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 5月13日,地震发生不到一天,以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为首的国土资源部驻四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就进入紧急工作状态,第一个决定就是立即派出专家组,分赴成都市的都江堰市,绵阳市的北川县、安县、平武县,德阳市的锦竹市、什邡市和广元市的青川县抗震救灾.组织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对严重影响救援通道、威胁转移群众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危险性评估,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商丘市国土资源局梁园分局前进国土资源所职工屈保坤、周勇两位同志先后通过网上报名,成为光荣的抗震救灾志愿者,赴四川灾区抢险救灾。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13,(5):5-9
"我提议,为表达对四川芦山地震遇难同胞和在抢险救灾中英勇牺牲战士的深切哀悼,请大家起立。"4月23日,芦山地震震后第四天,抗震救灾工作正处于关键时刻。下午3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一开始,在习近平提议下,全体与会人员起立默哀……连日来,发生在四川芦山的强烈地震,牵动着党中央的心,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情。  相似文献   

4.
根据当前地震灾区形势和抗震救灾任务需要,中央要求山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绵阳市。5月19日下午,山东省委、省政府研究部署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救援工作,急需四川省和绵阳市及所属县市区行政区划图,其中要求绵阳市行政区划图图面能够反映村庄的位置分布,要求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紧急提供。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立即与国家地理信息中心联系,  相似文献   

5.
抗震救灾,测绘先行!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在交通阻隔、通讯中断的情况下,一张张清晰而精准的地震灾区卫星遥感地图,成为救援指挥人员及时了解受灾情况、解救受困人员、拯救生命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快速编制抗震救灾指挥用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还不断的有余震发生,地震已经波及到陕西的汉中和宝鸡地区,尤其是靠近四川的宁强县和略阳县受灾比较严重,为了更好地发挥测绘服务的保障作用,帮助政府部门更有效地指挥和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我社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揩陕速编制了<陕西省汉中、宝鸡地区抗震救灾指挥崩图>,在地图的快速编制和使用方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福建大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福建省首家服务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专业公司,也是福建省行业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强、专业配备最齐全的公司之一。现配有士壤、农业工程、农田水利、水文、水工、交通工程、电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地理信息、工程概预算等13个专业的技术人员73名,其中高级职称19名,中级职称22名,初级职称与技术人员32名,其中3人被国土资源部门聘为土地整治设计评审委员会卖完;专业技术人员中本科学历以上的58名,占80%以上。公司拥有福建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水利行业(河道整治、灌溉排涝、围垦)专业丙级次见所未见,农业行业(农业  相似文献   

8.
2014年1月6日,中国·镜泊湖雪域之窗第三届冬季捕鱼节暨第十三届牡丹江雪堡开幕式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00余名嘉宾和近万名游客在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的百里长湖冰雪世界中共同体验原生态大冬捕和童话雪堡带来的激情与浪漫。  相似文献   

9.
11月12日上午,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喧闹的锣鼓声,3名年轻军人来到郏县国土资源局,将一面锦旗赠送给了该局领导。锦旗上书写着“军地携手共筑长城,情系国防为兵解忧”,落款是济南军区铁军师抗震救灾指挥部。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2010,(4):59-59
“4&#183;14”玉树地震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按照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部署,紧急安排地震灾区打井任务。经过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的紧急勘查,初步确定了100口井的选点方案和布设位置。县、乡政府所在地打井52口,寺院打井24口,人口相对集中区和饮水困难地区打井24口。截至4月27日,布设井位13口,已开孔5处,成井2口,总进尺140米。另据悉,该厅对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作了部署:一是进一步划定灾害易发区的预警区域,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抗震救灾地理信息辅助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IS技术和地理空间数据为抗震救灾提供空间服务,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是抗震减灾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结合5.12大地震中陕西省抗震救灾地理信息辅助支持系统建设来介绍GIS在抗震救灾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召开的2009年工作会上,全局评出的10名劳动模范受到隆重表彰,并各获10000元奖金。这次荣获全局劳动模范称号的是:地质一队市场开发部主任周合群和1405钻机机长朱洪林,地质二队队长何新安,地质三队新疆项目部经理刘晓文,地质四队高级工程师高汉生,物测队第三地震勘察院院长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山因佛而名,佛以山而灵,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它们或处海天壮阔之边。  相似文献   

14.
怒江六库水电站建设移民搬迁地的GIS分析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水电开发具有综合效益好、比较成本低的显著特点,可极大地拉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电站建设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多,移民就是其中历来困扰水电开发建设的难题之一,移民搬迁贯穿于电站建设全过程,是水电开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观念的渗透,科学、有效地为水电开发移民选择理想的安置地,让移民真正从水电开发中受益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拟建的怒江流域梯级电站中的六库电站为例,探讨采用GIS的空间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为移民寻找适宜居住的最佳搬迁地。安置区的选择,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靠近集镇或主要交通线,便于各类配套实施的建设及对外交往;(2)充裕的适宜开发的土地资源和水源条件;(3)坡度小于25度的区域;(4)安置区最好在本县,与所在区域居民语言相通,传统习俗相近便于沟通交流,有认同感;(5)安置区选择与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建设规划用地不冲突。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质学院区调队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业务水平精湛的科技队伍,现有固定编制技术人员二十余名,具高级职称人员9名,中级职称人员8名,硕士学历人员13名。近年来,先后承担横穿秦岭造山带8幅1/5万区调填图及造山带地质断面综合研究大型课题,总经费近180万元。除此而外,在新疆、甘肃、宁夏等地也承担有填图和科研业务。  相似文献   

16.
贵州松桃西溪堡锰矿床是近年运用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理论发现的又一个隐伏超大型锰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层状产出,厚度与延展规模巨大。通过对西溪堡锰矿区中两界河组、含锰岩系地层柱状对比研究和含锰岩系、菱锰矿体和大塘坡组的沉积厚度等值线研究,发现控制超大型锰矿形成和分布的西溪堡地堑盆地长轴方向为北东60°左右,而非北东30°左右的地层走向。西溪堡地堑盆地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等古天然气渗漏喷溢沉积微相特征清楚,存在2个渗漏喷溢沉积中心。西溪堡地堑盆地锰矿找矿潜力巨大,预测其锰矿资源总潜力应是目前已控制锰矿资源量的2倍,是一个新的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17.
这是令人悲痛欲绝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点28分。这是无法让人释怀的坐标,北纬31°,东经103.4°。就在这一瞬间,四川省汶川发生了罕见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动了中国,震惊了全世界。这里是文化多元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人口稠密,工业集中;这片土地承载着数不清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就在顷刻间山崩地裂,江河呜咽,地震灾害波及周边很多省份,蜀中特大城市成都面临威胁,受灾最重的12个市、县,房倒屋塌,企业受毁,直接受灾人口1000多万,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赶赴受灾最严重地区,调动千军万马抗震救灾;铁流滚千里,13万各军、兵种子弟兵以临战姿态,迅速开进抗震救灾第一线,只几天时间,国家救灾储备库调空,全国各地紧急生产、调配救灾物质,组建抢险队、医疗队,在最短的时间里到达抗震救灾前线。灾情就是命令,国土资源部连夜总动员,组建由徐绍史部长为组长的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小组,调兵遣将,紧急部署全系统抗震救灾工作。行动之快、力度之大、决心之强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震政务网是中国地震局的门户网站,在地震突发事件中是防震减灾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是相关部门、机构、媒体和公众获得地震及抗震救灾等信息的权威渠道和重要来源。对中国地震政务网在地震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政策宣传、信息通报、抗震救灾激励、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建立土地整理工程专业机构以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土地管理法》提出开展土地整理以来,国土资源部,省、地、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纷纷成立了土地整理专门机构,形成了全国土地整理中心系统的业务垂直指导体系。各级土地整理机构均隶属于同级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负责本行政区内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和项目管理以及施工。有的还担负着土地储备的任务,在组织机构上保证了我国土地整理的有序开展。机构的组成人员多从当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过渡过来,同时也吸纳了一部分水利、建工、预算、财务等技术人员,在业务上接受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相关处室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黔西南泥堡金矿区获得找矿突破,进一步厘清矿床控矿因素,近年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五地质大队根据其积累的黔西南地区金矿找矿经验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结合该区地表已知金矿体赋存特征,通过对以往大量地质资料再研究,并通过大量深部钻探工程验证,获得了一些新发现:二龙抢宝背斜是一次级褶皱,为隐伏的F1断层上盘的牵引褶皱;新发现了F1断层破碎蚀变带中的厚大金矿体,单矿体达大型矿床规模,从而使泥堡金矿达特大型矿床规模,并新发现了深部泥堡背斜核部的层控型矿体;在黔西南地区,首次在泥堡金矿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中的断层破碎带内发现了金矿体。进一步研究得出泥堡金矿床的控矿因素是:①地层,泥堡金矿体主要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龙潭组一段、二段和三段;②构造,泥堡金矿体产于泥堡背斜南翼,主要受F1逆断层控制,其次受二龙抢宝背斜核部附近的构造蚀变体控制;③岩性,当岩石为角砾岩或砾屑砂岩、沉凝灰岩、不纯碳酸盐岩时有利于成矿,特别是岩层厚度较薄,成分复杂,孔隙多,其顶、底板为透水性差的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时易富集形成金矿(化)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