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的研究内容为:晚第四纪海面变化、测量、对比及其应用.该项目的最终会议已于1987年7月20日至30日,在加拿大东部的哈里弗克斯市(Halifax)举行,来自28个国家,约有60多位科学家赴会.中国工作组正、副组长秦蕴珊、谢在团,秘书长赵松龄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分两阶段进行,从7月20日至26日为野外地质旅行时间,代表们考察了芬德湾(Fundy Bay)及其附近的大陆冰川堆积地貌、大陆冰川区海面变化遗迹和古岸线变迁的证据.经过一周的实地考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7月27日至7月30日,代表们在哈里弗克斯市的达尔赫斯(Dalhousie)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45位科学家在会议上作了科学报告,展示了各国对该项目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刘泽纯 《海洋学报》1983,5(4):490-499
中国东部濒临太平洋,岸线漫长,具有山地丘陵海岸和大面积持续下降的沉积平原海岸,第四纪以来海面的升降波动频繁,发生过规模不等的海进与海退,经各家长期研究,特别是近十年来,发表了内容丰富的有关第四纪海面变化的研究成果。但是,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更新世海面变动的次数、时代和对比,以及全新世海面变化过程和趋势等,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些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对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岸典型岸段的地貌类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岸岸线长度约为470km,海岸类型可以分为无障壁海岸和有障壁海岸2大类。无障壁海岸以沙丘为主,并有海蚀崖,主要分布在斯卡恩(Skagen)到布劳万角(Bl?vands Huk);有障壁海岸地貌类型以障壁岛—潟湖、盐沼为主,主要分布在布劳万角到勒姆岛(R?m?),并向南进入德国。丹麦西海岸北部属于冰后期地壳回弹上升区,向南地壳回弹幅度逐渐减弱,至Ringk?bing峡湾地区变为地壳稳定区,再向南地壳变为下降区,因此,全新世地层中分别记录了不同的相对海面变化信息。距今7 150a以来,北部的Skagen岬角地区的相对海面下降了16~25m;Skallingen地区过去5 000a间海面在现代海面附近波动,其后侧Ho Bugt盐沼地区4 000a以来相对海面上升了4m;过去8 000a间,R?m?障壁岛的相对海面上升了15m。欧洲学者在丹麦西海岸地区取得的典型成果包括:海面变化重建(包括海面变化标志点、泥炭层压实校正、定年等)、全新世地质环境演化、开放潮坪现代沉积定量研究等,为海岸带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还缺乏关于大型陆架系统对全球海面变化响应的研究,5年来我们对中国东部宽阔的陆架海底进行详细制图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中国东部陆架海底沉积环境分布与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海面变化之间有很好的响应关系;目前的陆架海底被3个沉积体系覆盖,即低海面期的古滨带、冰消期的海侵体系和高海面期的涡漩及近岸带沉积体系;末次冰期后期以来,可区分出3个快速海面上升期和3个慢速上升期。在快速上升期,海底形成了代表海岸快速移动的混杂沉积-海侵边界层,海岸平均移动速度10~22cm/a(最大64cm/a),缓慢上升期,形成了陆架广泛分布的潮流沙脊体系,三期沙脊体系之间有继承性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建沿岸多年来已有的当地平均海面高程资料和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联测成果,分析并研究了福建沿岸主要验潮站的当地平均海面的高程情况和变化趋势,对福建沿岸当地平均海面的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阐述了福建沿岸与浙江、广东沿海平均海面高程的连续性和与我国海区平均海面高程的一致性,论述了当地平均海面高程的应用方法,以解决福建沿海海岸地形图和水深图的基准统一及高度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6.
许家琨 《海洋测绘》2002,22(5):16-19
通过分析我国沿岸多年来已有的当地平均海面资料,以及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联测成果,研究了主要验潮站当地平均海面的高度变化趋势和变化范围,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近海大地水准面自南向北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对浙江近海当地平均海面的高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研究了求取当地平均海面高程的方法,以解决当前海岸地形图和水深图的高程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7.
海岸线动态经常被作为海岸冲淤的判据,然而,由于未能涵盖物质收支和海岸剖面形态的双重因素影响,此判据具有局限性。基于沉积物收支方程性质和海滩-潮滩剖面形态的理论分析,认为将物质收支与岸线进退速率或海岸剖面形态相结合,才能准确判别海岸冲淤状态。沉积物收支方程含有沉积体系规模、冲淤强度、系统生长极限等信息;海滩剖面形态决定于物质粒径、波能大小,波能耗散最小原理决定了海滩均衡剖面的存在性,而潮滩剖面形态决定于沉积物供给、粒径组成和潮汐动力。根据沉积物收支方程和海岸剖面理论,融合极端事件(风暴等)和海面变化因素,可获取砂质海岸(以海滩为代表)、泥质海岸(以潮滩为代表)各种侵蚀现象的发生机制、速率和时间尺度信息,海岸线变化速率从低(<100 m/a)到高(101~102 m/a)有数量级的差异,冲淤过程的时间尺度包括10-2a(风暴事件)到103a(海面变化)的范围。根据沉积物收支和海岸线进退的不同组合,可将海滩、潮滩海岸冲淤动态分为4类,其中第一类为堆积海岸,其余三类为侵蚀海岸,与不同的地貌演化方向和时...  相似文献   

8.
一、介 绍 由于大西洋存在很强的季节性循环,因此它是研究热带海洋季节性反应的主要海域。Me-rle等(1980年)确定的在几内亚海湾年海面温度比年际变化大几倍。Servain等(1985年)建立的这种海面温度关系存在于整个热带大西洋海域。同样,这种关系也可用于赤道辐合带和中、西部赤道大西洋这个季节内的风应力变化。Katz(1977年)和 Lass(1982年)发现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26日—3月5日,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中国海洋资源环境与南海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市召开,来自国内高等院校、中科院研究院所、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地方院所65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海岸、河口环境演变、热带生物海岸、天然气水合物、数字海洋系统等展开了充分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40余篇,主要论文集中在《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3期上刊载。本专辑收录了北海市市长精练、全面介绍北海历史和发展的大会致词以及篇幅适宜的6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海岸、河口的海洋地质环境调查和变迁以及海岸工程的研究,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海岸环境变化对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为海岸带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浙江海岸全新世海面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检验了浙江沿海地区已有的数百个钻孔资料,根据全新世沉积的岩相变化及其时代并结合考古资料和对若干地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就浙江海岸全新世海面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一、全新世海岸地层序列:距今七千年前的海面变化根据对东海DC—1孔所取岩芯的古地磁和C~(14)年龄测定,现今海面以下47.4米处为全新世地层的下限,时代为距今12,000年前(11,510±570年),因此,一般而言,浙江紧邻现代岸线的地区,全新世地层正常的最大厚度在45米左右,向陆的厚度逐渐减小,向海越过内陆架也急剧变薄.但实际情况远为复杂得多,主要因为浙江沿岸原始地形曲折起伏,加之海侵过程中各种动力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全新世地层岩相多  相似文献   

11.
李炎保  刘璠 《海洋工程》2006,24(3):124-130
简要介绍2005年9月在韩国举行的第三届亚太海岸会议(APAC2005)论文概貌。分析会议论文内容和特点,从而透视亚太海岸工程研究进展。会议论文特点可概括为:波浪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密切结合,海岸灾害和环境研究,海洋动力因素观测与预报关注恶劣海况、海况变化和预报精度,泥沙运动与河口海岸演变注重机理研究,海岸动力特性数值模拟新发展,波浪-结构-地基相互作用关注随机性和地基土特性研究,工程案例与其他。初步讨论了我国这一领域发展水平及主要差距。  相似文献   

12.
中法海洋卫星散射计近海岸海面风场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法海洋卫星散射计(CSCAT)使用扇形波束旋转扫描体制,能够以多角度测量同一海面的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并具有空间分辨率较高的特点。这为近海岸海面风场反演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介绍了CSCAT近海岸海面风场处理的主要流程和关键技术。特别地,在风场反演之前,利用一种矩形窗算术平均的方法将L1B级的高分辨率条带数据组合平均到相应的风矢量单元中,从而实现近海岸风场反演的快速预处理。通过对比CSCAT、欧洲先进散射计(ASCAT)以及美国QuikSCAT的近海岸风场,发现CSCAT风场的质量在离岸40 km以外区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在离岸40 km以内显著恶化。分析表明,CSCAT近海岸区域风场统计特征恶化的原因可能是由潜在的海冰污染引起的。总体而言,CSCAT的近海岸风场与模式背景风场和浮标风场都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海面的波动有各种不同的时间尺度。一般月平均海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季节波动,此外为长周期天文潮的影响以及各种非周期性因素所导致的年际变化。海面的非周期性年际变化通常与海洋环流的变异(例如El Ni(?)o现象,以下简称EN)有关。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东南沿岸月平均海面除季节变化之外,还呈明显的年际变化,已有若干研究探讨了这种年际变化与EN之间的关系。于克俊在讨论中国东部近海沿岸平均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14-16日)由香港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和机械工程学系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亚太海岸国际会议(APAC2011),于2011年12月14-16日在香港喜来登酒店成功举办这是亚太海岸国际会议这一盛事第一次在中国香港举办。该会议于2001年在中国大连成功举办第一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海岸及港口工程会议每四年举行一次。第一届会曾在1983年3月21日至25日在断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以严恺教授为团长的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在会议期间成立了会议的常设机杓:顾问委员会和常设秘书处。会议委员会由下列9人组成:S.R.Amarasinghe(斯里兰卡海岸保护部部长)、R.L.Wiegel(美国加里福尼  相似文献   

16.
第四纪海面变化及其在海岸地貌上的反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美锷 《海洋与湖沼》1965,7(3):295-305
第四纪时,世界海面曾有多次升降,早已为各国学者所公认。近年来,我国学者研究我国沿海阶地,常企图作世界性的对比,并用海面变化来说明其原因。第四纪海面变化和海岸变迁的研究不但是海洋地质-地貌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在国民经济上也具有一定意义,例如海岸的近期沉降速度和淤长速度对海港的基本建设和使用远景有  相似文献   

17.
西沙石岛和海南岛砂丘岩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塞尔斯(Sayles,1929)研究了百慕大群岛上高出现代海面80多米的钙质砂岩,是风搬运的钙质砂堆积的砂丘岩,并命其为“风成岩(aeolianite)”。此后,国外学者相继报道了地中海东岸、印度海岸、百慕大群岛,墨西哥湾和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区的海岸和岛屿砂丘岩(dune rock)。事实证明在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及岛屿上有更新世和全新世砂丘岩分布。  相似文献   

18.
受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执行局的委托,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等单位的赞助,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I.G.C.P.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负责组织的“国际海面变化及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7—14日在中国青岛和烟台两地举行.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教授以及中国著名科学家曾呈奎、施雅风、刘东生、刘瑞玉、林观得、杨怀仁、秦蕴珊等出席了大会.I.G.C.P.200号项目执行局主席P.A.Piraz-zoli教授出席大会并致词.  相似文献   

19.
李成治 《海洋与湖沼》1984,15(3):282-282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河流与平原海岸地貌工作组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2月11—17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为该工作组的会员及通讯会员共33人,分别来自11个国家。中国首次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共宣读和展示论文和研究报告24篇,按专业专题分平原海岸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及海平面变化、河流地貌、遥感图象处理地质地貌应用解译及地质矿产等四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法海洋卫星(Chinese-French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搭载的微波散射计(CFOSAT Scatterometer,CSCAT)采用 Ku 波段扇形波束旋转扫描体制,具有观测几何信息丰富、观测样本数多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海面风场遥感仪器。CSCAT 的原始空间分辨率可达10 km×12-5 km,是目前空间分辨率最高的微波散射计,为开发高质量的近海岸高分辨率海面风场产品提供了可能性。首先,回顾了 CSCAT 近海岸风场遥感的原理,并利用辅助数据验证了这种新的科学产品的有效性。 然后,利用 CSCAT 近海岸风场开展了台风灾害监测研究。与标准 25 km 分辨率的产品相比, CSCAT 近海岸风场可以更细致地描绘台风结构,能够为气象和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支持与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