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区地理》2007,30(1):76-76
2006年12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召开成立“亚中区域矿产资源研究中心”的讨论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周可法博士主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孙莉副研究员、张海波高级工程师、鑫岩集团董事长孙正军教授、新疆资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地理》2008,31(3):415
2008年3月6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家鸟类中心主任Olivier Combreau博士与阿联酋环境保护与发展署高级顾问Launay博士访问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地理》2013,(1):100
2012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召开了"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伊犁专项专家论证会。新疆分院党组书记傅春利、副院长董云社、伊犁州党委常委努热木、伊犁州科技局局长李家新、自治区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董晔林、新疆生地所所长陈曦、党委书记田长彦、副所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地理》2007,30(6):857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站协办的“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与环境协调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9-21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中国科学院刘昌明院士,汪集场院士与来自美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外国专家、海外华人学者以及来自国内著名科研院所的水文、生态学专家5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干旱区地理》2007,30(6):932
2007年9月,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莫斯科Dokuchaev土壤研究所的专家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罗格平研究员的陪同下访问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相似文献   

6.
2008年8月21日,由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主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办的“中亚干旱区环境演变与湖泊生态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颐海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10多个科研单位的科学家及同行8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吉力力博士主持。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地理》2005,28(6):799-799
2005年11月23日,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自然利用与地理生态学教研室主任巴雷什尼科夫博士、秋明国力立学生态与地理资源合理利用研究所所长索罗莫金博士为团长的俄罗斯科技代表团一行5人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9月1~6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施晓宇博士、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井亮博士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阿克苏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开展学术交流。施晓宇以"一氧化碳自屏蔽效应对早期太阳系氧、氮同位素进化的影响"为题,介绍了用超高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5月19日,以色列农业部农业研究组织Volcani中心植物科学研究所主任Ilan Paran博士、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杜美厚一行7人、访问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新疆生地所党委书记田长彦研究员代表研究所欢迎Ilan Paran博士一行的到来,双方互相介绍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地理》2008,31(3):340
2008年5月14日,美国霍普斯金大学中国研究系副主任Carla Freeman博士等一行16人对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进行参观访问。科研处乔建芳介绍了我所的基本情况。霍普斯金大学Carla Freeman博士一行就目前国际上的环境问题:诸如冰川退缩、过度放牧、盐渍化、开发石油、矿产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地理》2006,29(4):562-562
2006年8月4日,应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邀请,巴基斯坦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首席技术顾问Ashiq教授和巴基斯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办事处项目官员Saleem博士就中巴双方在帕米尔区域的科研合作来疆进行了访问。帕米尔高原地跨中国、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四国。“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之意,这一区域拥有地球上极其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极具科学研究价值。中国和巴基斯坦已在帕米尔各自区域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采取了卓有成效的保护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中巴两国更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在这一区域科研合作,共同促进该区域的生态保护。为了进一步明确合作方向,细化合作内容,两位巴基斯坦外宾与新疆生地所的有关专家,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中巴两国在帕米尔区域的合作研究、共同管理与保护、以及参与和管理机构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组一行11人莅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对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审。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地理》2016,(6):1266-1266
2016年10月16日,森林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召开。会议旨在为干旱区从事森林样地建设的科研人员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干旱区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成果办邀请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承担的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新疆耐盐冬小麦新冬26的示范推广”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安全与生态需水量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主持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安全与生态需水量研究”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的资助。2006年元月7日,陈亚宁博士主持的“塔里木河下游浅层地下水变化的生态效应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的地表生态变化,探讨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实施人工输水过程中所引起的浅层地下水变化及其与生态响…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0月16日,森林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召开。会议旨在为干旱区从事森林样地建设的科研人员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干旱区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  相似文献   

17.
2011年4月7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青年人才国外培养计划正式启动。经过研究所青年人才国外培养计划管理委员会严格规范的遴选,桂东伟博士成为该项计划的首位资助获得者。他将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水科学学院从事为期一年的土壤、水分变化及其与植物之间  相似文献   

18.
胡笑琪  吴楚材 《地理学报》2005,60(5):863-86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于2005年8月5日召开了周立三院士诞辰95周年暨“建设节约型社会”学术座谈会。座谈会由所长杨桂山研究员主持,出席座谈会的有著名农业区划专家、中共江苏省委原副书记、江苏省政协委员孙颔教授,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钱志新博士,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范朝礼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地理》2005,28(4):559-55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近期启动了由新疆外专局审批的中澳“优良旱生牧草、饲草料品种及先进栽培技术的引进”合作项目。应项目邀请,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研究所动物生产力组家畜系统部、全州畜牧系统负责人Geoffrey Saul教授和植物生产力组草地经济学研究部高级研究员Zhongnan NIE博士到我所访问考察。  相似文献   

20.
《干旱区地理》2007,30(6):878
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评审,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研究决定(国人部发(2007)110号文件],全国范围内新设40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其中,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获批地理学和生物学2个设站学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