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磨损、缠绕等原因,高压胶管也难免泄漏或折断,为此我们根据资料介绍,利用锥面相楔,基本解决了高压胶管的联接问题,可是因内锥套与螺母为一体,拧卸比较费劲,中间联接管密封不好,容易泄漏等原因,我们又重新加工了  相似文献   

2.
石飞轮 《探矿工程》2006,33(10):27-28,34
在大卵石层中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时成孔困难,采用潜孔锤跟管钻进技术进行高喷引孔施工,实践证明技术可靠、经济效益较好。重点介绍了潜孔锤跟管钻进技术的原理、操作工艺以及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桐柏山高压变质带及其区域构造型式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桐柏山是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近的构造学和岩石学详细研究表明,该区广泛分布有大量的、大小不一的榴辉岩及退变质榴辉岩块体,构成一个延展长约200km和宽约40km的高压变质带。由榴辉岩或退变质榴辉岩、遭受过高压变质作用的沉积和火山岩、由榴辉岩退变质而成的片麻岩和片岩,以及面理化的含榴或不含榴的花岗岩组成的高压变质单位(HP),在组成及变质演化特征方面,均与大别-苏鲁地区的高压单位类似。构造上,显示一典型的西北美型变质核杂岩。分隔开由桐柏杂岩组成的核部杂岩单位(CC)及上覆的高压单位的km尺度的伸展拆离带,具有下和中伸展拆离带的复合性质,是在高压变质作用期后伸展体制下形成的。桐柏山高压变质带是与大别山地区的高压变质带相联接的,据其岩石学、构造学及相关的主要构造边界展布特征,推测该高压变质带穿过南襄盆地有继续向东秦岭延伸的趋势。桐柏山高压变质带是东秦岭造山带与大别-苏鲁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带间的构造纽带。  相似文献   

4.
吴方靖 《探矿工程》2006,33(3):24-25,30
在分析影响钢筋笼标高原因及常规解决途径的基础上,介绍了自行设计的可拆式刚性吊筋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实践证明,该吊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技术可靠,经济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深井中钻铤螺纹联接的强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进了文献(1)中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一种修正的弹簧模型,通过对石油钻柱接头螺纹的受力分析,分别建立了上扣扭矩、轴向外载作用下螺纹载荷分布的计算模型详细分析了螺纹载荷分布规律,指出了螺纹锥度,不同润滑脂的润滑所产生的摩擦系数,螺纹牙的弹性系数对螺纹联接的载荷分布规律的影响关系,给出了改善接头受力状态,减小应力集中的主要措施。还通过一种简单的力学模型得到了螺纹联接的极限轴向外载。  相似文献   

6.
正断层软联接及其传递带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昭年  陈发景  王琦 《现代地质》2005,19(4):495-499
主要讨论了正断层软联接及其传递带的类型、正断层软联接的运动学特征及其传递带形成和油气勘探意义。通过上述分析,获得以下结论:根据正断层倾向及其叠覆段的组合特点,可将软联接正断层分为同向叠覆、对向叠覆和背向叠覆3种类型,与之对应的传递带类型分别为走向斜坡、斜向背斜和地垒;软联接的正断层之间由于断层位移变化引起的断块变形体称为传递带;准确认识软联接正断层的剖面和平面特征是提供可靠地震解释模型的保证,软联接正断层及其传递带控制着沉积体系和油气分布。  相似文献   

7.
浙江第七地质队创造了一种柴油机曲轴轴瓦安全警戒铃,经生产使用,效果异常良好,杜绝了烧曲轴轴瓦的事故,保证了正常钻进。安全警戒铃的结构原理如图所示,将它装在机油过滤器的出油口(或机油泵排油营中间),利用油管三通与高压油管连通。柴  相似文献   

8.
黎海航 《探矿工程》2007,34(4):12-14
上海环球金融贸易中心裙楼设计为立柱桩205根,采用逆作法施工,施工中存在立柱顶标高变化大、垂直度不好控制等问题。针对施工中的困难问题,采取了两次固定钢立柱法、导向架联接法、吊筋替代器等有效技术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田巍  何敏  杨亚娟  刘海伦  袁勋  吴森  朱定伟  梅廉夫 《地球科学》2015,40(12):2037-2051
边界断裂控制断陷盆地的形成和构造格局,不同边界断裂联接模式对不同类型盆地演化具有差异性.基于井控高精度3D地震资料,通过对边界断裂几何学特征描述和“四级小层”刻画,结合裂陷Ⅰ幕边界断裂不同区段的活动差异性以及与沉积中心迁移的空间匹配关系,剖析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北部边界断裂的形成和演化.惠州凹陷北部边界断裂始新世早期分段孤立发育,逐渐以纵向和横向双向联接的模式发展.纵向联接为断层软联接和硬联接复合联接和转换,形成转换斜坡和横向背斜,控制凹(洼)陷的结构与演化,制约沉积中心及层序的迁移.横向联接表现为转换斜坡内横向断层的多阶段联接,联接过程可划分为孤立正断层、同向叠置及硬联接3个阶段,控制转换斜坡带内沉积体系的发育和展布.研究给出了一个裂陷盆地边界断裂时空演化、复合联接和转换模式的独特案例,对丰富裂陷盆地边界断裂及其与沉积层序、凹陷演化和区域动力学机制的响应关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有效的钻完井技术,缩短建井周期,提高单井产能,对于经济高效开发深层油气、致密油气、煤层气等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高压水射流钻完井技术是利用高能流体进行破岩的前沿技术,不仅能用于提高钻井机械钻速,还能用于割缝增产,国外在高压水射流钻完井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尝试性研究工作,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已有部分技术实现了商业应用。在总结高压水射流钻完井技术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商业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高压水射流钻完井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开展超高压双管连续管水射流钻井技术研究、开展超高压水射流割缝增产技术试验、开发专用的井下喷射和切削系统、深化脉冲水射流技术研究等发展建议。围绕这些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究,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尽快形成我国的高压水射流钻完井技术及配套装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自理的一项工程实例,并对粗粒地层以及深基础中,高喷灌浆的技术关键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某建筑物利用高压旋喷清水切割纠偏及利用高压旋喷注浆 压力灌浆组合的联合注浆进行地基加固的设计及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柴油经过预热,使进入高压油泵和油咀的柴油之浓度、粘度变稀,油中含有的水份在预热中汽化,因而无水进入油泵和油嘴,加上燃烧充分,不易积炭,油泵油嘴使用期限均能大大增长。广东七二三队车间发电机组的一台3110型45马力柴油机,装上如图介绍的预热器以来,经过3000多小时的负荷运转,高压油泵和喷油嘴保持了良好的工作性能,没有一个需要更换。附图介绍的两种预热器,是723队一分队修配组根据不同机型设计制做的。一种配于衡阳2105型(24马力)柴油机  相似文献   

14.
目前除少数勘探队在逐步试用和推广铁基枕外,其他大多数勘探队均使用木基枕.由于木基枕对于两脚塔所产生的集中负荷承载能力差,常在塔腿承托部位断裂损坏;而且木基枕吸油吸水后重量增加,搬运困难,使用寿命不长.为了适应两脚塔负荷集中的特点,我们利用原800型钻机配套的旧[14型槽铡制造了一台铁基枕.但铁基枕只一层,离地面太低,操作不便,并且连接螺钉太多,装拆比较麻烦.综合木、铁基枕的优点,我们又设计制造了一台铁木混合基枕,即下面用四根木基枕,上用五根[14型槽钢,断面竖立摆放.如图1.槽钢主要受  相似文献   

15.
王茂森  博坤 《探矿工程》2017,44(5):68-71
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可利用液电效应产生的冲击波,在钻孔局部产生扩孔段,通过灌注水泥而形成异径扩底桩。主要介绍了高压脉冲放电技术的扩底成桩机理、成桩过程以及对桩径的影响情况,并研究了冲击波、蒸汽膨胀压力对桩径的作用。利用新引进的高压脉冲放电装置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与试验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16.
孙艳龙  高大勇 《探矿工程》2004,31(10):43-45,50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高投资的系统工程。通过对大庆油区地热资源开发应用现状的分析,探讨了降低地热钻井投资、提高地热开发效益的几项钻井技术。分析认为,地热井身结构优化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和分支井钻井技术,对于不同储水层的开发和地热资源的利用,都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为地热这一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探索了新的途径,并对萨热2井井身结构优化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7.
渤海海域辽东湾坳陷正断层联接及其转换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辽东湾坳陷发育的大量正断层通过硬联接和软联接的形式发生了相互作用,并形成了丰富的转换带。根据正断层的倾向及其组合特征,将正断层软联接类型分为同向、对向和背向叠覆型三类,其形成的转换带类型相应分为转换斜坡、斜向背斜和地垒。发育在正断层叠置段内的转换带传递了正断层之间的伸展应变量,使其在三维空间里保持应变守恒。辽东湾坳陷转换带的形成演化主要经历了孤立正断层、转换带形成、转换带复杂化和转换带破裂等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在西沙群岛永兴岛的特殊地基条件下,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对大型地下集水池进行封底,并获得圆满成功的工程实例,总结了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处理珊瑚礁地基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同步辐射与高压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秦善  刘景  祝向平  巫翔  李晓东 《地学前缘》2005,12(1):115-122
同步辐射(synchrotron radiation)装置是能产生极高亮度电磁波的一类大科学装置。利用同步辐射和金刚石压腔(DAC)技术,可以研究矿物在高压下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及其变化。文章简要介绍了同步辐射光源及其特点,对DAC和高压实验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基于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高压站的能量色散X射线衍射(EDXD)实验状况,对获得的部分高压矿物学研究成果,如钙钛矿CaTiO3、硬玉、钛闪石、电气石、绿帘石等矿物的高压结构和状态方程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20.
许刘万 《城市地质》1998,10(2):22-25
本文主要介绍了FS┐45型反循环泥浆振动筛的研制过程、结构原理和现场试验。试验表明,该筛用于反循环钻探泥浆净化,连续取样性能可靠,装拆方便,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文章对今后研制和推广应用反循环泥浆振动筛有着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