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强化增雨防雹高炮的维护和管理李冰郭献林(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郑州·450003)近几年来,我省高炮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发展迅速,目前已有高炮200多门,形成初具规模的高炮群体。几年来增雨防雹工作的实践说明,在高炮人工增雨防雹取得显著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2.
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陕西省人工防雹业务工作的特点,通过对高炮射击特征的分析,利用雹云催化人工引晶数值模拟、陕西省积云的云水含量探测和37 mm防雹弹爆炸的实验结果,寻找一种适合陕西高炮防雹定量化作业的技术方法。提出的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技术操作简单、方便,符合《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业务规范》的要求,同时贯彻了防雹支撑理论在业务工作中的应用,定量化的参数指标为规范化业务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群众性的人工防雹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如何检验人工防雹的效果,是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1974年,民和县在过去土火箭防雹的基础上增添了三七高炮(?)化防雹试验(试验区位置见示意图)。我们对高炮防雹试验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目的是要确定高炮催化法防雹的作用是否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切合实际的人工防雹管理模式,阐述防雹高炮和作业人员管理方法、高炮检验业务标准、作业人员上岗标准及人工防雹管理模式化业务流程,解决长期以来人工防雹管理不规范、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喀左县人工防雹工作基本实现现代化和网络化。今年新购入防雹用高炮6门,炮弹5000发,现共有防雹高炮14门,炮手65人,分布在8个乡即8个防雹作业点。各作业点全部安装了甚高频电话,实现了防雹作业通信现代化,形成了以西北部、  相似文献   

6.
1引言 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在黑龙江省已开展了30多年,从一开始用土炮搞防雹实验,后来用"三七"高炮增雨防雹,到目前用飞机、高炮、火箭搞增雨防雹,经历了理论实验、自我完善、普及应用3个过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这项技术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7.
根据全区截至2007年7月已检定647门单(双)管增雨防雹三七高炮的检测数据,对各项参数进行认真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全区目前增雨防雹三七高炮设备现状及存在问题.经统计分析确定解决和改进的办法,使其更好地发挥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保障高炮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8.
引言 目前用于全区人工影响天气的37mm高炮数量众多,它们担负着全区各个盟市近500个乡镇的增雨防雹作业任务,是自治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做好高炮的维护保养,是每个防雹站的重点工作,也是保证防雹消雹工作得以安全高效实施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随着各级人影部门推进高炮炮点配套建设力度的加大,全区在"两库一室"建设上取得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9.
每年防雹季节,各地雷达站都要配合当地政府承担指挥高炮人工防雹作业任务,同时兼顾搜集科研资料.作为防雹作业的指挥者,思想上必须明确.外场实施作业指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易担风险,万一有失,损失严重.历次防雹中也是有过经验教训的.因此进点之前要有一个严格的外场防雹作业方案设计,力免失误. 本文着重从六个方面论述雷达外场指挥高炮人工防雹作业的具体方案,设计思路及其应用,以供各地指挥防雹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兆萍  敖建 《贵州气象》2000,24(5):42-43
我区人工防雹工作至今开展近 30个年头 ,从武器装备到人员设置都已初具规模。70年代初 ,我区的防雹工作利用土炮、土火箭的方法开始起步。 1 980年后 ,逐步以雷达探测为主要探测手段 ,采用“三七”高炮进行防雹作业 ,从 1 988年的 9门高炮发展到现在的 92门高炮 ,占全省 1 / 3左右 ,由于毕节地区是冰雹重灾区 ,各级政府投入防雹经费占全省近 1 / 2左右。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 ,我局防雹管理指挥系统初见成效 ,处于全省的领先地位。下面就防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谈谈设想和对策。1 防雹工作管理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①管理体制的混乱是目前…  相似文献   

11.
雷达与闪电定位资料在高炮人工防雹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闪电定位仪、711雷达两图重叠进行相关比较定位,对判断雷暴的位置。准确及时的指挥高炮进行人工防雹作业是一种有效方法,能够适时指挥高炮进行人工防雹行业,提高作业准确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炮开展人工防雹增雨,对防灾减灾、发展农业生产有着很大作用,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此,我们县从1994年开始,用“37”高炮开展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几年来,防雹增雨比较成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其工作人员,通过几年?..  相似文献   

13.
陇县防雹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实施人工防雹作业,减轻冰雹灾害损失,采用对比方法,分析了2003-2007年5a人工高炮防雹作业前后711雷达回波的高度变化、45dBz回波高度变化、雷达回波强度变化,结果显示防雹作业后雷达高度显示上云顶高度平均降低1.26km、45dBz平均高度降低1.85km、雷达回波最大强度平均降低了6.0dBz,表明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炮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在山东开展已有多年,从1989年开始我们着重从雷达上获取资料,观察云体的变化和分析作业效果。从中发现在作业过程中不但催化剂产生作用,而且炮击冲击波也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下面就以平原县试验点从作业过程中观察的事实看一下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时爆炸冲击波对云体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各地政府及广大气象科技人员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防灾减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现在全国1167个县开展了高炮防雹增雨作业。本书由多年从事高炮防雹增雨工作的杨联章、陈群编著。全书分4章:第1章介绍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观云识天的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设备探测信息识别冰雹云的方法、作业技术及效果评估等。第2、3章介绍37高炮的构造、使用及维修保养方法。第4章介绍炮弹的一般知识,人工增雨防雹弹的构造、生产过程、运输、储存、使用以及安全处理哑弹的简便方法。本书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定价2…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1974,(5):43-43
内蒙气象局在总结1973年科研计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1974年科研工作安排的意见。1974年提出要特别突出人工降雨、人工防雹的试验研究工作,重点是飞机人工降雨试验和以“三七”高炮为骨干、土炮为基础的人工防雹试验工作,全力支援抗旱。  相似文献   

17.
关于陕西人影事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5 0年代末期 ,陕西开始实施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试验作业。 40多年来 ,在中国气象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 ,陕西人影工作从无到有 ,由小到大 ,从试验作业到发展成一项地方社会公益性事业 ,形成了目前拥有 45 0门“三七”高炮、 1 2 0副火箭、每年租用 2架飞机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规模 ,在抗旱防雹和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从陕西看人影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人影工作定位不明确 ,认识不到位。在各级政府中 ,有的认为人影工作是气象部门的事 ,可有可无 ;个别地方政府把人影工作当作包袱 ,使现有的数十门高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次高炮人工防雹作业的分析研究,以降雹雹谱资料及雷达回波为依据,提出了对强降雹天气过程人工防雹的新思路,并依据收集到的地面降雹雹谱资料,客观地分析了人工防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三· 七· ”高炮射速较大 ,火力较猛 ,能自动装填发射。利用“三七”高炮进行人工增雨防雹 ,是实现农业抗旱减灾一项有效的科学措施。哈尔滨地区高炮共 1 2 7门 (双管 73门 ,单管 5 4门 )。目前是哈尔滨市进行人工增雨防雹的主要设备。这里从实际出发 ,阐明了 5年来在高炮管  相似文献   

20.
烤烟大田期利用“三七”高炮防雹收到很好效果,把烤烟遭受冰雹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人工高炮防雹是目前较为经济、实效的最佳措施,具体有关理论数据需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