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7,(6)
在阐述地质旅游资源内涵的基础上,按照经典分类方式对井陉县测鱼镇周边地区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对该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述,并对该区地质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研究认为观察区存在地质构造现象、古生物、环境地质现象、风景地貌四大类地质旅游资源,可通过开展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加强地质旅游资源与区内已有旅游资源结合,加强与大学合作开发旅游资源,注重开发保护工作,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质学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范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在不断扩大,生态旅游和地质科学考察旅游成为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从分析旅游资源的形成和演化与地质学关系出发,探讨目前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中对地质学的应用及其不足,提出以地质遗迹保护为基础建设地质公园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强调了地质学理论与地质资料在旅游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这是提高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水平,开拓旅游新领域,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宝兴县具有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种类多,品种齐,与宝兴县其他旅游资源相得益彰,是宝兴县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宝兴县旅游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地质科学考察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旅游资源是以地质遗亦为依托的旅游资源,开发地质旅游资源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在保护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实现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构造作用,形成了种类多样的地质遗迹,兼具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造就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地质旅游资源。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开展细致的野外调查,对太行山地区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归纳,重点分析了太行山岩石地貌景观资源、构造地貌景观资源、水体景观资源和古生物地质景观资源的特征和成因。此外,针对太行山现有的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情况综合分析,科学指导区域旅游开发,保护地质遗迹,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燕  李江风  周学武  汪珉 《地球学报》2013,34(4):491-499
以地质公园为主要载体的滨海地质旅游开发是丰富国际旅游岛自然科学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海南滨海生态保护和现有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升级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及案例研究方法,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视野角度,对国内外滨海地质旅游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其实践经验给海南省地质旅游开发以启示,如资源普查登记、保持地质景观资源的原真性、政府主导下进行地质旅游开发等。结合国际旅游岛战略目标,基于其现有资源、政策等优势,地质旅游是海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启示和海南省滨海地质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参与的滨海地质旅游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西藏地区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造就了其地形的独特性,从而形成了独有的地貌特征,自然资源中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为数不少。在旅游业兴盛繁荣的今天,挖掘并开放西藏的旅游资源已显得相当重要。本文在介绍西藏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讨论了开发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时代尚未结束,休闲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旅游资源的开发任重道远。具备可观赏性与休闲价值的地质景观是宝贵的地质资源,不仅具有与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等同的重要经济价值,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地质资源的探查、开发和保护,将继重大工程建设工程地质和环境工程的地质学之后,成为工程地质学科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概述各类地质景观的基础上,提出地质景旅游风景区建立的基础,论述旅游地质资源的探查、开发和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藏地区孕育了如地貌、水体、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和地质灾害遗迹等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资源,使得西藏发展地质旅游成为可能。在概述西藏地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西藏地质旅游资源对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西藏投资环境和提高招商引资环境容量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的总体原则及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介绍了湘西州的地质旅游资源特征,指出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湘西州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发展该州经济的合理之举,进而提出了保护和开发该州地质旅游资源的8条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藏地质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丽萍 《地质通报》2006,25(1):302-307
西藏地区孕育了如地貌、水体、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和地质灾害遗迹等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资源,使得西藏发展地质旅游成为可能.在概述西藏地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西藏地质旅游资源对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西藏投资环境和提高招商引资环境容量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的总体原则及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藏地区孕育了如地貌、水体、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和地质灾害遗迹等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资源,使得西藏发展地质旅游成为可能.在概述西藏地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西藏地质旅游资源对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西藏投资环境和提高招商引资环境容量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的总体原则及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藏门巴地区地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十分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地质旅游资源包括沉积与构造、地貌景观、自然变动遗迹和泉四大亚类,分布在6条旅游路线上。这些地质旅游资源大部分是首次发现的,需进一步开发、评价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京九铁路沿线江西段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振兴  蒋玉珍 《江西地质》1999,13(3):210-214
江西是京九铁路沿线“资源最丰富,风景最秀丽”的区段,按地质成因,该区段沿线地质资源包括:地貌旅游资源,地质构造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矿业旅游资源,形成了庐山,鄱阳湖,南昌,井冈山,赣州,三百山6个重点旅游区。本文在分析了沿线地质旅游资源现状,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三山”(庐山,井冈山,三百山)“一线”(京九铁路沿线)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6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世瑜 《云南地质》2008,27(4):391-407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地质产业化形成旅游地质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旅游地质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旅游地质研究的目的和归宿。前人未触及,探索性极强。本文根据旅游地质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探讨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地质产业化理念与途径;从云南旅游地质开发特点、旅游产业构建实践,探讨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化、旅游地质产业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四川省夹江县主要地质地貌资源进行了叙述,分析了这些资源对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开发的构想和保护原生地质地貌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汶川县、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等毗邻地区,分布着诸多的旅游景点,根据景点的开发情况和地质地貌 景象特征,可以划分为已开发旅游景区和特开发旅游景区两大类,分别阐述了各景点、景区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背景,并对旅游片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若尔盖县582个地质旅游资源点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若尔盖县地质旅游资源分为4个主类,12个亚类和39个基本类型,优良级旅游共104个,在主类中均有分布;(2)若尔盖县地质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聚集分布,在乡镇尺度上分布不均衡;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北部多,西南部边缘少,中部多”的分布特征;地质旅游资源分布线性特征明显,具有公路指向性和河流依赖性;(3)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度、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人口经济等因素是影响若尔盖县地质旅游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对若尔盖县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能更好地提升若尔盖县地质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地质、地理等多源数据,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调查和评价了三亚市凤凰镇高峰乡六罗山及其附近区域的旅游资源。结果表明,该区发育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设施和人文活动等六大旅游资源类型。具有规模大、类型丰富、动静结合、适宜人群广、旅游时间长、交通便捷的特点,具备了开发成地质公园的天然条件。今后,应从旅游资源详查和规划等多方面重点开展工作,打造六罗地质旅游品牌,对发展三亚和海南省的旅游经济具有长远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疆地质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和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涌  黄诚 《新疆地质》2004,22(4):455-45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新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新疆旅游安全环境的加强,使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新疆旅游资源包括生态、地质、人古迹和风上民俗旅游4大类,其中,地质旅游资源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