和高程系统的基准转换,对双线性内插模型进行研究,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为例,以1:1万标准格网改正为基础建立规范模型,应用模型解决了基准转换结果的唯一性和坐标转换参数的保密性要求,在基准转换中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海陆地理空间信息一体化是当前GIS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海陆地理空间数据存在空间基准不统一、语义表达不一致、多部门分散管理等诸多问题,因此实现海陆地理空间数据整合,实现最大程度的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是海洋测绘工程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测绘基准是表示地理要素在真实世界的空间位置的基准,因此开展海陆地理空间数据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海陆一体化测绘基准。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测绘基准的现状,提出了海陆一体化测绘基准建设的思路,列出了现有测绘基准的变换方法,并对下一步一体化测绘基准建设提出了政策意见。海陆一体化测绘基准建设对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国家安全、实施海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室内外统一的地图数学基础是室内外空间数据共享和使用的重要基础,是室内外一体化位置服务的重要保证,并且对于复杂室内及地下空间的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具有重要作用。室内地图通常采用自定义局部平面坐标系,造成室内与室外地图以及不同建筑室内地图之间数学基础的不一致。针对此,将地理坐标系作为室内地图统一遵循的数学基础,研究了室内地图从局部平面坐标系到地理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分析了传统地图数学基础转换方法的适用性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过渡投影面的室内地图统一数学基础转换方法。选取某住宅区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转换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室内地图统一数学基础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In light of the many improvements within 3D urban modeling and Location‐Based Servic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timely review of the state‐of‐the‐art on integrating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s in pedestrian navigation guidance aids. With people moving seamlessly between buildings and surrounding areas, navigation guidance tools should extend from merely outdoor or indoor guidance, to provide support in the combined indoor‐outdoor context. This article first examines the challenges and complexities of integrating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s into a single navigation system. Next, by using objective selection criteria, 36 relevant studies were withheld and further reviewed on their specific developments in data model requirements, and algorithmic and context support for integrated IO navigation systems. This review shows that the challenges of dealing with both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 structures,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pedestrian's freer use of space, currently complicate the proposition of a unified IO space concept for navig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ome ongoing developments (e.g. context definitions, algorithmic extensions, increased data availability, growing awareness of pedestrians’ perception during wayfinding) that will help to bring outdoor and indoor spaces closer together in the realm of combined geospati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3.
Contemporary public buildings are becoming conglomerates of open, semi‐open and closed spaces, with indoor, outdoor and underground sections. For humans and robots to navigate seamlessly through such environments, new flexible approaches need to be developed. Navigation systems generally rely on a network (nodes and edges) as an abstraction of underlying space availability. However, indoor and outdoor networks have different origins. While indoor systems rely on indoor space subdivision approaches, current outdoor systems utilize road‐based network approaches. Linking such networks via particular nodes is possible but restrictive. Many spaces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re not strictly indoor or outdoor spaces and are thus often omitted from navigation networks, further limiting navigation options. To overcome these shortcomings, we introduce a new space definition framework in which the entire built environment is categorized into indoor, outdoor, semi‐indoor and semi‐outdoor spaces. We provide strict definitions for the four space categories. Our framework allows the same navigation network extraction approaches to be used and therefore enables seamless indoor/outdoor path computation for single or combinations of locomotion modes. The notions of semi‐indoor and semi‐outdoor spaces offer new options for further tailoring of the navigation path with respect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we demonstrate with two use cases.  相似文献   

14.
ArcGIS空间数据投影坐标转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充分理解投影变换原理的基础上,运用Delphi编程工具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不同坐标系下控制点坐标来求取七参数的应用软件,在ArcGIS平台下探讨出从北京54坐标系到西安80坐标系的投影转换流程,并结合四川重庆土壤类型分布数据进行了转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缺少转换参数的环境下较好地完成不同大地基准面和参考椭球体坐标系之间的投影转换。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西宁市CORS中的坐标转换方法,研究了坐标转换方法,实现了三维空间基准到二维平面基准的高精度转换。  相似文献   

16.
激光跟踪仪采用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可对空间运动目标进行跟踪并实时测量其空间三维坐标,具有采样频率高、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等特点。根据测量对象动态性的特点,对动态位姿测量的需求更加迫切,由多台激光跟踪仪组成的测量系统对目标进行实时动态位姿测量引起人们的关注。文中由3台激光跟踪仪组成动态测量系统,建立测站坐标系,根据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模型统一测量坐标系,提出两种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7.
李月华  孙超 《北京测绘》2021,35(2):217-221
随着数字高程模型(DEM)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电力地图需求部门对数字高程模型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在数字高程模型生产中,电力业主方提供的立体模型高程基准不统一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特征数据的DEM基础转换方法。该方法在进行DEM制作过程中采用先采集特征数据,后转换特征数据高程基准的方式,实现了DEM成果的高程基准的转换,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比转换前后的DEM成果位置精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全球离散格网为全球尺度的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提供了基础环境,而全球离散格网的编码体系,则可屏蔽不同坐标参考框架下的坐标转换,减少空间分析的复杂度,有利于数据的多尺度表达和统一建模。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全球离散格网,基于正二十面体所构建的球面菱形离散格网具有更均匀的几何性质,有利于球面空间数据的集成与表达。但基于正二十面体的球面菱形离散格网的初始菱形边线并不贴合经纬线,这导致相对于基于正八面体的球面菱形离散格网,其格网结构更为复杂。这对构建正二十面体球面菱形离散格网的层次编码模型和建立其与地理坐标间的映射关系转换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Hilbert曲线构建了正二十面体球面菱形离散格网编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格网编码与地理坐标的相互转换方法。研究表明,利用球面菱形离散格网与平面规则格网的相似性,基于Hilbert曲线构建的正二十面体球面菱形离散格网编码模型能够隐式表达空间尺度与位置信息,且在地理坐标与格网编码转换方面兼具效率与精度,可以支持全球海量空间数据建模、集成管理以及各类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发展规划》,落实国家电网信息化"SG186"工程的实施,实现"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的目标,满足建设"统一智能电网"的需要,国家电网组织开发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其中数据准备工作原则应遵循国家电网提出的整体性原则,以保证后续总部与网省纵向贯通的顺利进行,实现全国电网资源空间位置坐标的统一,对于空间参考系,国家要求新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均采用"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但是,由于之前的测量系统均采用的是西安80坐标系或北京54坐标系,因此,如何将电力测量的坐标统一化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电力测量中西安80坐标与2000坐标的转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相对空间比绝对空间更易于被人理解。行人导航本质是以相对于人的导航环境视觉与空间等相对语义来动态引导行人的过程,即相对导航。目前,GIS导航理论以绝对定位与空间建模为基础,没有充分理解人对相对语义的认知差异,缺乏基于相对语义的导航理论模型。首先,总结了以绝对空间定位与表达为基础的行人导航研究,提出了相对空间感知的行人导航研究新方向。然后,剖析了相对导航研究的理论研究需求,如:行人相对导航数据采集与建模、行人导航环境相对语义的提取、行人导航行为的自动感知分析、行人导航的多感官交互机制、行人导航路径选择与确认机制等。最后,展望了未来行人导航研究与重要创新的3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