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万县滑坡群稳定性的模糊数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万县滑坡群稳定性作出评价。其计算结果与稳定性评价的地质分析法,极限平衡计算等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从而证实了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用于滑坡群稳定性评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聚类分析的分类稳定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伯济 《现代地质》1994,8(3):342-348
多元统计分析内的系统聚类分析中.样本的分类依赖于参数距离;模糊数学内基于模糊等价矩阵的模糊聚类分析中,样本的分类也随λ阈值的改变而变化。因而分类方案的选择有很大随意性。其他分类方法也是如此。本文就上述两种方法提供一个求分类稳定方案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3.
聚类分析在地质工作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计算相当复杂,一般要由电子计算机完成。此外,因相关系数或相似系数矩阵中各元素并不一定具有集合论中分类的充要条件所需的传递性,故应用多元统计选取最大值的分类方法就可能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地质工作中的分类问题一般都是模糊的。因而利用模糊数学的运算方法解决地质工作中的分类问题,会比常规的聚类方法更合理和简便。本文简略介绍模糊聚类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地质工作中的成矿预测阶段广泛地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如地质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就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解决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它是根据地质工作的要求,选用合适的数理统计方法来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最终找出所研究的地质体的数量特征和内在的统计规律性,以便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选择的地质变量的取值都是“清晰的”,而许多地质现象却是不分明的、模糊的.近年来一些地质工作者正在探讨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来研究某些地质现象及解决有关方面的地质问题.如模糊聚类分析已经在化探的数据处理工作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数学。由于在地质科学研究领域中,经常面临的许多分类问题多伴随着模糊性,因而模糊数学方法正在成为解决地质分类问题的有利手段。其中,模糊聚类分析近年来在地质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日见增多。但是,应用ISODATA算法解决模糊聚类问题的文章尚属鲜见。本文就此介绍笔者在吉林省著名的黄金产区——夹皮沟矿区的外围应用ISODATA算法进行模糊聚类分析,进而划分出找矿远景区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模式识别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内在机理复杂,突出影响因素与突出事件之间的相关规律具不精确性和模糊性,使得基于经验的传统预测方法和基于数学建模的统计预测方法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提出了采用模糊聚类分析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方法。首先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样本集合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程度的模糊模式,然后对待预测样本进行模糊模式识别,以此来预测待测样本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实例验证表明,本法预测可靠。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油气综合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常规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油气预测时,存在样本数量大、参数非线性及已知样本数类型分类有明显的模糊性等特点。本文根据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谐振理论结合模糊K均值聚类算法、特征参数非线性映射的有效性校验,构成了一个性能完善的地震参数油气预测系统。该系统对样本特征空间用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未知样本的预测度量,更加符合客观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从而能判别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域。数值分析和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数值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模糊聚类分析在岩溶水化学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程 《中国岩溶》1995,14(1):9-17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是一种用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来代替某种单一传统分类指标的较新分类法。本文利用天津蓟县地区岩溶水系统的39个代表性水点及10个指标构成的样本集,进行了水化学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一些分类方法更能系统地、全面地反映地下水的各种属性,对确定水点的地球化学环境、系统边界的性质及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有实际意义,是一种理论上合理、应用上灵活的有效分类法。   相似文献   

9.
模糊数学是新兴的数学分支,把模糊数学用在地质上虽是近几年的事情,但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是在鲁中淄河式层控菱铁矿床的岩相及成生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对部分岩相剖面进行处理,试图用已获得的地质资料和结论检验模糊聚类分析的实用意义和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规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油气预测时,存在样本数量大、参数非线性及已知样本数类型分类有明显的模糊性等特点。本文根据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谐振理论(AdaptiveResonanceTheory)结合模糊K均值聚类算法、特征参数非线性映射的有效性校验,构成了一个性能完善的地震参数油气预测系统。该系统对样本特征空间用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未知样本的预测度量,更加符合客观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从而能判别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域。数值分析和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数值稳定可靠,在储层油气预测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广义说,工程勘察成果中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大量数据的传递与处理取得的。数据传递结构的优化和合理控制是提高勘察效率和质量的保证。讨论了用程序编制的方法实现的数据从平面图到剖面图的钻孔距离传递,利用模糊聚类思想提出的对剖面数据进行合并的建议和利用地质三维软件实现的三维地质体模型的耦合展示,这几个问题正是目前大多勘察单位在数据控制与传递流程中可能欠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岩土样本力学参数的模糊统计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徐卫亚  蒋中明 《岩土力学》2004,25(3):342-346
岩土工程参数中的各种信息都存在模糊性。通过对岩土样本力学参数试验值的研究,提出当分析样本统计特征时,应该充分考虑模糊不确定性因素对参数特征值的影响。在确定的参数隶属函数基础上,推导了岩土样本力学参数模糊统计特征值的计算公式,并证明了公式的合理性。应用实例表明,由于文中提出的计算方法考虑了参数模糊性的影响,其计算结果比按常规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具合理性。在任何情况下,模糊方差和模糊变异系数都比常规统计方法得到的方差和变异系数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模糊数学已经引起了地质工作者的注意,并开始应用模糊数学解决地质找矿问题.成矿预测、远景区的划分、物化探异常分类和评价、矿床成因以及地球化学元素间的亲疏关系等等,都是带有一定模糊性的问题,都可以应用模糊数学去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模糊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举  相似文献   

14.
煤与瓦斯突出预报的模糊聚类相似分析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多数是定性的或是模糊相似,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煤炭与瓦斯突出程度进行分析,建立模糊模式;应用模糊相似选择原理进行评价,以模糊模式为评价对象,以待预报样本为参考对象,根据模糊模式与以待预报样本的相似程度进行预测预报。哪一模式与预报样本最相近,等待预报样本即属于那一突出类型。采用模糊聚类及模糊相似原理2种方法结合分析预测,不仅克服了模糊聚类单一分析方法的不确定性,使定性预报转为定量预报,而且提高了预报效果的准确程度。实例分析表明,这是预报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序言在地质、物探、化探中,许多地质体或异常差异不明显,要用肉眼或一般的对比方法把它们区别开来是很困难的,更何况地质体或物化探异常等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单凭某种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根本是不准确的,或者说是很不可靠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引用多种变量对其进行分类以提高可信度。模糊聚类分析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特别是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软分类),使用连续变量,反复迭代,多次分类,更为准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丁春平将这种方法在V-9000计算机上应用过,但其仅分为两类,而且变量数也受程序限制。  相似文献   

16.
古生物地理的划分,通常有综合比较法和数字统计法两种.前者是传统的方法,而数字统计法是常用的二态变量聚类分析法:以地层为样本,地层中包含的种属为变量,作Q型聚类分析.我们通过若干资料的计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但是笔者在计算过程中发现,当形成大类时,相关系数往往降到很低.作为数字分类方法的探索,对同样的资料我们采用模糊聚类法分类,结果基本上与Q型聚类法一致,而且在某些地区与综合比较法的结果更吻合.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在和Q型聚类法分成同样大类的情况下,模糊聚类法给出了较大的亲近度.  相似文献   

17.
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评价地质环境质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讨论了应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根据陕西省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受多因素制约的特征,将全省剖分成350 个样品单元,选取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水质、土地资源、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植被、气候、地震、滑坡、泥石流、地方病、水土流失、沙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盐碱化、沼泽化等15 个变量作为评价因子,采用Q 型聚类分析方法,将全省分成37 个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将其划分成7 个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客观地反映了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的宏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唐淑贤 《湖南地质》1992,11(2):163-168
摘要聚类分析直接利用相似矩阵或相关矩阵来分类,但它们本身存在矛盾,分类时也会出现矛盾。为消除这个矛盾,可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它的特点是,通过相似矩阵连续自乘,改造成模糊分类矩阵,随后按不同要求进行分类。本文旨在介绍模糊聚类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并提供一个PC—1500袖珍机模糊聚类分析源程序。附两个算例。  相似文献   

19.
黄土、古土壤、亚砂土等是陕北黄土高原第四纪的主要岩性,由于其导电性及电化学活动性差异不大,故利用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和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很难将以上几种岩性准确区分。本文将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及模糊聚类分析等数学方法应用到陕北黄土高原第四纪岩性的划分上,特别是模糊聚类分析在区分黄土、古土壤、亚砂土上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黄土、古土壤、亚砂土等是陕北黄土高原第四纪的主要岩性,由于其导电性及电化学活动性差异不大,故利用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和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很难将以上几种岩性准确区分。本文将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及模糊聚类分析等数学方法应用到陕北黄土高原第四纪岩性的划分上,特别是模糊聚类分析在区分黄土、古土壤、亚砂土上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