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城镇村内部细化调查的工作要求和数据基础,梳理了城镇村调查边界划定、城镇村土地利用框架构建、城镇村土地利用图斑转绘、城镇村土地利用类型判定、外业补充调查等城镇村内部细化调查环节;归纳了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等已有调查成果在各调查环节的数据转换利用方式,为城镇村内部细化调查提供了技术参考,极大提高了调查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准度。  相似文献   

2.
正10月28日,在伊川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项目作业现场,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和物探测量队组成的作业人员,正精准发力外业举证、土地调查、城镇村内部细化调查工作。据悉,伊川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项目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中标,并在伊川县城成立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项目部。据了解,此次全国国土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伊川县全县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细化调查,是进入新时代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基础国情国力调查。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建立各级国土调查数据库,丰富国土资源大数据成果,健全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提供翔实的数据基础。省级核查是保证“三调”成果真实、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是国土空间规划最重要的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需求及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特征基础上,研究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制作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的工作流程及关键技术,构建了底图数据内容体系,探索了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的对应关系和衔接转换方法,以及底图数据处理、底图数据衔接、底图数据叠加使用等技术方法,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开展广西第三次土地调查,目的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详实准确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空间规划编制、国土资源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需要。广西第三次土地调查的对象:全区陆地国土。广西第三次土地调查主要任务: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按照国家统  相似文献   

6.
政策     
正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施方案印发2018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对工作实施作出具体部署。按照《方案》部署,"三调"将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国土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  相似文献   

7.
以2013年度城镇村庄地籍调查试点示范项目——山东省城镇村地籍调查试点数据为基础数据源,以阳谷县为例分析了山东省城镇村庄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土地利用强度以及集约利用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第三次国土调查主体成果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已经通过国家验收,并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1]o然而,如何正确有效利用“三调”数据以及如何与其它专题数据相结合,获得最佳的应用效果是后期工作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利用“三调”数据与自然资源、林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专题数据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开展武陵源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从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工作流程、技术标准、检查验收等全方位总结了“三调”成果的应用方法、经验与教训。通过调查的结果对比分析,认为全面收集资料、充分利用资料、严守工作程序、执行科学标准、多方协同验收等是高效利用“三调”数据和高质量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第三次国土调查是进入新时代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8年底,长沙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全面铺开,旨在摸清自然资源的基础家底,掌握详实准确的国土利用现状和国土资源变化情况。基于此,本文着重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以下简称“国土三调”)作为基础底图,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是大势所趋。山东省2020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以下简称“一张图”)更新调查以“国土三调”成果作为基础底图,探索了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在技术路径上的融合衔接。本文通过研讨融合衔接的技术路线以及遇到的具体问题,分析了以“国土三调”为基础底图推进“一张图”细化调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城镇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要空间载体,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重要手段。第三次国土调查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调查,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底图底数。通过梳理,第三次国土调查对城镇开发边界底数支撑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管理、土地成片开发以及耕地保护等方面。具体研究方法为运用Arcgis 10.3空间分析模块,将第三次国土调查、城镇开发边界以及历年已批建设用地等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得出城镇开发边界内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开发建设状况、所属权属性质以及耕地专项调查等数据并进行对应分析,为后续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该文总结了淄川区国土资源分局以保护耕地、科学规划、合理用地为指导思想,促进城乡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加强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加大巡查执法检查力度等一系列工作。分析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支持,用足用活各项现行政策,加大对旧村土地整理的探索实践,结合村庄和集镇用地规划,抓好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积极探索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动态巡查等相关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实施宅基地规范化管理和土地复垦,推进空壳村整治腾挪建设用地指标,是进一步缓解当前用地压力,积极筹集建设用地指标的有效手段。该文以莱城国土资源分局在大王庄镇白炭坡村推行空壳村整治腾挪建设用地指标为例,阐述了白炭坡村的有关情况,村庄整治工作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探讨了实施腾挪建设用地指标推广的基础条件、准备工作以及启示等。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治潜力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针对一定区域范围内某种特定的土地用途,通过采取工程、生物和技术措施,所能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降低土地利用成本的程度。该文通过对沂南县土地利用现状和后备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以2011年基期年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以乡镇为组织单位,以行政村为测算单元,采用全面调查和实地调研测算的方法,分析确定沂南县土地整治潜力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浅析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在村庄规划编制中的应用,旨在厘清如何将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应用到区域乡村空间管控当中。本文以新化县红旗新村为研究对象,从村庄规划编制中的村域综合利用现状、农村宅基地分布、乡村区域交通路网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在村庄规划编制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挖掘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在试点村庄规划各阶段工作中的应用内涵,以期为全域乡村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利津县城区内的"城中村"因长期以来管理混乱,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安全隐患较多;缺乏整体规划,乱搭乱建严重;村庄建设与管理滞后,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提高"城中村"土地利用率,建议以坚持思想先导、规划先行、依法行政、建管结合、配套跟进等方式,采用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科学规划、加强土地管理、制定工作方案、做好保障工作、制定扶持政策等措施,力争建设城市化的新利津。  相似文献   

17.
昌邑市多措并举,强化镇村监管责任,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探索建立了违法用地"群防群治"立体体系,始终保持对违法违规用地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建立了土地利用管理新秩序,维护了全市和谐稳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8.
平阴县孝直镇属偏远的农业大镇,为解决村庄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和"空心村"等问题,充分利用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积极推进大村制建设,合村并点建设新型社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加速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储备是对土地资源集约优化管理的有效方式,传统基于二维平面图纸和面向抽象业务数据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对于土地储备信息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本文进行的土地储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正是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重庆市主城区基础地形数据的基础上,集成高精度的DOM、DEM、控规信息和土地储备信息,完成了土地资源综合信息数据库构建,最终通过服务应用的方式实现了对土地储备信息高效、准确、对象化管理,同时拓展其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招商引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