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广西德保铜矿位于驰名中外的八角之乡百色市德保县,属国有中型企业,是广西最大的铜矿生产基地。矿山建于1966年,现有职工800多人,日采选处理矿石量800吨,年产铜精矿15000吨,铜精矿品位23.5%;铁精矿15000吨,铁精矿品位60%。副产品有金、银、锡、硫等。近几年来,企业狠抓改革与整顿工作,强化内部管理,注重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 在采矿设计前,认真做好地质探矿工作,把矿体的产状、构造等地质情况搞清楚,为采矿设计提供准确的前期基础资料。在采矿设计时,充分考虑矿石的贫化、损失因素、降低矿石的贫化损失。在矿石的回采过程中加强矿体顶底板的管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矿柱充分回收,对一些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由于各方面原因而丢弃的矿块,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回收,进一步减少了矿石的损失。这几年由于加强了采矿管理,采矿回采率都在90%左右,采矿贫化率存5%左右。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茶山矿资源开采中的损失与贫化率高的主要原因,指出加强矿山生产探矿和开采设计管理,制定合理的采矿技术经济指标是降低矿石损失与贫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西龙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年,公司下属有三个滑石粉加工厂和两个滑石矿区,其中古坪矿区滑石储量大,露天开采,年产滑石原矿15万吨左右,是我国滑石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基地之一。公司下属的三个滑石粉加厂年产200-3000目滑石粉10万吨,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亚、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桂林市连续6年利税超千万元企业之一。 为了把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工作落到实处,公司狠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加强采矿管理,降低采矿贫化率。在采矿时坚决执行“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技术方针,按大小、贫化、难易、远近兼采的技术原则,坚持合理的采剥顺序,选择合理采矿方法,准确划定界线,防止岩矿同时崩落,引起矿石贫化损失。实行薄脉矿体控制采矿宽厚,原矿体中的夹石必须进行分别开采,对围岩不稳定台阶要管好两盘,防止围岩大量崩落,造成二次贫化损失。 其次是抓好矿石的分选,提高选矿回收率。一是提高选厂的选矿回收率。选矿厂在原设计时只设计了洗选回收5cm以上的大矿石两条生产线,5cm以下的就损失掉了,发现问题后先后增加了6条选矿生产线,使0.5-5cm之间的粉矿、小粒矿基本达到全部回收。二是改变选矿方法。长期以来矿山一直沿用水洗方法对原矿进行洗选,由于粉矿量的增加,用水洗即冲走大量粉矿造成矿源损失,又污染了下游环境。为解决此问题,今年龙广又投资100多万元,新建粉矿干选厂一座,改水洗为干筛,以提高粉矿回收率,减轻污染。三是加强废石场管理,促进尾矿回收利用。龙广在废石场、码头尾等处采取有效组织、合理安排的方式,提高矿石回收。防止捡大丢小,捡好丢差,特别是近年来把过去一些不能用的杂石矿也回收利用,既减轻了废石场的压力,又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增加了企业效益。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公司的采矿回收率及选矿回收率逐年提高,采矿贫化率逐年降低,2004年三率指标分别达到91.06%、92.33%、26 74%,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了矿山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西德保铜锡矿床控矿因素及外围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德保铜锡矿床的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地质物化探成果,提出2个成矿预测区,即钦甲矿区边部预测区和同德预测区,为继续开展找矿勘查工作、扩大危机矿山的资源量提供靶区.  相似文献   

5.
从矿山生产经营的主要指标分析入手,建立以效益为目标函数的经济分析模型,全面进行矿产经济评价,探讨生产成本、出矿品位、贫化率、矿石产量等对矿山经营效果的影响,从而找出影响矿山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行指导矿山生产。  相似文献   

6.
广西德保矿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砷酸盐矿物产区 ,已发现有 17种砷酸盐矿物 ,其中钡毒铁石、砷铜矾等 12种为在国内首次发现。文中提供了其中一些重要新发现矿物较详细的矿物学数据 ,初步阐述了该类矿物在德保铜锡矿床氧化带的共生组合特征 ,指出该类矿物是矽卡岩型铜 -锡矿床以及铜铅锌等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矿产储量(Mineral reserves,简称储量reserves)。泛指矿产的蕴藏量。其表示方式有矿石储量(简称矿石量)、金属储量(简称金属量)或有用组分储量、有用矿物储量等,多数以质量(吨、千克、克拉)计,少数以体积(立方米)计。它不扣除未来开采和加工时的贫化与损失。矿产储量是矿产地质工作的一项主要成果,也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进行矿山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河北某难选冶金银多金属原生矿的矿石基本特点,经多种选冶技术方案对比及试验研究,采用全泥氰化工艺流程提取金、银,氰化浸渣采用浮选法分离铜、铅、锌、硫,从而达到就地产出金、银和分别综合利用铜、锌、硫的目的。尤其是对该类型含铜高的矿石采用碱预处理浸出工艺,收到良好的效果,最终取得了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显著的选冶工艺流程,为建厂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萨尔切什梅铜-钼-金矿床位于伊朗南部,是特提斯带中最大的斑岩型矿床。矿床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中,该岩石具有高
Sr/Y和La/Yb比值的特征,岩浆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斑岩体锆石U-Pb年龄为13~11Ma,蚀变岩K-Ar年龄为12.5
Ma。矿体分为表生矿带和原生矿带两部分,与表生矿带有关的蚀变矿物主要为绢云母和高岭土;原生矿带蚀变具有明显的环带分
布特征,从内向外依次为钾化、绢云岩化、青磐岩化。矿石品位在浅部和深部有较大差异,浅部表生矿石铜品位平均值约为
1.99%,而深部原生矿石铜品位平均值约为0.89%。成矿物质源自岩浆系统,富含金属物质的岩浆流体沉淀形成含矿脉体,造成
围岩钾化蚀变;大气降水的加入形成绢云岩化及更富放射性铅的硫化物。后期地表氧化造成铜和钼金的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10.
莱芜市铁铜沟含金铜铁矿床产于中生代燕山期靳家桥角闪闪长玢岩与奥陶纪马家沟群五阳山段石灰岩的接触带,矿体形态严格受接触带控制。通过对矿区内地层、控矿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的分析论述,认为该矿床为接触交代高温热液型含金铜磁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11.
为强化优势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资源,国土资源部于2012年12月28日发文,制定了金矿、磷矿和高岭土矿三种矿产资源开发的"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要求。按照规定,露天黄金矿山企业的开采回采率要在矿石贫化率不超过10%的前提下达到90%以上。对于地下开采的金矿,按照不同的赋存条件,回采率需分别不低于75%、80%和85%。  相似文献   

12.
王家庄、碑楼铜矿床位于邹平火山岩盆地内,区内为山东重要的铜矿产地.在收集以往地质工作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王家庄铜矿床与碑楼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赋矿岩石、围岩、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等特征,分析了矿石中金属矿物与矿石类型;对王家庄与碑楼铜矿的成矿期次与成矿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邹平火山岩主要经历了3次喷发与侵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铜石归来在金矿区各类岩矿石中成矿元素、主要伴生元素的分配特点,通过评价不同方法、不同比例尺圈定的化探异常的组分和形态特征,阐述了1∶5万化探测量对找金的指示作用,并对需要重点查证的异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玄武岩、花岗岩以及不同类型的矿石、围岩的研究,并进行了有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的计算,对原始测试数据进行球粒陨石标准化后,分别建立了各种岩石、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并对印支期的玄武岩、燕山中晚期含锡花岗岩和围岩等进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与研究,认为个旧不同类型矿体稀土元素分配特征与其相关的围岩之间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矿集区的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元和多期叠加的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刁泉接触交代--中低温热液型银铜矿床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与成矿有关的矿石矿物成份,赋存状态及变化规律,根据矿石矿物的组成,粒度及其分析结果,对金属矿物生成顺序进行排列;找出了铜银元素在矿石矿物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含铜银矿物的特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最大、世界第三的金川铜镍(钴)硫化物矿床,其钴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0%以上,明确金川矿床矿石中含钴矿物特征及其超常富集的赋存规律,对于关键金属元素成矿动力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超常富集成矿过程与驱动机制有着重大意义。从金川矿床形成及影响矿化特征等方面来探讨其中钴元素成矿机制与成矿规律,同时通过包括元素共生分异规律、共伴生富集成矿的主控因素来研究钴元素赋存状态。结果表明:金川矿床矿石中独立的钴及含钴矿物极少,多为硫化钴镍矿物和硫砷化钴镍矿物,主要为辉钴镍矿、辉砷镍钴矿、硫砷钴镍矿、辉砷钴镍矿,其中辉砷镍钴矿与辉砷钴镍矿常与磁黄铁矿或镍黄铁矿连生,尤其大部分存在于镍黄铁矿和镍铜微晶中,暗示其成因与岩浆作用有关;Co主要分散于硫化矿物组(约占90.30%)中,其中约97%分散于镍黄铁矿和镍铜微晶中;约2.85%的Co分散于羟镁硫化矿物组中,其中44.46%分布于墨铜矿中;6.51%的Co分散于脉石矿物组中,其中约73%分散于蛇纹石中。在镍黄铁矿中Ni/Co值约为44.00,镍铜微晶中Ni/Co值约为2.00;在磁铁矿中Ni/Co值约为11.00;在金川矿床分布最广泛的蛇纹石等脉石矿...  相似文献   

17.
三江成矿带北段治多-玉树地区已显示出较大的铜多金属矿成矿潜力。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对三江北段治多-玉树地区新发现的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成矿构造环境进行了综述。这些矿床普遍赋存于中酸性火山岩中,空间上具“火山碎屑岩-矿体-热水沉积岩”的分布特征。矿体多为层状、似层状,且矿石品位较高。对比研究表明,治多-玉树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四川呷村矿床和日本“黑矿”矿床相似,成矿流体可能系岩浆水和海水的混合流体;成矿物质可能源于岛弧岩浆作用,并含有热液交代围岩所萃取的金属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以火山岩为赋矿围岩的铜多金属矿床应归属为VHMS型,成矿构造环境可能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向南俯冲的大洋岛弧-大陆边缘岛弧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地质普查,概括地了解了朔州市青羊沟白云岩矿矿体特征、矿石矿物成分和矿石品级,并分析了其成因。得出了该区白云岩矿大部分可以作为耐火材料炉衬及熔剂用白云岩,建议对该矿区进一步扩大找矿工作,同时注重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沂水县高庄铜铅矿赋存于张夏组盘车沟段灰绿色页岩夹薄层泥灰岩和张夏组下灰岩段鲕粒灰岩之间的构造角砾岩中,在形态上和空间位置上严格受蚀变角砾岩带控制的似层状矿体。通过对矿区内地层、控矿构造、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的分析论述,认为该矿床为碳酸盐型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并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四川西昌地区的米市中生代陆相盆地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最近在盆地内下白垩统飞天山组(K1f)中发现了与砂岩型铜矿伴生的铼。铜铼矿体赋存于飞天山组碎裂状、透镜状砂岩中,矿石中见有大量细脉状沥青分布。为探讨米市盆地砂岩型铜铼矿床(点)中有机质(沥青)对铜铼成矿的作用,对矿床(点)中矿石及沥青进行了矿相学、显微结构、红外光谱及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铜矿物呈它形粒状分布于沥青之中,与之形成交代结构;沥青具有较高的Cu、Re含量;沥青是由下伏三叠系白果湾组中的古油藏发生热裂解形成的,证实了铜铼矿床的形成与古油藏有机质具有密切的空间和成因关系。该类型矿床的发现,为铼等分散元素超常富集成矿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