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MapGIS绘制剖面平面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简单的工作程序,不使用任何专业软件,实现MapGIS绘制剖面平面图是一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工作.对利用MapGIS制做剖面平面图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利用工作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制作的剖面平面图美观、清晰、规范、图元素得体、易于编辑修改,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制图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剖面平面图的MapGIS应用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应用角度出发,结合MapGIS软件的地理信息属性优势,以如何将老资料的纸质图(如剖面平面图或平面等值线图)转换为离散点异常和磁异常数据如何直接在MapGIS软件中绘制剖面平面图为例,重点讨论了剖面平面图在MapGIS软件中的再利用和绘制的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补充辅助模块,说明了MapGIS软件在地球物理勘查中的应用与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陈明  何门贵 《物探与化探》2008,32(2):196-198
在物探扫面工作中,有大量的剖面数据需要绘制成剖面平面图,要求寻找一个高效快速的制图方法.通过对Grapher 自动化功能的分析和实践,编制程序实现了快速绘制彩色渐变剖面平面图的需求,说明利用自动化脚本能够在获得精美图件的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Surfer实现自动绘制渐变色平剖图及其在MAPGIS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利用Surfer绘制渐变色剖面平面图的构想,阐述了绘图数据格式及渐变色填充方法,编制程序自动调用Surfer 8.0软件,实现了自动绘图功能,制作出渐变色剖面平面图,并实现了MAPGIS环境的图形转换.实现的剖面图具有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与MAPGIS转换操作简单容易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在托克托地区地热勘查中,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法),共布设12条测线,得到12条视电阻率反演剖面和6幅不同深度的视电阻率综合平面图。选取3条具有代表性剖面,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对500、1 000和3 000 m深度的综合平面图的电阻率值和电阻率异常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层Z1以北的热储层有新近系、古近系与白垩系;研究区内具有开发价值的热储层主要是新近系与古近系,埋藏深度大于1 000 m,地热类型以对流型地热系统为主。  相似文献   

6.
地质剖面测量中,对于1:5万这类中等比例尺,一般求采用导线法成图。导线多沿溪沟、山谷布设,以避开通行上的障碍。这时,导线平面图为一条折线。用导线法测制地质剖面,视具体情况可用一次投影或二次投影作图。如果需要将不同方位的剖面投影到设计总方位(一般垂直岩层走向)上,于是就产生了所谓二次投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江汉盆地蚌湖地区隐蔽油气藏的预测为例,说明了在反演结果的解释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何判别反演结果的正确性,如何将反演得到的波阻抗等数据体转换成储层厚度平面图和储层物理性质变化平面图,如何通过反演结果识别岩性圈闭,如何通过反演结果区别波阻抗相同的不同地质体;提出可以通过波阻抗剖面和地震剖面叠合等方法来检验反演结果的正确性;在过滤砂岩过程中,对过滤门槛值进行压实校正等一系列的处理可以得到合理的砂岩等厚度平面图;通过砂岩等厚度平面图与构造图的叠合来圈定隐蔽油气藏的范围,在解释过程中通过对几个主要问题的解决,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并获得了高产油流。  相似文献   

8.
对地震资料进行定量解释时,常需要将等法线深度平面图换算成真深度平面图,即进行所谓空间归位校正。校正时,常从下述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寻求真反射点的位置及深度;二是计算与法线深度等值的等深线偏移距离。如图1为法线深度图,a、b分别为该图等深线的正交剖面上的两点。图2为图1的正交剖面。   相似文献   

9.
数字实测地层剖面工作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常规地层剖面测制方法单一,工序多且易出错,图件复合利用率低.利用数字剖面系统软件,进行剖面数据采集与绘图.以15万崇阳县幅的应用为例,介绍了数字剖面布置的原则方法、使用技巧以及成果图件的综合表达.实践证明数字剖面测制方法在工作效率、精度和成果表达研究方面比常规剖面测制方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基岩面探测时,受到城市交通、电磁等严重干扰的制约,常选用直流电测深作为主要物探方法。二维电测深剖面沿测线排列电极,采集视电阻率数据后进行二维反演,用所获得剖面方向上的二维电阻率断面图像推断地质体的位置及产状。但由于复杂的实际情况并非适合二维反演条件(走向无限延展并与测线正交),二维反演会产生较大误差。为此,可试用测区多剖面二维电测深数据作三维反演,获得测区三维电阻率立体图像,推断地质体分布的空间形态。在山东某市地质调查中,布设点距50 m、线距为100 m电测深测网,采集二维对称四极测深数据。对该测区二维电极排列建立三维反演数据格式后,进行三维电阻率反演,获得测区三维电阻率图像,推断的基岩面与钻探验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李融雪 《云南地质》2006,25(1):100-105
基于Visual FoxPro5.0可视化数据库管理系统,编制《化探点位数据图工具》软件,实现化探非规则测网的计算机自动提取点位的横坐标、纵坐标,点位号的横坐标、纵坐标;自动制作点位图、元素数据图、规则测网自动制作点位图、元素数据图等功能。程序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2.
黄国林 《云南地质》2008,27(1):97-101
钢筋混凝土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新的地基处理技术。本文对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自组织神经网络用于地质样品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样品的分类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用一种神经网络———ART2模型来实现自动分类。该方法简单、实用,分类效果令人满意。网络的应用结果显示出它具有良好的获得最佳分类数和最佳分类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4.
潘勇飞 《黄金地质》1995,1(1):46-50
物化探测网长期以来沿用的矩形有许多弊病,从内生多金属(尤其金)矿床的矿体几何形态,面临找深埋矿体,歪曲异常形态,同国际接轨等多方面考虑,都有必要改革成正方网。提出矩形网转换成正方网的方法理论。  相似文献   

15.
沉积相研究是油气勘探开发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桩241块初次利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法进行测井微相识别,将识别后的结果与岩心微相划分结果相对比,测井相的识别完全满足研究的需要,为密井网条件下沉积微相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采用神经网络判识沉积微相技术,可以提高沉积微相的分析和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6.
视电阻率对模型电阻率的偏导数矩阵计算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按Tripp et al.(1984)提出的理论,给出了一种视电阻率对模型电阻率的偏导数矩阵简便计算方法,它的核心是互换定理。只要得到所有供电和测量电极节点分别供单位电流时各有限元网格节点上的电位,通过线性组合就可得到视电阻率对模型电阻率的偏导数。  相似文献   

17.
莫时雄 《矿产与地质》2001,15(3):196-200
利用数字摄像和计算机技术,对金钢石的粒径等参数进行了测试,对数据的分析揭示了金刚石粒径,等效短径和平均网径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以平均网径为基础,建立金刚石粒径标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宁练 《第四纪研究》2009,29(5):913-919
通过青藏高原可可西里马兰冰芯记录,重建了 1887~1998年时期的净积累量变化,揭示出在研究时段内其变化呈弱的上升趋势。谱分析结果表明,马兰冰芯净积累量变化存在10.8a的显著周期。这表明太阳黑子活动对马兰冰芯净积累量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统计分析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马兰冰芯净积累量变化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沙漠区静校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内沙丘高低不平,求准静校正量是处理好塔里木地质资料的先决条件,应用相遇法进行沙丘调查,本文提出了沙漠表层速度模型新设想,并通过对剩余静校正量进行二次拟合,得到了最终的经验公式——沙丘曲线公式。  相似文献   

20.
后寨河流域岩溶含水介质结构与地下径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勇 《中国岩溶》2001,20(1):17-20
通过脉冲试验,采用测站脉冲响应曲线及流量衰减曲线分析,对后寨河流域含水介质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后寨河流域主要发育有溶隙- 溶管网络、较单一溶管以及溶隙网络三种含水介质结构,而且以溶隙、溶孔为主,其占含水介质体积的比率可达83.1%~96. 9%,而岩溶管道含水介质则只有3.1%~16.8%。不同含水介质的水文地质特征差异很大,溶隙- 管道网络水位上升快而衰减慢,水位变幅小;较单一溶管水位上升快而衰减亦快,水位变幅较大;而溶隙网络水位动态变化则介于前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