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5月13日。特大暴雨下个不停,淳安县青溪新城云村的地质灾害巡查监测人许志荣一大早就起床去丰家山农居点东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去巡查监测,在监测过程中,他接到县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发出的“强降雨还将继续,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巡查监测工作.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的通知。许志荣冒着特大暴雨一直坚守在这一地质灾害隐患点上,密切注视着山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据1991~2006年地质灾害资料及短时强降水的特征分析,地质灾害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闽西北的中南部地区、闽中地区及闽南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中心与地质灾害高发区的空间分布较一致,高值区域也分布在闽西北、闽中及闽南南部,最大高值中心出现在闽西北,其空间分布同山地地形和影响天气系统关系密切。短时强降水(强暴雨)均值的日变化特征呈单峰型,7时雨强最强;短时强降水极值的日变化特征呈双峰型,夜晚20时雨强最强,波峰至波谷的雨强持续时间在6~7小时。从不同持续性短时强降水雨强值来看,1,3 h及6 h触发地质灾害的平均雨强值界为30,50,120 mm。  相似文献   

3.
浙江泰顺县台风“苏迪罗”期间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造成浙南地区重大损失。文章以重灾区泰顺县为例,根据应急调查结果和现场踏勘情况,通过统计及对比分析,认为泰顺县因“苏罗迪”台风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为:时空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仕阳镇; 多发生在台风登陆前3小时和登陆后6小时; 具群发性,以滑坡(浅层土质)为主,虽多为小型,但危害较大; 多发生在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区,地形坡度为15°~25°,以第四系残坡积层及晚侏罗世西山头组(J3x)火山岩为主。地质灾害与罕见的台风暴雨直接相关,与不规范的人为活动密切相关。预测了泰顺县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分级管理和分类治理”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
1935年7月上旬,长江中游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这次洪水是著名的“357”特大暴雨造成的,雨量集中、强度大。澧水、清江、沮漳河、三峡区间下段以及汉江中下游普遍发生了洪水灾害,灾情甚为严重。根据当年大水后的调查统计:湖北省有51个县(市)、湖南省有37个县受灾。两省灾民达1000万人以上,其中淹死的在10万人以上。洞庭湖受灾面积约350万亩;汉江中下游淹没面积约6640平方公里,襄阳以下汉阳以上成为一片汪洋。(一)洪水发展过程“357”暴雨从7月3日开始。7月4日,长江南岸澧水、清江一带的降雨强度普遍达到了高峰。7月5日至7月6日,长江以北,汉江以南地区的降雨量继续加强。7月7日起暴雨分布零乱,雨区向东北方向移动,暴雨基本结束。据资料分析,5天的400毫米降雨量等值线包围面积呈南北狭长的哑铃形,并有南北两个中心,南部中心在清江与澧水分水岭南侧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登陆台风暴雨落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49~2007年在浙江登陆的38次台风的年内分布和迁移规律,台风强度与暴雨中心雨量关系,最大暴雨落区.结果表明:浙江沿海登陆台风以7~8月份为最多;前后两次台风登陆点以区间迁移为主;最大暴雨中心雨量与登陆时台风中心风力、气压关系不密切;最大暴雨落区与台风登陆点位置、登陆后的运动路径和离登陆点的距离关系不大.也研究了登陆台风致涝暴雨分布区域,在防台风实践中,应依此客观事实调整台风暴雨山洪的防御战略.  相似文献   

6.
景宁县地处浙南山区。全县国土面积1949.9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4.48%。山高坡陡,残坡积物多。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充沛。是浙江省南部的一个暴雨中心。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县之一。现已发现需防治的灾害隐患点122个。涉及全县23个乡镇。威胁7431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A”类隐患点为4个,“B”类隐患点10个,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2005·09"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业平 《水文》2006,26(2):84-86
2005年9月1-4日,安徽省受第13号台风“泰利”影响,同时遇到华北冷空气南下,与低层云团汇合,形成历史罕见特大暴雨,三个暴雨中心分别位于淠河上游张冲站、皖河上游岳西站和滁河上游长山站,最大3日降雨量687mm,最大 24h降雨量544mm。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对本次暴雨洪水成因、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上发生的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肖文忠  夏维武 《水文》1989,(5):53-56
1981年6月20日,陕西省渭南县南部的秦岭北坡浅山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位于渭南县桥南乡以南的大石槽(即北纬34°18′,东经109°38′)。暴雨从20日15时25分开始,到20时基本结束,历时4小时35分钟,大石槽雨量站实测降水量339.9mm。本次暴雨在我省17场典型大暴雨中,24小时降水量占第5位,6小时降水量占第2位,1小时降水量占第1位。  相似文献   

9.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降雨充沛。台风等极端气候灾害引起的强降雨次数繁多,并可能引发地区周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收集相关地区、时段的气象、水文资料,并对研究区降雨数据进行处理,在野外实地调查、遥感解译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总结群发性坡面泥石流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针对致灾因子降雨量与温州地区群发性泥石流灾害的因果关系,获取坡面泥石流发生周期内的各时段降雨量,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确定最大1h、3h雨强为研究变量,在二维坐标平面上投影近百个案例点,拟合得出临界雨量方程,并根据泥石流发生与否划分区域计算超越概率和误报概率,得出温州地区泥石流爆发前期雨强满足"两倍关系"的经验结论,寻求解决温州地区实际泥石流地质灾害预警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滑坡地质灾害预警方法主要有面状预警和点状预警两种,前者一般应用于国家级和省级层面上的预警,后者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滑坡隐患点或者小范围地区。温州地区山区面积大,地形复杂,暴雨频繁,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温州滑坡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基本上采用面状预警理论,但是兼有点状预警的特色。其基本理论思想是:以近似于点状行政村为预警单元,实地调查典型的行政村,并全面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基础地质、历年地质灾害区划调查等资料,对每个预警单元(行政村)分析其发生滑坡地质灾害潜在能力的大小(潜势度)与灾害发生的降雨阈值,从而建立预警系统,并应用于政府在地质灾害防灾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