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河南省嵩县德亭老道沟滑坡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面调查、无人机航拍、物探、钻探、岩土测试等多种方法手段,从滑坡的平面形态、坡体结构、岩性特征等,多角度勘查滑坡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滑坡形成机理。进而运用极限平衡法,针对不同工况条件,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并提出治理措施,为后期工程治理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目前滑坡基本稳定,因高速公路切坡,降低了滑坡稳定性,极端降雨条件下存在滑移的可能;成灾模式属基覆界面滑动模式。建议采取“搬迁避让+抗滑桩+排水沟+跟踪监测”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吴虹 《安徽地质》2023,(3):239-243
本文分析的地质滑坡是贵州道真自治县暴雨引发的土质滑坡地质灾害的典型案例。通过野外实地勘察,结合工程地质原理,综合运用钻探、剖面测量等方法,查清滑体、滑带和滑床的岩土性质,分析滑坡的形成机理,认为二级陡坎临空面给滑坡创造剪出空间在降雨作用下导致坡体下滑。经稳定性分析,采取中部抗滑桩+坡体截排水+坡面修整+监测的综合防治方案。采用此方案治理边坡,其稳定性达到了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陇南地区是甘肃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充分研究区域自然地质环境资料基础上,根据两当县显龙清真寺滑坡的野外调查及勘察成果资料,采用折线滑动面分析方法对滑坡在重力、降雨及地震等情况下的稳定性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基于滑坡稳定性计算成果提出"抗滑+桩后反压+坡面截排水+坡面防护"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工程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福建周宁县马头山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滑坡的形态、滑面滑床特征和变形特征以及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内外营力对该滑坡的影响,并对滑坡的形成过程和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形成过程及机理为:开挖-滑带土浸水软化、抗剪强度降低或丧失-坡面、坡顶开裂和坡脚剪切破坏-剪切破坏区向上发展与后缘张裂隙贯通-滑面贯通、滑坡产生。根据定量分析计算,在连续降雨或暴雨条件下,该滑坡整体超过临界稳定状态而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可能继续失稳破坏。根据滑坡特征,提出了采取削坡减载、排水及坡面防护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7,(3)
在对庙尔沟乡泉州学校两处潜在滑坡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两处潜在滑坡的发育特征、稳定性及治理工程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5和H6滑体均由坡积角砾、砾砂、含砾粉土等组成,均为小型潜在滑坡隐患体;H5滑坡在天然自重工况下基本稳定,自重+暴雨工况下基本稳定-欠稳定,自重+地震工况则为欠稳定-不稳定;H6滑坡在天然自重工况下为稳定-基本稳定,自重+暴雨工况下为基本稳定,自重+地震工况则为欠稳定-不稳定;最后,提出了抗滑桩设计、重力式挡土墙、及排水沟设计等工程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安康市区某膨胀土滑坡治理工程为例,通过现场勘查、数值模拟、经验分析等手段,对该典型膨胀土滑坡的形成机制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措施。结果表明:滑坡体所处位置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地形地貌是其发生滑动的基本条件,排水系统的损坏失效是灾害发生的重要条件,季节性的强降雨是滑动发生的激发因素。在滑坡成因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该膨胀土滑坡的治理方案,通过桩板墙的强支护结合坡面+坡体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对膨胀土滑坡进行根治。结果表明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随着低碳能源的推行,大量水电站的兴建引发了大量库岸滑坡问题。库岸滑坡与普通滑坡有着显著区别,但在实际工程的稳定性计算过程中,工程人员常将二者归为一体,采用同样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为了更好地治理库岸滑坡,根据库岸自身的特点,在长期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按结构面特征、坡体位置和滑体物质成分进行库岸斜坡分区的原则;针对库岸滑坡的特点,推导了被牵引段有推力+后缘拉裂面有剪力、被牵引段不存在推力+后缘拉裂面有剪力、被牵引段不存在推力+后缘拉裂面无剪力三种情况的水库岸坡滑坡稳定性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验证基于水库岸坡特征滑坡稳定性计算修正传递系数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5)
在高边坡治理设计中,如何进行治理以达到边坡稳定,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调查分析和长期的实践总结,认为从削坡卸载、坡面排水、防护加固及景观绿化工程等方面对边坡进行了综合性治理。利用坡率法对黄土地区高边坡进行削坡卸载以确保边坡稳定,坡面排水可防止地表径流对坡面及坡脚产生冲刷危害,边坡防护加固及景观绿化工程可起到稳定边坡、防止滑坡、减少水土流失、丰富景观及美化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永泰旗山滑坡是福建省少见的深层中型岩质滑坡之一,2010年"5.18"强降雨诱发,滑坡中后缘拉张裂缝发育,前缘出现剥落、掉块、鼓胀、小滑坡,出现较明显的滑动征兆,采取应急卸方减载11×10~4 m~3,对滑坡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为彻底消除滑坡隐患,对滑坡进行了详细勘察、监测以及施工图设计。文章基于旗山滑坡变形活动特征,采用抗滑桩联合预应力锚索支挡+削坡减载联合坡面防护+微型桩局部加固+截排水(地表及地下)综合治理方案,为福建省相关类型滑坡防治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0.
山体边坡爆破开挖过程中,爆破方法不当,导致坡面形状不规则,坡度不合理,坡面残留大量岩土体,边坡卸荷后,坡肩位置变形大,出现持续性崩塌破坏,其紧邻在建建筑物,直接威胁坡底建筑施工活动安全,根据此类边坡特点及地质构造特性,分析了崩塌堆积体滑坡成因及特点,提出了无空间崩塌堆积体滑坡治理方法,工程实践证明,采用反压护道+护坡桩+柱板墙+锚杆格子梁组合结构治理类似边坡,安全经济,施工方便,支护结构与坡底建筑工序可平行施工,保证了坡底在建建筑施工安全及工期要求,为类似边坡治理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