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论证了改化振幅法陀螺定向的基本原理,推导了测微改化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平差的数学模型;对改化振幅法定向的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应用国产陀螺经纬仪进行了定向实验。结果表明:改化振幅法一次定向的精度较中天法和时差法有所提高,一次定向的时间较中天法短。文章还对改化振幅法定向中摆幅值的最佳区间,粗定向的精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下架式陀螺经纬仪逆转点观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基于下架式陀螺经纬仪的逆转点观测方法,阐述逆转点观测法的意义,着重分析逆转点观测方法的原理及其与积分法测量的差别,并通过分别在室内和室外的实测数据对其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逆转点观测方法也可以运用于下架式陀螺经纬仪。  相似文献   

3.
马骥  石震  张学伟 《测绘通报》2019,(3):67-70,102
针对传统加测陀螺边的地下导线贯通误差预计的解析法没有考虑随机误差的相互抵偿性,使预计结果偏于保守的问题,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顾及陀螺定向测量的观测方式和误差分布规律,提出一种利用模拟观测值代替陀螺观测值进行贯通误差预计的方法,并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1∶1实景模拟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结果显示,该模拟方法能够有效预计贯通误差,对加测陀螺边的地下导线网型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为优化地下导线控制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陀螺经纬仪逆转点观测数据随机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逆转点观测方法是陀螺经纬仪传统观测方法之一,并已被应用到高精度自动观测陀螺经纬仪中。运用动态数据处理方法,对逆转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二阶自回归(AR)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逆转点观测数据中的随机干扰误差的影响,为自动观测陀螺经纬仪数据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法调绘中,通常采用极座标法:即跑地形尺,测绘地形点,勾绘地形。如黄河下游平坦地区1/25000图的调绘,其高程点之布置(如图1)每2—3公里有一条高程导线,每0.8—1.2公里有一条测图导线(地形点最大视距600公尺)。这种测图法,由于摆站、跑尺、观测、计算等手续,有时地形看不清楚还要到实地去观察,所以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6.
陀螺经纬仪中零位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陀螺经纬仪的自摆零位对定向精度的影响。悬挂带和导流丝是影响自摆零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文中提出了几点在工程中稳定自摆零位的技术措施,并在某型号陀螺经纬仪的研制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及条件平差法求得直线型洞内导线加测陀螺方位角后贯通点的横向中误差;并运用多元函数求条件极值的方法,确定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最佳位置;而后在贯通误差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计算了单向开挖长度分别为6 km和9 km的隧道需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测量仪器     
CH960343陀螺经纬仪的阻尼法稳定观测/范俊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矿山测量/((矿山测量》编辑部一1995,(2)一8~10 本文叙述与常规陀螺经纬仪观测方法不同的阻尼法,即利用悬挂带的扭矩作为陀螺力矩的阻尼力矩,逐步阻尼,最终使陀螺指标线(代表陀螺轴)稳定在陀螺北方向上,仪  相似文献   

9.
正确合理地考虑闭合导线连测误差的影响,有助于提高闭俣导线点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连接边和连接角误差改正数的估算方法、内业平差法;以及不精度观测条件下的外业观测法,它们是减少连测误差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陀螺经纬仪定向,采用跟踪逆转点法测定真北方向,其舒勒平均值相对于稳定平均值将产生漂移,这种漂移对所测定的子午线方向值带来误差影响。本文对几种陀螺经纬仪的跟踪观测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了每台仪器均  相似文献   

11.
陀螺经纬仪敏感系统振荡平衡位置的漂移,会使仪器的定向观测值产生系统误差,本文对4台国产TDJ-88型陀螺经纬仪启动状态和自摆状态的振荡漂移进行了测定研究,与国内外三种同类仪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DJ-88型仪器系统漂移明显,相同时间内的漂移值自摆时大于启动时,两种工作状态下的漂移方向相反;三种同类仪器启动工作时的系统漂移也比较显著,且观测误差很大;TDJ-88仪器与其它仪器相比,系统漂移和观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起始方位角对最终边的影响,保证矿井高精度的长距离贯通,文章对提高TJ9000陀螺全站仪定向精度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某煤矿精密贯通测量工程为例分析了已知边位置对仪器常数的影响,选择了工程中需要加测的陀螺定向边,制定了合理的观测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利用陀螺全站仪进行井上、井下陀螺定向观测,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和数据处理,及时对贯通导线进行修正,最后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距离定向边更近的已知边来测定仪器常数所得到的陀螺边定向精度更高;应用陀螺全站仪加测定向边可以提高贯通精度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利用PC-1500计算机进行陀螺经纬仪固定照准部状态下多点测时法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的不同方法,根据分析结果对原有的测时定向软件进行了修改,并利用野外试验网对所编软件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4.
时差法是一种较新的陀螺经纬仪定向方法。本文对这种定向方法的理论根据作了论证,对数据处理、定向精度以及提高精度的措施进行了讨论。在不同时间和地方用三种陀螺经纬仪(DJ_6—T_(60)、GAK-1、TDJ-Ⅱ)进行实验,通过对逆转点法、中天法、时差法实验成果的分析比较,肯定了时差法的优点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时差法是一种较新的陀螺经纬仪定向方法[1]。本文对这种定向方法的理论根据作了论证,对数据处理、定向精度以及提高精度的措施进行了讨论。在不同时间和地方用三种陀螺经纬仪(DJ_6-T_(60)、GAK-1、TDJ-Ⅱ)进行试验。通过对逆转点法、中天法和时差法实验成果的分析比较,肯定了时差法的优点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地下导线测量,方位是通过单一轴线传递的,导线只测一个方位角,然而由于陀螺测量仪器的应用,可以直接测量导线其他边的方位角,一个加测的陀螺方位角不仅可以检查导线边之间方位和角度观测的质量,而且还可能降低贯通误差。等边直伸导线附加陀螺方位角最佳位置的确定,保证导线测员误差对贯通横向分量的影响最小。本文研讨附加陀螺方位角最佳位置是以隧道贯通中等边直伸导线为基础的。精度影响和数字实例分析表明,等边直伸导线附加陀螺方位角最佳位置在导线的第三节,与测量的精度无关。  相似文献   

17.
陀螺经纬仪定向系统误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庆林 《测绘科学》2010,35(5):56-57
通过对不同观测者用逆转点法进行的陀螺经纬仪定向实验数据分析,确认不同观测者在用逆转点法进行陀螺经纬仪定向时存在着显著的系统误差,而且这种系统误差的大小还随所使用的仪器不同而不同。研究结果对制定陀螺经纬仪定向操作程序和提高定向精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用计算机记时陀螺定向的观测方法、精度和数据处理。通过对计算机记时(PC—1500)和人工记时陀螺定向试验,及定向精度的比较,得出了较中天法精度提高约五分之一、时间可缩短二分之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结合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项目中的宝林隧洞工程,对引水隧洞洞内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单一导线法、交叉导线法和连续自由设站法3种布设方案,并针对前2种方法加测了陀螺方位角,将其作为新增观测量进行联合平差,得到最优布站方案,用于指导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20.
成枢  武光耀  纪萍 《测绘通报》2017,(1):115-118
为了提高地铁隧道贯通测量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地面卫星定位控制网,采用城市CORS作为起算依据,联系测量采用悬吊三根钢丝的方法和双测站法来增加检核条件,隧道导线测量中加测陀螺边等改进措施,结合某市地铁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观测结果,保证了地铁隧道贯通测量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