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在对移动客户端地图浏览软件研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移动手持设备地图浏览软件的功能及其开发技术,总结了Eclipse和Mobile SVG在移动设备上开发和应用的优势,并提出如何运用Eclipse、EclipseME及SVG Tiny构建3G手机上的地图应用。本文将J2ME、SVG技术融合到移动GIS中,以Eclipse为开发平台,SVG为地图表达语言,用XML描述属性信息,调研了手机客户端地图浏览器的基本功能,且在3G手机中实现了地图的浏览与简单的查询,并用模拟索引机制和序列化方法实现本地数据的有效管理。此方法对今后的移动地图服务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SVG是近年来在Web上流行的矢量图形格式,它是一种基于XML的二维矢量图形,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和业界所使用。该文首先讨论了当前Web地图发布中的矢量图形,然后介绍了SVG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基于SVG的土地信息服务系统体系结构、相关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移动智能终端正在迅速成为地图服务的增值平台,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GIS地图服务技术将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研究了移动GIS地图服务的特点、形式和模式,提出了一种地图混合服务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究了Android平台下地图服务模式的技术开发,建立了一种基于自定义瓦片地图的服务开发模式;最后以客户端移动GIS地图服务演示系统为例,进行了技术验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移动GIS地图服务应用发展及趋势;研究了移动GIS地图服务中对等网络和地图服务质量控制机制的构建方法;基于P2P技术和QoS技术,针对移动GIS地图服务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弊病,提出了四种服务模型:数据分层分块模型、地图服务匹配模型、数据缓存下载模型和地图数据传输模型,这些模型对于移动GIS地图服务应用中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时代,地图是战略资产。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佬用资本大战地图市场,资本+技术+市场的结合必将带来地图产业的新变局。传统测绘单位,准备好了吗?移动互联网时代,地图是战略资产。不管社交、搜索还是电商都离不开地图。地图未来可以成为信息服务的入口,也能够成为综合的生活服务平台。借助LBS(地理定位服务)技术向如此海量的用户提供基于位置的餐饮、团购、酒店、娱乐等O2O生活服务,是地图服务的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而这也意味着,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在地图领域再次短兵相接。  相似文献   

6.
SVG作为移动互联时代获得各种丰富图形信息的有效表达方法,已成为LBS中空间信息表达与描述的热点应用之一,但目前的研究大多没有考虑多源数据格式向SVG格式转换后的图像质量评价问题。针对多源空间数据向SVG格式转换方法和转换效果评价技术,本文设计了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向SVG格式转换的表达方法,分别利用直接载入栅格图像和编程实现矢量数据转换的方法实现了多源空间数据向SVG格式的有效转换;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转换前后的图像质量,设计了角点检测评价指标和流程,提出了基于Harris角点检测的SVG转换前后图形几何质量的评价方法。实验证明:SVG格式比较适用于位置服务中对空间数据尤其是矢量数据的表达,经过SVG转换后的图像,无论是栅格数据还是矢量数据都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且栅格数据的转换效果相对略差于矢量数据;验证了一种基于SVG的移动位置空间服务信息表达和组织模式,对普及和强化SVG在位置服务系统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的网络地图发布方式进行分析,介绍了一种使用SVG技术来构建地下管网图的有效方法.与栅格图片相比,SVG应用于网络地图,可以减轻网络和服务器上的负担.为了共享已有的地下管网数据,描述了一个基于Hibernate技术的实现框架.  相似文献   

8.
主要设计了应用于地理数据网络发布中的地图预览模型结构,利用SVG技术中数据量小、可缩放、可连接的特点和元数据描述作用,实现了基于SVG的地图预览模型,并提供相应地理空间数据信息查询,该模型适用于地理空间数据图形的在线浏览,以及复杂地理空间数据的在线图形预览.  相似文献   

9.
基于旅游业发展趋势和移动旅游信息服务研究进展,应用位置服务(LBS)、移动互联网(M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基于地理信息的线上线下智慧旅游移动服务模式研究,旨在实现基于景区导视标牌、手绘地图、智能地图自助终端等扫描预先配置的二维码信息,结合智能手机微信端的导游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实时的电子地图、定位导航、导游导览、导购预订、虚拟旅游、AR体验等服务,经在宁波市天一阁·月湖景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地实际应用,证实该模式切实可行。研究表明,基于景区导视标牌和手绘地图可实现线下便捷式导览、基于微信平台可实现线上智慧旅游移动化应用,线上线下结合运用既有助于提升游客体验便捷度和满意度,又有利于旅游管理者获取游客互联网大数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图API的Web地图服务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高扬 《地理信息世界》2010,8(2):54-57,89
为解决企业和个人开展基于在线空间信息服务数据源以及技术问题,对基于地图API的Web地图服务及应用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企业和个人Web地图服务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Web地图应用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其次,对开放式地图APi的特点、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地图API的Web地图服务技术框架;最后,以一个校园地图服务应用系统为例开展了基于开放式API的Web地图服务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地图API可解决网络地图服务数据源问题,节省开发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移动服务中无线接入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理信息移动服务及其所关注的主要研究问题出发,对早期的移动GIS、LBS以及地理信息移动服务进行了比较与讨论,并从通讯角度对目前无线Internet接入的三种基本方式:WAP,i-mode,J2ME进行了比较后,就地理信息移动服务在这三种基本方式中的实现方式、优缺点进行了描述、比较与例证,从而体现出地理信息移动服务的发展与无线Internet接入方式选择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未来地理信息移动服务中面向公众提供服务时,WAP是无线Internet接入方式的最佳选择,而J2ME是面向个人提供空间信息服务的最佳选择,两者之间的服务目标既有不同,又有交叉,未来的研究趋势将是如何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来充分挖掘地理信息移动服务领域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类型与数量不断增加,为了高效管理传感网中相关的信息与服务资源,便于用户按需、全面和准确地获取并应用这些资源,基于传感网信息模型和服务接口规范,设计并实现了地理空间传感网信息公共服务平台GeoSensor。该平台通过调用和组合传感器注册服务、传感器观测服务、实时制图服务和卫星位置服务等多种服务,实时获取传感器、观测数据和数据产品等信息资源,并在天地图上以图形、文字、表格和视频等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这些信息资源。GeoSensor系统实现了对遥感、移动和原位等类型的对地观测传感器及其观测数据等资源的在线搜索、即时获取、网络控制和实时制图,可满足应急处理时对传感器检索、观测数据获取、传感器控制和数据产品生成等功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信息系统数据源的异构性、分布性和自治性限制了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结合面向服务体系结构和Web服务技术,设计一种可以共享普通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和移动设备通过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传输的数据的服务中间件,并成功应用于海南热带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应用中。通过实际使用证明,该中间件有效地解决了该地区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XML-RPC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布式异构GIS系统集成与互操作是GIS应用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本文在WMS和GML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XML-RPC的分布式GIS计算模型,设计了分布式GIS应用操作与数据的XML抽象与表达,并进行了原型系统的实现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理信息服务质量提升过程中的服务聚合评价问题,在现有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基础上,考虑待聚合服务间的关联性,提出了主服务的概念,并在此之上构建了独立评价、关联评价等多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以源服务数据质量、执行质量、成果质量、源服务与主服务的一致性、兼容性等评价指标的面向服务聚合应用的可扩展的地理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以天地图·四川为主服务,利用本文提出的地理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了在线地理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并对其中各评价指标的取值方案进行了探讨,分析与评价了该模型及指标的合理性,从而为地理信息服务聚合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服务已成为分布式环境下获取地理数据的重要来源,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找到地理信息服务,是共享与互操作地理数据的基础。目前,地理信息服务主动搜索主要采用通用搜索引擎的接口或者通用爬虫的抓取方式,但这2种方式存在搜索效率低、搜索结果可用性差等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搜索地理信息服务的主题爬虫。该算法在最佳优先搜索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综合考虑网页内容的主题相关度和链接文本的主题相关度确定链接优先级,优先爬取与地理信息服务相关的链接,并通过舍弃无关网页中的无关链接,减少无效爬取,进而提高搜索效率。此外,本文采用关键词匹配结合能力文档探测的方式识别地理信息服务,有效筛选出可用的地理信息服务,提高了服务搜索结果的可利用率。最后,本文以OGC WMS为实例,实现爬虫算法的原型系统并进行实验,实验证明该算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数据来源是数据可靠性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是地理空间数据本体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针对来源这一重要的地理空间数据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地理空间数据来源的涵义,建立了地理空间数据来源本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理空间数据来源本体的概念体系和来源本体概念间关系及其属性的形式化表达方法,并构建出地理空间数据来源本体。最后,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数据资料为例,基于来源本体库,利用RDF从来源角度实现数据的语义关联,通过web前端框架D3.js技术实现数据与其来源信息的可视化。结果表明,基于来源本体的数据关联可以有效解决数据来源信息描述不规范的问题以及能够支持地学数据语义检索、智能推荐等应用,为促进地学数据共享和数据关联应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