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基础上,笔者选择了华南地区奥陶系台地相、盆地相和位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相等不同沉积相区5条典型地层剖面,开展了华南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群的图形对比研究,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华南奥陶系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群的延限和不同相区笔石动物群的精确对比关系,为开展不同相区之间地层的精确对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湖南益阳下奥陶统弗洛阶的笔石分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采自湖南益阳南坝剖面的笔石化石的研究,识别出了下奥陶统弗洛阶4个连续的笔石带(自下而上):Tetragraptus approximatus带、Pendeograptus fruticosus带、Didymograptellus bifidus带和Corymbograptus deflexus带。同时在特马豆克阶顶部也识别出了Hunnegraptus copiosus带,从而在该区确立了一个连续的、可与国内外同期地层精确对比的弗洛阶笔石带序列。  相似文献   

3.
<正> 1985年,笔者在南京汤山汤头村上奥陶统五峰组Dicellograptus szechuanensis带中发现双头笔石(Dicranograptus),标本保存在灰色硅质泥岩中,呈棕色,相当完整,其 特征是:笔石体始部两对半胞管攀合,末部分开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宜昌黄花场(扬子地台中部)大湾组剖面和重庆城口(扬子地台北部)的湄潭组剖面笔石动物群特征的分析,结合江西崇义地区(盆地相)、江南过渡带笔石动物群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华南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相分异的现象,并探讨了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和牙形石的相互关系。认为宜昌黄花场剖面完全具备建立全球下/中奥陶统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的条件,牙形石B.triangularis的首次出现(FAD)是良好的界线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东部塔东 2井岩心中新发现了一些奥陶系笔石化石 ,这些笔石标本呈炭质薄膜状 ,保存在该井4 5 5 0 .2 m至 4 5 5 5 .3m的灰黑色泥岩之中。经研究 ,笔石动物群的时代属于玉山晚期至达瑞威尔早期 ,含笔石化石层顶部层位可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却尔却克山剖面中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底部 Pseudamplexograptus confertus笔石带相对比  相似文献   

6.
宋礼生 《甘肃地质》2001,10(1):9-16,25
甘肃省永登石灰沟中奥陶统中堡群(OZ)中的笔石群属兰代洛阶至卡拉多克阶早期,共3个笔石层位,其中包括2个笔石带:(1)Glyptograptus teretiusculus带,(2)Nemagraptus gracilis带;1个笔石层;(3)Climacograptus styloides Lapworth-C.antiquus lineatus Elles et Wood层。下志留统马营沟群(S1my)笔石群属兰多维利阶中期,1个笔石层是Rastrites appraximatus Geinitzi(Tornquist)层。  相似文献   

7.
宋礼生 《甘肃地质》2001,(1):9-16,25,96
甘肃省永登石灰沟中奥陶统中堡群 (OZ)中的笔石群属兰代洛阶至卡拉多克阶早期 ,共 3个笔石层位 ,其中包括 2个笔石带 :(1)Glyptograptusteretiusculus带 ,(2 )Nemagraptusgracilis带 ;1个笔石层 :(3)ClimacograptusstyloidesLapworth -C .antiquuslineatusEllesetWood层。下志留统马营沟群 (S1my)笔石群属兰多维利阶中期 ,1个笔石层是RastritesapproximatusGeinitzi(Tornquist)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陕西紫阳焕古滩原划的下志留统大贵坪组中,根据新发现的笔石,从其中又划分出下、上奥陶统及中、上志留统,其中包括奥陶纪5个笔石层和志留纪10个笔石层;在洞和群中划分出中奥陶统1个笔石层,为本区建立新的地层层序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和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
赣西南下奥陶统樟木曲组笔石带的修正和补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笔石作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樟木曲组的笔石带进行了补充和修正。由原来的9个笔石带划分为11个笔石带,厘定了各笔石带的范围和笔石群的总体面貌,并逐带与国内外进行了对比。文内还涉及到宁国阶的顶界、上下两层下垂时笔石以及关于肿笔石与心笔石混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陕西紫阳焕古滩原划的下志留统大贵坪组中,根据新发现的笔石,从其中又划分出下、上奥陶统及中、上志留统,其中包括奥陶纪5个笔石层和志留纪10个笔石层;在洞和群中划分出中奥陶统1个笔石层,为本区建立新的地层层序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和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1.
The graptolite fauna across the Lower and Middle Ordovician boundary at the Huanghuachang GSSP section,Yichang and the Jianyangping section,Xingshan County is described. The taxonomy of the pendent didymograptids,the graptolite zonations across the base of Middle Ordovician and their correlation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two revised graptolite zones,the Didymograptellus bifidus Zone and the Azygograptus suecicus Zone,can be well correlated to their equivalents elsewhere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2.
广西恭城奥陶纪含笔石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兰  韩乃仁  张元动 《地层学杂志》2004,28(2):158-167,191
桂北恭城奥陶纪含笔石地层过去因缺乏生物化石证据将其划归于寒武系清溪组。1997年在其中发现笔石后重新将时代确定为奥陶纪,整套地层可划分为8个笔石带.自上而下为:8.Nemagraptus gracilis带;7.Ptero-graptus elegans带;6.Nicholsonograptus fasciculatus带;5.Acrograptus ellesae带;4.Undulograptus austroden-tatus带;3.Exigraptus clavus带;2.Isograptus caduceus cf.imitatus带;1.Didymograptus(Expansograptus)abnormis带。该地层与我国广东、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北美、英国等的相应层位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13.
藏北申扎地区早奥陶世地层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北地区从未发现过有可靠化石依据的中奥陶世以前的沉积地层 ,是否存在寒武纪到早奥陶世间的沉积地层是目前诸多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申扎地区 1/ 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 ,在原归属为前震旦系念青唐古拉群的一套浅变质岩中发现了世界性分布的下奥陶统阿雷尼格阶最底部笔石化石带代表分子 Tetragraptusapproximatus,首次确定了藏北地区有早奥陶世沉积地层的存在。新建下奥陶统扎扛组和他多组 ,完善了藏北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序列 ,为研究青藏高原在古生代早期的构造活动、演化、古地理分布格局及古生物地理区划提供了资料 ,也为世界性生物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湖北宜昌和南漳奥陶系大湾组笔石生物地层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宜昌陈家河剖面大湾组的笔石标本,确立笔石序列自下而上为:Didymograptellus eobifidus带、Corymbograptus deflexus带和Azygograptus suecicus带(大湾组下段),Exigraptus clavus带和Undulogr aptusaustrodentatus带(大湾组上段)。对湖北南漳的全家湾和李家湾两剖面的大湾组进行了详细采集测量,其中全家湾剖面大湾组下段自下而上识别出D.eobifidus带、C.deflexus带和A.suecicus带;李家湾剖面大湾组下段自下而上识别出D.eobifidus带和A.suecicus带,证实南漳大湾组的底界与宜昌地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浙江桐庐县刘家奥陶纪剖面生物地层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发现的浙江桐庐刘家剖面位于马金一乌镇断裂与球川一萧山断裂之间,是浙西北地区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的代表性奥陶纪地层剖面。根据所获得的宁国组和胡乐组的笔石化石,初步建立了该层段的笔石生物地层序列,自下而上包括Tetragraptusapproximatus带、Corymbograptusdeflexus带、Azygograp...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宜昌黄花场剖面和宜昌陈家河剖面大湾组83件样品和陈家河剖面红花园组2件样品的碳氧同位素测试数据,分析了奥陶纪大坪期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并以宜昌黄花场剖面大湾组笔石序列为基础,结合华南地区笔石动物群的分布情况,分析了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对笔石动物群地理分布的影响,提出温度变化仅是影响笔石动物群地理分布的间接因素,前人的纬度分带学说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元动  陈旭 《现代地质》1999,13(4):395-398
中奥陶世是继早寒武世生命大爆发之后生物多样化的又一关键时期。对浙赣交界地区中奥陶世生物地层及其笔石动物的研究表明 :( 1 )在此期间笔石动物多样性显著增加 ,但不同的笔石类群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总体上呈现为断续式 ( disjunctpattern) ;( 2 )笔石动物不同类群的这种差异性反应可能和这些类群的系统发育历史有关 ;( 3)双笔石动物群的起源主要通过异时发育 ,其早期进化历史则由一系列快速、定向、多幕式的成种事件组成  相似文献   

18.
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统十字铺组是跨越达瑞威尔阶中上部到桑比阶底部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自命名以来,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报道,但迄今缺乏系统综述。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结合野外观察和研究,对十字铺组的岩相和生物相进行了总结:十字铺组以发育一套钙质泥岩夹有少量泥质灰岩并产有丰富的华美正形贝动物群为特色;在靠近古陆的上扬子台地西部,十字铺组的同期地层类型多样,主要为碎屑岩;而向东,在距古陆较远的地区,发育着岩相稳定的碳酸盐岩,以牯牛潭组为主。十字铺组及其同期地层中的腕足类化石,在黔北、黔东北及川西南等地的多样性较高,而向其他方向(更近岸或更远岸)多样性都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