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形成原理,介绍了国外对目标点绝对相位及高程的推算公式。算法分别由NASA/JRL在TOPSAR系统和CCRS在C波段INSAR系统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能获得高质量的地图产品。  相似文献   

2.
使用ERS-1/2干涉测量SAR数据生成DEM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史世平 《测绘学报》2000,29(4):317-323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数据已被证明能生产精确的数据高程模型(DEM),我们已开发了从单视SAR复影像数据自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新软件,基于SAR多视强度影像的最小二乘曩像匹配被用于复影像对的配准,达到很高的配准精度(0.01~0.05像元精度)。一种新的计算目标点3维坐标(X,Y,Z)的方程还被提出,卫星轨道,姿态和基线参数以及相位常数被纳入在方程中并被表示了时间的线性函数,利用至少6个地面控制点能够同时估算这些参数,本文还给出了意大利埃特地区ERS-1/2SAR数据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3.
DMS数字测图系统和GIS数据接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ARC/INFO和MapInfo等GIS平台的数据格式分析的基础上,将DMS数字测图系统的数字地图成果直接转换为GIS的交换格式,对GIS录入和更新数据提供了一个更方便,更精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星载SAR干涉测量的原理,并推导出D-INSAR用于大地形变测量的公式,把现代大地测量技术与DINSAR技术进行了比较。预测D-INSAR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城镇房产空间数据转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格式空间数据相互转换是城镇房产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难题之一。文中针对房产空间数据动态维护的特点,提出了ARC/INFO→SCS G2000和SCSG2000→ARC/INFO双向转换的技术和转换程序,采用郑州市1:500房产数字图进行试验,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AutoCAD与ARC/INFO的数据转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勇前  陈军 《测绘通报》1995,(3):20-22,34
研究Auto CAD数据向ARC/INFO数据转换的技术是全国1:25万地形1:25万地形数据库建库工程的一项重要试验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分析Auto CAD与ARC/INFO两种软件数据文件的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研究了Arc CAD软件,从而找到了一条实现Auto CAD数据与ARC/INFO数据转换的技术路线,经过试验,证明了这种技术路线是切实可行的,可以向各生产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AutoCAD和ARC/INFO可转换因素,在AutoCAD和ARC/INFO环境下,通过LISP和SML、AML语言对AutoCAD与 ARC/INFO转换部分进行重新组合和构造,制作数据转换的工具,自动将 AutoCAD数据转入ARC/INFO,建立GIS。  相似文献   

8.
ARC/INFO新版本的特色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王佳捷编者按:本文作者根据测试的体会和有关资料撰写了ARC/INFO新版本特色的文章,概括介绍了新版本的特点,对於正准备选用GIS软件和研究开发GIS软件的单位均有参考价值。作为ARC/INFO软件的大...  相似文献   

9.
GIS与CAD数据交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周勇前 《武测科技》1996,(3):16-18,14
针对GIS与CAD数据交换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着重分析了GIS数据与CAD数据的异同点,并以ARC/INFO与AutoCAD两种典型的GIS与CAD软件数据交换为例,探讨了GIS与CADF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GIS与CAD数据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GIS与CAD数据交换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着重分析了GIS数据与CAD数据的异同点,并以ARC/INFO与AntoCAN两种典型的GIS与CAD软件数据交换为例,探讨了GIS与CAD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欧空局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差分测量与相关特性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利用欧洲空间局ERS-1卫星进行的干涉合成孔径雷害差分测量(D-IN-SAR)试验。该技术能控测到厘米甚至毫米级的高程变化,简述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影像之间的相关性,它可充当地表分类与变化探测的度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欧洲空间局关于干涉雷达的新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起源于美国喷气推动实验室(JPL),早在60年代末期JPL的专家就使用该项技术观测金星和月球(RogersandIngals,1969)。80年代,JPL成功地研制了航空雷达干涉测量仪,并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立体测图(Zb...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形分析和制图王东华,蒋景瞳(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局自八十年代起开始引进设备和ACR/INFO软件,立项研究建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NGIS)。现已完成了一期工程,建立了一批覆盖全国范围的实用性大型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AUTOCAD作为ARC/INFO前期主要采编工作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阐述了利用AUTOCAD图形软件和ARC/INFO软件的功能,使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溶为一体。对提高成图质量,缩短成图周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鞍山市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利用了AUTOCAD和ARC/INFO软件,使城市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与GIS数据库的建立溶为一体;重点研究AUTOCAD与ARC/INFO图形数据转换,为建立城市GIS打下良好基础;对今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会杰 《测绘科技通讯》1994,17(1):10-12,41
合成孔径雷达(简称SAR)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微波成像遥感器,由于它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能力在航空,航天对地了观测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在自然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地质探测以及地图的修测和绘制,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对美,俄,加等一些国家对SAR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在测图领域中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和测算了星载SAR模样机雷达图像对各类地形目标的可判程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8.
干涉SAR的二维相位展开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健  王贞松 《遥感学报》1997,1(3):172-177,241
该文讨论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二维相位展开算法。先简要给出了INSAR相位差图误差的统计特性,并说明了该误差可以近似为高斯型噪声。然后介绍了利用FFT的最小二乘和二维相位展开算法,实验表明LS-FFT算法对高斯白噪声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PC ARC/INFO文件存贮结构,数据存贮结构的基础上利用高级编程语言主PC ARCV/INFO SML语言进行开发的用户界面,具有操作简单,直观等特点同时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ENSA-R)数据已被证明能生产精确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我们已开发了从单视SAR复影像自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新软件。基于SAR多视强度影像的最小二乘影像苑被 用二复影像对的配准,达到极高的配准精度。同时提出一种新的计算目标点三维坐标的方程卫星轨道,半途而废和基线参数以及相位常数被纳入方程中并被表示为时间的线性函数。利用至少6个地面控制点能够同时估算这些参数。本文给出了动作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