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拔节是冬小麦主要生育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冬小麦发育期观测比较困难的一个项目.从50年代直今一直是采用手摸、刃剖植株茎杆的方法来观测这一发育特征,既损茎弗事,又不方便,手摸不易掌握,往往会产生错觉和误测,使记录失真.如何简便、准确地观测到这一特征,总结以下两个方面. 1.数叶片间接观测法当植株春生叶长出二叶一心,视为第一  相似文献   

2.
利用驻马店市1961年10月~2002年5月冬小麦生长季内平均气温资料以及气温5年滑动平均变化曲线图,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驻马店市冬小麦生长季内气温变化特征,并利用1981年以后的冬小麦作物观测资料,经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暖温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3.
气温变化对冬小麦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驻马店市1961年10月—2002年5月冬小麦生长季内平均气温资料以及气温5年滑动平均变化曲线图,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驻马店市冬小麦生长季内气温变化特征,并利用1981年以后的冬小麦作物观测资料,经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暖温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4.
根据江苏省冬小麦多点分期播种田间试验资料,采用阶乘模式的方法,考虑到生物学因子、气象因子、土壤肥力因子和农业技术因子,按照冬小麦分蘖成穗的生育进程,在完成单株茎蘖动态模拟的基础上,分阶段的模拟群体茎蘖动态及其成穗率。  相似文献   

5.
万荣麦田土壤湿度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1964—2008年万荣县麦田土壤湿度资料,发现:年平均土壤质量含水率呈0.78%/(10a)速率递减,进入21世纪水分条件较差,特别是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干旱严重;旬平均土壤湿度基本呈一峰一谷型分布;越冬开始前土壤湿度与越冬开始冬小麦分蘖数呈明显的反相关,春季拔节前和拔节抽穗期的土壤湿度与茎杆重呈较明显的正相关,越冬前和春季拔节前的土壤湿度与有效茎数呈明显正相关;越冬前及春季拔节前土壤湿度与全县冬小麦气象产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扬花灌浆期土壤湿度与观测地段的气象产量呈一定的反相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牧草改良中,我县引进良种牧草——象草,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我们据象草多年生的特点,于1984-1985年连续进行栽培试验,探索气候条件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其结果如下: 一、试验概况及观测方法 试验于本局地面观测场附近的黄壤土坡 (PH6.5)进行栽培试验,用起畦开沟双行栽植法,株行距60×40公分;于1984年2月20日用种茎繁殖,按2-4节切成一段,每穴用两株种茎斜插入土2-3节,盖上8-10厘米,任其自然发芽出苗和生长发育,苗期除草松土一次。在地段内选四个观测小区,每小区连续观测10穴,共40穴,观测出  相似文献   

7.
通过几年冬小麦连续观测资料,定量分析了冬小麦各生育阶段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指出了冬小麦生育过程中栽培管理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用近年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气象条件的连续并行观测资料,对冬小麦各生育期,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水分、光照等气象条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同时对冬小麦生育期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阐述,提出了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管理上应注意的问题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郭海英 《干旱气象》2000,18(1):22-23
前 言灌浆乳熟期 (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 )是冬小麦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的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的 5 0 %以上。本文通过对冬小麦这一时段内自然降水的分布特征的分析 ,旨在寻找自然降水的分布规律 ,建立本时段自然降水的预报模式 ,为冬小麦生产提供决策依据。1 冬小麦灌浆乳熟期的降水分布特征1 .1 自然降水的分布特征通过对庆阳地区 8县 (市 ) 1 96 8~ 1 999年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全区冬小麦灌浆乳熟期各地降水量在 41 .8~ 6 1 .0mm ,其中以西峰最多 ,北部的环县最少 ,南北相差最大为 1 9.2mm ,…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江苏省冬小麦多点分期播种田间试验资料,采用阶乘模式的方法,考虑到生物学因子,气象因子,土壤肥力因子和农业技术因子,按照冬小麦分蘖的生育过程,分阶段模拟小麦单株茎蘖动态。  相似文献   

11.
北方冬小麦冬季冻害及播期延迟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变暖背景下, 我国北方冬麦区冬季冻害是否仍是主要气象灾害,冬小麦播期延迟是否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表明:1981—2000年北方冬麦区偏北地区冬季冻害指数与冬小麦减产率相关系数为0.62(达到0.001显著性水平),即2000年前冬季冻害是冬小麦减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2000年后冻害与冬小麦减产率相关不显著,即冬季冻害已不再是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影响因子。2018—2021年的冬小麦分期播种试验分析表明:山东泰安和陕西咸阳主栽的冬小麦品种播期推迟,冬前积温和生长季积温明显减少,导致冬小麦植株高度、地上总干重和叶面积指数减小;播期推迟对产量结构造成不利影响,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分别减少,导致减产,播期推迟10 d平均减产22%,推迟20 d平均减产40%。因此,冬小麦推迟播期并未产生积极效应, 可能原因是当前冬小麦播期和主栽的冬小麦品种已适应当地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霜冻气象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陶祖文  琚克德 《气象学报》1962,32(3):215-223
本文主要是根据在1960年春季所获得的霜冻危害的实况观测及调查材料,对冬小麦的霜冻气象指标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在制定了新的划分指标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最低气温及冬小麦叶面最低温度,分别确定了冬小麦在拔节前、拔节期和抽穗期的霜冻气象指标。并且根据资料讨论了冬小麦主要品种的霜冻指标的差异。 在本文中也讨论了在实际防霜工作中,如何运用霜冻气象指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995~2005年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叶、鞘、茎、穗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比率和增长分配规律:冬前干物质增长分配率,叶、鞘增长分配率呈波浪状变化;茎呈弧线状变化;穗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1995~2005年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叶、鞘、茎、穗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比率和增长分配规律冬前干物质增长分配率,叶、鞘增长分配率呈波浪状变化;茎呈弧线状变化;穗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冬小麦田辐射能量收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青藏高原冬小麦田净全辐射各分量的观测资料分析,论述了净全辐射及其各分量的日变化特征;计算得出冬小麦抽穗—乳熟期麦田平均反射率为13.3%,净全辐射占总辐射百分率:白天75%,包括夜间67.4%;指出了净全辐射和总辐射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给出了由总辐射计算净全辐射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3年旱塬冬小麦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分析了旱塬麦田土壤水分年际动态和垂直剖面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冬小麦耗水量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于2016-2017年冬小麦生长季在临沂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自动控制遮雨棚内的水分控制场进行,以"齐麦2号"为试材,在水分关键期设计5个梯度水分处理(T1适宜水平,T2、T3、T4、T5分别按照冬小麦水分关键期比常年降水量减少20%、50%、75%、100%一次性补水)和1个雨养对照的水分控制试验,模拟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扬花期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扬花期冬小麦叶片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总干重均呈降低趋势,且干旱胁迫越重,降低幅度越大,T5处理叶绿素a含量、P_n、G_s、T_r、株高、叶面积及地上部分总干重分别较T1处理降低33.6%、67.4%、90.9%、84.6%、43.9%、19.1%和33.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水分利用效率(WUE)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轻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高;干旱胁迫促进植株养分向叶、鞘转移,减少对茎、穗的养分供给,不利于冬小麦产量提高,此外,扬花期干旱胁迫还造成冬小麦灌浆速率降低、不孕穗率升高,理论产量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8.
积温对冬小麦茎、叶及生物学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江苏省三麦气象研究协作组九个试验点1982—1983、1983—1984两个年度的田间试验资料,在建立叶龄和有效积温模式的基础上得出冬小麦济南13号和扬麦4号每生长一片叶片需有效积温85.5℃和81.8℃。分析了小麦单株不同蘖序的出生和出苗后积温的关系为三次抛物线;对不同地区的小麦茎蘖消长与积温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每亩总茎蘖数积温模式;探讨了不同蘖序的分蘖对产量的贡献及不同时期的分蘖成穗特征。讨论了积温对叶、茎和生物学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赵四强 《气象学报》1989,47(3):337-341
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必要环境,种子发芽、根系的形成和发育都是在土壤中进行的,因而农作物生长发育与土壤水热状况的关系最为直接。本文基于这样的认识,以河北省冬小麦为例分析了1961—1978年河北省冬小麦产量与0cm,5cm,10cm,20cm地温的关系,提出一个以冬小麦生育期地温观测资料实时预报冬小麦产量的积分回归模式,并进行了试报。  相似文献   

20.
农田中作物行向行距的差异不仅影响到行间可照条件,同时也直接地影响列行间的透光情况。所以,农田透光观测是比较困难的。这不单由于观测本身有很大的随机性,人为性,同时也由于不同行间作物生长条件的差异性所造成。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扩大观测数量的办法,虽能克服观测的随机性和人为性的缺陷,但仍无法消除植株生长条件差异造成的系统误差。本文试图从某些理论上考虑,提出消除植株生长条件影响,计算田间各种透光率的半经验半理论方法。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