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植被覆盖在我国南方具有普遍性。为了充分提取地质构造信息,有必要进行数字图象组合处理。事实证明,同态滤波处理是揭示植被覆盖区地质构造信息的有效手段,而主成分分析和斜变换处理在增强形态特征信息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上述处理手段在识别岩石类型及地貌单元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明了在盐的成岩转变及其后期构造变动中,岩盐盖层可能产生一系列微小而特殊的裂隙,以及这些裂隙的型式和它们演变形成的影象图案。根据TM图象高分辨率、多波段成象的特点,提出了几种能够突出这种影象图案的特殊处理功能,通过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来增强找矿信息,从而实现了在图象上对矿体进行识别和预测,使直接应用TM图象找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柯坪地区构造弱信息提取及左行走滑断层证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柯坪地区TM数据、航天飞机SIR-A数据以及高光谱数据的综合处理和野外调 查研究,充分利用雷达图象对地面结构信息的表现能力,采用多种数据源复合的方法,增强 低序次构造信息和浅覆盖物下的地质体界面信息,从图象上提取有用的构造弱信息。这些信 息显示的一系列证据确定了该区强烈左行走滑活动特征,从而揭示本区地质体在外力作用下 产生的变形格局和运动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卫星CCD图像的去云处理对遥感信息的增强与提取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云覆盖严重的低纬度地区。为去除CBERS-02B卫星CCD图像中薄云的影响,分别使用Mallat和à trous 2种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分解;利用同态滤波对2种小波分解图像的低频系数进行处理,衰减其低频信息;将处理后的小波低频系数与分解的高频系数进行小波重构,从而达到去云的目的。定量分析基于Mallat和à trous小波变换结合同态滤波法的去云结果表明,经à trous小波变换结合同态滤波法的去云影像所包含信息量大,细节信息丰富,去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密度分层组合成技术是通过对遥感图象密度层次的分折,以突出影象的结构信息为主的一种光孚图象处理方法。根据不同密度层次的多波段遥感图象具有不同类别结构的“信息丰度”的原理,通过对分层片的组合处理,比较成功地对影象信息进行增强和提取,从而获得较好的地质解译效果。实践表明,它不仅对构造解译是有效的,而且对地层、岩性解译也是可行的。在矿床、矿田构造解译力面,它可以获得一些以前没有被认识的信息。本文是基于对我国某铀矿田的卫片进行密度分层处理和解译,提出了矿田受菱形断裂构造块体控制的看法。它对认识铀矿田的构造特点,指导找矿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遥感影象线性构造在研究区域构造和深层构造中的地质意义,探讨线性构造与区域构造轮廓间的关系。地壳的构造变形常以丰富的构造地貌景观和线性构造信息显示在遥感图象上。这种深部构造信息也有可能通过地壳的动力变形和深部地球化学反应传递到地表。文中详述了这些线性构造和深层构造及岩浆涌动构造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在深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光谱、热红外,雷达等遥感图象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反映深部线性及环形构造的信息。通过遥感的统计分析及图象处理,有助于揭示覆盖区的构造。遥感图象是地壳表层物质反射幅射电磁波的的真实反映,而深部构造单元有时可以清楚地表现在最新构造中。因之,深部构造可以通过地貌、新构造表征而反映到遥感影象上来。地壳深部构造的特征,总是潜育于地表景观的复杂信息中,欲提取这种信息,可充分利用各种比例尺,尤其是较小比例尺多谱段遥感影象。因为比例尺缩小,影象概括度增高,构造的总体轮廓反映则越清楚,深部构造要素才能在影象上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遥感图象处理与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诚然  刘斌  谢红  杨国东  于小平 《吉林地质》2004,23(4):60-63,112
在图象预处理中.为了研究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分别采用了灰度变换、图象平滑和图象锐化等方法,经过比较发现,不同的增强方法对不同的特征地物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在图象信息提取时,分别使用最小距离法、比值法和组合比等方法.采用不同波段的图象组合进行运算,可以依次突出不同的地物信息.从而达到了信息自动识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多金属结核海底照片的图象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NIRS是结核海底照片的处理系统。照片具点光源特征,中间亮边部暗,依光强与射线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将其校正为平行光源照片;模式识别综合利用灰度、形状等特征分割图象与背景,圈定结核,然后计算覆盖率、估算丰度,以数据库存储管理信息。配置了1850DPI底片扫描仪,显示图象清晰。分析了DY851,DY853航次照片处理结果,划分出五种照片类型,提出了系统的最佳使用方法,讨论了照片处理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对航天遥感数据和航空伽玛能谱数据进行复合集成处理,研制了一种光,能谱复合的新类型图象,这种图像既具有多光谱航天遥感图像地理信息丰富,立体感强,便于定位和解决构造问题的长处,又能谱便于分岩性,蚀变现象和铀矿化的优点,该图像在试验区实践中,不论是在地质填图的探索,成矿构造的确定,还是在找矿靶区的优选方面均取得了的效果,更有效地发挥航天遥感信息在铀矿勘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遥感影象环形构造是苏州西部地区主要遥感构造类型之一。本区环形构造具有不同大小级别,是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及地貌形态等信息在遥感图象上综合反映,它的形成与区内逆冲推覆活动、岩浆活动具有密切关系。本文详述了环形构造的成因分类及其地质含义,并探讨了环形构造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遥感技术在山西阳高地区金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通过对阳高地区已知金矿点的研究 ,指出该区金矿的物质来源、成因类型以及不同级别断裂对金矿形成的控制作用。利用遥感图象处理技术 ,在假彩色合成及比值假彩色合成图象上提取与金矿成矿有关的构造、围岩蚀变信息等 ,并在 TM图象上解译出大量环形构造 ,将所获得的多种信息进行复合。结合该区部分物探、化探资料 ,确定了圈定该区成矿远景区的原则 ,在区内圈定了孙仁堡、水磨口、朱家沟 3个成矿远景区 ,为该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陆地卫星数字图象各波段每个象元的亮度值,记录了地面57×79平米范围的平均反射率,是本波段单色波反射的积分。数字图象为图象的数学运算奠定了基础。由此,我们能够逐点对图象进行几何变换、物理变换和数学处理,改变图象的外观结构;或者按某种有效的准则对图象信息分类,以及从图象中提取目标  相似文献   

14.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遥感对地观测获取的信息是地球上各种目标的电磁波反射与辐射信息。遥感图象全面、客观、真实地纪录了地表的综合景观和各种地物的地表特征,并以各自的形状、大小、花纹、色调等显示在图片上。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影象特征区分不同的地质体,解译断裂构造、环状构造及褶皱构造,提取与矿产有关的各种信息,判读土地利用状况,圈定地表水范围,寻找地下水资源,进行环境监测及地质灾害调查等。它在国土资源调查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天山地区的铀矿化往往集中分布于某一区段,而该区段的矿化类型基本相同,显然,这是受同一地质成矿作用控制的结果。通过卫星遥感图象的地质解译和野外调研,并对某些铀矿化较为集中的子区进行计算机数字图象处理,发现了一些以往一般地质方法不易得到的控矿规律方面的信息。通过对4个铀矿化区的分析认为,在地台、地槽过渡区的区域构造线方向变异部位,并有老地层(An(?))构成的环形构造出现的地段,是寻找沉积-改造型铀矿化的有利地区。而寻找后生作用为主的铀矿化,则需着重研究盆地边缘地质构造及地貌的特点。在处理图象时,以多功能联合处理的效果为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商业化遥感处理软件信息提取算法不能满足研究多波段遥感数据中的地质弱信息的需要,如主成分变换将不同的波段数据分解为互不相关的几个因子轴,但是各因子轴的物理解释比较困难。本文采用L2空间克莱姆-斯密特正交分解方法构造正交因子轴,新因子轴的建立基于矢量表示的投影定理。利用该种算法开发的程序处理多波段遥感数据,彩色合成的图象色彩平稳,图象中同类地物细节得到显示,物理意义明晰,采用该方法处理九江-瑞昌金铜矿带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成都地区构造上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沉降带西侧的成都断陷盆地,市区则处于龙泉山背斜的西翼。 利用美国第二颗陆地卫星(LANDSAT—2)于旱季多波段扫描的CCT图象磁带(MSS—4、5、6、7)经S101计算机系统多种功能处理及光电解译,较好地突出了该区的“隐伏信息”—与成都市隐伏断裂直接相关的线形影象。另外五十年代拍摄的航片较多地保留了原始的自然风貌,加上图象的宏观性和立体性,能排除城市建筑物的干扰,利于地貌、第四纪等的认识。经野外实地调查,并与物探及较多的钻探资料及已有地质资料对照综合,现对成都市地貌、第四纪地层与隐伏断裂及其活动性的认识简述如后。  相似文献   

18.
雷达图象在沙漠地区地质矿产调查中具有其它遥感图象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把雷达图象应用在山区特别是水文地质方面还少见报道。本文把雷达图象应用的京西煤田,通过对岩性,构造解译及其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作用,说明雷达图象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具有与其它遥感图象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社华  陈宝树 《铀矿地质》1995,11(2):110-113
GIANTS1.0是一套友好的、操作简便的数字图象分析系统。它包括文件管理、图象显示、空间滤波、快速傅氏变换、亮度变换、图象统计、图象分类、几何校正以及多元信息复合技术与线性体分析几大部分。图象显示采用SuperVGA显示卡,分辨率可达1024×768×256。在铀矿勘探中,应用多元信息复合技术结合其它功能对物化探数据处理和常规遥感资料复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测试原理 图象信号由摄象头变成电信号后,未经数字处理,而采用时间测量法,将显示图象信息的监视屏“划分”成细小的点面阵,利用人的智能作用,在监视屏上识别图象边界及特征点,以光笔、内游标无视差测量技术,即人操作光笔和游标定位,将图象特征座标实时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学科的分析结果。用途 广泛用于地质学、矿物学、土壤应用学及材料、治金、电子、医药、机械等领域,对显微图象、照(图)片、透明片等进行测试,完成粒度分析、铸体薄片分析、裂缝测量、方位测试、物质含量统计、面孔率测试、裂变径迹测量、形状分析、粉末测定、精密检测及动态图象研究等,即对点、面、角.维参数的测量和处理分析,达到对图象信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配置及组成 摄象头、监视器、主机箱、计算机及打印机、用户自选显微镜(带摄影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