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成矿岩系和热水建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分析,认为驼路沟钻矿床是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气沉积改造成因的钻矿床。  相似文献   

2.
佛子冲矿田在华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境内的层控铅锌矿床中十分罕见,该矿床地质特征十分独特,主要表现为铅锌成矿与热水沉积成因的层状绿色岩密切相关,因此,佛子冲矿田在华南地区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该矿床独特的地质特征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在总结前人工作及野外调查和资料综合研究基础上,总结分析了佛子冲矿床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茂祖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着重研究了赋矿地层、铅-锌矿体赋存及矿化特征,并通过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温度方面的研究,综合分析后认为,茂祖铅-锌矿床的成因属同生断裂控矿的热水喷流-沉积改造型.  相似文献   

4.
云南茂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茂祖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着重研究了赋矿地层、铅-锌矿体赋存及矿化特征,并通过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温度方面的研究,综合分析后认为,茂祖铅-锌矿床的成因属同生断裂控矿的热水喷流-沉积改造型。  相似文献   

5.
冀东高板河锌、硫铁矿矿床中的微生物蔗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夏学惠 《矿床地质》1996,15(2):165-170
冀东高板河锌、硫铁矿矿床容矿岩石具有热水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点,而沿特定层位、一定的岩性分布的层状矿体,也证明该矿床具有热水沉积成因。作者在近年的工作中,于高板河矿床的硫铁矿层,发现呈席状产出的黄矿细球菌。丰富多彩的生物结构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该矿床中存在生物成矿作用。因此,高板河锌、硫铁矿床是海底热水沉积和微生物成矿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姚书振  丁振举  周宗桂  胡新露 《地球科学》2020,45(12):4389-4398
聚矿构造系统是控制成矿物质迁移富集成矿的复合构造系统.按其规模从大到小可划分为7个层次,按照成因类型不同,分为岩浆矿床、岩浆期后热液矿床、沉积-热水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聚矿构造系统4大类.重点阐述了矽卡岩型铁铜等矿床、斑岩型与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岩浆期后高温热液钨锡矿床、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金多金属矿床和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聚矿构造系统的特征及其控矿规律.总结了聚矿构造系统发育的有利部位及标志,阐述了通过聚矿构造研究,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和类比求异的分析思路,进行隐伏矿床(体)定位预测和寻求找矿突破的有效途径,并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九子沟铜矿是凤县-太白铅锌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发现的新矿床。矿化类型主要表现为硅质岩型、硅化灰岩型和石英-方解石脉型。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整合产出,且多被后期顺层或切层含矿石英-方解石脉交代,形成富矿体。综合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喷流沉积-改造型铜矿。九子沟等铜矿床(点)与区域上的铅锌矿床构成了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的元素分带模式。这一发现,指示今后该地区可在热水喷流沉积矿床元素分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区带内背斜控矿的地质特征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8.
白干湖钨锡矿床是东昆仑西段黑山—祁漫塔格钨锡成矿带中的一个特大型矿床,其中 矿段是新发现的矿段,仅 矿段就可构成大型的钨锡矿床。本文重点介绍了 矿段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同时介绍了该区钨锡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新疆东昆仑白干湖钨锡矿床Ⅲ矿段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干湖钨锡矿床是东昆仑西段黑山—祁漫塔格钨锡成矿带中的一个特大型矿床,其中Ⅱ矿段是新发现的矿段.仅Ⅱ矿段就可构成大型的钨锡矿床。本文重点介绍了Ⅱ矿段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同时介绍了该区钨锡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总结了土湖沟铁铜矿床地质特征、磁场特征和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确定了该矿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吴宏伟 《矿产与地质》2008,22(3):221-226
白石坡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以中元古界龟山岩组为基底的NE向白石坡正断裂带内,与中生代火山活动有密切关系。文章较系统地从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微量元素、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介质来源和控矿因素及成矿机理。认为该矿床属火山活动后期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划分为早期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中期潜火山热液活动银多金属及后期浅成火山热液活动主银成矿的三个成矿期,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河北洞子沟银多金属矿矿物标型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洞子沟银矿床黄铁矿成分、热电性标型、石英微量元素和热发光特征测试,发现2、3号矿体石英微量化学Co/Ni平均值为0.33,具层控矿化的特点;据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洞子沟银矿床成因与海相火山无关,认为洞子沟银矿床具备典型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基本特征.黄铁矿热电性标型为低值N型,石英热发光曲线出现双峰,峰形较正常等显示洞子沟银矿本区深部具较好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龙尾沟铜、金矿床是近年来阿尔金山南麓地区找矿工作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已探明铜、金矿体与花岗斑岩脉具有直接成因关系。从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上讨论了花岗斑岩脉的特征与成矿的关系, 借此了解对龙尾沟铜、金矿床成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营口后仙峪硼矿床,是一处已开采40余年的大型硼矿床。硼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蛇纹石化菱镁大理岩中,通过对该区构造、地层、岩性、变质作用等控矿条件的分析,并根据目前矿山及周边开采情况,对矿区深部与周边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综合研究表明,预测矿区混合岩下部有矿体存在。通过钻探验证,已证明预测区混合岩下部赋存有硼矿体,且矿体厚度较大,老矿山深部找矿潜力可观。  相似文献   

15.
黄什  刘良根  蒋科 《江苏地质》2020,44(3):278-282
Morro1铜金矿位于秘鲁南部太平洋沿岸的早白垩世IOCG成矿带,是一个铜、铁矿异体共生的小型矿床,铜矿体伴生金矿化。基于普查工作成果,较系统地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并与IOCG型矿床的典型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认为Morro1铜金矿在构造背景、矿化类型、矿石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等方面具有IOCG 型矿床的典型特征,可初步划分为IOCG型矿床;总结对比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将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2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秘鲁首都利马至查拉400km沿海成矿带赋存多处铁、铜、金矿床,铜金矿床具有IOCG(铁氧化物)型,铁矿多为矽卡岩型。邦沟铁多金属矿规模巨大,矿床位于西科迪勒拉山西部边缘的伊卡-纳斯卡拗陷附近。矿床类型既有矽卡岩特征,也具有IOCG特点。总结矿床地质特征认为,邦沟铁和多金属矿矿化存在同期不同阶段的特点,铁矿化发生在第一期,铜金硫化物矿化发生在第二期;铜金硫化物在空间上与主铁矿体异位,铜金矿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隐山蓝晶石矿床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蓝晶石矿床中规模最大、矿石品位最高的矿床。该矿床由9个矿体组成。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与矿床成因关系密切。总结认识其矿床特征和探讨其矿床成因,对于寻找隐伏矿体和矿区外围找矿,进而延长矿山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洪文 《吉林地质》2009,28(2):29-31
荒沟山金矿是老岭成矿带重要矿床,产于老岭变质核杂岩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床地质特征对区域地质找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柱主山冲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山冲金矿民采历史悠久。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主要结合地质现象,从地层、构造、石英脉地质特征、矿石组分、金的富集和产出特征、成矿温度、矿床成因等方面对该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为以后对该区金矿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杜保峰 《地质与勘探》2012,48(2):332-343
[摘 要] IOCG 矿床是近些年来被认知的一种重要矿床类型,因其巨大的经济和理论研究价值受到 国内外矿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海南石碌铁钴铜(金)矿床在构造环境、与岩浆岩的关系、矿体特征、元 素和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等方面与国外典型的IOCG 矿床有相似之处。该矿床处于大陆边缘拉张的裂 谷环境,早期火山沉积岩为成矿提供初始矿源,后期侵入岩对成矿具有重要的改造富集作用,矿体基本 呈层状、似层状及少量脉状产于石碌群第六层中,一般铁矿体在上,钴铜矿体在下,具Fe-Cu-Co( -Au) 多元素组合,铁氧化物主要为赤铁矿,蚀变以透辉石化、透闪石化为主;在成矿时代方面区别于多数产在 元古宙的IOCG 矿床,而是经历了新元古代海相火山喷流沉积阶段、加里东期区域变质阶段、海西-印支 期热液改造阶段和燕山晚期热液改造阶段。文章认为石碌铁钴铜(金)矿床不仅与IOCG 矿床有较多相 似之处,与国内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稀土铌矿床、四川拉拉铜铁金钴钼稀土矿床、新疆乔夏哈拉铁铜金矿 床、云南迤纳厂铁铜稀土矿床和东川稀矿山铁铜矿床等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在中国开展寻找IOCG 矿 床尤其是大型矿床,是很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