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藏量较大。据《山海经》记载,中国的产玉地点有200多处,一些著名的玉矿至今仍在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中国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合称为中国的四大玉石。  相似文献   

2.
美玉养颜     
玉除了能祛病强身之外,还有美容养颜的奇效,被西方女士们称为“东方魔玉”。唐代著名歌女庞三娘,本已是面有皱纹的半老徐娘,但她善于化妆美容,所以宛如妙龄少女一般。传说在她美容武器中,就有一件非常厉害的特种玉石。在《御香缥缈录》中也有记载:慈禧太后有一套奇特的美容大法,  相似文献   

3.
正4月27日,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在郑州召开了《独山玉》国家标准送审稿审查会。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牵头,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南阳市人民政府共同承担完成的《独山玉》国家标准送审稿通过专家评审,即将成为我国第一个地方玉种分类的国家级标准。审查会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管理中心副主任、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柯捷主持,副秘书长王曼君担任审查委员会主任,河南  相似文献   

4.
《山东国土资源》2008,24(1):62-62
历代文人咏唱泰山石的诗文很多,东汉末曹植的《驱车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游泰山六首》和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咏泰山石》。曹植赞美:“神哉比泰山,五岳专其名。上有涌醴泉,玉石扬花英。”李白写泰山极顶的奇石:“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李德裕对美石十分喜爱,他写道:“摇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相似文献   

5.
雷州雷祖神话文本《雷祖志》定型在明清时期。它的直接源头是北宋《雷庙记》,初源是《古雷庙记》。经考证,《古雷庙记》是唐房千里《投荒杂录》中的《陈义》,它记载了雷神及雷州12豪族诞生的神话。在宋代《雷庙记》和明清《雷祖志》中,12族神话消失,雷神神话也变成真实的历史。认清《雷祖志》文本的真相,对于研究雷祖神话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和田玉的籽料是相对于山料、山流水料而产生的,是玉石界自古相沿承袭的名词。在《珠宝玉石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将和田玉区分出籽料、山料、山流水料。籽料和田玉在收藏界一向享有玉石至尊地位,因其价格昂贵,市场上赝品泛滥,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7.
王冠军 新密市牛店乡宝泉村人。现为中国玉雕艺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玉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密玉俏色雕刻”第五代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密玉俏色雕刻”继承人,“郑州市百名外宣形象代言人”之一,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栏目特邀鉴赏专家,新密华龙玉器厂厂长。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珠宝玉石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玉文化,更是与我们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影响着我国世世代代人们观念和习俗,而且影响了历朝历代典章制度的建设.在古代,珠宝玉石只是王公贵族和富人拥有,它是身份、权力、地位、富有的象征.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珠宝玉石不再为王公贵族所独有,而是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不仅如此,人们对珠宝玉石饰品的款式也有了较高的追求.于是,珠宝玉石饰品的设计创意也随之而生.  相似文献   

9.
潭蓬古运河寻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潭蓬古运河的身世记述位于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半岛中部的潭蓬村与潭西村之间,有一条古运河,名叫"潭蓬运河",其遗存于1982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条古运河的身世,《旧唐书·高骈传》、《新唐书·高骈传》、《北梦琐言》、《东西洋考》、《越南山川略》等文献资料中均有过关于它的记载,尤其是《天威遥碑》中记述得最详尽。后来,该石碑所言又在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该诗曰:  相似文献   

10.
珠宝养生隶属地学养生,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大自然着实神奇,晶莹璀璨、美丽动人的珠宝玉石,不仅有观赏、收藏价值,而且还蕴藏了"救死扶伤"的大医大德风范.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与珠宝玉石有关的中医药物就有20余种,诸如金、银、银矿、赤铜、铜青、玉、青玉、珊瑚、玛瑙、宝石、玻璃、水晶、硫璃、白石英、紫石英,以及金星石、金钢石、琥珀、珍珠渠等.笔者在已编著完成的《珠宝藏品与健康》一书中,综合最新资料列举有养生健保功能的宝玉石则多达30余种.  相似文献   

11.
有关湖南境内地质现象及矿物产地的文字记载,始于春秋中晚期或战国初期。《禹贡》有“荆及衡阳惟金三品”之说,《山海经》有“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的记载。秦汉以后历代史书、志书、游记、杂记和药典文献中,有关记载渐为丰富翔实,内容涉及山形地势、洞穴地貌、矿  相似文献   

12.
荠荠菜     
荠荠菜是一种非常普通的野菜。记得小时候,一到春天,这种野菜在我们豫北平原的麦地里随处可见。经过漫长的寒冬洗礼,它勃然而发,羞赧、稀疏地依伏于田垄,与返青的麦苗一起轻歌曼舞,热情地迎接春姑娘的到来。荠荠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百蔬之冠。同时,我国医书《日用本草》《本草纲目》对荠荠菜药用价值均有记载,难怪民间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  相似文献   

13.
正广泛散布于我国广东湛江—茂名地区,广西玉林—南宁—百色地区,海南全岛,云南文山—红河一带,以及东南亚、澳大利等地的天然玻璃——雷公墨,属重要的宝石玉石资源,还为具有80多万年悠久历史的广西百色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文明考古的年代测定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雷公墨日益受到市场青睐,而成为宝石玉石界的新宠。翻开唐代伟大药物学家陈藏器在1 280年前撰成的《本草拾遗》,可了解雷公墨文化的创造渊源。一、雷公墨载入唐代药典《本草拾遗》  相似文献   

14.
在广西柳城县太平镇国土资源管理所一张简陋的办公桌上,两本厚厚的笔记本格外显眼,一本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记录表》,另一本是《汛期值班记录表》。两本笔记本上满是记载了这样的文字:6月19日22:00,太平镇普降大雨;23:50,请示镇分管领导是否立即巡查隐患点,给各地监测员发短信提醒注意监测;6月20日凌晨,连夜出动到各...  相似文献   

15.
荠荠菜     
正荠荠菜是一种非常普通的野菜。记得小时候,一到春天,这种野菜在我们豫北平原的麦地里随处可见。经过漫长的寒冬洗礼,它勃然而发,羞赧、稀疏地依伏于田垄,与返青的麦苗一起轻歌曼舞,热情地迎接春姑娘的到来。荠荠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百蔬之冠。同时,我国医书《日用本草》《本草纲目》对荠荠菜药用价值均有记载,难怪民间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蕴藏着丰富的玉石资源,且有几千年的传统玉雕工艺,号称“玉石之乡”。进入21世纪,河南玉石行业面临着根本性的“再开发问题。”曾经辉煌的河南玉石业亟待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17.
梨树     
<正>在豫北老家,梨树与桃树、杏树一样,都是受欢迎的果树。因梨谐音为“离”,在老百姓看来意寓不吉祥,所以只能栽种在闲置的园子或野外场院。梨树原产于我国,属于蔷薇科梨属植物,至今已有3000年的栽培历史。《诗经·召南》就有《甘棠》这首诗,甘棠,即棠梨、杜梨。《广志》也曾写道:“洛阳北邙张公夏梨,海内唯有一树”“关以西弘农、京兆、右扶风界诸谷中梨多供御。”《齐民要术》对梨树嫁接、栽植、采收、贮藏等均有详尽记载。  相似文献   

18.
正泽州高平县东北之羊头山,旧传帝尝五谷于此。——[清]《大清一统志》"羊头山在今山西之南境……其巅有石,状若羊头,觑向东南,高阔皆六尺,长八尺余。山以此石得名焉。"这段文字,出自明代朱载堉(1536—1611)的《羊头山新记》。朱载堉实地考察羊头山后撰写的《羊头山新记》,收录在《乐律全书》中。这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游记,不仅记载了羊头山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还记载了与炎帝相关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9.
密县玉石矿产于震旦系马鞍山组石英岩中,矿体受地层、岩性和构造裂隙控制。含矿层位稳定,矿床规模较大。根据矿体的产状,矿石矿物的组构特征,认为属于后期热液裂隙交代型矿床。密县玉石品质兼优,工艺性能良好,色调柔和,质地细腻。加工成玉石产品更是:玲珑剔透,古朴典雅,古香古色,耐人玩味。因此,密县玉石矿有较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青海昆仑玉是九十年代初期发现并加以开发利用的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玉石种类,虽然开发历史短暂,但它却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新疆和田玉一脉相传.近年来,随着市场认可程度的不断扩大和新疆和田玉资源的逐渐萎缩,它在珠宝行业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应该说,青海昆仑玉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玉石,而是汇人中国几千年灿烂玉文化历史长河的一条清澈溪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