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装粘滞阻尼器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研究了安装粘滞阻尼器结构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层间最大剪力的分配情况,建立了层间最大构件力与层间最大剪力的关系以及层间最大附加力与层间最大剪力的关系,提出了该类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最后建议了安装滞阻尼器结构的抗震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粘滞阻尼器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是一种有效的被动控制方式,为与现行抗震设计水平相适应,减震结构和控制装置的设计也应该以可靠度为基础。本文结合粘滞阻尼减震结构的受力特性建立了此类耗能减震结构动力可靠度分析的实用简化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等价线性化方法,给出了层间三线型恢复力模型的等效平均刚度,粘滞阻尼器采用等效线性化的力学模型,建立了安装粘滞阻尼减震结构的等效线性随机分析模型。然后采用随机状态空间方法进行了粘滞阻尼减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基于层间变形失效准则和首次超越理论分析了粘滞阻尼减震结构的可靠度,并以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变形超过其自身极限变形作为阻尼器的失效模式,讨论了粘滞阻尼器可靠度的计算。最后通过一个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框架结构计算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运用。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实用的方法对振动控制结构在不同破坏状态下的抗震可靠度进行分析,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阻尼器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减震装置,将阻尼器安装于结构中能够适时为结构体系提供阻尼力,从而减小地震作用对结构的破坏。黏滞阻尼器对振动的反应比较敏感,在结构受到较小振动时就可以发挥其减震效果,其阻尼力会随着振动周期和使用状态温度的不同而变化。当地震发生时,安装在结构中的阻尼器会消减地震作用,降低传导到主结构体系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相对位移。本文介绍了黏滞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有黏滞阻尼器的结构体系的阻尼比的计算方法,对减震结构的减震效果的评析方法做出探讨,并以一安装有黏滞阻尼器的台湾某既有钢框架结构为例,分析了(1)该结构在遭受地震作用时的地震反应;(2)该结构体系在不同地震作用水平时的阻尼比,包括主体结构阻尼比和黏滞阻尼器阻尼比;(3)结构安装黏滞阻尼器后的减震效果。实例对本文的减震评析方法和减震效果进行了说明和分析,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黏滞阻尼器加固既有结构能够取得较好的减震效果,本文所提减震效果评析方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评析方法,对类似工程的减震评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层间最大剪力的分配情况,给出了层间最大剪力在结构构件与耗能器之间按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假想分配后,所得假想层间构件力与层间最大构件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假想层间附加力与层间最大附加力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罕遇地震作用下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与安装软钢耗能器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粘弹性阻尼器连接的相邻结构非线性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用随机等价线性化方法探讨了相邻结构之间用粘弹性阻尼器连接后的非线性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发现:在小震作用下,粘弹性阻尼器对相邻结构可以同时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但是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安装粘弹性阻尼器有可能会在减少一个结构的地震反应的同时,增大另外一个结构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6.
基于带粘弹性阻尼器钢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提出了基于OpenSees的阻尼器尺寸选择方法。首先,通过试验获得一种特定尺寸阻尼器的滞回曲线,根据粘弹性阻尼器相似理论,将其转换为一系列不同尺寸的阻尼器滞回曲线。使用Bouc-Wen模型对它们进行参数识别并添加到结构分析模型中,利用OpenSees软件对添加阻尼器结构和纯框架结构进行不同水准的3条地震波下动力时程分析。最后,通过综合考查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和最大应变来确定合适的用于振动台试验当中的阻尼器尺寸。结果表明,本方法可避免对不同尺寸阻尼器逐个进行性能试验,Bouc-Wen模型可较准确地模拟阻尼器力学性能,OpenSees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可准确模拟试验过程,根据提出的选择指标能简单方便地确定阻尼器的尺寸。  相似文献   

7.
铅粘弹性阻尼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作者提出的铅粘弹性阻尼器的构造和原理,对铅粘弹性阻尼器在不温度,频率,应应幅值和粘弹性层厚度的情况下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了温度,频率,应变幅值和粘弹性层度对铅粘弹性阻尼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对铅粘弹性阻尼器进行了低周疲劳试验和大变形试验,考察了铅粘弹性阻尼器的疲劳性能和极限变形能力,最后给出了有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耗能减震结构的受力分析与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层间最大剪力的分配情况 ,给出了层间最大剪力在结构构件与耗能器之间按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假想分配后 ,所得假想层间构件力与层间最大构件力之间的关系 ,以及假想层间附加力与层间最大附加力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罕遇地震作用下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与安装软钢耗能器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规金属阻尼器设计位移较小、抗疲劳性能差和制作安装复杂等不足,基于变截面塑性屈服设计思想提出一种L形金属阻尼器。在初步给出其工作机理及构造形式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3组不同设计参数的L形钢阻尼器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其滞回规律、耗能能力和抗疲劳特性,分析了各项工作性能指标对设计参数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L形钢阻尼器能够实现变截面屈服及大位移变形,其滞回曲线呈饱满纺锤形,恢复力退化小,黏滞阻尼系数可稳定在0.5附近,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该阻尼器初始刚度大,可满足结构不同抗震位移设计需求;影响该阻尼器滞回特性及抗疲劳性能的主要参数为L形耗能钢板高度和厚度。本文工作对结构抗震加固和减震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可调滞回模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现在磁流变阴尼器性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调滞回模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试验方法,并进行理论、试验及算例分析。首先,根据恒定电流下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力特性,利用磁流变材料特性的电流(即磁场)可控特点,建立了变电流下的阻尼力滞回模型;其次,在中通过电路板控制外加电流与装置变形间的函数关系,实现了变电流调节的阻尼力滞回模型;最后,将磁流变阻尼器与橡胶隔震装置结合,形成智能磁流变隔夺装置,并对一个单自由度隔震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