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遥感数据的累加以及遥感变化检测研究的深入,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手段也日新月异。本文主要阐述利用不同的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对不同影像之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影像融合对比法、影像差值法、主成分分析法(PCA法),以及影像分类法等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对同一地区前后不同时相的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效果进行精度对比,并总结出不同检测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CBERS-02B星数据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基于CBERS-02B星数据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监测方法,综合评价了基于像素分类法和面向对象法的应用精度和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像素分类法和面向对象分类法分类精度基本可满足土地宏观监测精度,在保证影像质量和训练样本质量情况下,分类精度可达到 80%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土地利用宏观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计算机自动解译,人机交互解译。计算机自动解译精度现在还很差,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基本不用此方法。人机交互解译中的利用目视解译结果在扫描矢量化的方法也很难保证精度。针对这些问题在本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利用遥感相片室内解译加外业核实、补充调查方法,也称为综合调绘方法。  相似文献   

4.
HJ-1卫星数据质量及其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像日视质量、光谱特性、噪声特征和几何纠正精度的分析,研究了HJ-1小卫星的数据质量;选择特征变量,优化训练样本,建立了分类模板,构建最大似然、最小距离和马氏距离3种分类器,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计算机自动分类,并对分类精度进行评价,研究了小卫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结果表明,HJ-1卫星数据质量较好,土地利用分类精度较高,可以在土地利用研究领域成为遥感数据更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威海的城市发展是滨海城市的代表,利用Landsat MSS/TM/OLI影像采用面向对象SVM分类技术提取了威海市1985—2015年7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并基于土地利用分类结果计算了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的协方差矩阵.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分析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面向对象的SVM分类方法精度较高.2)近30年威海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较大.3)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以东方市为研究区,对OLI影像分别采取基于像元的五种分类方法实施土地利用分类,自评和对比验证分析影像在不同分类方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分类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样本量和没有辅助数据的情况下,监督分类精度高于非监督分类,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各地类的用户精度、生产者精度较高,总体精度达88.13%,Kappa系数为0.86。不同地类的分类精度差异明显,建设用地和水域的分类精度较高,未利用地和耕地的分类精度较低,林地、草地、耕地等绿色植被之间存在混淆。该研究成果为合理选择分类方法应用于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精度,本文以昆明市呈贡区为例,融合Sentinel-1A(S1A)与Sentinel-2A(S2A)遥感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的监督分类方法对土地利用/覆盖进行分类。对比分析了Sentinel-1A与Sentinel-2A数据在不同组合情况下所有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结果表明:将Sentinel-1A的强度数据、纹理数据与添加植被指数的Sentinel-2A数据融合时分类精度相对较高,总体精度可达93.60%。采用雷达数据与光学数据融合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基于CBERS-02B星数据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监测方法,综合评价了基于像素分类法和面向对象法的应用精度和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像素分类法和面向对象分类法分类精度基本可满足土地宏观监测精度精度,在保证影像质量和训练样本质量情况下,分类精度可达到 80% 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土地利用宏观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把变化向量分析方法引进到了当前国内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中,针对变化向量分析方法中变化阈值确定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双窗口变步长阈值搜寻的新方法,从海淀区的实例研究结果看,变化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87%以上,表明变化向量分析法在解决阈值问题后,确实可以有效地提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如何及时、准确地识别城市边界成了当前城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信息熵理论和城乡土地利用特征的基础上,引入了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模型,以2002年仙居县ETM+影像为数据源,生成信息熵值分布图并分析其特征,采用突变检测的方法,以信息熵值0.85作为阈值对仙居县县域中心区城市边界进行识别,对得到的城市用地区与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进行叠置分析,二者的总体符合精度高达87%。研究表明,该方法科学、实用,能较为准确地识别城市用地边界。  相似文献   

11.
CBERS-02B星数据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CBERS-02B星(简称02B星)HR和CCD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综合分析了目前常用的5种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提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为规模化应用02B星数据开展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自动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后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是对计算机自动提取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后处理,以提高信息提取精度; 研究方法是模板判断法,该方法有效 地改善了单像元判断的效果,提高了变化信息的提取精度,可以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3.
以三江平原具有典型湿地特征的建三江区为例,首先采用不同时间段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的变化监测人类活动改变的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然后结合遥感图像多尺度分割法,分析湿地系统的8种类型空间干扰格局,计算干扰度(PD)、干扰邻近度(PDD)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多尺度干扰格局的分布有明显影响,耕地、草地和沼泽地总干扰率较高,变化频繁;水域、林地和沼泽在干扰类型C1、C2中分布较广,但干扰值低,面积小;耕地分别占干扰类型C7、C8的74.38%和61.76%,干扰值高且面积大,说明耕地是建三江区湿地系统的主要干扰源。干扰邻近度说明干扰在一定尺度上发生,当干扰度PD<0.4或PD>0.7,且干扰邻近度PDD>PD时,干扰对周边土地类型必定产生影响。本研究为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评价提供有效的生态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14.
TM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在于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土地资源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本文介绍TM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阐述了减少夸大变化程度的根本措施在于提高每次单独分类的精度及不同时相遥感数据的空间配准精度。通过对多时相TM数据单独分类结果的对比,得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多期高分遥感影像,构建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支持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的智能化发展,正是当前研究的难点所在。本文探讨了构建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模型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土地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变化检测模型,以及对模型输出结果进行GIS优化获取目标区域的变化图斑,实现针对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区域的快速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发现不同时期影像中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位置,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的智能化水平,可服务于日常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CBERS-02B星(简称为02B星)HR和CCD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综合分析了目前常用的5种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应用效果,提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为规模化应用02B星数据开展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动态度双向模型及其在武汉郊县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土地利用动态度是描述单一地类动态变化时采用的模型。事实上 ,土地利用数量净变化是土地利用双向变化的结果。为此 ,作者提出双向动态度模型 ,并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探讨了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使用双向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模拟和预测土地利用演变过程是规划者把握城市扩张趋势,从而确定更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指导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CA原理改进的FLUS模型,通过耦合GeoSOS-FLUS及ArcGIS软件,从2011年土地利用数据中获取元胞转换概率,模拟了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模拟精度较高,证明选取的模拟...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以后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效益,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利用其2009—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以及动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熵值法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角度选取23个指标评估深圳市的土地利用效益及各效益的调度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市土地利用率已达93%,建设用地率达48.49%,土地综合利用程度逐年提高,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趋向单一,各指数年变化率均逐渐降低;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高,生态效益降低,综合效益逐年提高;3)各分项效益子系统从基本协调上升到高度协调。深圳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效益评价,为深圳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可持续土地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并对其他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田洪军  张继贤  刘正军  税小兵 《测绘科学》2007,32(5):168-169,184
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地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空间数据动态更新和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更新模式、土地利用图中图斑的特点以及图斑对象的更新模型,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更新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给出了土地利用动态变更中的图斑模型,采用VB+MapObjects进行了组件式GIS二次开发实现。经过实际数据的检验,证明了程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