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著录说明《地球物理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照GB7714— 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采用顺序编码制 ,其文献编号以正文中引用的先后依次排序 .正文内序号置入方括号 ;文后文献表中的序号加方括号 .文献表中 ,论文作者 1~ 3名时 ,全部署名 ;超过 3名者 ,其后加“等”或“etal.” .所有中、外作者均姓列名前 ,中国人名写全称 ,西文人名要缩写 (勿加缩写点 ) .其他著录格式中、外文献一致 .所有非英文引文在其下一行给出相应英文 .2 著录示例2 1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1 ] 王椿镛 ,张先康 ,吴庆举等 .华北盆地滑脱构造的地震学…  相似文献   

2.
1 著录说明《地球物理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照GB7714 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采用顺序编码制 ,其文献编号以正文中引用的先后依次排序 .正文内序号置入方括号 ;文后文献表中的序号加方括号 .文献表中 ,论文作者 1~ 3名时 ,全部署名 ;超过 3名者 ,其后加“等”或“etal.” .所有中、外作者均姓列名前 ,中国人名写全称 ,西文人名要缩写 (勿加缩写点 ) .其他著录格式中、外文献一致 .所有非英文引文在其下一行给出相应英文 .2 著录示例2 1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1] 王椿镛 ,张先康 ,吴庆举等 .华北盆地滑脱构造的地震学证…  相似文献   

3.
1 著录说明《地球物理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照GB771 4— 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采用顺序编码制 ,其文献编号以正文中引用的先后依次排序 .序号置入方括号 .文献表中 ,论文作者 1— 3名时 ,全部署名 ;超过 3名者 ,其后加“等”或“etal.” .所有中、外作者均姓列名前 ,中国人名写全称 ,汉语拼音的姓全大写 ,名字的第 1个字母大写 ,其余小写 ,双名间加“ ” .西文人名要缩写 (勿加缩写点 ) .其他著录格式中、外文献一致 .所有非英语引文在其下一行给出相应英文 .2 著录示例2 1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1 ] 王椿镛 ,张先…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学报》2001,44(3):436
1 著录说明 《地球物理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 其文献编号以正文中引用的先后依次排序.序号置入方括号. 文献表中,论文作者1-3名时,全部署名;超过3名者,其后加"等"或"et al.".所有中、外作者均姓 列名前,中国人名写全称,汉语拼音的姓全大写,名字的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双名间加"-".西文 人名要缩写(勿加缩写点).其他著录格式中、外文献一致.所有非英语引文在其下一行给出相应英文.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2):414-414
1 著录说明《地球物理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照GB7714 - 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采用顺序编码制 ,其文献编号以正文中引用的先后依次排序 .文献表中 ,论文作者 1~ 3位时 ,全部署名 ,超过 3名者 ,其后加“等”或“etal.” ,所有中、外作者均姓列名前 .所有非英文引文  相似文献   

6.
《地球物理学报》2004,47(6):i002-i002
《地球物理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其文献编号以正文中引用的先后依次排序,序号置入方括号。  相似文献   

7.
《地震学刊》2010,(3):352-352
自2008年起,本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有所改进,具体如下: 1.引用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其文献编号以正文中引用先后依次排序。 2.文献表中论文作者3位以下的,全部列出;3位以上的,列出前3位,后面用“,等”表示。 3.所有非英文引文均须列出相应的英文。  相似文献   

8.
《地震学刊》2013,(6):704-704
1.引用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其文献编号以正文中引用先后依次排序。2.文献表中论文作者3位以下的,全部列出;3位以上的,列出前3位,后面用“,等”表示。3.文后中文参考文献须列出相应的英文。原出版物没有英文的则空缺,勿自译。  相似文献   

9.
《地震学刊》2014,(3):400-400
1.引用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其文献编号以正文中引用先后依次排序。2.文献表中论文作者3位以下的,全部列出;3位以上的,列出前3位,后面用",等"表示。3.所有非英文引文均须列出相应的英文。4.著录格式专著:[序号]著者姓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文集:[序号]文献著者姓名.析出文献名[C]∥文集编著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相似文献   

10.
《地震学刊》2014,(2):191-191
1.引用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其文献编号以正文中引用先后依次排序。 2.文献表中论文作者3位以下的,全部列出;3位以上的,列出前3位,后面用",等"表示。 3.所有非英文引文均须列出相应的英文。  相似文献   

11.
《地震学刊》2009,(4):437-437
专著:[序号]著者姓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文集:[序号]文献著者姓名.析出文献名[C]//文集编著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姓名.论文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  相似文献   

12.
《火山地质与矿产》2014,(3):217-217
1.论文题目:是否精炼、准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2.作者及工作单位:作者署名及署名先后顺序是否有异议,作者工作单位是否是单位的全称,是否给出与作者和工作单位对应的英译文。3.中文摘要:是否完整、准确地反应论文成果,是否语言精炼,简短扼要,是否与正文中文字大段重复。4.英文摘要:是否符合科技英语的结构式要求,各项描述是否准确。5.前言:是否总结了前人成果和知识空白,是否阐明了论文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异同及创新之处,与“讨论”或“结论”部分有无重复。  相似文献   

13.
1.所投稿件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可靠,层次分明,论述精练,语言准确,符合规范。2.缩写。外文缩写词必须符合国际规范,缩写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需要标明全称并说明中文含义。3.量、符号和单位期刊刊登论文中的量名称、量符号及其单位采用国家标准。量(代表变动性数字)符号,以及坐标轴的符号均排斜体;量符号的下标,属“变动性的”用斜体,其他情况用正体。量符号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必须给出其量名称及单位。向量、矩阵排黑斜体;张量排花斜体。  相似文献   

14.
1.所投稿件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可靠,层次分明,论述精练,语言准确,符合规范。 2.缩写。外文缩写词必须符合国际规范,缩写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需要标明全称并说明中文含义。 3.量、符号和单位,数值精度 期刊刊登论文中的量名称、量符号及其单位采用国家标准。量(代表变动性数字)符号,以及坐标轴的符号均排斜体;量符号的下标,属“变动性的”用斜体,其他情况用正体。量符号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必须给出其量名称及单位。向量、矩阵排黑斜体;张量排花斜体。  相似文献   

15.
《地震学刊》2009,(5):596-596
为了加快稿件处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回修,特再将本刊书写简则列于下,务请投稿时参照执行。 1.作者简介:含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工作单位、职称(务)、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联系电话、Email。 2.中文题目一般不要超过22个字,确需超长表达时,可采用副标题形式。文章应包括: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以及何种基金资助等项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震科学主题词表》目前在地震科技信息数据库建设以及地震期刊出版等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者在十多年的“中国地震科技文献库(英文版)”建设中,使用该表对13 000余篇文献进行主题词标引,并与《汉语主题词表》作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地震科学主题词表》的修订意见,认为该表的重新修订再版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陈培善 《地震学报》1999,21(5):554-555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n)和标准偏差(SD).面波震级M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SK地震仪记录,采用北京台1965年面波震级公式MS=lg(AH/T)+1.66lg(…  相似文献   

18.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0,22(1):108-108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n)和标准偏差(SD).面波震级M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SK地震仪记录,采用北京台1965年面波震级公式MS=lg(AH/T)+1.66lg(…  相似文献   

19.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14,36(6):1152-1153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 M≥4.7的事件,全球给出 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n)和标准偏差(SD)。  相似文献   

20.
月震     
前言   1 96 9~ 1 972年期间 ,作为Apollo计划的一部分 ,共有 1 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 ,他们总共进行了 6次登月 (如表 1所示 )。在每次登月时 ,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 ,而第 3名宇航员仍留在控制仓内。参考文献 [1 6 ](略 )列举了Apollo任务的科学实验。本文的目的是对月震实验作一总结。表 1 Apollo登月任务任务日期着陆点登月宇航员控制仓宇航员11196 9年 7月 16~ 2 4日平静海南部ArmstrongandAldrinCollins12 196 9年 11月 14~ 2 4日风暴海BeanandConradCordon14 1971年 1月 31日至 2月 9日FraMauro地区ShepardandMitchellRo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