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82年8月25日—9月4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戴河举行的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国际中新生代地质讨论会共宣读论文94篇,其中大会宣读10篇(中国代表6篇,外宾4篇).中国代表的6篇论文题目是:1.论中国非海相白垩系的划分与侏罗—白垩系的界限(郝诒纯、苏德英).2.中生代以来中国大地构造体系与地壳运动程式(孙殿卿).3.珠江口盆地的构造演化与南海的形成(冯志强、曾维军).  相似文献   

2.
山东海洋学院地质系和海洋地质研究所首届学术年会暨海洋地质研究所第三届科研成果交流会,于1987年1月16—19日在海洋地质研究所召开.参加这次交流会的除两单位科研、教学、研究生人员外,应邀参加的还有山东海洋开发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所、北海分局、中科院海洋所、青岛地质局、青岛地质学会等代表180余人.该会是以上两个举办单位根据中央关于横向联合的指导精神,在1986年8月29日签定横向联合协议书的决定而召开的,协议中曾提出在人才培养、科研、科技交流等方面要进行广泛的合作.两单位向大会提供76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15篇,小组会上交流45篇.会议充分体现横向联合使教学与科研各自优势互相渗透,得到发挥和利用,促进教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主持召开的第一届亚洲海洋地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9月7日—10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位中外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台湾学者陈培源教授出席了这届学术讨论会,并在分组会议上做了学术报告.这次会议得到国际海洋地质委员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等组织的支持和资助.会议收到学术论文摘要157篇并已汇编成册.会议分大会报告和分组会议两个阶段进行.在大会上做学术报告的有:E.Seibold(西德、国际地科联代主席)、业治铮、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洋学会受中国科协的委托,联合国内水产、石油、地质、地理、航海、声学、地震、水利、海洋潮沼、仪器仪表、能源等十二个学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部及海军工程部,邀请400余名专家、学者,于1987年12月16日至21日在广州召开了全国海洋开发工程技术交流会。除大会宣读十多篇论文外,有400多篇论文分别在七个专业组上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一个小型展览会,属技术市场性质。国  相似文献   

5.
由13届国际第四纪大会(13 INQUA)组织委员会、地质矿产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地质分会、中国海洋地质学会、青岛市地质学会、IGCP274项中国工作组和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编辑部联合召开的“中国第四纪地质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4月24—28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召开,来自全国80多个单位的14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及论文摘要155篇,在大会及分组会上报告和交流的有74篇。知名专家王乃梁教授和周慕林教授等应邀在大会上做了演讲。会议围绕第四纪环境与人类生存关系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海洋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碳酸盐比较沉积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3—8日在青岛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86位代表,分别来自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石油部、国家海洋局和出版界等属42个单位.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64篇,在大会上交流13篇,小会交流18篇.就碳酸盐比较沉积学而言,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聚会.通过交流和讨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碳酸盐比较沉积学的开展,对促进与碳酸盐沉积有关矿产资源的普查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松龄 《海洋与湖沼》1987,18(1):106-106
以研究晚更新世以来海面变化、测量、对比及其应用为主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1986年度会议于1986年10月9—14日在中国青岛、烟台两地举行。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104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80余篇,30余名国内外专家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部分代表还向大会展示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27—30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和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大会在美丽的古城南京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25篇,来自全国各地的3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就(1)同位素新技术、新方法与新理论;(2)岩浆岩年代学与同位素示踪;(3)大陆动力学与壳幔物质循环;(4)矿床同位素定年与成矿示踪。  相似文献   

9.
本届会议于1984年9月5日至8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有20个国家的125名代表参加会议。76篇论文由23个国家提供。论文集分成两册,一册的内容是海洋腐蚀,另一册的内容是海洋污损。我国共有四篇论文编入论文集,派三名代表参加本届会议,在会议上宣读了这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代表是国家海洋局厦门三所及海洋技术所的技术人员。这次会议的论文内容较新,与海洋工程结合紧密。多数题目来自海洋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实验室及现场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地质分会联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碎屑岩沉积相学术讨论会,于9月20日至9月2了日在大庆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42个单位,共计114人.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摘要151篇.其中论文全文68篇,论文中有关区域性的沉积研究7篇;古代沉积28篇;现代沉积6篇;地震地层学8篇;国外动态及新技术新方法8篇;其它3篇.大会宣读论文12篇,分组宣读论文43篇.会议重点总结和交流了1980年在西安市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碎屑岩沉积相学术讨论会以来,沉积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介绍了国外沉积学研究的现状和动向;讨论了沉积学中有关沉积体的成因、分类、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及如何更好地为油气和沉积矿产资源勘探服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地矿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并联合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地质学会、青岛海洋大学地质系和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海洋地质灾害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第四纪海陆对比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2—26日在青岛召开,与会代表59人,他们来自全国28个科研、教学、生产和出版单位。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和摘要101篇,有31篇在大会进行了交流,论文内容广泛,涉及到第四纪地质的基础理论、区域第四纪地质、新技术新方法及应用第四纪地质等许多方面。 这次会议重新强调了第四纪地质研究中海陆对比的思想,会议认为海陆对比及海陆结合成为发展第四纪地质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向。 事件地质学和全球变化思想是近几年来地球科学的最新进展之一,是指导和认识第四纪时期地球环境演变历史、现状及预测未来的哲学思想及基本原理,会议提出的一些论文涉及到第四纪时期一些重要的地质事件和突变事件,从而为建立以事件为依存的“时间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地质学会和山东省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于1982年5月28日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学术厅联合举行了海洋地质学术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师在会上报告了有关的科研成果.报告会共收到论文20多篇,会上报告了8篇,论文题目如下:1.中国地质学会发展简史.2.构造运动与岩石变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洋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3月11—15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郭令智、任美锷、业治铮、朱夏等著名地质学家同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海洋地质专家、学者140多人聚集一堂,交流学术成果,探讨海洋地质科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向大会提交的论文和论文摘要175篇,其中大会交流14篇,小会交流66篇.这些论文从各个方面反映了近几年来我国海洋地质科学工作者在东海、南海中北部、黄海、渤海以及深海大洋等区域的海洋地质综合调查和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地质矿产部等单位对东海油气资源的调查和研究,突破了东海出油关,打开了我国海域找油的新局面;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对太平洋特定海区的海洋地质综合调查以及对南极的综合考查,使“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宏伟目标逐步实现.提交会议的文章中大量的是有关海岸带和近海区域的调查成果,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体现了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这些成果对海岸带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沿海工程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洋学会于1992年10月17~19日在天津市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召开了1992年全国海洋科学技术学术报告会,出席该会的代表70名,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产业部门有关单位。会议由中日海洋学会副秘书长金鼎华主持,会议除大会专题报告外,还分两个大组进行学术交流,向大会提交的论文共154篇,大会专题报告6篇,小会交流共46篇,报告内容大致涉及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第四纪地层对比讨论会于1988年10月6—16日在苏联远东的纳霍达卡市举行.会议由亚太第四纪委员会主办,即INQUA地区分会主办.正式会议为五天,野外地质旅行一天.会议收到论文150多篇,涉及第四纪地层、第四纪地质的工作方法、测年、海平面变化等,会议论文将由亚海矿委会(CCOP)组织出版发行.出席本届大会代表130余人,除苏联代表外,中国、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南朝鲜及民主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2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采用大会发言,主要介绍自上届(1986,日本)亚太会议之后的新成果.会议按第四纪地层;古地理及沉积过程;地貌与构造地貌;第四纪以来生物界的演化四个专业进行大会介绍.中国代表做了“江苏第四纪瓣鳃类动物及古地理研究”、“第四纪地层下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第12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1987年7月31日至8月9日在加拿大渥太华市召开.45个国家和地区的958位科学家参加了大会.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100余篇.在大小会议上宣读的有600余篇.中国代表团由来自中国科学院、教委及地矿部的19名科学家组成.由刘东生任团长、何起祥任副团长.我部有五名科学家参加了大会.在大会同时,连续召开了多次执行委员会会议,回顾了上届大会以来的工作,审查了秘书处的工作及财务预决算,审查了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讨论了新设专业委员会的任务及人员组成,选举了新的执委会,决定了下届大会的地点.我国刘东生、何起祥参加了执委会会议.  相似文献   

17.
由地质矿产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地质分会、中国海洋地质学会、青岛市地质学会、IGCP274项中国工作组和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国第四纪地质学术研讨会”将于4月23—28日在青岛市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培训中心召开.会议第一号通知发出后,得到兄弟单位和广大利技工作者的支持,截至2月底收到近80个单位150多篇学术论文(摘要),论文内容十分丰富,将有一批高水平的论文在大会或分组会上交流,会议的准备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经中国科协批准,于1984年9月6日至7日在烟台召开了海洋遥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和生产部门的53个单位11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的论文102篇,这是我国海洋遥感学术界的一次联合团结的盛会。在开幕式上,中国海洋学会的代表王景学、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代表袁业立、烟台市科  相似文献   

19.
莫杰 《海洋地质前沿》1994,(11):F003-F003
由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海洋地质灾害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地质分会、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广东海洋学会南海石油开发环境研究会和青岛市地质学会联合主办的《海洋地质灾害海洋环境》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19—20日在青岛召开。来自沿海地区高教、科研、部委等部门的专家、教授和青年学者共4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海洋测绘》2007,27(6):82-82
中国测绘学会第七届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第十九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10日至16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会议由本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副所长翟国君同志主持,本专业委员会主任、海司航保部副部长王健同志致开幕词。有120余位委员、论文作者和测绘仪器厂商等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24篇,有113篇论文收入《第十九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160册。其中有28篇论文和新产品介绍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文章内容包括数字地球与海洋测绘、多波束测深技术、卫星测高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