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卵型曲线是高等级公路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线型,详细介绍了将卵型曲线分解成几个相邻的大圆曲线连接的基本平曲线,然后对基本平曲线进行测设的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的卵型曲线的计算与测设更为简便,测设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道路建设中,测设填挖线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此提出了TPS(全站仪)在任意控制点设站、测定辅助点和填挖点的放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利用曲线要素推算各放样点的坐标,然后在道路施工现场附近选择一视野开阔的控制点安置TPS,一次性放样出全视野内的辅助点和填挖点,并连接填挖点组成填挖边线。为保证各阶削坡的精度,应注意保护各辅助点的平面位置,正确地削出最上阶平台,以控制以下各阶削坡。而以往的放样方法是抬竿法,需要在逐个横断面多次设站,用定向、量距、抬高的方法放样填挖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下,作业难度大,累计误差大。显然,用TPS一次设站,放样若干横断面填挖点的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且提高了放样点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道路建设中,测设填挖线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此提出了TPS(全站仪)在任意控制点设站、测定辅助点和填挖点的放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利用曲线要素推算各放样点的坐标,然后在道路施工现场附近选择一视野开阔的控制点安置TPS,一次性放样出全视野内的辅助点和填挖点,并连接填挖点组成填挖边线。为保证各阶削坡的精度,应注意保护各辅助点的平面位置,正确地削出最上阶平台,以控制以下各阶削坡。而以往的放样方法是抬竿法,需要在逐个横断面多次设站,用定向、量距、抬高的方法放样填挖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下,作业难度大,累计误差大。显然,用TPS一次设站,放样若干横断面填挖点的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且提高了放样点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在线路测设过程中的计算工作量,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基于AutoCAD技术对线路圆曲线和竖曲线放样进行了辅助设计,不仅使线路测设中的计算工作方便、快捷,且得到的数据准确,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线路测设准备工作的时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在线路测设工作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卵型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计算方法,并将这些坐标纳入到公路平面控制网的统一坐标系统中,因此,可以直接利用公路平面控制网点,借助于全站仪测设,实现了卵型曲线测设的一体化,这样将会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大坝、桥梁等长直线型建(构)筑物在外力的作用下,必将产生变形,对这种变形的观测和研究很重要,尤其是对横向水平位移的观测和研究更为重要。长期以来,观测大坝水平横向位移,都采用传统的小角度法和活动觇板法,这种方法都要求全长通视,而且进一步提高精度困难。本文提出连续中点法和悬挂导线法,不要求全长通视,不仅大大增加了适应性和灵活性,而且可以提高精度。文章详细介绍了所提方法的作业方法、计算公式和实验实例。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的功能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全站仪和GPS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本文介绍了用全站仪配合GPS进行自由设站法的原理、模型和操作方法,以及自由设站法的计算模型等,并对其主要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实际测量工作中,经常会碰到控制点丢失或不通视情况,本文介绍了自由设站法在城市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现场操作简单、精度可靠,有检核条件,完全能满足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山区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设站方法有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方交会、单三角形和极坐标法等,为了获得山区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快速设站方法,笔者将传统侧方交会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距离侧方交会”法。本文从外业观测、内业计算、精度分析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距离侧方交会”的可行性,从而找出山区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一种省时、省力、快速、高效的设站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交通事业的大力发展,许多公路都需要新建、改造拓宽,在公路的外业勘察设计过程中,由于这些道路缺少国家大地控制网的资料,无法利用逐桩坐标法放样,而只能采用常规的导线放样法测设,往往放样精度低,速度慢,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1.
GPS跟踪站天线几何中心偏移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PS跟踪站的天线位置数据是全球GPS的基准,精确测定GPS天线到基点的偏移量极为重要,针对跟踪站场地的现场情况,从测量基准的建立和测量方法两方面介绍采用非常规的方法精确测定天线的偏移量,该测量成果已被IGS中心认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流动SLR首次取得观测成果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介绍了流动SLR系统TROS建成后在北京,乌鲁木齐,拉萨3个站的观测情况。这是流动卫星光测距系统在我国首次正式运行,开创了SLR流动观测的先例,实现了我国SLR领域多年来的愿望。对乌鲁木齐和世界屋脊城市拉萨观测的实现有其重要意义,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对TROS的建站和观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和新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中的推广应用,测量标志管护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国家、省、市相继颁布"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并维持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如何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和测绘新技术快速发展大环境下,管理、维护、利用好维持测绘基准体系的测量标志,发挥测量标志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功能,是测量标志主管部门"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该文通过调查分析枣庄市测量标志管护工作现状,指出了测量标志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立、测量标志保护设施、单基站CORS建设、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运行管护、测量标志动态监管系统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悬索桥主缆施工控制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悬索桥主缆施工过程中测量数据的影响因素及误差来源,介绍测量方法的应对调整方案。主缆线形基准索股测量无法使用几何水准,采取先进高精度测量全站仪器、只能单向三角测量,一台全站仪器进行单向三角测量如果出现粗差无法校对,同时测量的基准索股对温度变化、风力的大小、塔位的偏移等因素十分敏感,因此对测量方案进行调整,选择在无风或风力很小、温度稳定的夜间进行,用两台高精度的自动跟踪全站仪同步单向三角测量,使得测量任务能在短时间完成,满足悬索桥主缆施工控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InSAR技术对山东省地表形变监测发现,黄三角、鲁西南等地区地表沉降明显,这些地球形变的发生,使测绘基准成果的可靠性变差,严重影响了测绘基准的应用服务。高程参考框架本身也是动态的,开展高程参考框架的动态监测与维护是必要的。通过对CORS站网2015—2019年的连续观测成果进行精细处理,2019年开展对CORS站、B级和C级点、水准点进行二等水准观测,通过2015年、2019年两期水准成果检核CORS站点正常高值,探索出一种基于CORS实现对大地高程参考框架的动态监测与维护的新方法,通过研究还发现,大多数水准点发生了沉降,少数水准点发生了抬升,CORS和水准的数据成果也验证了InSAR对地表形变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近20多年来,由于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从宇宙空间测量地球的方法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的GPS技术引入测量学,使经典的测量技术很难解决的一些地球动力学测试问题成为现实.应用GPS技术,作者通过对龙羊峡水库库岸滑坡监测点的测试,用一系列实测数据,说明GPS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完全能适用于对滑坡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重力勘探作为一种快速普查方法,在深部地质构造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划分及找矿勘探中均已取得显著的地质效果。自80年代后期,由于在重力测地工作中使用红外测距仪及高精度GPS定位技术,确保了重力测点位置及高程有较高的精度;在重力观测中普遍采用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的Lacoste型重力仪进行基点联测,采用对恒温系统改进后的Worden重力仪进行重力测点观测,使得重力测量的质量及精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为扩大重力法的应用提供了条件。本文给出的一例是;在我国某含油沉积盆地上,根据对实测1:25000高精度重力资料(布格重力异常总观测均方误差:60×10 ̄-8m/s ̄2)的处理及约束信息下多层界面反演结果,确定有利油气聚集的圈闭范围,推断含油层的大致规模。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数据的现势性、数据采集的快速性矛盾逐渐突出,传统的数据更新方法生产成本高,更新周期长,已不能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探索一条快速、高效的数据更新方法迫在眉睫。该文全面介绍了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对已有1∶1万3D数字产品进行更新的方法和技巧,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数据更新周期,降低了数据更新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集和缺陷扣分法的GIS产品质量评价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模糊集和缺陷扣分两种方法,对GIS产品质量的评价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两种方法的理论、方法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然后用实例进行具体的比较,认为模糊集方法比缺陷扣分法要优越,而且通过对得到的结果分析可知:对GIS产品质量评价应考虑模糊不确定性,才能真正揭示GIS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覆盖区或半覆盖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或地质勘查前,运用航空磁测资料对工作区进行解释,可以对测区地质面貌有系统的了解,根据解释结果有针对性地部置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本文以猴石地区地质测量(1:5万)为例,讨论了有关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的解释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