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教学》2011,(19):64-64
美国《科学》杂志近日刊文指出,野生动植物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应对气候变暖趋势。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7,(11):47-48
我们历来对臭氧层破坏比较关注,但是大气中臭氧含量过多危害也不小。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指出,随着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受到严重影响,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降低,这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3.
在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4次评估报告影响下,全球变暖达到前所未有家喻户晓的程度.各国人民似乎对“气候变暖”有谈虎色变的感觉.只要是灾难,不论水灾还是旱灾,不管是降温的雪灾还是高温的热浪,各国媒体均将这些灾害与“气候变暖”紧密联系起来,IPCC第四次报告也是如此.气候真的变暖了吗?真的那么严重变暖了吗?气候变暖真的给人类带来的只是可怕灾难而没有益处吗?水灾与旱灾是一对矛盾的2个方面,如何都能够由“全球变暖”一个因素所导致?地质记录表明,气候冷暖波动是地球气候变化一般形式,过去在人类能够影响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以前,地球气候就是一直在不断地冷暖变化着的.驱动地球冷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球接收太阳辐射量的变化.不变的气候是短期的,是暂时的,而变化的气候却是长期和永恒的.持续了约550年变冷小冰期于1850年结束,随后进入暖期则是正常的自然过程.人类活动最大可能只是叠加了变暖的影响.本研究综合对比分析全球变暖和全球变冷2种气候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认为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结果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07,(2):48-48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公布的长达400页的《挂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报告说,全球牛排放的废气是气候变暖的最大元凶。  相似文献   

5.
对气候变暖问题争议的分析   总被引:50,自引:8,他引:50  
王绍武  龚道溢 《地理研究》2001,20(2):153-160
综合评述和分析了近年来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研究。重点是有关气候变暖的一些争议。目前的结论是:(1)19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4~0.8℃;(2)全球气候变暖的论断得到了海洋温度、大气温度、钻孔温度、陆地雪盖、海冰及冰川资料的支持;(3)1998年是近一个半世纪有观测资料以来最暖的一年,对1961~1990年平均的距平为0.55℃。20世纪变暖的趋势为0.066℃/10a;(4)1990′s是20世纪最暖的10年,平均气温距平0.35℃,也可能是500a或者甚至1000a来最暖的10年。所以,20世纪气候的变暖是无可怀疑的。人类活动影响很可能是20世纪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至少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5,(10):48-48
美国科学家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说,北极圈内的湖泊数量在最近30年中明显减少。科学家认为,这一变化显然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06,(8):45-46
虽然被安排在午夜飞行的航班(即俗称的红眼航班)能为那些经常出差的人节省不少时间,但英国科学家却发现,这些航班却是全球变暖的帮凶。他们的相关论已作为封面章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7,(1):47-47
德国科学家在1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目前人们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未来海平面上升程度估计不足。根据最新推测,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到2100年,海平面最多可升高1.4米。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7,(8):46-47
最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农作物歉收、动植物绝种、海平面升高等世界性的灾害,这些灾害带给人类的威胁要比过去预测的结果严重得多。如果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无法适时遏制,大堡礁、奇瓦瓦沙漠、加勒比海玳瑁龟、瓦蒂文温带雨林、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长江、亚马孙河、白令海、喜马拉雅冰川、东非海岸雨林等世界十大自然奇观都将面临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07,(10):46-46
地球越来越热,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事件之一。近来,微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以甲烷为食的深海细菌,他们认为这些小小的微生物可以为减缓全球变暖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07年IPCC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过去50a观测到的地球平均温度升高很可能(90%以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其中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地质气候记录证明,早在人类排放能够影响大气以前的CO2浓度变化均不同程度地滞后于气温变化.地质时期CO2浓度的波动是跟随气候变化而变化,是被大气温度驱动的结果,而非相反的CO,驱动温度变化.将现在全球变暖完全归因于人类排放CO2的增加,无法解释1940-1978年的降温事件.通过更长尺度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现在气候是处于全新世变干变冷的大趋势之中,即使现在全球略有变暖,也只是处于变干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变暖波动.将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片面夸大归因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而忽略了自然因素的贡献,其依据显得缺乏科学说服力,其做法不免有些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05,(11):47
大马哈鱼游向北冰洋,蝗虫飞往意大利北部,还有鸟类向海拔更高处迁移。这些,是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佐证,还是夏日里的“异常个案”?,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暖的适应行为与黑龙江省夏季低温冷害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方修琦  王媛  朱晓禧 《地理研究》2005,24(5):664-672
与气候变暖相联系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极端事件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而极端事件的影响还与人类的适应行为密切相关。本文以农业对温度变化最敏感的黑龙江省为例,分析了变暖对夏季低温冷害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变暖后夏季出现低温冷害临界气温的概率减小;但由于人们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适应行为,在变暖的情况下种植更适应较暖气候条件的农作物,低温冷害的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并不一定随变暖而减少,但作物单产期望值还是会增加。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学》2007,(5):45-46
美国国会众议院30日就气候变暖科学研究举行调查听证会。不少科学家表示,布什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政策以及强制干预已严重影响到了美国在全球变暖领域的相关科学研究,给科学家们造成了“政治压力”。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12,(1):61-62
全球气候在变暖吗?以浮冰下冰藻为食的南极磷虾或许有一定的发言权。近日,美国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一综合》(PLoSO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技大学孙立广课题组的最新发现:气候变暖导致了过去百年内西南极半岛磷虾种群的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05,(8):48-48
为了对付全球变暖,履行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新西兰政府决定从2007年开始对国民征收烟尘排放税,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取这一举措的国家。新西兰能源部长霍奇森表示,“如果我们想要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就需要在经济选择中考虑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11,(21):63-64
据悉,新产生的“气候变暖岛”本来与格陵兰岛相连。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北极冰消融速度加快,“气候变暖岛”逐渐从格陵兰岛分离出来。2005年,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岛屿被科研人员发现。目前,“气候变暖岛”已经被最新版的泰晤士报综合世界地图册收录,从而创造了一个地理新名词。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07,(5):44-45
受到厄尔尼诺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市区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整个冬季平均气温为8.1℃,比30年常年气温要高出2.6℃,为1873年上海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的最高冬季平均气温纪录。上海市气候中心主任雷小途昨天表示,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已经有90%的确定性了,目前全球中高纬度变暖的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2011,(4):63-63
过去十年间,气候科学面临的难题完全不可能指望有一个圆满的解决。40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苦苦思索三大问题:全球气候是否正在变暖?如果确实如此的话,人类反应是否落后于变暖的趋势?自然进程是否有可能遏制这一趋势?在过去几年里,气候科学家终于一致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是、是、否——正如他们先前的料想。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2010,(8):63-64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27日报道,依据《圣经》记载,古埃及发生过十大灾难。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确有其事,且为全球变暖和火山喷发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