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2月至1981年6月期间,上海天文台利用Ⅱ型光电等高仪进行了有组织的星表观测,从22700多次观测中得到了531个△α值和350个△δ值,其中有481颗星两次过等高圈。这些恒星主要选自FK4和FK4 supp星表。获得的△α和△δ的平均精度(均方误差)分别为±0″.0036和±0″.063(见附表),同时还计算了FK4星表的区域性系统改正(△α)_α、(△δ)_α、(△α)_δ和(△δ)_δ。  相似文献   

2.
FK5星表的现状和基本星表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FK5中不同来源的恒星在平均历元上的全球精度,给出了在不同历元上位置和自行的误差。对不包含在FK5星表内的FK4Sup.星,本文也给出了同样的资料,并讨论了基本天球参考系将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FK5系统中几个星表系统差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由云南天台的光电等高星表(YUA),La Palma子午星表CAMC5,以及中国光电等高第三总星表(GCA),东京天台子午星表9PMC85)相对于FK5系统差的分析。得到以下结果:FK5星表的赤经系统相对比赤纬系统平稳;在赤纬δ=+40°附近由两个子午星表反映出约±0.″1、方向相反的系统差波动,能是由观测误差而引起,而不是FK5本身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4.
本文发表1980颗GC亮星星表.其中1830颗星是我国大地测量星.这些GC星的自行和位置参数是利用国内外九部星表统一归化到FK5星表系统后重新计算确定的.它们的精度相当于目前国际上最好的同类星表的精度.恒星位置的平均精度为  相似文献   

5.
1984年开始,天计算中采用FK5基本星表和新天常数,这些变动直接影响了经典光学仪器观测确定的地极坐标。本论述基本星表和天常数变动后,对1953-1961年期间中国地极坐标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星表系统差对地极坐标最大影响约0.″02,章动系列变动的最大影响约为0.″02,光行差常数变动的最大影响为0.″1。  相似文献   

6.
本利用较长时间段的两期照相观测资料,对60颗射电星进行坐标系统和参考星表的系统统一后,求得它们在FK5系统部自行,这些射电星的平均自行精度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分别为±0″.0043/yr和±0″.0042/yr,比原来SAO星表的自行精度±0″.0119/yr和±0″.0113yr高2.7倍左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苏联测地星表(CGS)进行了较全面的统计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统计了CGS星表的内部精度,并分析了该星表的误差分布特性.主要结果列于表3和表4.2.利用1098颗CGS和FK4_(sup)的公共星,计算了CGS与FK5星表的系统差.CGS星表相对于FK5星表的系统改正,分别列在表7-9中.3.CGS星表中恒星位置和自行参数误差较大(相对于KF5星表)的一些星,分别列于表10.1、表10.2和表11.对这些大的误差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在这基础上我们指出了在使用CGS星表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上海天文台用国产的Ⅱ型光电等高仪和丹容等高仪进行了一年平行试验观测,比较了两种仪器的观测精度,证明Ⅱ型光电等高仪的各项精度指标均优于丹容等高仪.文章还用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温的短期波动对测时结果的影响,计算了月亮潮对观测的影响,给出单架仪器所订出的FK4星表的△α_δ型和△δ_δ型系统差.  相似文献   

9.
理论部分,10.织女星和牛郎星,解:(a)假设这两颗星的位置坐标分别为:织女星(α1,δ1)=(279.23538°,38.78547°);牛郎星(α2,δ2)=(297.69875°,8.87036°)。根据球面几何余弦定律:cos[a]=cos[b]cos[c]+sin[b]sin[c]cos[A]。三角形中,b=(90-δ1),c=(90-δ2)且A=(α2-α1)。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与传统子午环比较的形式,叙述了低纬子午环几种主要误差的测定方法,并估计了它们的精度。特别是仪器弯曲改正,在配备CCD探测器后,其测定精度可以达到±0.″001的量级。文章分析了获得精度达± 0.″01量级的瞬时方位角和瞬时纬度的可能性,还分析了在天球上单次绝对定位精度优于± 0.″02的前景,这是低纬子午环将具有的优势,也是应当充分发挥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对已经使用九十年,位于上海西郊佘山的40cm折射望远镜,利用近期拍摄的三张昴星团区域底片,在PDS上量测星象坐标,再利用天体测量标准星场:Eichhorn,H.et al的昴星团区域恒星精确位置,作为底片上星象位置的比较标准,采用作常数、三镒底片归算模型求得在底片中心周围40′×40′的象场范围内定位转换精度达0″.03,对于50′×50′和1°×1°范围,分别达0.″04和0.″05-0.″06。底片常数中相应于彗差项系数达10^-5-10^-6量级,畸变项系数达10^-8量级,这些结果表明:架望远镜的光学和装上光电导星装置的机械传动系统,仍能满足高精度的天体测量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初至1981年初,我们用陕台光电等高仪(Ⅰ型)进行了专门的星表观测。获得的星表包括777颗两次过等高圈的恒星的赤径改正△α和赤纬改正△δ。其中有FK4星357颗,FK4supp星189颗,GC星231颗。对于|cosq|≤0.3的星没有计算△δ。所有FK4星△α、△δ的平均精度分别为±0.0036和±0″.063。另外,还给出了43颗一次过等高圈的恒星的赤经改正△α和2颗星的赤纬改正△δ。为有效地扩充待测星数,除在时间、纬度观测纲要即基本组(2小时一组)内插入适当数目的待测星外,我们增加了星表组(1小时一组)。观测方案是:星表组——基本组——星表组——星表组——基本组——星表组或者星表组——基本组——基本组——星表组。星表的系统完全由基本组的FK4星决定。将各基本组化到平均系统以后,所有的星表组及基本组内的插入星直接相对于这个平均系统求其残差平均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面FK5和空间依巴谷自行系统 ,采用银河系运动学分析方法发现 ,即使考虑了岁差改正的影响 ,两种自行系统之间仍存在很大差异。用建立在FK5系统上的PPM和ACRS自行与依巴谷自行比较 ,发现FK5自行系统内部存在非刚性运动 ;同时无法用VLBI及LLR所测定的岁差改正值来解释FK5与依巴谷自行系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以前提出的改进的平均场模型(简称 MMFT)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发现该模型有新的解 ml=2 ; 加入ρ介子,计算了核物质对称能 α_4;用新的参数计算了加ρ与未加ρ的中子物质的态方程,将二者作了比较,并与ml=4.3的结果做了比较;引用二体关联函数对矢量介子平均场的形式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用中子星结构方程计算了相应于各种态方程的中子星最大质量,结果是: MMFT-2(ml=2): M_(max)=2.22M(不含ρ介子) M_(max)=2.27M(加入ρ介子) MMFT-1(ml=4.3):M_(max)=1.69M(不含ρ介子) M_(max)=1.89M(加入ρ介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1986年12月23和24日在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上使用改进后的斑点相机对双星∑346AB、Kui23及∑73进行数字化斑点干涉术的观测以及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分别测得它们的角距离为0.″28±0.″01、0.″24±0.″01和0.″70±0.″01。这些结果与双星历表中的数据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中国光电等高仪系统的等高总星表(GCPA)。它以光电等高仪得到的四部初始星表的系统差组成赤经和赤纬综合系统,再将用Danjon等高仪得到的四部初始星表归化到综合系统上。总星表共有1579颗星,1541个△α值,1131个△δ值.所有△α和△δ的平均精度分别为±3.3ms和±0.058,其中FK4星的相应值分别为±2.3ms和±0.042.由两个和两个以上仪器观测得到的FK4星有485个△α值和349个△α值,其外部符合精度分别为±3.8ms和±0.041。最后给出了由GCPA确定的FK4的系统改正,并与有关星表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云南天文台和北京天文台的Ⅱ型光电等高仪观测的残差,进行了一种综合等高仪星表处理方法的尝试。即利用重新确定量K和ΔD的数值来达到两个星表系统的联结。并计算了两个台站综合的Δδ_δ、Δa_δcosδ系统。最后和其他的子午星表及等高仪星表进行了比较。除了δ≤5°区域外,其他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80-1981年期间,上海天台Ⅱ型光电等高仪和丹容等高仪(OPL No.14)共观测了15颗射电星。在FK5星表系统中得到了这些射电星的位置,并由这些观测位置与它们在其他星表例如G C,CAMC和W5/50中的相应位置进行比较,求得了这些射电星的自行。把我们求得的这些射电星的自行和PPM及CAMC星表中的相应自行作了比较,相互符合很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测定了WX Cnc的分光轨道解。轨道根数是:V_0=+9.8公里/秒;K_1=110.2公里/秒;K_2=149.0公里/秒;T_0=HJD 2,446,480.0309。结合文献中测光结果,得到了WX Cnc的绝对参量:A=6.32R_⊙;R_1=1.53R_⊙;R_2=1.18R_⊙ M_1=1.29M_⊙;M_2=0.96M_⊙。分光质比q=0.74。  相似文献   

20.
朱紫 《天文学报》2006,47(4):456-466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FK5和Hipparcos自行系统的关系,与VLBI和LLR所测定的岁差常数改正值不相符合.利用建立在FK5系统上的PPM和ACRS自行数据的分析,通过多个子样本的考察,发现不论由PPM或ACRS自行资料,都无法给出一致的岁差改正值和分点运动改正值.从而表明,FK5自行内部的系统差是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