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禹城市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筹城乡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既是节约和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分析禹城市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提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我省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在全力保障试验区用地需求的同时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怎样规范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适合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需要的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机制,尚需做出哪些努力?针对这些问题,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志伟接受了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土地供需日益严峻,用地矛盾问题凸显出来。如何优化城镇用地布局,挖潜低效用地,复垦工矿废弃地等工作就尤为重要。低效用地是指土地用途、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土地产出率、人均用地等未达到要求,仍有调整利用空间的建设用地。为了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城镇低  相似文献   

4.
我省土地目前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和振兴老工业基地步伐的加快,我省用地指标紧张的问题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5.
蒙阴县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农村居民点的整合搬迁复垦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变了村容村貌,缓解了发展与用地的矛盾,加快了城乡统筹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极其短缺,人地矛盾突出。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为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城乡发展,有效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成为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该文结合夏津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实践,提出了适应鲁北平原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也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济宁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城区用地结构不合理,整体容积率较低,村庄建设用地量大,采煤区塌陷所引发的人地矛盾,后备资源日益匮乏等土地利用问题凸显。该文通过对各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提出了统筹城乡用地结构,严控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存量用地,发展区域产业,优化利用土地资源等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优化区域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实现区域内土地的节约集约、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研究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现状,按照统筹安排城乡用地的原则,初步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与城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调整的措施,以及如何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经历了2007年的高潮、2008年的回落后,2009年我省土地市场整体呈回暖趋势,但房地产用地供应量和出让均价的持续走低、工矿仓储用地供应量和出让均价的持续低迷,依然昭示着我省土地市场还没有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从这一系列变化可以看出,"调整"是2009年我省土地市场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中心的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已成为我省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程和土地整治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符合国家要求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原则,有力的支持了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建设,更成为了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行之有效地重要手段,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地,缓解新增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以来,费县全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用地空间,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调整优化城乡用地布局结构,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还存在与相关规划协调和衔接比较困难、项目资金投入大、拆迁难度大、项目权属调整复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合作机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是引导城乡用地布局和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外业踏勘及测量的重要性及实际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居民点整理将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缩短城乡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月22日)一、围绕全省大局,保障科学发展,国土资源利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一)拓展用地空间,保障发展再创新高。一年来,我省共争取国家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30.11万亩,同比增加近4万亩;上报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用地的重点项目947个,有力保障了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发展载体建设和郑徐客专、富士康等重点项目用地;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有效缓解了县域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初步构建了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制度体系,新乡、洛阳、信阳等三市试点有序开展,交易节余建设用地指标2707亩。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如何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做出了实际部署,解决了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如何同地同权进入市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为有效利用城乡土地资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缓解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近日,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转发了由国土资源厅起草的《关于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青海省适应当前形势、解决土地制约矛盾的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针对《意见》涉及的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朱小川。  相似文献   

17.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5):7-8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我省通过土地市场治理整顿验收,恢复农用地转用和征地的正常审批,为做好建设用地管理工作,进一步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申娜 《国土资源》2012,(9):58-59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国家推出缓解城镇用地压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义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住实施这项工程中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和难点,笔行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背景下,深挖潜力,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土地利用工作的当务之急。利津县通过严格按照产业政策供地、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挂钩项目等措施,提高了用地效率,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但工作中应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用地空间组织形式相对落后等问题,严格用地管理,优化用地模式,强化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2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邹平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表明该政策还需要加以完善。该文对邹平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顺利推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