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阿浪扎玛铜钨矿床属矽卡岩型矿床,主要成矿岩体为燕山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铜钨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体与中侏罗统马里组灰岩接触带矽卡岩中。  相似文献   

2.
四川巴塘县夏隆银铅锌矿床特征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青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4):447-449,461
夏隆银铅锌矿床产在燕山晚期绒依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北西侧,矿体赋存于上三叠统图姆沟组变质砂岩、板岩中的北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中,为富银铅锌矿床,已圈定矿体6个,其中KT1、KT2是主矿体。该矿床位于夏塞矿床南侧,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因类型及矿体特征均与夏塞相似,工作程度低,矿化线索多,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孟恩陶勒盖银铅锌铟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从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论证了孟恩陶勒盖矿床的成因。地质特征显示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之间不存在成因联系,矿床相对于岩浆岩围岩是后成的,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只是为矿床提供了储存空间。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的成因与可能位于深部的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成矿元素及硫主要来自岩浆,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因此该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
大义山锡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义山花岗岩体北体是矿田锡矿的主要成矿岩体,属燕山晚期“S”型酸性铝过饱和花岗岩,被动侵位于郴州一邵阳深断裂带走滑作用形成的剪切拉张桥区。岩浆自南东向北西侵位。区内锡矿可分为二类六型,具集中、成带分布的特点,总体具岩浆热液成矿的特征。各类型锡矿床的时空分布,具正向分带性,且与岩浆侵位方向相对应。成矿时代主要有二期,即燕山晚期早阶段和晚阶段,且以前者为主。构造以分级形式控矿,矿床剥蚀程度北高南低,认为矿田南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马振飞  陈图宏 《矿物学报》2001,21(4):578-584
本文在前人对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塘子凹矿床成矿特征及规律的研究,认为搪子凹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因与中三叠统的大理岩、燕山晚期的淡色花岗岩共同作用有关,燕山晚期花岗岩体的空间形态直接控制矿体的产出部位。花岗岩以构造侵位方式侵位于中三叠统大理岩中,其空间细部特征受五子山复背斜和南北向隐断裂的作用。指出八处成矿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6.
刘道荣 《地质与勘探》2017,53(5):947-959
近年来浙西北地区在岩浆期后热液型萤石矿床勘查中取得重大突破,先后探明常山、淳安、开化、安吉等地多个大中型萤石矿床。这些矿床主要分布在燕山期(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内外接触带中,成矿作用与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对浙西北地区7个典型矿床进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岩体及控矿构造研究,探讨岩体与萤石成矿之间的关系,将萤石矿床成因初步划分成2个亚类:与A型花岗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型萤石矿床和与I型花岗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型萤石矿床。通过对该区萤石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温度、萤石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与成矿构造环境分析,较系统总结了浙西北主要萤石矿床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F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剩余重力异常特征,提出本区萤石矿的找矿方向为高氟岩体分布区、F元素异常区及剩余重力异常负值区。  相似文献   

7.
吉林正岔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正岔铅锌矿床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成矿的特点,成矿主要与燕山期花岗斑岩体有关.对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理等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具有双重来源--地层源与岩浆源,成矿水源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热源为花岗斑岩的活动,成因类型为层控夕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云南马关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锡锌钨多金属成矿区南部,是我国三大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目前对其矿床成因认识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采用ICP-MS对都龙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矿床成矿作用,为甄别已有成因观点提供证据。结果表明,矿床中闪锌矿以富集Fe、Mn、In、Co、Sn和贫Cd、Ga、Ge、Ni等元素为特征,成矿温度属于中—高温,其微量元素组成与白牛厂矿床(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中的闪锌矿非常相似,和远源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核桃坪和芦子园)中闪锌矿存在一定差异,明显有别于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云南澜沧老厂和广东大宝山)中闪锌矿。此外,该矿床闪锌矿稀土配分模式多为轻稀土元素富集中等的向右倾斜曲线,以LREE/HREE值高、Eu负异常明显和Ce异常不明显为特征,与矿区燕山晚期隐伏花岗岩稀土元素特征基本一致,成矿物质来源以矿区燕山晚期隐伏花岗岩为主。结合近期矿山开采和地质勘探所揭露的矿化和矽卡岩蚀变的垂向分带等矿床地质特征,认为云南马关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属于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其中层状矽卡岩的形成应为成矿流体顺层交代的结果,矿化类型和围岩蚀变的分带与隐伏岩体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9.
个旧矿床不仅是一个超大型的锡矿床,同时也是大型的铜、铅、锌、钨和银矿床,此外还伴生众多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产。近些年来,除了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成矿有关的认识外,还有海底喷流成矿和玄武岩成矿的新观点。笔者在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大型锡矿山接替资源探查技术与示范》工作中,通过野外调查和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分析,提出了个旧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模式,个旧矿区成矿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燕山期含矿花岗岩,与碳酸盐建造和富含成矿物质的岩层发生相互作用,在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附近,富集形成一系列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围绕含矿花岗岩而进行。个旧矿区成矿花岗岩与碳酸盐建造和富含成矿物质的岩层以及构造的有利配置是控制矿床空间分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个旧高松矿田层间锡石-硫化物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德云  高振敏  陶琰  张欢 《矿物学报》2004,24(2):153-156
从矿体空间展布特征、产状、顶底板及边缘形态可以看出,个旧层间锡石-硫化物矿床明显的受到构造的控制;从断裂构造的含矿性可以看出,断裂(裂隙)中的成矿元素含量远高于围岩,是层间氧化矿的有利赋存部位。此类型矿床具有热液充填(交代)成因,属于燕山晚期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多宝山超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作用和后期改造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的形成与加里东期的火山岛弧密切相关,并因海西期的岩浆活动进一步富集成超大型铜矿,在燕山运动时遭受改造。燕山期变形可分为两期,早期为陆内造山带发育及坍塌,构造线方向北东东,晚期为北东向断裂左行走滑。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铜山断裂的活动方式及对矿体的破坏。作为成矿期后的改造断裂,铜山断裂既切断了地质体、矿体和斑岩型矿化蚀变带,同时又起到了保护下盘矿体免遭剥蚀的重要作用。对铜山矿床成矿条件、特别是热液蚀变与铜山断裂“控矿”构造细节的配套研究表明:铜山矿区南部仍然隐伏着含矿蚀变环带的上盘,有矿体存在,为寻找超大型斑岩铜矿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事实证明:深入研究成矿构造控矿规律是行之有效的矿床预测工作基础,细致研究成矿期后构造运动是在已知矿区寻找新矿体的捷径。  相似文献   

12.
琼西戈枕断裂带的有限应变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庐山-彭山地区原是一个经受印支早期伸展机制下所形成的变质核。它在后期又经受了挤压和伸展的多期构造叠加,致成今日面貌。印支早期所形成的伸展拉覆断层为庐、彭及其相关地区的燕山期矿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导矿和储矿空间,对矿产的形成与分布起着重要制约。  相似文献   

14.
冀东地区东梁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梁矿区位于冀东地区宽城凹褶束东南边缘。金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期火成岩与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部位,受构造、岩浆活动控制。矿区岩(矿)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硫、铅主要来源于深部,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原生岩浆水;金矿床成矿温度125~305℃,成矿深度1.5km,成矿时代为燕山期火山活动晚期。认为在燕山期板块构造影响下,东梁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活化变质岩系,属岩浆热液型中低温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庐山-彭山地区伸展构造演化及其对矿产形成的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庆坤  项新葵 《地质科学》1995,30(2):117-129
庐山-彭山地区原是一个经受印支早期伸展机制下所形成的变质核。它在后期又经受了挤压和伸展的多期构造叠加,致成今日面貌。印支早期所形成的伸展拉覆断层为庐、彭及其相关地区的燕山期矿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导矿和储矿空间,对矿产的形成与分布起着重要制约。  相似文献   

16.
刘小平 《云南地质》2012,(3):348-350,296
氧化土状钴矿产于易门老厂昆阳群落雪组(Pt2l)。由区内铜质沉积-变质成矿后,晚期构造(晋宁期或燕山期)控制的热液叠加矿化,经风化淋滤富集形成,属风化-沉积改造型。  相似文献   

17.
王少怀 《地质论评》2013,59(5):885-892
福建武平十二排铝矿床是近年来在闽西南地区找到的又一处铝矿床.钼矿化在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岩体与新元古界楼子坝群、晚古生界变质岩接触带内呈浸染状和脉状产出,并且构成透镜状矿体.本次研究过程中,对5件代表性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模式年龄值变化范围为149.7 ~ 152.8Ma,等时线年龄为(151 ±2) Ma,略晚于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年龄,由此认为十二排钼矿床与黑云母花岗岩的形成时间均为晚侏罗世,属燕山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矿区外围其他钼矿床同位素年龄数据,可以推测闽西南大规模钼矿化发生在印支期台地向活动大陆边缘转变阶段,并伴随燕山早期挤压隆升(约160 ~ 145 Ma)和燕山晚期由挤压向拉张机制转换(约105 ~90 Ma)作用所诱发的岩浆活动是导致钼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郭建刚 《云南地质》2014,33(3):320-328
杨家寨金多金属矿位于西藏—三江造山系,兰坪—普洱双向弧后陆内盆地与绿春陆缘弧带结合部,矿体近矿围岩主要为下二叠统高井朝组安山质凝灰岩及安山岩,少部分为石英斑岩,矿体就位于与莫马洛断层(F4)成锐角度相交的次级构造、层间破碎带及层间剥离—滑脱构造带.成矿作用共分三个阶段:早二叠世晚期——矿源岩(层)形成阶段,燕山早期——矿床形成阶段;燕山晚期——矿床定位阶段.矿床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9.
云南澜沧县勐佛铅矿矿体呈透镜状、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断裂本身既是矿液通道,也是矿液后期充填、沉淀、改造和富集场所。矿体近矿围岩为燕山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燕山晚期的岩浆活动为铅银矿化提供了物质来源及成矿热源,该铅锌矿为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0.
宝盖沟锡矿—黑英岩钠长岩型高温热液矿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宝盖沟锡矿分布在复式岩体内,脉状矿体受北西向蚀变破碎带控制,矿化蚀为具明显的分带性,主要矿石类有黑英岩型和纳长岩型,矿床成因属燕山早期晚阶段与钾长花岗岩有关的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