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会员管理,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根据《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员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单位,是指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相关业务的单位。本办法所称人员,是指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富有实践和管理经验的专家、学者、技术和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费收取、使用与管理,保障协会职能的正常履行,根据《关于调整社会团体会费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3]95号)、《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章程》、《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会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协会单位会员.单位会员应从取得会员资格当年起,按照本办法向协会交纳会费. 第三条 交纳会费是会员单位应尽的义务.每个会员单位都应按照本办法按时、足额交纳会费.  相似文献   

3.
前言 为切实履行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各项职责,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协会业务发展,依据《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章程》及有关政策法规,协会秘书处在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指导下,研究制定《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业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初步阐述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治工程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规划期内协会业务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保障措施,是今后一段时期协会业务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的有关决定,协会于2013年6月24日发送"关于请推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的函",由各省及相关推荐专家委员会专家和委员候选人,  相似文献   

5.
8月29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的成立,是继国务院2011年出台《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等系列重要文件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组织建设,适时将实力雄厚、诚实守信、热心协会工作的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吸收为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不断完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组织构成,充分发挥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功能,根据协会《章程》、《会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7.
正4月14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中国地质灾害防治手册》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领域的近30名专家出席会议,这标志着《中国地质灾害防治手册》编撰工作正式启动。为了集成反映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科学技术进  相似文献   

8.
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于3月16日批复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筹备成立。经过紧张有序的一系列筹备工作,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于8月29日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2011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对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全面要求,特别明确要"构建全社会共同  相似文献   

9.
正《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等31项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编号与名称附后)已通过协会审批,于2018年4月1日实施。为进一步提高标准质量,提升标准的适用性,请各单位在标准使用过程中积极反馈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的技术指导作用,提升其学术质量和扩大社会影响,经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同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广出审〔2014〕757号批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主办单位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变更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其中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为主要主办单位。  相似文献   

11.
正全力提升地灾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HJ]目前,全国已进入主汛期和地质灾害高发期,如何提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风险识别和监测预警能力,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关键所在。对此,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服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求为目标,邀请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本刊主编殷跃平研究员,于6月11日举办了《地质灾害星空地多源数据融合调查与预警应用研究》云服务公益活动学术报告会。殷跃平研究员长期从  相似文献   

12.
日前,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将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3.
8月29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发来贺信。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作为新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主办,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于贯彻了"双百"方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重视办刊质量,因而受到同行的好评。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15.
正5月12日—14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12周年之际,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主题为"防灾减灾,生命至上"的"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云服务公益活动。12日,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地质灾害处李晓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张鸣之、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张勇分别就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纲要、"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研发与推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相似文献   

16.
<正>在11月17~22日于日本京都大学召开的国际滑坡协会(简称ICL)第12次理事会会议上,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和国家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专家殷跃平教授当选为国际滑坡协会新一任主席。殷跃平现任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于2009年6月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ICL第8次理事会上当选为副主席,为推动我国和国际地质灾害减灾领域学术交  相似文献   

17.
会议地点:2009年9月9日-11日,中国成都主办单位: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承办单位: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中国国家小组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会议主题: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地质工程与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极端气候异常,工程扰动增强,地质条件复杂等,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对的严峻形势.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探索和构建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进一步提高防灾科技水平.那么,如何在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大作用?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和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专门采访了刚刚从重庆进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检查归来的殷跃平博士.他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并兼任了国际滑坡协会副主席、国际工程地质协会新构造与地质灾害专委会主任等学术职务.  相似文献   

19.
张燕 《探矿工程》2005,32(5):8-8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防治工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深圳市地质局协办的“第七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学术论坛暨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5年4月12~13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鼓励广大作者撰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推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的学术交流,提升和扩大《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的办刊质量与影响力,《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从2013年起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次评选范围为2015年度刊登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