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全国勘查地球化学找金学术会议,1984年10月4日至10日在烟台召开.会议目的是总结交流近几年来开展化探找金的经验,促进化探找金工作更广泛深入的开展. 来自地质矿产部、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冶金工业部、核工业部、黄金部队和大专院校80多个单位的1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前收到论文摘要63篇,会议期间收到论文或报告38篇.包括原生晕、次生晕、分散流、包裹体、汞气测量和痕量金快速测定方法等方面的论文,基本上反映了我国金矿化探的现状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地质论评》1980,26(6):553-553
第一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简称化探)学术讨论会暨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80年5月21—30日在杭州莫干山召开。这是我国化探界的一次学术讨论盛会。会议收到论文180多篇。内容有区  相似文献   

3.
1985年4月27日到5月3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第十一届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沦会,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位代表参加(苏联及东欧等国未派代表参加本届会议)。会议包括专题讨论,大会宣读论文,参观试验室、成果展览及测试展览等内容,会前会后还组织了地贡旅行。会议收到论文摘要和成果摘要共98篇,大会宣读了论文55篇。综合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当前化探各种方法的进展,特点和动向(不包括苏联)。  相似文献   

4.
全国第五届灰色理论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6月8~10日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召开.全国各行业二百多名学者出席了学术讨论会.大会共收到论文326篇,其中地质学类论文29篇,占论文总数的9%.主要涉及物探和化探资料分析、成矿预测、地震预测、前兆分析、时序分析、地震区划、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文工程、岩土力学分析、地基沉降、油田开发、环境地质,矿物分析等方面.另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1982年10月11日至17日在昆明召开.来自地质,冶金、能源、科研和大专院校等系统129个单位的26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大会共收到区域化探、矿区化探、综合方法、化验分析,数据处理及成图五个方面的论文221篇.会议期间按上述五个专题组宣读了68篇论文,32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6.
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6日—1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地矿部、中国科学院、核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煤炭部、石油部等系统,以及部分高等院校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工程师等代表共180余人。 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及贵州省地质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持,得到了贵州省科协、省地矿局及省煤炭正业厅的大力支持。会议共收到论文238篇。大会宣读的有  相似文献   

7.
前言     
冶金部地质情报网物化探站于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三日在吉林桦甸夹皮沟召开了全国金矿物、化探找矿经验交流会。会议上交流的论文有28篇,其中物探方面的8篇、化探方面的11篇、综合物化探方面的9篇,译文3篇,再加以后增加的论文共3篇。此次几乎全文审编刊登。 我国金矿物化探工作的历史较短,经验不多。虽然建国后同其它矿种的地质,物化探工作一样开展,但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黄金地质工作一直拿  相似文献   

8.
1993年9月1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16届国际化探大会上,在所有的八个分会上共宣读论文94篇,其中金矿化探文章21篇,占22写左右,位居首位。另外在金矿化探专题讨论会上还有15篇特邀文章,在论文展示上也有近四分之一是有关金矿化探的题目。从文章所占的比例和数量上看金矿化探在整个化探学科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化探在找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文章内容襄括了世界各地、各种不同景观条件的金矿化探工作,也包括了金的室内外分析的最新方法技术。可以说,这些金矿化探文章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世界各地金矿化探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3月27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和地调总院联合举办的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地研院成功召开。这是由两院连续第五次共同举办青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两院的60余名青年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从3月上旬开始筹备,共计收集内容涵盖地质、物探、化探、水工环、矿物加工、分析测试等专业的论文24篇。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人工作中参与的项目及研究方向撰写论文,坚持  相似文献   

10.
由甘肃省石油学会、甘肃省地质学会、甘肃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筹)、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生物、气体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发起,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油气地化及地化勘探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10月6日至10日在兰州地质所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内石油部、地矿部、高等院校、煤炭部,出版单位、甘肃省及中国科学院等各方面的有关代表近百名。来自澳大利亚、美国的四位学者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展示了油气地化及化探方面的最新成果。大会宣读论文30篇,另有一些成果在分组讨论会上交流。中外学者聚集一堂、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委员会和山东省地质学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全国黄金矿床矿物学与成因矿物学学术会议于1983年10月5日至10日在山东省掖县举行,到会代表和工作人员共145人(来自86个单位)。会议收到论文99篇。会上报告的12篇。在大会报告的有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部陈光远教授“对苏联、法国、北朝鲜、墨西哥及国内某些金矿床矿床矿物与成因矿物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由化工部地质研究院团委和学术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院第2届青年学术会议于1992年4月8日至10日召开。会议共收到院内26名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论文30余篇,有24名作者的27篇论文参加了大会宣讲交流。论文的内容涉及各主要化工矿产的基础地质、矿床地质、数学地质、选矿工艺以及矿产开发和科技档案管理方法探讨等科技领域。此次学术活动得到全院广大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响应,提交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较往届有所提高,这是我院青年科技工作者几年来立足化学矿山地质科研事业,刻苦钻研,  相似文献   

13.
由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西南交大、中科院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等单位共同主办的这次大会于1990年4月19—23日在成都召开。1988年第三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期间开始酝酿、筹备的这次大会、前后收到论文100余篇,选出44篇编成论文选集出版,论文内容包括以下专题:  相似文献   

14.
于1986年6月19日至27日在湖北宜昌市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来自水电、煤炭、冶金、地质、铁道、交通等部门和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代表,共110多位,收到论文70余篇。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貌、地质条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1月在昆明召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加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的120余位代表分别来自煤炭、石油、地矿、中科院等系统的生产、科研、高校单位。国家科技部有关部门的领导,辽宁、黑龙江、山西、云南等地方政府的官员,日本、加拿大、美国有关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出席了会议。提交大会的论文有90余篇。与会代表们通过论文宣讲、座谈、展板等方式,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在煤层气地  相似文献   

16.
第七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3年 3月 4日~ 7日在广东珠海召开。本次大会是新世纪全国勘查地球化学界的首次盛会。与会代表来自国土资源、冶金、有色、武警黄金、石化、核工业、中科院及相关大学等 1 0多个部门。会议提交论文、报告等 1 0 5篇 ,内容广泛、丰富 ,涉及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生态地球化学勘查、能源地球化学勘查等前沿学科。其中很多理论与经验对核地勘系统目前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勘查 ,以及铀矿 (核 )化探向农业、医学、环境等领域渗透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如 ,黄土覆盖、戈壁、荒漠区固体矿产 1∶…  相似文献   

17.
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89年7月9日至7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参加本届大会的代表共5888人,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地质代表团由地矿部、中科院、国家教委、冶金部、化工部、统配煤矿总公司、有色金属总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国家建材局、国家地震局和国家海洋局12个部门60名代表(其中煤炭系统3人)组成。本届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4000多篇,列入报告和展讲议程的3000多篇。我国代表团向大会提交论文集(英文版)4册,共120篇论文,其中50篇论文进行了宣读和展讲。  相似文献   

18.
1998年9月21日至25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了第六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有地矿、有色、冶金、黄金、石油、核工业、中科院和院校等系统的代表,共121人。大会收到科技论文110余篇,其中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99篇,能源矿产地球化学勘查...  相似文献   

19.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5):648-648
2006年9月6~11日在英国诺丁汉召开了第十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IAEG 2006)。本次大会共有400余位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代表参加,其中IAEG中国国家小组2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共收到投稿833篇,其中论文集中收录论文450余篇,中国大陆内地论文有65篇,海外中国作者有9篇,位居全部论文总  相似文献   

20.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第二次科学大会于1986年7月2日至10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大会开幕式后,分成4组专题和4组课题在三个会场同时进行论文宣读,共宣读论文242篇,另有95篇以招贴论文的形式向代表们公布。我国有11篇论文被选入报告会,1篇被选为招贴论文。大会讨论的4组专题是:融雪过程模型、地表水及地下水联合利用、水质系列变化的监测和水文站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