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梅斌  成辉 《地下水》2018,(5):214-216
清水河是宝鸡市渭河南山支流,而温泉水库地处清水河流域,属浆砌石拱坝,坝顶为鸡峰山灌区龙凤山倒虹管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的小(2)型水库。通过对该水库水工建筑物运行现状进行分析,重点采用水量平衡方程和动力方程对水库进行调洪演算分析,结果表明:20 a一遇设计洪水位729.23 m,最大入库流量为12.38 m^3/s,溢流堰最大泄水流量为11.11 m^3/s,滞洪库容2.69万m^3,总库容为20.95万m^3。100 a一遇设计洪水位729.60 m,最大入库流量为19.59 m^3/s,溢流堰最大泄水流量为16.19 m^3/s,滞洪库容3.54万m^3,总库容为21.80万m^3。根据调洪演算和死库容等数据,可得出温泉水库特征水位及库容。计算结果可为后期除险加固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水库防洪预报调度图的洪水资源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调节利用洪水资源,探讨以水库防洪预报调度为途径的洪水资源化方法,在分析水库调洪过程和洪水过程特性的基础上,拟定了基于3 h预报信息的水库防洪预报调度图,并以安康水库为例,采用模拟结合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绘制了安康水库以洪水资源化为目标的防洪预报调度图,通过对其应用并与常规洪水调度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预报调度的调洪结果在消减洪峰和抬高调洪末水位两个目标上明显优于常规调度。  相似文献   

3.
感潮河段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假设感潮河段洪水位可以视作上游洪水波和下游潮水波双向传播后的叠加,根据从水量平衡方程和槽蓄方程推导出的水位演算基本方程建立感潮河段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通过建立理想模型采用3个试验对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的洪潮分离假设条件、模型稳定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来论证洪潮分离理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洪潮分离理论假定建立的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结构合理,模拟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用水量平衡方程式原理作水库调洪演算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三种:一是列表试算法;二是半图解法(也叫图解分析法);三是图解法。我们在工作中曾采用斜率尺进行水库调洪演算,此法是半图解法的一种。但方法简便,工效高。本文将着重对演算斜率尺的构造、应用、原理、制作等简要介绍如下。一、斜率尺的构造水库调洪演算斜率尺,由三个构件组成,一是直角坐标尺,上面刻有直角坐标,横标为水库容积,纵标为水库出流量;二是斜率游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0,(2)
目前,水库调洪计算有试算法和半图解法,由于两种方法迭代试算或辅助线重复插补求解非线性超越方程的速度较慢,工作量大,故本文将水平衡方程和水库流量曲线归纳为一阶常微分方程,根据边界条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水库洪水调度过程,该方法是一种求解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便于程序设计,精度较高,该方法在水库洪水调度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水库洪水预报简图法,是近几年来我们研究、使用的一种方法。经在我省实际应用表明:它可较快地、准确地预报大、中、小型水库的最高水位、最大溢洪流量及其出现时间。现就入库概化流量过程线,各种水库入流水量、历时查算图,调洪演算  相似文献   

7.
小龙潭水库坝址的尾水受小龙潭下游伏流的影响,伏流消水洞的排泄能力较差,洪水常形成壅水,不能按常规曼宁公式进行计算坝址尾水的水位与流量关系,根据伏流消水洞的泄流能力按"水库调洪"方法计算绘制小龙潭水库坝址建库后水位流量曲线,确定坝址尾水水位流量关系。结果表明:下游伏流消水洞泄量较小,水库施工期间可能受下河石渣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施工弃渣和弃石,并即时对其进行清理,避免堵塞下游河道。并且下阶段应设立水位、流量监测站,积累资料,即时复核水位流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3)
滹沱河多年干涸、下垫面变化大,并且自献县枢纽建成后,很少发生较大洪水,实测大水资料缺少,给预报带来很大困难。利用上下游相关法或者单一河道洪水演算已无法达到预报要求。对此,在滹沱河预报中提出了霍顿饱和下渗与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方法相结合的河道洪水演算方法来解决预报精度问题。当发生大洪水时,泛区滞洪,将作为水库调节来水,献县枢纽洪水预报同时还要进行调洪演算,以预报泛区水位及枢纽出流情况。洪水预报分析资料是基于96.8洪水的实测及考证水文资料。该方法利用当前水文数据对参数进行实时校正滚动预报,解决了沧州上游黄璧庄水库泄洪至滹沱河洪水预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0,(4)
以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水库群总兴利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函数,将水库特征水位、水位库容关系、水位泄流关系等作为约束条件,综合考虑水库群发电、灌溉、供水等功能要求,采用枚举法求解佛、磨、白三库联合防洪调度模型。研究成果表明,磨库对水库群防洪能力影响很小,白库由于能为佛库调洪,可大幅提高水库群的防洪能力,在维持原设计的佛、磨、白水库汛限水位分别为122. 56 m、182. 5 m和205 m的情况下,分别将126 m、230m作为“佛白联调的起调、止调水位”时,水库群将达到防洪校核标准,且总体兴利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10.
库水和降雨直接导致水库滑坡地下水变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已有研究大多是基于监测数据探讨库水与降雨对滑坡变形的影响,未能揭示水库滑坡地下水响应规律,地下水浸润线计算模型没有同时考虑降雨和库水的影响,且模型边界条件与水库滑坡实际情况差别较大。为了揭示大型水库滑坡地下水动态响应规律,需要构建更接近实际情况的地下水位浸润线计算模型。通过三峡水库石榴树包滑坡地下水动态监测,揭示了库水水位变化和降雨条件下滑坡地下水水位动态响应规律,其地下水渗流场近似层流,滑坡前缘和中部的地下水水位与库水位几乎同步,滑坡后部的地下水水位主要受降雨影响,日降雨30 mm会引发地下水水位明显变动。在周期性库水位变化和随机降雨耦合条件下,建立了滑坡地下水非稳定渗流微分方程,解算出水库滑坡地下水位浸润线计算模型,并采用实际监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应用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滑坡渗流场,并得出滑坡内距前缘水平距离145 m内,库水对地下水有影响;引发地下水变动的降雨和库水位变化阈值分别为0.03,0.1 m/d,且不同的条件组合下降雨和库水位对地下水水位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张俊  闵要武  陈力  鲍正风  陈璐 《水文》2016,36(5):63-68
河道型水库因动库容特性显著,传统的静库容调洪方法难以适用,研究动库容调洪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坝前水位爬升到最高点时,库区内的洪水演进到达一种临界状态,库区内的水文、水力条件相对稳定,在出库流量和入库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可望获得最高坝前水位与同时刻库容之间良好的对应关系。依托三峡库区水文水动力耦合预报模型,建立了一组以出库流量、入库流量为参数的动库容曲线,以供调洪时快速查算最高坝前水位。采用2009年以来三峡水库16场场次洪水资料,检验所建动库容曲线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各场洪水的最高库水位查算值与实况平均偏差仅0.20m,证明建立的基于动库容曲线的三峡水库最高库水位查算方法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三峡蓄水后库区洪水波传播规律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力  段唯鑫 《水文》2014,34(1):30-34
三峡水库蓄水后,原天然河道变成水库回水区,库区内洪水传播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且不同库段内洪水传播特性随库水位及上游来水条件而改变。针对三峡蓄水后库区水力条件变化,基于MIKE11模型模拟计算不同库水位及来水条件下洪水波在库区传播时间,以及影响洪水波传播的水流速度,运动波、动力波传播速度等因子,通过对计算结果验证与分析,初步揭示了三峡库区内不同库段在各种来水条件下的洪水波特性以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三峡区间入库洪水实时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区间的数字流域水系模型采用基于格网型的数字高程模型坡面流模拟方法和处理"洼地"的最短流程法构建,并以新安江模型为基础建立具有诸多特点的三峡区间流域水文模型;以水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考虑水利工程影响的河川型水库洪水演进模型,并实现这两者的有机耦合。在GIS平台上,将三峡区间流域水文模型、库区洪水演进模型和流域水系生成模型在底层集成,研制了功能先进和完善的三峡水库实时洪水预报系统。该系统已安装在三峡总公司梯级水库调度中心,投入试运行。  相似文献   

14.
刘新有  李自顺  朱俊  尹炳槐 《水文》2013,33(3):61-64
受地形影响,西南山区水源以水库为主,由于大部分水库修建时间较早,在西南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影响下,存在较大的溃坝风险。溃坝洪水突发性与破坏性极强,进行水库溃坝洪水计算及洪水演进分析,是在水库大坝发生突发性安全事故时科学应对的基础。结合西南山区实际,优选溃坝洪水计算与洪水演进模型,并以云南省昌宁县河西水库为例,分析确定相关参数,分析指出了西南山区水库溃坝形态以全溃为主,具有溃坝洪水量极大、洪水演进迅速的特点。研究不仅可为河西水库制定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撑,也能为该地区水库溃坝洪水及其演进分析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河道洪水反流向演算过程迭代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平安  张慧  邴建平  刘伟莉 《水文》2007,27(2):37-39
在流域防洪调度中需要考虑河槽的调蓄作用,河道洪水反流向演算可以简化河库联合调度模型的求解;马斯京根法是河道洪水演算的常用方法,但不能直接用于解决洪水反流向演算问题;提出了马斯京根法和迭代试算相结合的过程迭代算法;实例表明方法是实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防洪补偿调节是水库防洪规划和实时调度的基本原理,构模方法及后效性是制约水库洪水优化补偿调节数学模型求解的关键问题。对于一个水库和一个防洪控制点所组成的基本防洪系统,基于水库调度阶段划分及出流上界分析引入水库出流上下界约束,将水库防洪库容最小目标转换为累计蓄水量最小的等价目标,建立了水库防洪补偿调节线性规划模型(RFCR-LP),实现了水库调度决策和下游河道水流演进的完全耦合,避免了常规多阶段决策优化方法的后效性。该模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求解等显著特点,而且实现了水库防洪规划与实时调度优化数学模型的统一,基本形成了覆盖水库全周期的多功能洪水优化补偿调节模型,为构建水库群防洪优化补偿调节模型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实例验证了RFCR-LP的适用性、灵活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沱江上游长期洪水预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明 《水文》2003,23(4):39-40
沱江上游洪水属典型天然河道洪水特性,采用历史洪水系列,分析了厄尔尼诺现象和太阳黑子活动对沱江上游洪水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周期变化规律及数理统计分析预报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了各种相关因子对沱江上游三皇庙水文站历年最大流量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沱江上游长期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8.
Midstream of the Keelung River Basin in Northern Taiwan has become highly urbanized and densely populated area. Flood inundation along riversides frequently occurred during typhoons or rainstorms. Three protection measures, including constructions of high-level protection levees, a diversion channel, and a detention reservoir, were proposed for flood mitigati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flood mitig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proposed structural measures by using combined hydrologic analyses and hydraulic routings. A semi-distributed parallel-type linear reservoirs rainfall-runoff model was used for estimating the surface runoff. Furthermore, a 1-D dynamic channel routing model was coupled with a two-dimensional inundation model to simulate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 flooding and overland flow. Simulation results of flood stages, runoff peak discharges, and inundation extent under design rainfall scenarios were chosen as the criteria for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a diversion channel is superior to the other two measures for flood mitigation of the study area. After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 revised diversion channel approach has been approved for construction as the major structural measure.  相似文献   

19.
三峡为中心的长江防洪系统实时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培伦 《水科学进展》1996,7(4):331-335
主要介绍以三峡为中心的长江防洪系统联合调度运行的数学模型--洪水模拟模型和水库优化调度模型.前者包括水文学洪水演进模型,一维非恒定流模型,一维和二维组合洪水模拟模型,荆江分洪区与洪湖分洪区联合运用模型,用于反映洪水在河湖中的运动及防洪措施蓄泄效果;后者由总体控制模型与模糊决策,大系统解耦以及网络分析等模型组成,用于确定使库群起到最佳防洪效果的优化调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